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教学要求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探索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它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是科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初中化学教学又是学生接触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和基础阶段,因此,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能力关等,这样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初中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際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巧妙设计问题,引入学习目标
学习动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强烈的学习动机是由学生高层次的学习需要和成就感激发的。在教学目标的引入上,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内涵,巧妙设计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有助于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激发弄好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质疑。问题设计要在“巧”上下功夫,要有中心,有重点,有启发性、挑战性和研究性。如在学习化学反应时,针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我设计的探究性学习问题是:面粉可以爆炸吗?面粉爆炸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面粉可燃烧吗?等等。在初中学生的常识中,面粉是不会燃烧和爆炸的,这种“违反常识”的问题,可以强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二、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合作能力
化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要充分认识实验教学方法的质变,积极主动地搞好实验教学。要关注实验教学的课外空间和延伸,适当增加与教学有关的实用性实验,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设备,让某些实验走出教室和实验室,走进家庭和社会。
中考命题既包括生产生活实际,又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挖掘的实验素材。化学反应由于反应条件、反应量、观察角度、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等诸多不同,常常会有“意外现象”发生,这些都为探究提供了命题依据。在教学中,要完整地把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平时善于激发问题意识,将实验教学与科学探究有效结合起来,重视学生观察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考试题更多地出现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核,而这方面正是化学教学的薄弱环节之一。部分学校连学生应做的实验也没法开展或没完全开展,更谈不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这是造成实验探究题得分低下的重要因素。教师应想方设法,不仅要让学生去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分组实验外,而且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去独自完成其能力限度内可完成的实验。
三、把握度量,适当提示学法
对不同的教程内容,教师会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但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都包含着教师对学生教学方法的指导和要求,以便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具备基本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能自主、自如的学习。如在上面谈到的探究实验结束时,并不急于小结,而是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提出为题——做出假设——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验证——科学推理得出结论。这样做让学生何有成就感,越学越能找到感觉。载入,在学习氧气具有助燃性这一化学性质时,要提示学生注意:该类反应的条件是“点燃”,这就足够了。如果你再告诉学生,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一定要在铁丝前系一根火柴,他们就看不出铁丝在空气中点燃时的现象,很容易将铁丝在氧气中与在空气中点燃时的现象混为一谈,也就不知道类似的探究以后该怎样进行。因此,教师不用过度指导,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决定,真正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四、引导释疑――努力做好复习总结工作
九年级化学是中考科目,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应变能力一定要强。
(1)读好课本、用好课本。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要力求每章节过关。课本是我们复习的依据,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更是教师编选练习题、测试题的依据。因此在复习阶段,要继续读好课本,用好课本,还要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
(2)关于联想总结,使知识网络化。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有些学生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中考考试得分,学习不仅是一方面,而且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关键在于怎样记。实践证明,只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
(3)讲究方法,归纳技巧。教师应提高解题速度仔细研究中考说明,捕捉、研究中考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联系,按照新课标要求,不仅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而且要学生学会分析思考,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对中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4)把握重点,消除盲点。我们要切实做好纠错分析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总结。
教师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重新审视自我、发现自我,使自己的有效经验得以升华,缺点和不足得到修正,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才会不断地提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紧跟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化学素质是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化学教学;探索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它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是科学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初中化学教学又是学生接触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和基础阶段,因此,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能力关等,这样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初中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際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巧妙设计问题,引入学习目标
学习动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强烈的学习动机是由学生高层次的学习需要和成就感激发的。在教学目标的引入上,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内涵,巧妙设计能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有助于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激发弄好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质疑。问题设计要在“巧”上下功夫,要有中心,有重点,有启发性、挑战性和研究性。如在学习化学反应时,针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我设计的探究性学习问题是:面粉可以爆炸吗?面粉爆炸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面粉可燃烧吗?等等。在初中学生的常识中,面粉是不会燃烧和爆炸的,这种“违反常识”的问题,可以强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二、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合作能力
化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所以要充分认识实验教学方法的质变,积极主动地搞好实验教学。要关注实验教学的课外空间和延伸,适当增加与教学有关的实用性实验,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设备,让某些实验走出教室和实验室,走进家庭和社会。
中考命题既包括生产生活实际,又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挖掘的实验素材。化学反应由于反应条件、反应量、观察角度、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等诸多不同,常常会有“意外现象”发生,这些都为探究提供了命题依据。在教学中,要完整地把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平时善于激发问题意识,将实验教学与科学探究有效结合起来,重视学生观察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考试题更多地出现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核,而这方面正是化学教学的薄弱环节之一。部分学校连学生应做的实验也没法开展或没完全开展,更谈不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这是造成实验探究题得分低下的重要因素。教师应想方设法,不仅要让学生去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分组实验外,而且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去独自完成其能力限度内可完成的实验。
三、把握度量,适当提示学法
对不同的教程内容,教师会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但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模式都包含着教师对学生教学方法的指导和要求,以便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具备基本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能自主、自如的学习。如在上面谈到的探究实验结束时,并不急于小结,而是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提出为题——做出假设——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验证——科学推理得出结论。这样做让学生何有成就感,越学越能找到感觉。载入,在学习氧气具有助燃性这一化学性质时,要提示学生注意:该类反应的条件是“点燃”,这就足够了。如果你再告诉学生,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一定要在铁丝前系一根火柴,他们就看不出铁丝在空气中点燃时的现象,很容易将铁丝在氧气中与在空气中点燃时的现象混为一谈,也就不知道类似的探究以后该怎样进行。因此,教师不用过度指导,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决定,真正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四、引导释疑――努力做好复习总结工作
九年级化学是中考科目,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应变能力一定要强。
(1)读好课本、用好课本。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要力求每章节过关。课本是我们复习的依据,也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更是教师编选练习题、测试题的依据。因此在复习阶段,要继续读好课本,用好课本,还要正确处理好课本与练习题的关系。
(2)关于联想总结,使知识网络化。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有些学生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中考考试得分,学习不仅是一方面,而且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关键在于怎样记。实践证明,只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
(3)讲究方法,归纳技巧。教师应提高解题速度仔细研究中考说明,捕捉、研究中考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联系,按照新课标要求,不仅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而且要学生学会分析思考,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对中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4)把握重点,消除盲点。我们要切实做好纠错分析近几年中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总结。
教师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重新审视自我、发现自我,使自己的有效经验得以升华,缺点和不足得到修正,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才会不断地提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紧跟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化学素质是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