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是一位美丽贤惠、勤劳善良,有教养、守礼节、多才艺的女性,但是焦母还是执意赶她走。文章对刘兰芝被休弃原因作探讨。
关键词: 《孔雀东南飞》 休弃原因 婆媳问题
读《孔雀东南飞》,深为焦母棒打鸳鸯,刘兰芝无辜被弃而愤恨不平。但抱恨之余,不免也产生一丝困惑:像刘兰芝这样一位美丽贤惠、勤劳善良,有教养、守礼节、多才艺的女性,焦母为什么执意要赶她走呢?刘兰芝究竟哪里冒犯了焦母,失了婆婆的欢心?笔者不揣浅陋,试作解说,求教于方家。
一
焦母之所以能够轻易赶走刘兰芝,凭借的是封建礼教规范、家长制度赋予她的权力。
古代妇女的地位十分低下,动辄遭到遗弃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许多女子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大戴礼记·本命》、《仪礼》中均记载了封建礼教制定的“七出”条款,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丈夫可以根据其中的任何一条,休妻再娶。更有一些无良子弟喜新厌旧,忘恩负义,上演了无数糟糠之妻下堂的悲剧。《邶风·谷风》、《卫风·氓》便是《诗经》中两首著名的弃妇诗,早先的贫贱夫妻,一旦家境富裕,便恩断情绝,弃如敝屣。《小雅·谷风》,过去多以为是怨恨朋友谊绝,其实也是写弃妇的怨思,“将恐将惧”、“弃予如遗”,表达的正是弃妇的恐惧和哀怨。汉代随着儒家地位的尊崇,妇女所受的压迫更日见加深,《古诗十九首》“上山菜蘼芜”中,那位被无辜遗弃后见到故夫还“长跪”不起的女子的悲惨命运,便是这种黑暗社会现象的真实写照。汉代班婕妤《团扇》诗中,以秋扇作比写女子的畏弃心理:“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帝王家妃嫔尚且如此,一般妇女的命运就可想而知。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夫妻相得,情深意笃,二人的婚姻本身没有出现问题,但兰芝却不为婆婆所喜,正合“七出”首条“不顺父母去”,按照“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①的封建礼教规范,焦仲卿在哀求母亲未果的情势下,还是迫于母亲的压力,将刘兰芝逐离了焦家。多情男女得到不幸的结果,完全是封建宗法礼教和家长专制制度的罪恶。
二
“诗无达诂”②。由于诗的含义常常并不显露,对同一首诗,常常因鉴赏者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解释。“观诗各随所得”③,“触景动怀,别有激发”④,“他人异解,并行不悖”⑤,每个人都声称发现了诗人真正的声音,每个人都力求给出自己合理的解读和阐释。纷繁丰富的古代文学作品,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悬案和谜团。走进古代文学的殿堂,就如同走进了一座迷宫,从某种意义说,古代文学研究就好比猜谜语。很多时候,谜底不只一个。而诠释的不确定性,正构成文学鉴赏和文学研究的一个特征。文学形象不仅是美的选择,更是读者各自不同的自我塑造;古代文学作品就是在不断地被理解和被误解的过程中得到丰富的。
在刘兰芝被休弃的问题上,有一种声音认为刘兰芝被休弃,是因为犯了“七出”中“无子”的大过。她到焦家二三年还没有生孩子,因此婆媳间才恩断义绝,而焦母忌讳说出“焦家不能断香火”之类的话,便另找借口把兰芝赶出了焦家大门⑥。
笔者不同意这种说法。一是焦仲卿与刘兰芝结婚时间并不长,“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二人新婚燕尔,又长期分居两地,“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相聚之日短暂,“无子”尚不能成为刘兰芝被休弃的理由。再者,倘若真是因为兰芝没有生儿育女的原因,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时代,焦母完全可以堂而皇之地休弃刘兰芝,而不需要寻找任何借口,刘兰芝更不会因此产生任何怨恨委屈的情绪。感情必须让位于子嗣,没有子嗣,再强的女人也是弱者。从古到今,现实生活中就有着许许多多活生生的例子。
三
婆媳不和是千古难题。女子出嫁,离开对自己呵护备至的父母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婆家,她不仅是丈夫的妻子,还是阖家的媳妇。她在夫家接触和服侍最多的,除了丈夫,便是婆婆。能以无限耐心,吃得苦,受得累,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恭谨谦逊的是贤妇,不顺父母,不敬不孝,便有亏妇道,为“七出”之首条。“多年媳妇熬成婆”,一个“熬”字包含了多少苦辛和酸楚,恐怕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够清楚地知道。因婆媳不和而棒打鸳鸯,劳燕分飞,不自劉兰芝始,亦不由刘兰芝终,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有南宋大诗人陆游和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唐婉与陆游亲上作亲,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婆婆又是自己的是亲姑母,可唐婉却不得这位姑母兼婆母的欢心而被逼离异。“东风恶,欢情薄”,“错,错,错”,“莫,莫,莫”,一曲《钗头凤》,引得后世多少人扼腕长叹。
