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以三集的形式,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世界顶级文物“复活”技术,展现文物的原始状态和收藏状态,以及文物修复专家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下面,我们会从人物、故事、思考三个角度,进行该纪录片的素材解读与运用。
【故宫·人物】
“男神”王津
随着这部记录片的播出,55岁的钟表组王津师傅已成为新一代网红。1977年,16岁的王津被故宫钟表室的马玉良看中,此后近四十年,他每天都在与钟表打交道。
片中,王津师徒修好一组铜镀乡村音乐水法钟,令人印象深刻。这座钟表是乾隆皇帝的珍藏,钟顶有个“农场”,房屋、农户、家禽、流水活灵活现。刚出库房时,这座钟非常残破,他为自制一个齿轮,耗时一周用小细锉在齿上“找”点,与原件严丝合缝。修复8个多月之后,这座钟的每个零件终于都能活动,复原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场景。这并不是王津经历的最大挑战。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曾参与修复铜镀金雄鸡动物座楼阁式钟,几个修复师傅一起耗时八九个月,才将钟座上的凉亭、雄鸡、盘蛇、栖鸟修复如初。2010年,他参与修复了瑞士钟表大师路易斯·罗卡特制造的“老人变戏法钟”,与专家、助手耗时一年才恢复这座古董钟的变戏法功能——老人手中的豆子,小球变色,小鸟张嘴摆翅。
讲到修表的耐心,王津说:“干这一行就要坐得住,老师傅说,如果真干不下去了,那就去外面溜达一圈,回来再干。”有网友问:“我不知道这些师傅能赚多少钱。”王津向《长江日报》记者透露,他月薪六七千元,在北京算不上高收入,但他很满足,“主要还是喜欢、有兴趣。看到一座破旧的钟,能在我面前恢复活灵活现,心里特舒坦”。有观众称赞:“印象中的大国工匠,应该就是这个样子,温暖而谦逊,执着而内敛。这样的品质才能担当起某个职业的脊梁。”
【微评论】对于一个“匠人”来说,最主要的或许不是高超的手艺,而是他们的状态,沉稳亲善,从容饱满,满满的生机。从16岁到退休,从少年到老者,这其中的所有精力与岁月都要付诸于一件事情上,仅仅是这份坚持与执着,这种对事业的热爱与物质的淡泊,这种“坐得住、磨得起”的精神就已经值得我们深深的敬佩与学习。
【故宫·故事】
相 知
毕业于中央美院的木雕佛像的修复师屈峰说:“文物跟人是一样的,古人说玉有六德,玉就是一块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所以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很多人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
十年间,屈峰改变着文物,也被文物所改变。从一个天马行空的艺术毕业生,变成了到现在锁门的时候都会反复拽几下的木器修复师傅。曾经为中规中矩的日常工作中无法安放的艺术创新梦想而苦闷,到后来,传统和现代在他的生命里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融合。屈峰说:“一开始的时候,我看文物就是文物,我就是我自己。后来,你会逐渐把文物当成一个生命去看。你也是一个生命,两个生命在碰撞的过程中,就会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理解文物,反观你和周围事物的关系以及思考你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微评论】古人的智慧总是那么深奥而实用。哲学讲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文物与人也一样。难得的是,修复师傅们会把文物当成一个生命来看待,在虔诚的交流中获取技艺的灵感与提升,以及自我的顿悟与改变。如果每个人对待自己的工作、学习乃至周围的其他人与物,都能本着这一种敬重,一种愿意倾听的心态,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比现在精彩得多。
严 苛
修文物门道讲究,也有严苛的准则,一件东西如果找不到相同样式的另一件参考物,就不能动,必须要严格按照原样来修。就算东西本身做得很丑,也得照着丑的样子来修复,不能有一点个性发挥。
在流水线的机器生产时代,已经很少有人翻山越岭只为得到最纯正的材料,而这些都是故宫文物修复师每天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工作。木器组的修复师为了制作出上等的鱼鳔胶,要出差到千里之外的厦门去亲自采购挑选最合适的黄鱼鱼肚。买回来以后,要用温水泡发、加热,然后放到铁锅里捶打,直到打成糊状,过滤晾干以后裁成条状,用时加水熬成胶。这期间的火候、力度绝对不能差丝毫。
砸胶的过程是痛苦的,木器室里年轻的小伙子轮流着一刻不停地砸,一天下来,顶多能砸半斤的鱼鳔胶就不错了。相比于市场上卖的乳胶,只有费如此心思砸制的鱼鳔胶,在文物修复时才不会对文物产生腐蚀。
青铜器组的王有亮坦言,工作时师傅连话都不让说,“想要聊个天都不行”,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如今,“安全癖”也成了王有亮的职业病,“就是你永远怕文物倒。”例如,放置文物的时候得反复检查一下,防止发生意外。
【微评论】如果说严苛的法则让我们震撼,那么修复师的自觉遵守则让我们感动与钦佩。在这个机器快速飞转的今天,还有这样一群人遵守着上千年前古人留下的规矩,还有人固守着一个个又“笨”又慢又费事的方法,还有人对一个简简单单的事物反反复复地检查核对,这样的用心与担当,这样的自觉与遵循,除了在故宫,我们还能看到多少呢?
