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北京师范大学台州附属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来源 :中学生天地·语文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xiao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小题。(6分)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选自《论语·季氏》)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选自《论语·子路》)
  21. 材料一中“远其子”意思是
  ,材料一孔子对儿子的教育可以体现孔子最伟大的教育理念,即□□□□。(2分)
  22. 根据材料,概括孔子重视学《诗》的原因以及真正的学《诗》之道。(4分)
  参考答案
  21. 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1分);有教无类(1分)
  22. 原因:①学《诗》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说话水平。②学《诗》有助于为政。③学《诗》有助于外交出使。(每点1分)
  真正的学《诗》之道:不是为了诵《诗》而学《诗》,而是为了把《诗》的思想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即学以致用。(1分)
  解 析
  此题考查的两则材料,第一则选自课文《诲人不倦》,第二则是课外材料。
  第一则材料体现了孔子坚持教育公平的理念,也体现了孔子对于学《诗》、学礼的重视及其原因。第二则材料体现了孔子关于学《诗》致用的见解。
  错解分析
  21题
  失分示例1
  疏远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
  失分示例2
  不偏袒自己的孩子;同等看待
  这两个答案的错误原因在于对字义的理解不准确,答题用词不专业。
  第一问,“远其子”中“远”的意思是“保持距离”,即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他对学生一视同仁,体现了他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而“疏远”的意思是关系、感情上不亲近,“偏袒”则是袒护其中一方,含有无原则的意味。孔子不是疏远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不偏袒自己的孩子,而是不偏爱自己的孩子。因此示例1和示例2的答案均不能得分。
  第二问,题目限定了字数,这意味着须以固定用語来作答。“有教无类”是《论语》中的原词,是用来表达孔子教育理念的“专业用词”,虽然“一视同仁”和“同等看待”在表意上是正确的,但不能得分。
  22题
  失分示例3
  原因:①学《诗》可以维护统治,促使国家安稳,四方归顺。②人心归依,没有叛变之心。③可以达人,提升修养,说话有道理。
  真正的学《诗》之道:①要自己体悟,不能以政治强加于身。②学《诗》不在多,要精读每一首诗,使之内化于心。
  这位同学的最大问题是没有读懂材料且没有结合材料作答。
  答案所写的重视学《诗》的原因中,①②两点在材料中没有对应依据,属于自己凭空想出来的,第③点虽然点到了学《诗》可以提升说话水平,但表达欠到位,勉强得到1分。
  其实,材料一说得很明白,“不学《诗》,无以言”,抓住这句就可以得出第一个原因:学《诗》可以提高人的说话水平。材料二,孔子说:“熟读《诗》三百篇,交给他政事,却办不通;派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应对。即使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在孔子看来,学《诗》不是为了诵读它,而须运用于为政和外交等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可以得出其余两个原因:学《诗》对人在为政和外交出使方面有帮助。
  在对真正的学《诗》之道的理解上,这位同学很显然没有读懂材料二,导致失分。在孔子看来,学了《诗》就要会用,用《诗》是学《诗》的终极目标,否则,不如不学。所以,学以致用,把《诗》的思想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才是真正的学《诗》之道。
  失分示例4
  原因:“不学《诗》,无以言”以及“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体现了学《诗》是言行的根本,是政治以及各类学科的根本,故孔子重视学《诗》。
  学《诗》之道:孔子认为真正的学《诗》之道,以礼为基础,应专注于学《诗》而不是广泛涉猎,不能专对。
  这位同学知道要结合材料答题,但只是照抄材料,没有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材料的意思翻译出来。
  材料原文是“不学《诗》,无以言”,扣的是“言”,但这位同学在回答孔子重视学《诗》的原因时,说的是“《诗》是言行的根本”,扣的是“言行”,这是不准确的。究其原因,是没有仔细严谨地阅读材料,对关键字词把握不准。
  在对真正的学《诗》之道的理解上,这个答案完全偏离了材料的本意,文中并没有“以礼为基础”这样的阐述,属于凭空捏造。
  这个答案不得分。
  失分示例5
  原因:不学《诗》,言行无所根据,与人交往时难以在社会立足,也无法维护礼。
  学《诗》之道:①要精钻《诗》,不以求诵读而单单地学,而应深刻领悟。②要以《诗》为指导,也要重视实践,以其指导实践。