认真研读诗歌之后,笔者认为,兰芝不为婆婆所容、造成婆媳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婆媳性格上的冲突。
刘兰芝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子。细读全诗,无论是在焦家时的自请遣归、夫妻话别、辞别婆母,还是还家后的兄长逼婚、突然允婚、徇情而死等,刘兰芝的倔强、刚毅、果决、理智、清醒,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歌一开始,在刘兰芝自请遣归的倾诉中,我们便初步了解了刘兰芝的清醒理智和果断刚烈。面对婆婆“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的有意刁难,刘兰芝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是苟且忍辱,委曲求全,改弦易辙,曲颜承欢;一是自认命苦,逆来顺受,俯首帖耳,唯命是从。但刘兰芝却采取了和上述都不同的态度:她宁愿“被驱遣”,也不愿忍受婆婆的凌虐,向婆婆的淫威屈服。我们从兰芝对丈夫“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的表白中,可以看出她决不逆来顺受、苟且忍辱的刚强性格。焦仲卿这次返家,刘兰芝已经洞察到是焦母特意叫他回来赶走自己的。兰芝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被遣归已是情势必然。“公姑之遣兰芝,征色发声,非一日矣,兰芝知其势不能挽回。”⑦“君家妇难为”、“徒留无所施”,可以看出刘兰芝对事端的原委和事态的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妾不堪驱使”、“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可以看出她的倔强果决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兰芝辞归,新妇严妆一节,写得极为精妙、细腻,是最精彩的华彩乐章。诗歌没有描述刘兰芝如何泪流满面,扼腕叹息,也未抒写她无辜被遣的愤懑不平,而是浓墨重彩写刘兰芝的美丽无双、精心妆饰,以及向婆婆辞别时的从容镇定、不卑不亢。虽然无端被休遣,兰芝却刻意修饰,精心打扮,“事事四五通”,她不愿蓬头垢面去见婆婆,哭哭啼啼离开婆家,她要给婆婆和丈夫留下“精妙世无双”的形象,她要让婆婆明白她比那个“窈窕艳城郭”、“可怜体无比”的秦罗敷美丽得多。向婆婆辞别时,“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表面上好像在自责,实际上柔中寓刚,与“槌床便大怒”、“母听怒不止”的婆婆形成鲜明的对照。读此节,刘兰芝美丽的形态、从容的举止、精妙无双的风度和她坚决不向婆婆俯首乞怜的倔强,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在夫妻复合重聚问题上,与焦仲卿的依依难舍、抱有幻想相比,刘兰芝对中道分离后前景的认识更为清醒、理智。夫妻凄楚话别,对焦仲卿的“卿但暂还家,吾今且赴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的好言抚慰,刘兰芝清醒地认识到覆水难收,“复来还”的希望是何等渺茫。她深知“于今无会因”,深情无限地为丈夫留下了箱笼和衣服,让它们代替自己陪伴着焦仲卿:“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在大道口,刘兰芝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白了对未来的忧虑:“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她清楚地知道娘家也不是安全的避风港,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自己被遗弃回到娘家,命运就完全掌握在母亲和兄长手里,母亲或许能够谅解女儿,顾虑女儿的心思,但“性情暴如雷”的兄长是很难容许自己长久住在娘家的。中途仳离,失去依靠,返回娘家寄人篱下,自己又怎么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呢?