传 承
修复师做的是苦活、细活、安静的活,它和传统手工艺一样,有着失传的隐忧,比如像故宫科技部的百宝镶嵌组、漆器组、织绣组等,已经没有老师傅传帮带了。所以近些年,科技部进了许多80后、90后,让修复工作得以传承,年轻人的到来,也为这些手艺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气息。
亓昊楠是王津师傅的唯一徒弟。他表示,相比老一辈修复师,年青一代也有独特优势。他利用摄像、摄影、多媒体技术等收集修复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一套更适用的修复办法。此外,年轻修复师总能冒出新点子。亓昊楠经常通过外出考察、交流,找到一些新的材料、技术,用于修复工作更高效。在清洗零件时,他尝试使用国外进口专业药液,引进专业清洗机,代替传统使用的煤油、手工清洗,效果好,又不伤手。 不过,无论如何新生,纪录片中依然能看到那些已经延续了千年的技法,朴素而有效。它们也在等待着,等待着眼前这些带着“谷歌眼镜”的年轻修复师,等待着更多的新人,赋予自己新的生机。
【微评论】传统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令人感到沉重与压力的话题。故宫的修复师也一样,他们也在等待着新的人、新的技艺的到来。我们在片中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这份工作产生了兴趣,他们的到来也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不过,兴趣不是一时的脑热,而是一生的坚守,只有这样,传承才能成为可能。
【故宫·思考】
《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什么这样火?
《我在故宫修文物》没有老学究般肃穆的面孔。它是年轻化的、生活化的,一如这萌萌哒的片名,让人联想起网络神曲片段“我在东北玩泥巴”。
修瓷器的师傅完成的特殊任务竟然只是骑个电动车去故宫外抽烟;木器组的日常生活就是修木雕、打杏子吃;一个气质很好的妹子,周一闭馆时就在空无一人的太和殿广场上骑自行车,旁白说上一个这么做的人是100多年前的溥仪。
还原这些“文物医生”的日常形态,是这部纪录片最接地气,也最成功的地方。
在网站上看这部纪录片,你还得作好准备跟着弹幕开脑洞。比如,当师傅修复好黄花梨衣柜时说了一句“这擦完了真是幻彩生辉啊”,一片弹幕飞过:“新词get”、“师傅气质一个个真不是盖的”、“我觉得他们开口都是文化”……网络热门化的语言也是一大亮点。很多人看完第一遍后,都会再看二遍三遍,看完弹幕版后,再关掉弹幕静静体会片子本身的美好。这部节奏轻快、视角年轻的纪录片,让这一大片红墙黑瓦的建筑里,透出不同寻常的意味——13年前被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确立的解说模式,有了那么一些改变。
【微评论】纪录片给人的感觉总是一贯的高冷甚至枯燥,这部纪录片之所以会大受欢迎,根本原因还是接地气。看着每个办公室外养的鸟、喂的猫、众人撑着一张大大的厚纸接住打下来的杏儿,看着修复师们的云淡风轻,让我们恍然明白:我们眼中的神秘,他们手中的日常。而纪录片也一样,我们是背着唐诗宋词长大的,但也用着手机坐着地铁,所以,主流也罢,网络也罢,只要是反映真实生活的,都可以呈现给观众。写作亦是如此,无论是看起来高大上的生僻文辞,还是正统的三段式,都不足以打动人心,只有那些粘上生活气息的,用心去感受得来的东西,才是最美的。
【故宫·人物】
“男神”王津
随着这部记录片的播出,55岁的钟表组王津师傅已成为新一代网红。1977年,16岁的王津被故宫钟表室的马玉良看中,此后近四十年,他每天都在与钟表打交道。
片中,王津师徒修好一组铜镀乡村音乐水法钟,令人印象深刻。这座钟表是乾隆皇帝的珍藏,钟顶有个“农场”,房屋、农户、家禽、流水活灵活现。刚出库房时,这座钟非常残破,他为自制一个齿轮,耗时一周用小细锉在齿上“找”点,与原件严丝合缝。修复8个多月之后,这座钟的每个零件终于都能活动,复原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场景。这并不是王津经历的最大挑战。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曾参与修复铜镀金雄鸡动物座楼阁式钟,几个修复师傅一起耗时八九个月,才将钟座上的凉亭、雄鸡、盘蛇、栖鸟修复如初。2010年,他参与修复了瑞士钟表大师路易斯·罗卡特制造的“老人变戏法钟”,与专家、助手耗时一年才恢复这座古董钟的变戏法功能——老人手中的豆子,小球变色,小鸟张嘴摆翅。
