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影视作品里都说,国外的课堂都是快乐如娱乐节目一般,外国学生都是激情不羁、思维奔放,这一直让我们充满了“羡慕嫉妒恨”。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是一个到中国交流工作的英国老师所撰写的一篇文章,他从自身的经历对英国和中国教育进行了对比。他批评了中国目前教育中的分数至上和由此导致的师生关系扭曲,而让他吃惊的是在当下的英国校园里,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式特点”,比如考试越来越重要、分数评定成为重要的标准、师生关系尖锐对立等等。
作者为此忧心忡忡,面对英国校园里的这种变化深感无力。在“全球化”影响日益深入的今天,这样的现象,恐怕已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校园,而是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要面对的现实。本文不代表本刊观点。
询问中国教师或学生,他们会一口断称,英国校园的课堂充满生动的视听效果,家庭作业很少,学生们总是放纵不羁嗨到爆。这种印象真是拜《歌舞青春》所赐!
而在英国公众这一边,很多人自信地断言,那些在英国院校里的中国学生太过刻苦,是一种权力教育体制下的产物,令人想起维多利亚时代的情形。两个国家就教育方面而言,有怎样的不同之处呢?
一
要理解的重心是,中国的教育体制根本上是以高考为指挥棒,所有十七八岁的学生都得围着它转。大学的入学名额和受其限定的工作机会上,都面临人口的巨大压力,毫不夸张地讲,高考的表现决定了学生今后的一生命运。
2010年有近一千万高中生争夺六百五十万个入学名额,中国学生还只眼盯着少数几所“重点院校”,则更是令人震惊。大学院校录取仅仅考虑申请人的高考成绩,谋求应试成功,已成为每名中国学生的唯一关切点。
家长、学生和教师如此看重考试结果,中国的教学方式因此受到影响,也就是自然的事。下一次考试会考些什么内容,除此之外概不考虑,教学有大纲规定好的范围,以避免学生浪费精力。这是一种由教师一手掌控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技能培训和各方面协调发展,是这种环境所缺乏的。
一进入中国学生的教室,立刻就会体验到这种体制的冲击。学生们承担着难以置信的重压。就在过去几周,我举办了几堂心理疏导课,结果弄得我有点意外,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应试压力和对失败的恐惧。12周岁的学生已经在作文中表达他们的这种感受,一名学生记叙说她自认不够聪明,不能取得高考的好成绩,那么未来也就无法赡养她的家庭,因此她忧心忡忡。
中国教育体制的更深一层副作用,还在于学生创造能力和批判意识不足,但是重现信息的能力一流,这是一种总体倾向。举个有意思的例子,和人打招呼。我对学生们说:“过得怎么样?”不论学生来自中国的哪个地区,涵盖的年龄从五岁至十八岁,你得到的回答都是:“还行,谢谢,你呢?”总之,请学生用其他方式回应,你就会遇到一批困惑的面孔。
在这一种必修课程的填鸭式教学之下,中国的学生无力摆脱十分狭窄的思维训练和来自老师的指令。据此而言,我坚持认为,这和中国广泛存在的创新匮乏有关联,也能解释他们在模仿制造方面的一流水平。
二
相比而言,英国的情况怎么样呢?起初看上去,他们的差别当以光年计算,虽然没几个人会承认这种夸张描述,但是第一印象常会误导人。
随着排名及教育标准办公室记录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英国学生受到前所未有的应试压力。
大学入学名额上的竞争加剧,学历资质也确实需要进入大学才能获得,政府大幅消减教育资金投入的状况会持续下去,似乎短期之内不会改变这种局面。其后果是更多的学生将注重考试,日益将它们当作决定未来的重要因素。
