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fzi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职业院校教学改革越来越强调复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工学结合。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而培养模式更加符合社会对职业院校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应大力提倡。本文主要对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职业院校;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策略
  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工业化强国过渡的中期,对于复合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开展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模式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加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新世纪以来,国家对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也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强调的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鼓励行业和企业的参与,将“工”与“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培养学生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引导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内涵式发展道路,让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岗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素养得到大幅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 职业院校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对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分析研究。
  1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并且逐步向世界制造业大国、强国迈进,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作为支撑。然而目前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服务于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严重匮乏,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技工荒”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及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格、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也逐渐突显,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深入、专业设置上缺乏与市场、行业发展现状的联系,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不能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之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比较落后,但也提上了日程。早在2005 年10 月,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就提出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职教思想,由此可见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受到了国家政策和制度的支持,符合当今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发展形势。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革过程中越来越强调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发展的结合,注重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并且通过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的形式将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等进行密切地结合,使职业院校真正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辅助力量以及现代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進而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共赢局面。
  2 职业院校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2.1 有助于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引导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在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实践工作当中,通过亲身实践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岗位工作的实际内容,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还未进入社会就已经具备了企业实际岗位对人才要求的能力了,大大降低了企业培养人才的成本,更有助于学生很好地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就业几率。
  2.2 有助于促进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职业院校要想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现有的教师队伍就必须强化自身的能力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要求。在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当中,大部分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理论教学方面,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在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要求教师既能教授理论知识,又能动手实践,为学生提供演示操作。因此,为了满足新的教学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岗位实践,增加实践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构建满足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比如对于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服务管理分院的烹饪专业,在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要求下,部分教师选择到酒店进行专门的烹饪学习和实践,并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教学实践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更有助于职业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3 能够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职业院校是企业需求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将企业和职业院校充分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关系,能够帮助职业院校更好地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能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培养满足需求的人才,实现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共赢。工学结合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向企业输送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相应的岗位工作,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大大节约招聘和培训新员工的费用,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和培训风险,为企业提供了人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满足经济主体的发展要求。
  3 职业院校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目前虽然有很大一部分职业院校已经意识到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构建和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困境,下面进行逐一阐述。   3.1 企业和职业院校缺乏必要的合作意识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努力才能高效地完成,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教学模式发展得还不够成熟,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还未建立起相互依靠、相互结合的信任感和紧迫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职业院校在思想观念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还比较传统和落后,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与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不匹配;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大部分企业都将眼前的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忽视了人才培养在企业未来建设发展中关键作用,因而也就缺乏了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双方缺乏合作意识,在利益需求方面难以达成共识,这就导致了职业院校和企业难以相互信任,达到优势互补,因而也就难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还缺乏支持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因而部分企业拒绝接受学生实习,缺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孕育人才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更不愿意成为培养外流人的基地,因而制约了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3.2 理论与实践缺乏有效的结合
  目前制约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性提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缺乏有效的结合。虽然部分职业院校已经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部分院校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虽然与企业签订了长期有效的协议,但是却很少组织学生到企业当中参与实践实习,而是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课堂的理论教学方面,没有提高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岗位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只学到了专业理论知识,而对现代具体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技能、职业素养不甚了解,实践能力差,难以实现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既浪费了实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又耽误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导致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在职业院校中得以推广。
  3.3 课程设计缺乏科学性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内容的教授,更要强调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大部分职业院校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偏重于理论化教学,按照专业、学科进行课程内容的安排,课程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化,教学的有效性难以得到提升,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也不能很好地完成。即使部分学校在课程设计时加入了一些课内的实训,在学生毕业前安排校外顶岗实习,但是没有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出现严重的脱节,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4 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4.1 加强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院校和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来达到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的目的,进而培养出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实践技能型人才。加强校企合作,要求职业院校和企业统一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计划和方案,企业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场地和机会,职业院校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将其安排到企业合适的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帮助学生提供专业实践能力,从而增加学生的实践经历,并在实习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明确自身努力的方向。同时,职业院校还应鼓励教师积极进入企业进行调研,参与岗位锻炼,并且与企业技术人员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加强交流,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服务。院校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聘请企业当中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做导师,并且让他们为现有教师进行培训,传授技能技巧和前沿性技术,使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有所提高,从而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效完成。
  4.2 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
  职业院校在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根据各行业的具体发展情况以及发展前景进行科学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根据自身的能力有选择性地开设一些新兴行业相关的学科,即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优化课程设置,进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储备人才。
  另外,职业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还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想现状以及当地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打造职业院校特色專业,进而更加高效地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通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进行职业院校课程的优化,能够使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4.3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在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院校要根据实际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安排,适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使教学内容在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同时,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相匹配,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案和流程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以满足人才培养要求。另外,职业院校还要加大力度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改革。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将“教、学、做”进行科学统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对于该校电子商务专业就可以采取组织学生参加创业项目竞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出满足企业需求的实践技能型人才。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职业院校要想真正发挥自身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职业教育创造新的辉煌,就有必要构建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要充分结合目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根据自身办学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校企合作,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同时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改进教学方式,进而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培养出满足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真正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付玲.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的应用探究[J].职业技术,2011,10.
  [2]何良胜.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
  [3]李璐.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5,02.
其他文献
好端端的学生,居然因犯过失杀人罪而判刑,这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去年的一天,课间休息。学生A、B、C,在教室外四楼的走廊上玩耍。C忽然在后面把扒在栏杆边上的B的腿抱住。B说: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被广泛的一种数学方式,早在《学记》中就有记载说: “独学而无有,则孤陋而寡闻”,告诉 我们学习要合作,公元前,希腊教育者昆体良也提倡在互教中学习,学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学校教育水平也不断地提高,对学生来讲不仅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要 具备一定的综合实践能力。所以,本文针对学生需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
搞教育少不了看教育杂志。而在我接触的众多教育杂志中,每期必读的则是《湖南教育》。这固然由于自已是湖南人,又在本省工作,对家乡难免怀有某种特殊的感情,但更重要的原因还
根据元江和勐腊两地区1957—2018年的气候数据资料,采用线性趋势估计、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分析这两个区域气候和干、湿季变化趋势,探讨
为了提高作文考试的效度和信度,不少同志希望从题型改革上下点功夫,为命题作文补短救失。从近年来全国各地小学毕业、升学试卷中,明显地表现了这种趋向。笔者认为,认真研究这
摘 要:“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多媒体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微课还属于新兴形式,为了使微课更好的进入中职会计教师教学,笔者做了简要研究。  关键词:会计;微课;教学;改革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
21世纪以来,南太平洋地区因其重要区位优势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和重视,台湾当局因与部分南太平洋地区国家有所谓“邦交”,也十分重视经营南太平洋地区。由于台湾岛与南太平洋地
摘 要:防渗漏技术是工民建筑工程重要的施工技术,其对保障工民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工民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业内人士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防渗漏;技术;应用  工民建筑工程良好的使用性能是保障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新时期的工民建筑工程应紧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加强防渗漏技术的应用,保障工民建筑工程的质量,满足人们的
摘 要:在新形势下,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中突显了很多问题:管理形式表面化、管理方式陈旧错乱、职责不明确、管理者素质偏低等等。为了促进高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高职教育推到一个新的高度。高职院校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国家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教育管理;现状;对策  1 高职学生管理现状  1.1 思想境界不高  在实际工作中,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并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