讲到修表的耐心,王津说:“干这一行就要坐得住,老师傅说,如果真干不下去了,那就去外面溜达一圈,回来再干。”有网友问:“我不知道这些师傅能赚多少钱。”王津向《长江日报》记者透露,他月薪六七千元,在北京算不上高收入,但他很满足,“主要还是喜欢、有兴趣。看到一座破旧的钟,能在我面前恢复活灵活现,心里特舒坦”。有观众称赞:“印象中的大国工匠,应该就是这个样子,温暖而谦逊,执着而内敛。这样的品质才能担当起某个职业的脊梁。”
【微评论】对于一个“匠人”来说,最主要的或许不是高超的手艺,而是他们的状态,沉稳亲善,从容饱满,满满的生机。从16岁到退休,从少年到老者,这其中的所有精力与岁月都要付诸于一件事情上,仅仅是这份坚持与执着,这种对事业的热爱与物质的淡泊,这种“坐得住、磨得起”的精神就已经值得我们深深的敬佩与学习。
【故宫·故事】
相 知
毕业于中央美院的木雕佛像的修复师屈峰说:“文物跟人是一样的,古人说玉有六德,玉就是一块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所以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很多人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
十年间,屈峰改变着文物,也被文物所改变。从一个天马行空的艺术毕业生,变成了到现在锁门的时候都会反复拽几下的木器修复师傅。曾经为中规中矩的日常工作中无法安放的艺术创新梦想而苦闷,到后来,传统和现代在他的生命里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融合。屈峰说:“一开始的时候,我看文物就是文物,我就是我自己。后来,你会逐渐把文物当成一个生命去看。你也是一个生命,两个生命在碰撞的过程中,就会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理解文物,反观你和周围事物的关系以及思考你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微评论】古人的智慧总是那么深奥而实用。哲学讲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文物与人也一样。难得的是,修复师傅们会把文物当成一个生命来看待,在虔诚的交流中获取技艺的灵感与提升,以及自我的顿悟与改变。如果每个人对待自己的工作、学习乃至周围的其他人与物,都能本着这一种敬重,一种愿意倾听的心态,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比现在精彩得多。
严 苛
修文物门道讲究,也有严苛的准则,一件东西如果找不到相同样式的另一件参考物,就不能动,必须要严格按照原样来修。就算东西本身做得很丑,也得照着丑的样子来修复,不能有一点个性发挥。
在流水线的机器生产时代,已经很少有人翻山越岭只为得到最纯正的材料,而这些都是故宫文物修复师每天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工作。木器组的修复师为了制作出上等的鱼鳔胶,要出差到千里之外的厦门去亲自采购挑选最合适的黄鱼鱼肚。买回来以后,要用温水泡发、加热,然后放到铁锅里捶打,直到打成糊状,过滤晾干以后裁成条状,用时加水熬成胶。这期间的火候、力度绝对不能差丝毫。
砸胶的过程是痛苦的,木器室里年轻的小伙子轮流着一刻不停地砸,一天下来,顶多能砸半斤的鱼鳔胶就不错了。相比于市场上卖的乳胶,只有费如此心思砸制的鱼鳔胶,在文物修复时才不会对文物产生腐蚀。
青铜器组的王有亮坦言,工作时师傅连话都不让说,“想要聊个天都不行”,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如今,“安全癖”也成了王有亮的职业病,“就是你永远怕文物倒。”例如,放置文物的时候得反复检查一下,防止发生意外。
【微评论】如果说严苛的法则让我们震撼,那么修复师的自觉遵守则让我们感动与钦佩。在这个机器快速飞转的今天,还有这样一群人遵守着上千年前古人留下的规矩,还有人固守着一个个又“笨”又慢又费事的方法,还有人对一个简简单单的事物反反复复地检查核对,这样的用心与担当,这样的自觉与遵循,除了在故宫,我们还能看到多少呢?
