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育是一门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科目。数学是有应用到生活中,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才能让小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让小学数学与生活紧密的链接起来,才能有效的调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生活元素带入到数学教学中,能够使小学数学教学变得更加有趣。
【关键词】生活元素 小学数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0113-01
在如今的小学教学中,“数学生活化”这样的教学理论被提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中,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拉近数学与小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数学知识更好的应用到生活中。
一、加强“数学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数学,并且主动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生活化”,将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创建相应的数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其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章《比较》的教学中,可以将生活中的物品带入到课堂中,让学生进行比较,教师需要提前设定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思考,生活中的物品能够更好的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准备相同重量的两个东西,比如相同重量的棉花和铁块,让学生比较哪个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最后教师进行讲解。
二、学习过程生活化,实际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一门学科,教师需要抓住数学的这一特性,探索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生活化的领悟。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各种图形讲解给学生认识,等学生消化后,教师需要向学生提问,在生活中有哪有物体是所学的图形。并且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各种生活中的用品,等比如篮球、铅笔盒、水杯、魔方,然后让学生举手回答分别都是什么图形。教师需要添加一些复杂的图形,告诉学生有些不规则图形不能强加归类到某种图形中。例如,在《加与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入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买东西时,“你要购买的铅笔为两元,你付给卖货的阿姨十元,阿姨应该找给你多少钱?”多列举一些小学生生活中能够用到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将数学知识真正的用到生活中。
三、数学知识生活化,拓展数学能力
数学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能够帮助小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本领。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并灵活的运用到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小学生的数学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设定学习情境,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将生活化数学有效的带入到课堂中。例如,在《测量》的学习中,让每位学生在课前准备一把尺子,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测量的基本技巧,并且教会学生测量单位的换算,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测量身边的物品,比如“测量你的铅笔盒的长度”和“你食指的长度”,让学生自行的进行测量活动,然后得出结论。例如,在《时、分、秒》的学习中,教师需要详细的对学生讲解时、分、秒的基本知识,然后让学生看表读不同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看时间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要带领学生不断进行认识时间的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的看懂钟表时间。
四、综合知识运用生活化,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也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教学过程,教师需要耐心的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更好的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例如,在《周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环境,比如教师可以将学校操场的长和宽的数据给学生,让学生算出学校操场的周长,让学生将周长运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数学知识的价值,充分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五、利用生活問题,巧妙的运用矛盾冲突
现如今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冲突,形成悬念,从而深化学生的印象,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面积》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物体的周长,下面我们来计算物体的面积。”学生新接触到“面积”这个名称时,会摸不着头脑,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小学生都具有非常强的好奇心理,教师需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设计认知冲突,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需要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
在数学教学中带入生活元素,能够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能够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将数学变得生活化,为学生创建一个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通过生活感悟数学的真谛,将所学的知识做到活学活用,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才是数学教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陈倩倩.小学数学需与生活“联姻”[J].现代教学,2017,(11):22.
[2]曾萍.利用生活资源,让数学课更有趣——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生活资源的利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6,(01):79-80.
【关键词】生活元素 小学数学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4-0113-01
在如今的小学教学中,“数学生活化”这样的教学理论被提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中,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将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拉近数学与小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数学知识更好的应用到生活中。
一、加强“数学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数学,并且主动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生活化”,将课堂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创建相应的数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其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章《比较》的教学中,可以将生活中的物品带入到课堂中,让学生进行比较,教师需要提前设定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思考,生活中的物品能够更好的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准备相同重量的两个东西,比如相同重量的棉花和铁块,让学生比较哪个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最后教师进行讲解。
二、学习过程生活化,实际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一门学科,教师需要抓住数学的这一特性,探索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生活化的领悟。例如,在《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各种图形讲解给学生认识,等学生消化后,教师需要向学生提问,在生活中有哪有物体是所学的图形。并且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各种生活中的用品,等比如篮球、铅笔盒、水杯、魔方,然后让学生举手回答分别都是什么图形。教师需要添加一些复杂的图形,告诉学生有些不规则图形不能强加归类到某种图形中。例如,在《加与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入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买东西时,“你要购买的铅笔为两元,你付给卖货的阿姨十元,阿姨应该找给你多少钱?”多列举一些小学生生活中能够用到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将数学知识真正的用到生活中。
三、数学知识生活化,拓展数学能力
数学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能够帮助小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本领。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并灵活的运用到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小学生的数学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设定学习情境,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将生活化数学有效的带入到课堂中。例如,在《测量》的学习中,让每位学生在课前准备一把尺子,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测量的基本技巧,并且教会学生测量单位的换算,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测量身边的物品,比如“测量你的铅笔盒的长度”和“你食指的长度”,让学生自行的进行测量活动,然后得出结论。例如,在《时、分、秒》的学习中,教师需要详细的对学生讲解时、分、秒的基本知识,然后让学生看表读不同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看时间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要带领学生不断进行认识时间的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的看懂钟表时间。
四、综合知识运用生活化,体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也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教学过程,教师需要耐心的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更好的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欲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例如,在《周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环境,比如教师可以将学校操场的长和宽的数据给学生,让学生算出学校操场的周长,让学生将周长运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数学知识的价值,充分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五、利用生活問题,巧妙的运用矛盾冲突
现如今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冲突,形成悬念,从而深化学生的印象,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面积》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物体的周长,下面我们来计算物体的面积。”学生新接触到“面积”这个名称时,会摸不着头脑,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小学生都具有非常强的好奇心理,教师需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设计认知冲突,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需要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
在数学教学中带入生活元素,能够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能够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中。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将数学变得生活化,为学生创建一个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通过生活感悟数学的真谛,将所学的知识做到活学活用,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才是数学教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陈倩倩.小学数学需与生活“联姻”[J].现代教学,2017,(11):22.
[2]曾萍.利用生活资源,让数学课更有趣——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生活资源的利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6,(0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