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尚文教授说:“语文教学的聚焦点应该是言语形式,即怎么说怎么写,而非说什么写什么;我们语文教学的奥秘就藏在言语形式里,发现言语形式,关注言语形式,深入言语形式,从而把握它的奥秘,这就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我们在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言语品味过程,通过解析言语呈现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以使学生真正走进作者通过语言所营造的文学世界中。
在高中阶段,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比重很大,是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古文言文无论作者素养还是书写承载工具,都极大地限制了语言使用的随意性,这与当今传媒发达时代的文本创作、传播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古文的作者创作时所采用的语言,是经过刻意加工修整的文学语言,不同于日常自然语言。学习古文言文我们必须学会对语言的咬文嚼字、锱铢必较。
广义的语言就具体文本而言处处皆是,但有解析价值的是狭义语言,即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最能达成作者创作意图、使人物形象塑造最鲜活、表达内涵最丰富或有其他重要作用的细微语句。笔者就姑取一隅,以《鸿门宴》一文为例,结合文本来谈谈通过解析具体狭义语言来深入探究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梳理语言内在逻辑,探寻作者未显之言
《鸿门宴》中,张良将项羽想要攻杀刘邦的消息转达给刘邦后,主动说“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请求刘邦允许他去见项伯,好替刘邦说好话。这个请求,按道理来说一般处于困境中的人都会抓住这根稻草,予以积极回应。但从原文来看,刘邦并未直接回应张良的这个请求,只是问“君安与项伯有故”“孰与君少长”、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刘邦的第一句“君安与项伯有故”对张良的请求不置可否,反而向其他问题宕开,以问代答。刘邦不予回答是因为心中已经疑云丛生:我方谋臣竟与敌方重要人员有交情,他们是怎么有联系的?如若放此有疑点的谋臣与敌方接触,会不会给他们堂而皇之接触、勾结的机会?刘邦此时处于绝对弱势中,大祸将至,但他没有病急乱投医,依然保持了高度警惕,对所有人都持审慎态度。
在得到张良答疑后,刘邦依旧没有放下戒心,而是询问“孰与君少长”,为直接和项伯的接触做好礼仪准备;之后他又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抛开张良和项伯直接进行接触。刘邦的后续反应说明他依然没有完全信任张良,对比项羽对待项伯、范增,他的多疑性格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回归语言文字本源,看到今人难见之言
樊哙闯帐时“带剑拥盾入军门”,刘邦逃离鸿门时“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两处的“带剑拥盾”“持剑盾”學生容易都简单理解成“拿着剑和盾”。这种简单理解没有考虑到古人在写作时对字词选择的慎重。
如果让学生去实际模拟“拿着剑和盾”的动作,就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管是模拟樊哙闯帐还是模拟刘邦逃宴,都是左手抓盾把、右手抓剑柄,使盾面和剑尖朝前。在樊哙闯帐时,这种防御与进攻兼备的标准战术动作实际不可能出现。此时在项羽大帐之内冲突一触即发,又是全军备战的时刻,樊哙战场经验非常丰富,不会在此时此地做出如此容易引起卫士的过度警惕甚至过度反应的动作,这样容易引起误会并且使事态进一步恶化。
“带”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绅、大带也”“象击佩之形”,在《康熙字典》中注为“随人行也”。“拥”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抱也”,在《康熙字典》中注为“抱之于怀”。故而樊哙闯帐时“带剑拥盾”应该是“插剑于带”并且“以臂夹抱盾牌”。
樊哙闯进大帐后“披帷西向立”即站立于张良身后,便于方便进一步替刘邦说话;“瞋目视项王”而不张嘴说话,足见其在具体处事时虽粗豪但不失细致、虽武勇但不乏分寸的特点。樊哙的这种性格特色也与上文“带剑拥盾”是可以互相印证的。
三、关注语言空白之处,发现文中隐形之言
《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但全文一千八百多字中,仅有一百六十余字是在写项羽,其中与樊哙相关话语独占一半。就总比例来看,全文在项羽描写方面语言可谓基本空白。语言空白并不意味着人物隐形,作者只是将自己想表达的隐藏了起来。
司马迁在此使用了一种详刘略项、在互相对照中互相显现的写法,其着重还是在于项羽。
选文中,从遇到突发情况的处理策略、如何对待泄露机密的己方人员、如何抉择谋臣意见等多个方面,作者对刘项进行了对照,以刘邦的善断对照项羽的寡断,以刘邦的积极对照项羽的消极,以刘邦的多疑对照项羽的坦诚,以刘邦的能屈能伸对照项羽的刚愎自用……特别详细写项羽只有与樊哙相对之时,写樊哙的武勇豪爽正衬项羽的英雄形象,以樊哙的粗中有细、巧言善辩对照项羽的豪爽单纯。简写项羽,在于没有必要详写,多笔则会赘余。
这种以语言空白来表达作者隐含的态度做法,在《荆轲刺秦王》中也有体现。易水送别之时,作者特写送别的“士”和高渐离,唯独没有写太子丹,其中是蕴含了批评之意的。
在鉴赏《鸿门宴》时不断梳理语言内在逻辑,强调回归语言文字本源,关注语言空白之处,可以帮助我们揣摩把握《鸿门宴》中刘邦、樊哙、项羽的形象,走近人物形象,看到最真实细微的地方,并能将一些显得空浮的人物评价套语真正落到实处。