离开焦家回到娘家,世俗强大压力下的刘兰芝“进退无颜仪”,面对母亲“不迎子自归”的询问,羞惭尴尬、满腹委屈、伤心至极的刘兰芝只说了一句话:“儿实无罪过。”还未等她有时间平复那颗滴血的心,很快又陷进了一张吃人的网。县令、太守先后派人来提亲,权势重压,兄长逼迫,刘兰芝虽竭力反抗,终求生不得。对兄长的逼迫,刘兰芝一口允诺,“理实如兄言”、“处分适兄意”,既没有苦苦哀求,又没有推辞延宕,而是不动声色地拿定了主意,决心忠于爱情,一死抗争。因為她对兄长的性格了如指掌,她明白哀求没有用处;对与焦仲卿的复合,她已经彻底绝望,“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兰芝的突然允婚,表面上看很突然,实际上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对前途完全绝望、走投无路的决绝。唯其如此,才符合刘兰芝的性格。生需要忍耐,死亦需要勇气,美丽聪慧的刘兰芝不是一个听从摆布的弱女子,这个忠于爱情的刚烈女子清醒地意识到现在留给她的只有一条死路。于是,已萌死志的刘兰芝,在母亲的催促下默默制作嫁衣,等待机会同丈夫诀别。对仲卿的误会、责怪和挖苦,刘兰芝并没有抱怨不满,“生人作死别”,她与仲卿约定:“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在婚礼的当天晚上,夜深人静寂,已无生之留恋的刘兰芝毫不犹豫,“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用青春美丽的生命,实践了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吃人礼教、家长专制的抗争。
焦母驱逐刘兰芝,诗歌中焦母说出来的理由是:“此妇无礼节,举止自专由。”刘兰芝对丈夫的辩解是:“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婆婆有婆婆的道理,媳妇有媳妇的委屈。但仔细玩味,不难发现焦母对刘兰芝的性格甚为不满,“吾意久怀忿”,刘兰芝虽然是那么美丽、聪颖、勤劳,无奈焦母就是不喜欢这样有个性的媳妇,婆媳之间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刘兰芝被休弃也就成为必然。“性格即命运”,德国哲学家诺伐利斯的这句名言,值得深思。
形象大于思想,几乎是文学的一条规律。刘兰芝形象的意义在于,通过她的不屈抗争,人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尤其是青年男女身上极其宝贵的品质,正是体现在刘兰芝身上的这种追求人格独立、爱情幸福,不甘心任人摆布的反抗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之后的千千万万青年男女为自己的自由、幸福而不懈奋斗。
四
造成兰芝婆媳矛盾的原因,也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根源却要追究到焦母及焦仲卿的身上。
1.强烈的名利心。焦母认为兰芝、仲卿夫妻情重、儿女情长背离了自己望子成龙的愿望,严重影响了儿子在仕途上的发展。焦母曾说:“汝是大家子,仕宦在台阁。”仲卿先世曾做过高官,焦家是从上层衰落下来的豪门贵族,望子成龙的焦母一心指望儿子重振家门,对儿子抱有较高的期望。她不愿意仲卿为儿女私情分心,小夫妻的卿卿我我、儿女情长招致了焦母的反感和担忧。而焦仲卿又恰恰不求高官厚禄,满足和陶醉于温馨的小家庭,“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便清楚地表明他为能娶到刘兰芝这样温柔多情的妻子而庆幸、满足。焦母不教训儿子,反而认为儿媳拖了儿子的后腿,视儿媳妇如仇雠,把满腔怒火都发泄在刘兰芝身上。“吾意久怀忿”,说明她对刘兰芝的不满由来已久。因此,焦母才不顾儿子的苦苦哀求,非常决绝地赶走刘兰芝,她决意要扫除儿子追逐功名利禄,在仕途上飞黄腾达的最大障碍。
