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改工作已经进行多年了,为了适应新形势,我们在地理教学中也开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牵涉的范围广,可采用的研究方式多,实践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又是学生能力提高的瓶颈,因此教师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中学地理 研究性学习 教师作用
地理学科涉及面广、贴近生活的、可研究、探讨的内容非常丰富,因此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同时也是社会上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大部分集中在地理学科可研究的范畴上,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旅游、商业、企业、交通事业的发展等。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合作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更是显得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作用超过了在传统教学中的作用。
一、设计者作用
1.设计疑问,激发情趣。由于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索的,整个学习过程都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如果缺乏对本学科知识的兴趣,是不可能全身心投入,也不可能知难而进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层次、进度而设计问题,要激发学生的研究学习的情趣。
2.创设有利于自主探索的氛围。由于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怕老师提问,在心里设置了心理防线,在这样的课堂气氛和心理氛围中是无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因此教师要走进学生,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采用不用举手,不用提名,自动回答问题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已的观点。
3.设计探究的情境,模拟研究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的,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创新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的方法是研究性学习关注的三个目标,而不在于学生真正地发现什么,创造什么。因此教师要设计有利于探究的情境,让学生以科学家情态,去经历科学的发现过程。
二、组织者作用
1.教师是教学活动形式的组织者。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因此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形式。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去亲身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到生活实践中了现问题,调查研究。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根据研究的内容,依照学习者的性别、性格特点,组织好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形式,注意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2.教师是各类学术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关的方法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知识,教师不一定胜任,必要的时候要邀请、组织专家学者举行学术讲座、专家论坛等活动。组织好学生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成果评价会、开题、结题报告会等学术研究活动。
3.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活动的组织者。研究性学习形式是多样的,活动的资源也是多渠道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就需要多方面搜集活动资源,这种活动可以是:在校内要查阅资料、上网探索、动手实验,在校外,要到工厂、社区、家庭调查,这些活动的场所都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安排好,这些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进行预先的资源特点方面的介绍。以防止因组织不当而浪费时间,影响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三、指导者的作用
1.指导学生确定适合的研究课题。学生确定什么研究课题是地理研究性学习全过程关键的第一步,课题的可行性是保障研究性学习有效开展的基本条件。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研究成果的质量。教师应注意引导并与学生一起参与课题确定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组织参与课题的集体讨论,教师既要坚持学生自主性的原则,又要引导学生走出情感的误区,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并根据不同学生生活的具体环境和家庭条件以及兴趣要求,确定最佳课题。
2.帮助学生选择、制定最佳的研究方式。学生刚从依赖于老师的传统课堂转入自主的研究性学习上,常常感觉千头万绪无从入手,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把学生扶上“马”,这种扶持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调动和挖掘出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创造动力。当课题确定后,教师可以提出几种方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课题内容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根据课题确定最佳研究方案,教师还可以给予适当的建议和补充。
3.指导学生撰写能基本准确表达学习、思想收获的论文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总结研究过程的最后阶段。作为指导教师首先要明确研究性学习活动更多的是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它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强调的是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明确了这一点,教师就能以平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艰巨的结题过程和稚嫩的论文成果。这个阶段,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取舍、分析资料,组织有用的第一手材料。要求学生论文必须根据调查资料提出论点和论据,并要有一定的论证分析,主题要鲜明,论据应有理,资料应客观,并尽可能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表,行文尽可能简明扼要和条理化。
研究性学习是适宜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改变观念,勇于探索,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研究模式。
关键词:中学地理 研究性学习 教师作用
地理学科涉及面广、贴近生活的、可研究、探讨的内容非常丰富,因此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同时也是社会上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大部分集中在地理学科可研究的范畴上,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旅游、商业、企业、交通事业的发展等。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合作开展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更是显得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作用超过了在传统教学中的作用。
一、设计者作用
1.设计疑问,激发情趣。由于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是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索的,整个学习过程都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如果缺乏对本学科知识的兴趣,是不可能全身心投入,也不可能知难而进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习的内容、层次、进度而设计问题,要激发学生的研究学习的情趣。
2.创设有利于自主探索的氛围。由于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怕老师提问,在心里设置了心理防线,在这样的课堂气氛和心理氛围中是无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因此教师要走进学生,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采用不用举手,不用提名,自动回答问题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已的观点。
3.设计探究的情境,模拟研究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的,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创新能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的方法是研究性学习关注的三个目标,而不在于学生真正地发现什么,创造什么。因此教师要设计有利于探究的情境,让学生以科学家情态,去经历科学的发现过程。
二、组织者作用
1.教师是教学活动形式的组织者。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因此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形式。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去亲身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到生活实践中了现问题,调查研究。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根据研究的内容,依照学习者的性别、性格特点,组织好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形式,注意培养学生协作精神。
2.教师是各类学术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关的方法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知识,教师不一定胜任,必要的时候要邀请、组织专家学者举行学术讲座、专家论坛等活动。组织好学生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学习成果评价会、开题、结题报告会等学术研究活动。
3.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活动的组织者。研究性学习形式是多样的,活动的资源也是多渠道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就需要多方面搜集活动资源,这种活动可以是:在校内要查阅资料、上网探索、动手实验,在校外,要到工厂、社区、家庭调查,这些活动的场所都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安排好,这些资源的开发需要教师进行预先的资源特点方面的介绍。以防止因组织不当而浪费时间,影响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三、指导者的作用
1.指导学生确定适合的研究课题。学生确定什么研究课题是地理研究性学习全过程关键的第一步,课题的可行性是保障研究性学习有效开展的基本条件。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研究成果的质量。教师应注意引导并与学生一起参与课题确定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组织参与课题的集体讨论,教师既要坚持学生自主性的原则,又要引导学生走出情感的误区,师生共同研究讨论,并根据不同学生生活的具体环境和家庭条件以及兴趣要求,确定最佳课题。
2.帮助学生选择、制定最佳的研究方式。学生刚从依赖于老师的传统课堂转入自主的研究性学习上,常常感觉千头万绪无从入手,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把学生扶上“马”,这种扶持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调动和挖掘出他们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创造动力。当课题确定后,教师可以提出几种方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课题内容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也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根据课题确定最佳研究方案,教师还可以给予适当的建议和补充。
3.指导学生撰写能基本准确表达学习、思想收获的论文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学生总结研究过程的最后阶段。作为指导教师首先要明确研究性学习活动更多的是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它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强调的是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明确了这一点,教师就能以平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艰巨的结题过程和稚嫩的论文成果。这个阶段,教师的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取舍、分析资料,组织有用的第一手材料。要求学生论文必须根据调查资料提出论点和论据,并要有一定的论证分析,主题要鲜明,论据应有理,资料应客观,并尽可能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表,行文尽可能简明扼要和条理化。
研究性学习是适宜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改变观念,勇于探索,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研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