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是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mbo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是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反思,就是反省,就是自我解剖。反思的过程也许很痛苦,但任何新生的东西,鲜活的生命,哪个不是在痛苦中诞生、成长与成熟,正如化蛹成蝶,凤凰涅槃。语文,曾被称为国文,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把它解释为语言文字,有人把它解释为语言文学,孙立权教授把它解释为“用有文采的话表达我自己”。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应该包括三种知识,三种技能,三种能力。
  反思像一座金字塔,积淀着教师的三种知识。
  教师的三种知识是指: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
  生活是教育之源、学习之源、道德之源、创新之源。生活即课堂,课堂即生活,加强社会实践,把课堂、书本、学生延伸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同时把大自然、大社会引进学校和课堂。
  尽管在课前反思中,注意到了教学资源的开发,但预料的永远撵不上意外发生的。教师的知识范围、社会阅历限制了课前反思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农村教师,本身就孤陋寡闻,再加上同年组的同行又少,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更多。
  反思像一架天平。衡量着教师的三种技能。
  教师的三种技能是指:通用基本功、专业基本功、课堂教学技能。
  通用基本功包括:“三字”、“两话(画)”、“两能力”;专业基本功包括:把握课程标准,驾驭教材,掌握学科知识体系,科学选择教法,有机渗透学法,高效组织教学等;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将所掌握的教学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是通用基本功、专业基本功在课堂上的具体运用和展现。
  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外化形式,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首先,对自己教学方法的深刻反思,是提高一个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其次,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深刻反思,也是提高一个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有效手段。
  反思这架天平,绝不会向落后的教学方法、僵化的教学经验倾斜。
  反思像一面镜子。折射着教师的三种能力
  三种能力是指课前教学分析与设计能力、课上教学实施与调控能力、课后教学总结与评价能力。
  首先,课前教学分析与设计能力,决定着教师的高度。没有课前反思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冲动、直觉或常规之上的简单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學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很多老教师,以为同一篇课文,自己教了大半辈子,循环了无数次,教材早已烂熟于心,课前没有什么可反思的。岂不知,虽然同一内容教了很多遍,但教每一遍所面临的学生是不同的,教每一遍时自己的认知水平,思想情感也是不同的。
  其次,课上教学实施与调控能力,决定着教师的力度。即使教师设计再完美,课前准备再充分,教学案例再全面,也难以预想到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全部变化。
  再次,课后教学总结与评价能力,决定着教师的强度。教学后的反思也叫教后记,是教师最常见的、运用最多的一种反思形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主场,也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主渠道。课前的反思固然重要,但它毕竟是一种假设和判断,是对已有经验的反思,理论色彩较重。只有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才能检验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才能检验出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有效。因此,不能走下课堂就完事,而是需要做进一步的反思。
  反思教学目标是衡量一节课成败的重要尺度。
  课前预想的目标,经常完成不了,多数情况不是学生的原因,而是设计的原因,不是目标定低了,而是目标定高了,不是目标切合学生实际,而是目标脱离了学生实际。
  农村的学生知识面较窄,语文素养较差。听说读写能力,与城市学生相比,有很大差距,大多数学生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一般要求。这就需要教者灵活处理,适当降低标准。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是检验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李镇西老师说,作为一名老师,如果你每天都坚持写至少两干字的教学后记,那么五年后,你想不成为教育家都难!
  反思这面镜子,既如实地照下了你的成功,更无情地照下你的缺憾。
  孔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反思,可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不再是简单的循环或重复,而是在不断提高和升华。反思,可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地积累,课堂教学技能不断地增强,教学能力不断地提升,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并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风格。
其他文献
新版历史课教材改变了以往历史课教材按照通史模式和时间顺序的编排方法,利用“专题”的形式,将古今中外的历史编成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必修和其它几个选修教材,这种“专题”模块式的编排方法,虽然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一专题的历史知识,但对于我们任课教师却不能不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作为一线教师,我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以就教于诸位同仁。  一、新版历史课给教师带来的挑战  新课改给教学与教师带来的挑战
期刊
案例:《小石潭记》的片段教学——学生赏析批注文本第四段(批注反馈)  生:这段写了周围的景物——四面竹树环合。  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是写小潭的气氛。  师引导:大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小石潭的气氛吗?  生:凄凉。  生:幽静深远  师:(心里明白这些都是书下注释中的,不过还是给予肯定,及时鼓励):不错。  生:(提出疑问):老师你问什么题字后就离开了?  生:(七嘴八舌):书上都说了,环
期刊
教育事业是充满阳光的事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是神圣的、幸福的。教育事业关系着千万家庭的幸福,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关系着社会的稳定,身为教育工作的教师,我们应该时刻规范自己,知道自己的责任。国家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对于教育工作的我们更应关注自身和谐发展。  教师自身的和谐,我认为首先应该是家庭的和谐。  国以家为基,家以和为贵。家庭的和谐为我们事业成功提供源源动力。对于家庭的经营我们应该也像对待事业
期刊
目前有这样一股潮流,说什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老师成了课堂的摆设,学生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热热闹闹,甚嚣尘上。这实际是对新课改的亵渎!  新课程理念在强调课堂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不是不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因为课堂应该是信息的共享和知识的共建平台,所以一味让学生“讲课”,把课堂全放给学生并不能真正展现新课程理念。教师的地位不仅不可能被取代,反而为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必须加强教师
期刊
以学生为中心,就要从注重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索精神,就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教学中注重科学探究实验,是实现学习方式多样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这就要求过去以书本为主、以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
期刊
学生个体的智力、体力、文化基础、学习动机、情感、意志、毅力及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不一样,这是客观的。因此,相同班级,接受相同教师教育教学的学生成绩和能力也会不一样,总是有部分学生未能及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现行的教育理论告诉教育者,教育必须面向所有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面向学生所有的潜能,不舍弃任何一方面。学习差的学生也同样享有合法、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一、重视与后进生的多
期刊
学生在课内的学习活动有二种:一是接受性的学习活动,包括听讲、观察和读书;一是表达性的学习活动,包括谈话讨论、写作和知识应用。前一种是理解性活动,后一种是运用性的活动。因此,我们说对学生说写能力的培养比听读能力的培养,难度更大,也更有意义。  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往往忽视说和写的教学,因此,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说和写这二个环节,辅以听和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1.坚持经常,统一标准,训练学生的口头
期刊
一直以来希望学生的写作有文采,可是却总觉得干涩,缺少生命力。仔细想来,发现学生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离开这片土壤怎么会有生命力?于是,我决定让我的课堂上多些乡土气息。  新学期第一课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面有最经典的仿写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但是……”,我想每个老师都会让学生进行仿写。以往我都会为学生准备很多素材:如名山、名建筑等等,可效果都不好。备课时,想到每次我经过细致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标志语文教学新一轮改革的开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作文教学改革的试验与研究也在不断地进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只有深入和不断的思考,提升对作文教学重要地位,意义的认识,在教法上不断实践和创新,才能在写作教学改革中不断闪现我们智慧的火花,切实的提高我们写作教学的成效。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使学生下笔有神,乐写,善寫呢?我想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写作基本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期刊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渗透德育的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乐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敢于竞争表现,追求自我实现等良好心理品质的主渠道。作为任课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科学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信心和主动性,适时地赞赏和肯定,激励和鼓舞,培养学生的自尊心,重塑自己的形象,造就身心健康发展,积极进取、文明守纪的师范生。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