2.畸形的占有欲。焦母是一位心理严重失衡的母亲,她对儿子的爱是偏执的。从诗中我们约略知道,焦母是一位寡妇,她膝下有一儿一女。“于孤寡兮常悲”⑧,“涕交横而流枕”⑨,寡妇其实是社会中最痛苦、最孤独的一群。她们含辛茹苦,操持家务,教养子女,“百事萦心逼岁阑”⑩,生活的孤寂和艰难,不可避免地使她们中间一些人的心理发生改变,人格分裂,性格扭曲,往往变得顽固、偏执、专断、苛刻。读过现代作家张爱玲《金锁记》的读者,我相信应该对其中的曹七巧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在失去丈夫、家道中落之后,唯一的儿子便成为她生活的中心和感情的寄托,是她继续活下去的希望。“半生辛苦母兼师”{11},焦母身兼严父、严师和慈母的角色,她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耗费在儿子的身上。焦母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子,而是以她独有的方式深爱着儿子。她对儿子的爱是自私的、偏执的,她要独占儿子,不容许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更不容许媳妇轻易从她手中把儿子夺走。刘兰芝与焦仲卿越恩爱亲密,焦母的失落感就越重,嫉妒心就越强,兰芝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婆婆的眼中钉、肉中刺。在这场争夺焦仲卿的婆媳大战中,渐渐失去优势的焦母不甘心失败,当她意识到局势将要失控时,便不惜动用封建家长的权威,以刘兰芝“无礼节”、“自专由”为借口,赶走刘兰芝,重新夺回对儿子的控制权。 3.浓厚的门第观。焦、刘两家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家庭,焦家富有,刘家贫寒,焦家是从上层滑落下来的贵族,刘家则属于地位较低的平民。诗中许多诗句,如“生小出野里”、“贫贱有此女”、“谢家来贵门”、“汝是大家子”、“贵贱情何薄”等,都可作为两家贫富悬殊的佐证。焦母歧视刘兰芝“人贱”,嫌刘兰芝“无礼节”、“自专由”,在她的心目中,刘兰芝是乌鸦,自己的儿子是凤凰,根本不配,所以她故意对兰芝百般挑剔,肆意凌虐,处心积虑地要赶走兰芝,为儿子另攀高门。
焦母棒打鸳鸯,她的专断蛮横、顽固偏执令人痛恨,但从另外的角度看,她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礼教吃人,正是兰芝与焦母婆媳冲突的时代意义和思想价值。焦母凭借封建家长的权威,把自己的意志变成残酷的现实,她亲手褫夺了儿子、媳妇的幸福,葬送了儿子、媳妇的生命,也失去了自己晚年最后的寄托和慰藉。焦母在仲卿自杀前“零泪应声落”的惶恐哀求,以及最后“两家求合葬”的忏悔补过,正有力说明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本质:封建礼教和家长专制制度,不但葬送了一对恩爱夫妻的美好爱情,而且使它的忠实信徒也成了牺牲品。这也正是诗歌深刻性之所在。
五
成为婆媳争夺对象、处在婆媳夹缝中进退维谷的焦仲卿,为什么没有能够及时协调好母亲和妻子的关系,以致事情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最终不可收拾呢?我们认为有两点原因,一是因为焦仲卿是一位“守节情不移”的府吏,他虽然没有强烈的利禄观念,却能恪守母亲平日的教导,一心忙于公务,根本无法顾及婆媳间的关系,加上他平时不常住在家里,偶尔回来也没能觉察到婆媳间的矛盾,因此在婆媳关系紧张的初期,他没有很好地起到调解、缓冲的作用,等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的時候,已徒唤奈何,无可挽回。再则焦仲卿是一位难以依靠、摇摇晃晃的懦弱男子。虽然他温文尔雅,忠于爱情,但由于受封建文化影响较大、受封建礼教束缚较重,又长期生活在严母专断的阴影下,焦仲卿在心智上并没有彻底独立和完全成熟,在诗歌中,他胆怯懦弱,温顺驯良,唯唯诺诺,优柔寡断,他根本没有居中斡旋、调解矛盾的能力。在母亲执意要休弃刘兰芝这件事上,虽然他十分清楚“女行无偏斜”,妻子没有丝毫过错,但对于母亲要他休妻再娶的无理要求,他不敢坚决地反对,勇敢地抗争,他所做的只是“长跪告”,苦苦向母亲哀求。在被母亲拒绝并大骂一通后,他也只能“默无声”地“再拜还入户”,哽咽悲泣。他的处理办法就是劝说兰芝先回娘家住一段日子,以待母亲回心转意。他不如兰芝明智清醒的地方,就在于他对险恶的环境、渺茫的前景认识不足,对夫妻破镜重圆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注释:
①礼记·内记.
②董仲舒.春秋繁露.
③刘辰翁.题刘玉田题杜诗.
④刘将孙.唐百家诗选序.
⑤法国诗人瓦勒利语,转引自钱仲书《也是集》.
⑥孙志凌.《孔雀东南飞》中的两个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8-9期.
⑦清李因笃语,见《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⑧曹丕.寡妇赋.
⑨潘岳.寡妇赋.
⑩张凌仙.岁暮感怀.引自徐世昌《晚晴簃诗汇》.