应试文化也在英国发展起来了,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们将定期参加考试。难以否认的是,考试愈来愈成为英国教育的重心。
校方也处于应试成绩好坏的显著压力之下,令人担忧的是,他们可能把这种压力过分地传导给学生。在普通中等教育证书或者A-leveI(译注:英国的一种大学入学资格考试)成绩标准执行上的软化,将引发学校的种种问题:流失最棒最赋才华的学生:面临士气低落、财务问题;来自政府教育标准办公室的压力;学校和学生正在把注意力愈来愈汇聚在考试上。
尽管英国教育尚未完全仿效中国,但这种共性特征还是在英国体制内表现得日益突出。中国的特点出现在英国学生群体身上,恐怕要不了多久了。
三
除了英国教育与教师主导化的中式特点逐渐重合,其他方面的共性也需要研讨。
两个国家都已经兴起某种“追责文化”,这是全面素质教育被应试教育牺牲掉而产生的,是相当烦人的副作用。教育上的成功标准,排他性地取决于考试结果,任何失败都很快招致责任追究。英中两个国家里的这种表现,无疑与学业成功的狭隘定义脱不了干系。
在中国,老师们时常在应付家长的问责。子女的任何挫折,都会毫无顾忌地引起家长们向老师追责,或者是直接给老师打来大量的电话,或者向上级投诉。当然,教师因为不良的班级成绩,立即丢饭碗的情况并不多见。
中国家长往往身居强势地位,尤其是那些享受着官员待遇的群体。通常也就是这种人在用权力染指教育系统,体现为要么向教师发出威胁,或利用校方高层的熟人关系施加影响。麻烦的是,很多教师倾向于和学生搞好关系,而不是采取训导的姿态,这种策略是为了更长远地稳住自己的饭碗。这导致中国校园的秩序和师道尊严出现了严重问题,师生之间的界限不断地被模糊了。
自打我在中国工作起,经历了大量状况,目睹了这种势态影响下的后果。我问过一名教师,在她的班级里她是怎么处理霸凌行为的,她说,最好是支持霸凌者那一方,这么做可以让她在学生中成为更受欢迎的老师。
在另一个班级内,我遇到课堂纪律的问题,我要求这个班级的老师到场察看情况。大多数课堂中,这名教师都把自己当作一帮“拉风小子”的同盟,我推测她是在试图和他们拉近关系。
在英国,势态有点不同,即教师的饭碗相对还算稳当,家长没有那么蛮横的特权和影响力。然而,家长还是能够对校方和教师施压,这有时就引起追责对象由成绩太差或者捣蛋的学生变为教师了。
在处理行为出格的学生时,这种势态经常表现最为尖锐。如果学生宣称自己无辜,事情就变成一种直接裁决——谁要为谁说的话担责——老师或是学生。有时,这还不成问题,事情很快得到解决。但和我做过交流的英国老师,越来越多地抱怨高层领导常常会搁置老师对学生风纪的投诉,而迁就那些有势力的家长。
有证据表明,在这两个国家的体制中,的确存在着共性。随着英国政府坚持鼓励家长来经营学校,因此局势存在泛滥的危险。当然这不是暗示英国教育体系正处于危机之中,但看上去,英国学生和他们身上的那种中式特征,正慢慢地更多地体现出来,而不是相反。
而我总想知道,这两年当中的所见所感,是否就是英国教育系统的未来图景呢?
(译言网供本刊专稿,图片为原文配图)
这是一个到中国交流工作的英国老师所撰写的一篇文章,他从自身的经历对英国和中国教育进行了对比。他批评了中国目前教育中的分数至上和由此导致的师生关系扭曲,而让他吃惊的是在当下的英国校园里,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式特点”,比如考试越来越重要、分数评定成为重要的标准、师生关系尖锐对立等等。
作者为此忧心忡忡,面对英国校园里的这种变化深感无力。在“全球化”影响日益深入的今天,这样的现象,恐怕已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校园,而是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要面对的现实。本文不代表本刊观点。
询问中国教师或学生,他们会一口断称,英国校园的课堂充满生动的视听效果,家庭作业很少,学生们总是放纵不羁嗨到爆。这种印象真是拜《歌舞青春》所赐!
而在英国公众这一边,很多人自信地断言,那些在英国院校里的中国学生太过刻苦,是一种权力教育体制下的产物,令人想起维多利亚时代的情形。两个国家就教育方面而言,有怎样的不同之处呢?