传 承
修复师做的是苦活、细活、安静的活,它和传统手工艺一样,有着失传的隐忧,比如像故宫科技部的百宝镶嵌组、漆器组、织绣组等,已经没有老师傅传帮带了。所以近些年,科技部进了许多80后、90后,让修复工作得以传承,年轻人的到来,也为这些手艺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气息。
亓昊楠是王津师傅的唯一徒弟。他表示,相比老一辈修复师,年青一代也有独特优势。他利用摄像、摄影、多媒体技术等收集修复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一套更适用的修复办法。此外,年轻修复师总能冒出新点子。亓昊楠经常通过外出考察、交流,找到一些新的材料、技术,用于修复工作更高效。在清洗零件时,他尝试使用国外进口专业药液,引进专业清洗机,代替传统使用的煤油、手工清洗,效果好,又不伤手。 不过,无论如何新生,纪录片中依然能看到那些已经延续了千年的技法,朴素而有效。它们也在等待着,等待着眼前这些带着“谷歌眼镜”的年轻修复师,等待着更多的新人,赋予自己新的生机。
【微评论】传统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令人感到沉重与压力的话题。故宫的修复师也一样,他们也在等待着新的人、新的技艺的到来。我们在片中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这份工作产生了兴趣,他们的到来也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不过,兴趣不是一时的脑热,而是一生的坚守,只有这样,传承才能成为可能。
【故宫·思考】
《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什么这样火?
《我在故宫修文物》没有老学究般肃穆的面孔。它是年轻化的、生活化的,一如这萌萌哒的片名,让人联想起网络神曲片段“我在东北玩泥巴”。
修瓷器的师傅完成的特殊任务竟然只是骑个电动车去故宫外抽烟;木器组的日常生活就是修木雕、打杏子吃;一个气质很好的妹子,周一闭馆时就在空无一人的太和殿广场上骑自行车,旁白说上一个这么做的人是100多年前的溥仪。
还原这些“文物医生”的日常形态,是这部纪录片最接地气,也最成功的地方。
在网站上看这部纪录片,你还得作好准备跟着弹幕开脑洞。比如,当师傅修复好黄花梨衣柜时说了一句“这擦完了真是幻彩生辉啊”,一片弹幕飞过:“新词get”、“师傅气质一个个真不是盖的”、“我觉得他们开口都是文化”……网络热门化的语言也是一大亮点。很多人看完第一遍后,都会再看二遍三遍,看完弹幕版后,再关掉弹幕静静体会片子本身的美好。这部节奏轻快、视角年轻的纪录片,让这一大片红墙黑瓦的建筑里,透出不同寻常的意味——13年前被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确立的解说模式,有了那么一些改变。
【微评论】纪录片给人的感觉总是一贯的高冷甚至枯燥,这部纪录片之所以会大受欢迎,根本原因还是接地气。看着每个办公室外养的鸟、喂的猫、众人撑着一张大大的厚纸接住打下来的杏儿,看着修复师们的云淡风轻,让我们恍然明白:我们眼中的神秘,他们手中的日常。而纪录片也一样,我们是背着唐诗宋词长大的,但也用着手机坐着地铁,所以,主流也罢,网络也罢,只要是反映真实生活的,都可以呈现给观众。写作亦是如此,无论是看起来高大上的生僻文辞,还是正统的三段式,都不足以打动人心,只有那些粘上生活气息的,用心去感受得来的东西,才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