{11}宗婉.感示两儿.引自徐世昌.《晚晴簃诗汇》.
关键词: 《孔雀东南飞》 休弃原因 婆媳问题
读《孔雀东南飞》,深为焦母棒打鸳鸯,刘兰芝无辜被弃而愤恨不平。但抱恨之余,不免也产生一丝困惑:像刘兰芝这样一位美丽贤惠、勤劳善良,有教养、守礼节、多才艺的女性,焦母为什么执意要赶她走呢?刘兰芝究竟哪里冒犯了焦母,失了婆婆的欢心?笔者不揣浅陋,试作解说,求教于方家。
一
焦母之所以能够轻易赶走刘兰芝,凭借的是封建礼教规范、家长制度赋予她的权力。
古代妇女的地位十分低下,动辄遭到遗弃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许多女子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大戴礼记·本命》、《仪礼》中均记载了封建礼教制定的“七出”条款,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丈夫可以根据其中的任何一条,休妻再娶。更有一些无良子弟喜新厌旧,忘恩负义,上演了无数糟糠之妻下堂的悲剧。《邶风·谷风》、《卫风·氓》便是《诗经》中两首著名的弃妇诗,早先的贫贱夫妻,一旦家境富裕,便恩断情绝,弃如敝屣。《小雅·谷风》,过去多以为是怨恨朋友谊绝,其实也是写弃妇的怨思,“将恐将惧”、“弃予如遗”,表达的正是弃妇的恐惧和哀怨。汉代随着儒家地位的尊崇,妇女所受的压迫更日见加深,《古诗十九首》“上山菜蘼芜”中,那位被无辜遗弃后见到故夫还“长跪”不起的女子的悲惨命运,便是这种黑暗社会现象的真实写照。汉代班婕妤《团扇》诗中,以秋扇作比写女子的畏弃心理:“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帝王家妃嫔尚且如此,一般妇女的命运就可想而知。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和焦仲卿夫妻相得,情深意笃,二人的婚姻本身没有出现问题,但兰芝却不为婆婆所喜,正合“七出”首条“不顺父母去”,按照“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①的封建礼教规范,焦仲卿在哀求母亲未果的情势下,还是迫于母亲的压力,将刘兰芝逐离了焦家。多情男女得到不幸的结果,完全是封建宗法礼教和家长专制制度的罪恶。
二
“诗无达诂”②。由于诗的含义常常并不显露,对同一首诗,常常因鉴赏者的不同而会有不同的解释。“观诗各随所得”③,“触景动怀,别有激发”④,“他人异解,并行不悖”⑤,每个人都声称发现了诗人真正的声音,每个人都力求给出自己合理的解读和阐释。纷繁丰富的古代文学作品,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悬案和谜团。走进古代文学的殿堂,就如同走进了一座迷宫,从某种意义说,古代文学研究就好比猜谜语。很多时候,谜底不只一个。而诠释的不确定性,正构成文学鉴赏和文学研究的一个特征。文学形象不仅是美的选择,更是读者各自不同的自我塑造;古代文学作品就是在不断地被理解和被误解的过程中得到丰富的。
在刘兰芝被休弃的问题上,有一种声音认为刘兰芝被休弃,是因为犯了“七出”中“无子”的大过。她到焦家二三年还没有生孩子,因此婆媳间才恩断义绝,而焦母忌讳说出“焦家不能断香火”之类的话,便另找借口把兰芝赶出了焦家大门⑥。
笔者不同意这种说法。一是焦仲卿与刘兰芝结婚时间并不长,“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二人新婚燕尔,又长期分居两地,“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相聚之日短暂,“无子”尚不能成为刘兰芝被休弃的理由。再者,倘若真是因为兰芝没有生儿育女的原因,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时代,焦母完全可以堂而皇之地休弃刘兰芝,而不需要寻找任何借口,刘兰芝更不会因此产生任何怨恨委屈的情绪。感情必须让位于子嗣,没有子嗣,再强的女人也是弱者。从古到今,现实生活中就有着许许多多活生生的例子。
三
婆媳不和是千古难题。女子出嫁,离开对自己呵护备至的父母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婆家,她不仅是丈夫的妻子,还是阖家的媳妇。她在夫家接触和服侍最多的,除了丈夫,便是婆婆。能以无限耐心,吃得苦,受得累,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恭谨谦逊的是贤妇,不顺父母,不敬不孝,便有亏妇道,为“七出”之首条。“多年媳妇熬成婆”,一个“熬”字包含了多少苦辛和酸楚,恐怕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够清楚地知道。因婆媳不和而棒打鸳鸯,劳燕分飞,不自劉兰芝始,亦不由刘兰芝终,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有南宋大诗人陆游和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唐婉与陆游亲上作亲,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婆婆又是自己的是亲姑母,可唐婉却不得这位姑母兼婆母的欢心而被逼离异。“东风恶,欢情薄”,“错,错,错”,“莫,莫,莫”,一曲《钗头凤》,引得后世多少人扼腕长叹。