在鉴赏文学作品、感受语言之美时,必须着眼于细微语言,紧抓文本着重要呈现的人、事、情、理、景、物,方能由浅入深、登堂入室。语言形式在创作时富有个性、千变万化,但阅读鉴赏时的基本道理则是共通的。只要我们在教学时不断强化这种解析具体细微语言的意识,就一定能帮助学生较好的把握文学形象、感受语言魅力、提升审美能力。
[作者通联:新疆阿克苏市阿克苏地区第二中学]
在高中阶段,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比重很大,是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古文言文无论作者素养还是书写承载工具,都极大地限制了语言使用的随意性,这与当今传媒发达时代的文本创作、传播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古文的作者创作时所采用的语言,是经过刻意加工修整的文学语言,不同于日常自然语言。学习古文言文我们必须学会对语言的咬文嚼字、锱铢必较。
广义的语言就具体文本而言处处皆是,但有解析价值的是狭义语言,即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最能达成作者创作意图、使人物形象塑造最鲜活、表达内涵最丰富或有其他重要作用的细微语句。笔者就姑取一隅,以《鸿门宴》一文为例,结合文本来谈谈通过解析具体狭义语言来深入探究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梳理语言内在逻辑,探寻作者未显之言
《鸿门宴》中,张良将项羽想要攻杀刘邦的消息转达给刘邦后,主动说“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请求刘邦允许他去见项伯,好替刘邦说好话。这个请求,按道理来说一般处于困境中的人都会抓住这根稻草,予以积极回应。但从原文来看,刘邦并未直接回应张良的这个请求,只是问“君安与项伯有故”“孰与君少长”、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刘邦的第一句“君安与项伯有故”对张良的请求不置可否,反而向其他问题宕开,以问代答。刘邦不予回答是因为心中已经疑云丛生:我方谋臣竟与敌方重要人员有交情,他们是怎么有联系的?如若放此有疑点的谋臣与敌方接触,会不会给他们堂而皇之接触、勾结的机会?刘邦此时处于绝对弱势中,大祸将至,但他没有病急乱投医,依然保持了高度警惕,对所有人都持审慎态度。
在得到张良答疑后,刘邦依旧没有放下戒心,而是询问“孰与君少长”,为直接和项伯的接触做好礼仪准备;之后他又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抛开张良和项伯直接进行接触。刘邦的后续反应说明他依然没有完全信任张良,对比项羽对待项伯、范增,他的多疑性格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回归语言文字本源,看到今人难见之言
樊哙闯帐时“带剑拥盾入军门”,刘邦逃离鸿门时“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两处的“带剑拥盾”“持剑盾”學生容易都简单理解成“拿着剑和盾”。这种简单理解没有考虑到古人在写作时对字词选择的慎重。
如果让学生去实际模拟“拿着剑和盾”的动作,就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管是模拟樊哙闯帐还是模拟刘邦逃宴,都是左手抓盾把、右手抓剑柄,使盾面和剑尖朝前。在樊哙闯帐时,这种防御与进攻兼备的标准战术动作实际不可能出现。此时在项羽大帐之内冲突一触即发,又是全军备战的时刻,樊哙战场经验非常丰富,不会在此时此地做出如此容易引起卫士的过度警惕甚至过度反应的动作,这样容易引起误会并且使事态进一步恶化。
“带”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绅、大带也”“象击佩之形”,在《康熙字典》中注为“随人行也”。“拥”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抱也”,在《康熙字典》中注为“抱之于怀”。故而樊哙闯帐时“带剑拥盾”应该是“插剑于带”并且“以臂夹抱盾牌”。
樊哙闯进大帐后“披帷西向立”即站立于张良身后,便于方便进一步替刘邦说话;“瞋目视项王”而不张嘴说话,足见其在具体处事时虽粗豪但不失细致、虽武勇但不乏分寸的特点。樊哙的这种性格特色也与上文“带剑拥盾”是可以互相印证的。
三、关注语言空白之处,发现文中隐形之言
《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但全文一千八百多字中,仅有一百六十余字是在写项羽,其中与樊哙相关话语独占一半。就总比例来看,全文在项羽描写方面语言可谓基本空白。语言空白并不意味着人物隐形,作者只是将自己想表达的隐藏了起来。
司马迁在此使用了一种详刘略项、在互相对照中互相显现的写法,其着重还是在于项羽。
选文中,从遇到突发情况的处理策略、如何对待泄露机密的己方人员、如何抉择谋臣意见等多个方面,作者对刘项进行了对照,以刘邦的善断对照项羽的寡断,以刘邦的积极对照项羽的消极,以刘邦的多疑对照项羽的坦诚,以刘邦的能屈能伸对照项羽的刚愎自用……特别详细写项羽只有与樊哙相对之时,写樊哙的武勇豪爽正衬项羽的英雄形象,以樊哙的粗中有细、巧言善辩对照项羽的豪爽单纯。简写项羽,在于没有必要详写,多笔则会赘余。
这种以语言空白来表达作者隐含的态度做法,在《荆轲刺秦王》中也有体现。易水送别之时,作者特写送别的“士”和高渐离,唯独没有写太子丹,其中是蕴含了批评之意的。
在鉴赏《鸿门宴》时不断梳理语言内在逻辑,强调回归语言文字本源,关注语言空白之处,可以帮助我们揣摩把握《鸿门宴》中刘邦、樊哙、项羽的形象,走近人物形象,看到最真实细微的地方,并能将一些显得空浮的人物评价套语真正落到实处。
在鉴赏文学作品、感受语言之美时,必须着眼于细微语言,紧抓文本着重要呈现的人、事、情、理、景、物,方能由浅入深、登堂入室。语言形式在创作时富有个性、千变万化,但阅读鉴赏时的基本道理则是共通的。只要我们在教学时不断强化这种解析具体细微语言的意识,就一定能帮助学生较好的把握文学形象、感受语言魅力、提升审美能力。
[作者通联:新疆阿克苏市阿克苏地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