  这位同学在答题时,没有将两则材料联系起来整体把握,没有准确理解材料、把握内在逻辑,只选取看到的部分信息草率作答。
  首先,在分析孔子重视学《诗》的原因时,这位同学也和示例4一样,把“言行”等同于“言”,理解上产生了偏差。其次,“与人交往时难以在社会立足”,这一观点对应的是材料一中“不学礼,无以立”一句,说的是“礼”的作用和重要性,而不是学《诗》的重要性。而且在回答第一小问时,这位同学完全忽略了材料二中提到的,学《诗》有助于“为政”和“外交出使”这两方面的内容,错过了得分点。
  分析学《诗》之道时,这个答案答出了“重视实践,以其指导实践”,即“学以致用”,得1分。
其他文献
【语言文字运用】  新材料、新题型往往在此得到运用和试验  语言文字运用题是语文卷最有创新、最能创新的部分,新材料、新题型往往在此得到运用和试验。答题时,应将实用性技巧(压缩、变换、选用、简明、得体、准确)和文学性技巧(扩展、仿用、鲜明、生动、修辞)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选文倾向源自生活,重视非连续性文本  在《考试说明》的“语文参考卷”中,这一部分考查了《张柠和格非关
★★ 难度中等  ★★★难度较高  ★★ 1.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S△ABC=30,cosA=.  (1) 求[AB] ·[AC] ;  (2) 若c-b=1,求a的值.  ★★ 2. 在锐角△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2.设m=(cosA,sinA),n=(cosA,-sinA),m·n=-.  (1) 若b=2,求△ABC的面积; 
2013年,美国俄勒冈州35岁的迈克·梅里尔由于对自己的平凡生活很不满意,竟创办了一家“集资募股”网站,将自己的人生折合成10万股,并以每股1美元的价格卖给众多打算对他进行“风险投资”的网民。“股东”们有权投票决定迈克的人生规划、事业目标,迈克甚至连交什么样的女友、是否应该接受输精管结扎术等生活私事,也都要拿到网上让“股东”们投票决定。  简单来说,美国男子把自己变成股份制公司,拍卖股票。他出于有
其一  此刻,石田伸夫正坐在一家装饰考究的酒吧里。  因为不常来这种地方,所以他总觉得非常拘束。毕竟平时只和同事去公司附近的小酒吧喝着角鲨头合十礼白啤或者罗格的榛子棕啤,借着酒精谈天说地,旁边的人都吵吵嚷嚷,他们便也抬高嗓门说话。而这里,只有几位穿着得体的客人坐在酒吧的一角,说话声音也不大。一台衣着考究的机器服务生把调酒师调好的酒端到客人那里,它的外表很像人类,但内核还是功能有限的A.I.,所以很
我盯着旁边的女人看了一会儿,突然感到一种强烈的违和感。  这违和感来自哪里?是来自女人永远微微隆起的苹果肌?还是女人保持上扬的嘴角?抑或是来自女人翠绿色的虹膜?我敢肯定,违和感就来自女人的脸。这张脸僵硬、木然,像初学者手下的素描,或者杂志封面草稿。一个健康的人绝无可能天然拥有如此不符合解剖学的脸。  女人开始检查装备,我也赶紧把头转回来。我抱着透明头盔,看了看上面的倒影。我的鼻子在曲面上显得特别大
提起美国科幻小说,人们大抵总要搬出阿西莫夫、克拉克、海因莱因、迪克、赫伯特等等一长串名字。没错,这些一躺进棺材就被抬上神坛的大师,固然有他们值得名垂青史的成就,但不是每位科幻创作者都要用“不朽巨著”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在百花齐放的美利坚科幻花园里,有一位特立独行的作家,一直坚持从通俗小说的角度来创作科幻,依然取得了炫目的巨大成就。  近期,由于美剧《西部世界》的全球热播,让这位科幻作家再度走进了人们
盈昃路7号是一家面馆,从我有记忆开始它就一直在那里。它的食材特别的棒,棒到独一无二,没有任何一家面馆能够做出相同的味道,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光顾它的客人一直都络绎不绝。  这是我第十三次参加面试了。我穿着正装,向HR①递交了我的简历,他接了过去,没有阅读,把它丢在了一旁,随意问了我几个问题,然后让我回去等待通知。我觉得这次面试的结果会和前十二次一样——石沉大海,渺无音讯。  “像我们这样生活在地表的
清初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曾称《庄子》为“天下第一才子书”。面对这样的评论,我们自然会有以下疑问。  《庄子》的“天下第一”“第一”在哪儿?“才子书”“才子”在哪儿?台湾学者陈鼓应及北京大学教授郑开对此作了解答。  陈鼓应说:“在文学上,《庄子》的独特风格常为启发后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思想泉源。在哲学上,则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及禅宗的思辨。中国哲学史上主要论题和基本观念,不少是引发于《庄子》。”《庄子》的“天
一 方舟计划  直升机的轰鸣震耳欲聋,让舱内的几个人都没有了交谈的兴趣。林海宁似乎很享受这种噪声带来的另一种安静,这让他可以在没人打扰的情况下欣赏脚下这片苍翠的大地。  只见密集的喀斯特峰丛层峦叠嶂,一直绵延到远方,在这个角度看起来,地球仿佛真的是上帝耗费千万年时间用心雕塑出来的精美作品一样。  然而在旁边的沈冰却显得坐立不安,她对窗外的景色似乎毫无兴致,而是一直眉头紧锁地看手机上的新闻。  其他
曾經在《不存在日报》的某一期里,我谈到过自己完全放弃吃饭,仅仅食用代餐粉的经历。同样,我也是一个背包客和穷游爱好者,体验了很多地方的舱体式胶囊旅馆。这两个非常具有未来感的概念,似乎能合成一种有趣的极简生活方式。或许在未来,有些人并非被迫,而是自愿地走进冬眠仓,自愿地食用代替天然食物的合成粉末。总之,我希望将自己的生活内容压缩到最小。  这些意象或许与反乌托邦、阶级分化、压迫与奴役这些概念有着强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