认真研读诗歌之后,笔者认为,兰芝不为婆婆所容、造成婆媳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婆媳性格上的冲突。
刘兰芝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子。细读全诗,无论是在焦家时的自请遣归、夫妻话别、辞别婆母,还是还家后的兄长逼婚、突然允婚、徇情而死等,刘兰芝的倔强、刚毅、果决、理智、清醒,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歌一开始,在刘兰芝自请遣归的倾诉中,我们便初步了解了刘兰芝的清醒理智和果断刚烈。面对婆婆“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的有意刁难,刘兰芝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是苟且忍辱,委曲求全,改弦易辙,曲颜承欢;一是自认命苦,逆来顺受,俯首帖耳,唯命是从。但刘兰芝却采取了和上述都不同的态度:她宁愿“被驱遣”,也不愿忍受婆婆的凌虐,向婆婆的淫威屈服。我们从兰芝对丈夫“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的表白中,可以看出她决不逆来顺受、苟且忍辱的刚强性格。焦仲卿这次返家,刘兰芝已经洞察到是焦母特意叫他回来赶走自己的。兰芝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被遣归已是情势必然。“公姑之遣兰芝,征色发声,非一日矣,兰芝知其势不能挽回。”⑦“君家妇难为”、“徒留无所施”,可以看出刘兰芝对事端的原委和事态的发展,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妾不堪驱使”、“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可以看出她的倔强果决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兰芝辞归,新妇严妆一节,写得极为精妙、细腻,是最精彩的华彩乐章。诗歌没有描述刘兰芝如何泪流满面,扼腕叹息,也未抒写她无辜被遣的愤懑不平,而是浓墨重彩写刘兰芝的美丽无双、精心妆饰,以及向婆婆辞别时的从容镇定、不卑不亢。虽然无端被休遣,兰芝却刻意修饰,精心打扮,“事事四五通”,她不愿蓬头垢面去见婆婆,哭哭啼啼离开婆家,她要给婆婆和丈夫留下“精妙世无双”的形象,她要让婆婆明白她比那个“窈窕艳城郭”、“可怜体无比”的秦罗敷美丽得多。向婆婆辞别时,“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表面上好像在自责,实际上柔中寓刚,与“槌床便大怒”、“母听怒不止”的婆婆形成鲜明的对照。读此节,刘兰芝美丽的形态、从容的举止、精妙无双的风度和她坚决不向婆婆俯首乞怜的倔强,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在夫妻复合重聚问题上,与焦仲卿的依依难舍、抱有幻想相比,刘兰芝对中道分离后前景的认识更为清醒、理智。夫妻凄楚话别,对焦仲卿的“卿但暂还家,吾今且赴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的好言抚慰,刘兰芝清醒地认识到覆水难收,“复来还”的希望是何等渺茫。她深知“于今无会因”,深情无限地为丈夫留下了箱笼和衣服,让它们代替自己陪伴着焦仲卿:“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在大道口,刘兰芝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白了对未来的忧虑:“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她清楚地知道娘家也不是安全的避风港,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自己被遗弃回到娘家,命运就完全掌握在母亲和兄长手里,母亲或许能够谅解女儿,顾虑女儿的心思,但“性情暴如雷”的兄长是很难容许自己长久住在娘家的。中途仳离,失去依靠,返回娘家寄人篱下,自己又怎么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呢?
