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并且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增加学生阅读量的最好办法。
【关键词】整合;迁移;分享;语文主题学习;课外阅读习惯
我校地处粤北山区,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滞后,“教死一本书,死教一篇课文”的思想比较严重。加上山区学校的留守儿童多,课外书少,家庭缺乏监管。所以,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差,积累少。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加强课外积累呢?我根据山区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语文主题学习理念,从整合、迁移到分享,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好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以教材为主,善整合,引领语文主题学习深入化
在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为主,通过整合,以点带面,习得阅读方法,带动学生向更广阔的课外阅读资源拓展。课堂上,在读完一篇课文之后,及时总结文章的学习方法。然后,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进行相同或相近主题的拓展阅读,引领语文主题学习深入化。如,在学习了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话,永久的魅力”时,通过学习教材中的《盘古开天地》,带领学生读文品句,悟理得法,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认识人物形象,感受神奇。然后用1 X或者是1 x y的模式,进行略读整合学习《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引导学生梳理单元中的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语言训练点,最后,以例悟法,拓展阅读丛书中的《精卫填海》(节选)《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等多篇文章,进一步深化神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教材为主,以点带面,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促进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以丛书为辅,巧迁移,引领语文主题学习常态化
对“语文主题学习”来讲,寻找拓展资料,加强课外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是与小学教科书配套的,每本教科书有四本,是最适合学生拓展阅读的资源。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先明确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点,摸清每篇课文的学习目标,然后整合丛书中的有关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渗透读书方法。首先,将丛书中的文章搬到课堂上来,利用课前、课中或者是周阅读课,让学生自由选择,合理整合《丛书》的文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品悟写法。其次,激发他们对丛书诵读的积极性,利用课前五分钟,让他们品读佳句,感悟得法;每周五下午阅读课,和学生一起赛读主题丛书,加强课外知识积累。在阅读语文主体学习丛书时,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的好词佳句、读后的感想写在读书记录本或读书卡上。学完一个单元后,用表格梳理法对整个单元的篇目进行概括。最后,还要给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閱读成果,像读书笔记、读后感,好词佳句等,互相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的乐趣。
三、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乐分享,引领语文主题学习生活化
为引领语文主题学习生活化,笔者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把课外拓展融人生活,带领学生走进《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四大经典名著中去,利用周阅读课,开设主题读书分享会。分享会上,笔者把课堂交给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由每个小组挑选自己喜爱的故事情节进行朗诵;然后每个小组交流读后感、发表成长启示。通过分享,有的同学明白了周瑜嫉妒诸葛亮,总想谋害他,我们不能像他一样心胸狭窄,而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的同学懂得了司马懿虽有才能,却过于骄傲自负、自吹自擂,遇事浮夸失实,最后遭到损失的是他自己。在分享《窗边的小豆豆》交流活动中,笔者利用悬念法,欲擒故纵,将文章中最吸引入的故事章节读给学生听,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后,布置学生课后在书本中去寻找答案,以求释疑,从中收获读书的喜悦。我还定期开展诵读比赛,进行“阅读之星”“悦读小标兵”评选等活动。同时,笔者还举行“亲子共读”活动,让家长与孩子同读一本书,或是同读精彩文段,一起交流读后感,共写阅读感受,促进亲子阅读质量的提高;利用“一米阅读”软件上的阅读功能,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建立班级读书钉钉群、微信群,让家长及时反馈孩子在家读书的情况。如此,让学生的阅读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有效地实现语文主题学习生活化,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见,善用语文主题学习,落实语文主题学习理念,促语文主题学习深入化、常态化、生活化,不但大大加强了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还促进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整合;迁移;分享;语文主题学习;课外阅读习惯
我校地处粤北山区,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滞后,“教死一本书,死教一篇课文”的思想比较严重。加上山区学校的留守儿童多,课外书少,家庭缺乏监管。所以,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差,积累少。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加强课外积累呢?我根据山区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语文主题学习理念,从整合、迁移到分享,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好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以教材为主,善整合,引领语文主题学习深入化
在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为主,通过整合,以点带面,习得阅读方法,带动学生向更广阔的课外阅读资源拓展。课堂上,在读完一篇课文之后,及时总结文章的学习方法。然后,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进行相同或相近主题的拓展阅读,引领语文主题学习深入化。如,在学习了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话,永久的魅力”时,通过学习教材中的《盘古开天地》,带领学生读文品句,悟理得法,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认识人物形象,感受神奇。然后用1 X或者是1 x y的模式,进行略读整合学习《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引导学生梳理单元中的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语言训练点,最后,以例悟法,拓展阅读丛书中的《精卫填海》(节选)《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等多篇文章,进一步深化神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教材为主,以点带面,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促进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二、以丛书为辅,巧迁移,引领语文主题学习常态化
对“语文主题学习”来讲,寻找拓展资料,加强课外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是与小学教科书配套的,每本教科书有四本,是最适合学生拓展阅读的资源。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先明确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点,摸清每篇课文的学习目标,然后整合丛书中的有关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渗透读书方法。首先,将丛书中的文章搬到课堂上来,利用课前、课中或者是周阅读课,让学生自由选择,合理整合《丛书》的文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品悟写法。其次,激发他们对丛书诵读的积极性,利用课前五分钟,让他们品读佳句,感悟得法;每周五下午阅读课,和学生一起赛读主题丛书,加强课外知识积累。在阅读语文主体学习丛书时,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的好词佳句、读后的感想写在读书记录本或读书卡上。学完一个单元后,用表格梳理法对整个单元的篇目进行概括。最后,还要给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閱读成果,像读书笔记、读后感,好词佳句等,互相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的乐趣。
三、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乐分享,引领语文主题学习生活化
为引领语文主题学习生活化,笔者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把课外拓展融人生活,带领学生走进《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四大经典名著中去,利用周阅读课,开设主题读书分享会。分享会上,笔者把课堂交给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由每个小组挑选自己喜爱的故事情节进行朗诵;然后每个小组交流读后感、发表成长启示。通过分享,有的同学明白了周瑜嫉妒诸葛亮,总想谋害他,我们不能像他一样心胸狭窄,而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的同学懂得了司马懿虽有才能,却过于骄傲自负、自吹自擂,遇事浮夸失实,最后遭到损失的是他自己。在分享《窗边的小豆豆》交流活动中,笔者利用悬念法,欲擒故纵,将文章中最吸引入的故事章节读给学生听,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课后,布置学生课后在书本中去寻找答案,以求释疑,从中收获读书的喜悦。我还定期开展诵读比赛,进行“阅读之星”“悦读小标兵”评选等活动。同时,笔者还举行“亲子共读”活动,让家长与孩子同读一本书,或是同读精彩文段,一起交流读后感,共写阅读感受,促进亲子阅读质量的提高;利用“一米阅读”软件上的阅读功能,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建立班级读书钉钉群、微信群,让家长及时反馈孩子在家读书的情况。如此,让学生的阅读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有效地实现语文主题学习生活化,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见,善用语文主题学习,落实语文主题学习理念,促语文主题学习深入化、常态化、生活化,不但大大加强了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还促进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