一
要理解的重心是,中国的教育体制根本上是以高考为指挥棒,所有十七八岁的学生都得围着它转。大学的入学名额和受其限定的工作机会上,都面临人口的巨大压力,毫不夸张地讲,高考的表现决定了学生今后的一生命运。
2010年有近一千万高中生争夺六百五十万个入学名额,中国学生还只眼盯着少数几所“重点院校”,则更是令人震惊。大学院校录取仅仅考虑申请人的高考成绩,谋求应试成功,已成为每名中国学生的唯一关切点。
家长、学生和教师如此看重考试结果,中国的教学方式因此受到影响,也就是自然的事。下一次考试会考些什么内容,除此之外概不考虑,教学有大纲规定好的范围,以避免学生浪费精力。这是一种由教师一手掌控的学习环境,学生的技能培训和各方面协调发展,是这种环境所缺乏的。
一进入中国学生的教室,立刻就会体验到这种体制的冲击。学生们承担着难以置信的重压。就在过去几周,我举办了几堂心理疏导课,结果弄得我有点意外,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应试压力和对失败的恐惧。12周岁的学生已经在作文中表达他们的这种感受,一名学生记叙说她自认不够聪明,不能取得高考的好成绩,那么未来也就无法赡养她的家庭,因此她忧心忡忡。
中国教育体制的更深一层副作用,还在于学生创造能力和批判意识不足,但是重现信息的能力一流,这是一种总体倾向。举个有意思的例子,和人打招呼。我对学生们说:“过得怎么样?”不论学生来自中国的哪个地区,涵盖的年龄从五岁至十八岁,你得到的回答都是:“还行,谢谢,你呢?”总之,请学生用其他方式回应,你就会遇到一批困惑的面孔。
在这一种必修课程的填鸭式教学之下,中国的学生无力摆脱十分狭窄的思维训练和来自老师的指令。据此而言,我坚持认为,这和中国广泛存在的创新匮乏有关联,也能解释他们在模仿制造方面的一流水平。
二
相比而言,英国的情况怎么样呢?起初看上去,他们的差别当以光年计算,虽然没几个人会承认这种夸张描述,但是第一印象常会误导人。
随着排名及教育标准办公室记录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英国学生受到前所未有的应试压力。
大学入学名额上的竞争加剧,学历资质也确实需要进入大学才能获得,政府大幅消减教育资金投入的状况会持续下去,似乎短期之内不会改变这种局面。其后果是更多的学生将注重考试,日益将它们当作决定未来的重要因素。
应试文化也在英国发展起来了,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们将定期参加考试。难以否认的是,考试愈来愈成为英国教育的重心。
校方也处于应试成绩好坏的显著压力之下,令人担忧的是,他们可能把这种压力过分地传导给学生。在普通中等教育证书或者A-leveI(译注:英国的一种大学入学资格考试)成绩标准执行上的软化,将引发学校的种种问题:流失最棒最赋才华的学生:面临士气低落、财务问题;来自政府教育标准办公室的压力;学校和学生正在把注意力愈来愈汇聚在考试上。
尽管英国教育尚未完全仿效中国,但这种共性特征还是在英国体制内表现得日益突出。中国的特点出现在英国学生群体身上,恐怕要不了多久了。
三
除了英国教育与教师主导化的中式特点逐渐重合,其他方面的共性也需要研讨。
两个国家都已经兴起某种“追责文化”,这是全面素质教育被应试教育牺牲掉而产生的,是相当烦人的副作用。教育上的成功标准,排他性地取决于考试结果,任何失败都很快招致责任追究。英中两个国家里的这种表现,无疑与学业成功的狭隘定义脱不了干系。
在中国,老师们时常在应付家长的问责。子女的任何挫折,都会毫无顾忌地引起家长们向老师追责,或者是直接给老师打来大量的电话,或者向上级投诉。当然,教师因为不良的班级成绩,立即丢饭碗的情况并不多见。
中国家长往往身居强势地位,尤其是那些享受着官员待遇的群体。通常也就是这种人在用权力染指教育系统,体现为要么向教师发出威胁,或利用校方高层的熟人关系施加影响。麻烦的是,很多教师倾向于和学生搞好关系,而不是采取训导的姿态,这种策略是为了更长远地稳住自己的饭碗。这导致中国校园的秩序和师道尊严出现了严重问题,师生之间的界限不断地被模糊了。
自打我在中国工作起,经历了大量状况,目睹了这种势态影响下的后果。我问过一名教师,在她的班级里她是怎么处理霸凌行为的,她说,最好是支持霸凌者那一方,这么做可以让她在学生中成为更受欢迎的老师。
在另一个班级内,我遇到课堂纪律的问题,我要求这个班级的老师到场察看情况。大多数课堂中,这名教师都把自己当作一帮“拉风小子”的同盟,我推测她是在试图和他们拉近关系。
在英国,势态有点不同,即教师的饭碗相对还算稳当,家长没有那么蛮横的特权和影响力。然而,家长还是能够对校方和教师施压,这有时就引起追责对象由成绩太差或者捣蛋的学生变为教师了。
在处理行为出格的学生时,这种势态经常表现最为尖锐。如果学生宣称自己无辜,事情就变成一种直接裁决——谁要为谁说的话担责——老师或是学生。有时,这还不成问题,事情很快得到解决。但和我做过交流的英国老师,越来越多地抱怨高层领导常常会搁置老师对学生风纪的投诉,而迁就那些有势力的家长。
有证据表明,在这两个国家的体制中,的确存在着共性。随着英国政府坚持鼓励家长来经营学校,因此局势存在泛滥的危险。当然这不是暗示英国教育体系正处于危机之中,但看上去,英国学生和他们身上的那种中式特征,正慢慢地更多地体现出来,而不是相反。
而我总想知道,这两年当中的所见所感,是否就是英国教育系统的未来图景呢?
(译言网供本刊专稿,图片为原文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