离开焦家回到娘家,世俗强大压力下的刘兰芝“进退无颜仪”,面对母亲“不迎子自归”的询问,羞惭尴尬、满腹委屈、伤心至极的刘兰芝只说了一句话:“儿实无罪过。”还未等她有时间平复那颗滴血的心,很快又陷进了一张吃人的网。县令、太守先后派人来提亲,权势重压,兄长逼迫,刘兰芝虽竭力反抗,终求生不得。对兄长的逼迫,刘兰芝一口允诺,“理实如兄言”、“处分适兄意”,既没有苦苦哀求,又没有推辞延宕,而是不动声色地拿定了主意,决心忠于爱情,一死抗争。因為她对兄长的性格了如指掌,她明白哀求没有用处;对与焦仲卿的复合,她已经彻底绝望,“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兰芝的突然允婚,表面上看很突然,实际上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对前途完全绝望、走投无路的决绝。唯其如此,才符合刘兰芝的性格。生需要忍耐,死亦需要勇气,美丽聪慧的刘兰芝不是一个听从摆布的弱女子,这个忠于爱情的刚烈女子清醒地意识到现在留给她的只有一条死路。于是,已萌死志的刘兰芝,在母亲的催促下默默制作嫁衣,等待机会同丈夫诀别。对仲卿的误会、责怪和挖苦,刘兰芝并没有抱怨不满,“生人作死别”,她与仲卿约定:“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在婚礼的当天晚上,夜深人静寂,已无生之留恋的刘兰芝毫不犹豫,“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用青春美丽的生命,实践了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吃人礼教、家长专制的抗争。
焦母驱逐刘兰芝,诗歌中焦母说出来的理由是:“此妇无礼节,举止自专由。”刘兰芝对丈夫的辩解是:“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婆婆有婆婆的道理,媳妇有媳妇的委屈。但仔细玩味,不难发现焦母对刘兰芝的性格甚为不满,“吾意久怀忿”,刘兰芝虽然是那么美丽、聪颖、勤劳,无奈焦母就是不喜欢这样有个性的媳妇,婆媳之间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刘兰芝被休弃也就成为必然。“性格即命运”,德国哲学家诺伐利斯的这句名言,值得深思。
形象大于思想,几乎是文学的一条规律。刘兰芝形象的意义在于,通过她的不屈抗争,人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尤其是青年男女身上极其宝贵的品质,正是体现在刘兰芝身上的这种追求人格独立、爱情幸福,不甘心任人摆布的反抗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之后的千千万万青年男女为自己的自由、幸福而不懈奋斗。
四
造成兰芝婆媳矛盾的原因,也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根源却要追究到焦母及焦仲卿的身上。
1.强烈的名利心。焦母认为兰芝、仲卿夫妻情重、儿女情长背离了自己望子成龙的愿望,严重影响了儿子在仕途上的发展。焦母曾说:“汝是大家子,仕宦在台阁。”仲卿先世曾做过高官,焦家是从上层衰落下来的豪门贵族,望子成龙的焦母一心指望儿子重振家门,对儿子抱有较高的期望。她不愿意仲卿为儿女私情分心,小夫妻的卿卿我我、儿女情长招致了焦母的反感和担忧。而焦仲卿又恰恰不求高官厚禄,满足和陶醉于温馨的小家庭,“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便清楚地表明他为能娶到刘兰芝这样温柔多情的妻子而庆幸、满足。焦母不教训儿子,反而认为儿媳拖了儿子的后腿,视儿媳妇如仇雠,把满腔怒火都发泄在刘兰芝身上。“吾意久怀忿”,说明她对刘兰芝的不满由来已久。因此,焦母才不顾儿子的苦苦哀求,非常决绝地赶走刘兰芝,她决意要扫除儿子追逐功名利禄,在仕途上飞黄腾达的最大障碍。
2.畸形的占有欲。焦母是一位心理严重失衡的母亲,她对儿子的爱是偏执的。从诗中我们约略知道,焦母是一位寡妇,她膝下有一儿一女。“于孤寡兮常悲”⑧,“涕交横而流枕”⑨,寡妇其实是社会中最痛苦、最孤独的一群。她们含辛茹苦,操持家务,教养子女,“百事萦心逼岁阑”⑩,生活的孤寂和艰难,不可避免地使她们中间一些人的心理发生改变,人格分裂,性格扭曲,往往变得顽固、偏执、专断、苛刻。读过现代作家张爱玲《金锁记》的读者,我相信应该对其中的曹七巧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在失去丈夫、家道中落之后,唯一的儿子便成为她生活的中心和感情的寄托,是她继续活下去的希望。“半生辛苦母兼师”{11},焦母身兼严父、严师和慈母的角色,她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耗费在儿子的身上。焦母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子,而是以她独有的方式深爱着儿子。她对儿子的爱是自私的、偏执的,她要独占儿子,不容许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更不容许媳妇轻易从她手中把儿子夺走。刘兰芝与焦仲卿越恩爱亲密,焦母的失落感就越重,嫉妒心就越强,兰芝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婆婆的眼中钉、肉中刺。在这场争夺焦仲卿的婆媳大战中,渐渐失去优势的焦母不甘心失败,当她意识到局势将要失控时,便不惜动用封建家长的权威,以刘兰芝“无礼节”、“自专由”为借口,赶走刘兰芝,重新夺回对儿子的控制权。 3.浓厚的门第观。焦、刘两家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家庭,焦家富有,刘家贫寒,焦家是从上层滑落下来的贵族,刘家则属于地位较低的平民。诗中许多诗句,如“生小出野里”、“贫贱有此女”、“谢家来贵门”、“汝是大家子”、“贵贱情何薄”等,都可作为两家贫富悬殊的佐证。焦母歧视刘兰芝“人贱”,嫌刘兰芝“无礼节”、“自专由”,在她的心目中,刘兰芝是乌鸦,自己的儿子是凤凰,根本不配,所以她故意对兰芝百般挑剔,肆意凌虐,处心积虑地要赶走兰芝,为儿子另攀高门。
焦母棒打鸳鸯,她的专断蛮横、顽固偏执令人痛恨,但从另外的角度看,她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礼教吃人,正是兰芝与焦母婆媳冲突的时代意义和思想价值。焦母凭借封建家长的权威,把自己的意志变成残酷的现实,她亲手褫夺了儿子、媳妇的幸福,葬送了儿子、媳妇的生命,也失去了自己晚年最后的寄托和慰藉。焦母在仲卿自杀前“零泪应声落”的惶恐哀求,以及最后“两家求合葬”的忏悔补过,正有力说明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本质:封建礼教和家长专制制度,不但葬送了一对恩爱夫妻的美好爱情,而且使它的忠实信徒也成了牺牲品。这也正是诗歌深刻性之所在。
五
成为婆媳争夺对象、处在婆媳夹缝中进退维谷的焦仲卿,为什么没有能够及时协调好母亲和妻子的关系,以致事情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最终不可收拾呢?我们认为有两点原因,一是因为焦仲卿是一位“守节情不移”的府吏,他虽然没有强烈的利禄观念,却能恪守母亲平日的教导,一心忙于公务,根本无法顾及婆媳间的关系,加上他平时不常住在家里,偶尔回来也没能觉察到婆媳间的矛盾,因此在婆媳关系紧张的初期,他没有很好地起到调解、缓冲的作用,等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的時候,已徒唤奈何,无可挽回。再则焦仲卿是一位难以依靠、摇摇晃晃的懦弱男子。虽然他温文尔雅,忠于爱情,但由于受封建文化影响较大、受封建礼教束缚较重,又长期生活在严母专断的阴影下,焦仲卿在心智上并没有彻底独立和完全成熟,在诗歌中,他胆怯懦弱,温顺驯良,唯唯诺诺,优柔寡断,他根本没有居中斡旋、调解矛盾的能力。在母亲执意要休弃刘兰芝这件事上,虽然他十分清楚“女行无偏斜”,妻子没有丝毫过错,但对于母亲要他休妻再娶的无理要求,他不敢坚决地反对,勇敢地抗争,他所做的只是“长跪告”,苦苦向母亲哀求。在被母亲拒绝并大骂一通后,他也只能“默无声”地“再拜还入户”,哽咽悲泣。他的处理办法就是劝说兰芝先回娘家住一段日子,以待母亲回心转意。他不如兰芝明智清醒的地方,就在于他对险恶的环境、渺茫的前景认识不足,对夫妻破镜重圆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注释:
①礼记·内记.
②董仲舒.春秋繁露.
③刘辰翁.题刘玉田题杜诗.
④刘将孙.唐百家诗选序.
⑤法国诗人瓦勒利语,转引自钱仲书《也是集》.
⑥孙志凌.《孔雀东南飞》中的两个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8-9期.
⑦清李因笃语,见《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⑧曹丕.寡妇赋.
⑨潘岳.寡妇赋.
⑩张凌仙.岁暮感怀.引自徐世昌《晚晴簃诗汇》.
{11}宗婉.感示两儿.引自徐世昌.《晚晴簃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