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将以图式理论为指导,教学实践为基础,科学地解释英语阅读过程,探讨如何帮助高中生建构并激活图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课 图式理论
一、引言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逻辑推理判断能力,要让学生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同时强调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背景,理解文化差异并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运用各种媒体资源拓宽阅读渠道,提高阅读兴趣。
以上这些对我国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可以说是挑战。因为英语在我国属于外语,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很多同学的英语学习都是在教室这样的小环境中进行。而且,自上世纪50年代起,英语阅读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先教单词,再分析语型、翻译课文、解释语法现象。课后要求学生们熟记单词和语法、背诵段落。这种传统的自下而上阅读模式重知识、轻能力,语言输入量偏小,忽视阅读技能的训练,忽视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忽视作者的态度情感。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养成了逐字逐句阅读习惯,熟知文章里的单词,能够分析句型,却说不出主题思想,不能进行推理、判断,不知道文章的行文结构、段落间及句子间逻辑关系,也很难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本文将用图式理论解释阅读理解过程,以及如何运用该理论来提高教学效果,以达到新课标对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二、图式理论概述
图式(schema)最早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他曾在书中写到,人对世界的认知是与个人的已知信息联系起来的。后来应用在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外语教学领域。特别是对阅读教学影响较大。图式理论认为,任何文本本身都没有意义,阅读是读者从自己先前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提取相关图式,与文本所提供的信息互动,从而建构并储存新的图式的过程。读者已知图式越多、越完善,与文本信息产生的互动就越多,理解能力就越强。由此可见,阅读是读者调用加工已知图式的积极过程,而不是仅接受文本图式的被动过程。而外语阅读存在于不同层次,包括记忆、意译、推理、应用词汇、语法、和社会文化,大脑中是否有相应的图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理解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词汇语法层面,而要深入领悟作者意图和文章主旨层面。
根据图式理论的观点,阅读理解过程中,读者需要及时调用、激活和丰富的图式被分成三类: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内容图式 (content schema)和形式图式(form schema)。语言图式指读者认知结构中与阅读材料中词汇、语法特征互动的知识模块;内容图式指有关阅读材料所涉及的各种背景知识;形式图式是指文章类型、组织结构、修辞等有关知识。阅读理解程度取决于读者大脑中这三种图式与文本的三种图式相互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英语教学中,教师们重视语言图式,忽视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误导学习阅读习惯,影响阅读效果。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重新认识阅读理解过程,重视三种图式的共同作用,帮助学生对阅读文本准确、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三、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课中的运用
1.阅读前联系课文,激活学生已有图式
在阅读课前,教师需要让学生课前预习,布置适当任务帮助学生激活头脑中与课文相关图式,丰富原有图式结构。可采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布置学生课前看与课文相关电影,准备在课堂上分享感想。或让学生查找课文人物背景,在课堂上介绍。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或短片,引出课堂教学的内容。如在阅读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5 “A trip on the true north”前,可以通过PPT播放带图片的测验:What language(s) do Canadians speak? What is the capital of Canada? What is the national animal of Canada? How many “Great Lakes” are there in Canada and what are they?等,使学生回忆并建构有关加拿大的城市或动物的已有图式,通过这些方法,产生与文章的互动过程。
2.丰富学生的内容图式,扩展学生知识面
高中英语教材涉及文学艺术、历史人物、科学技术、环境保护、体育卫生、政治等各个领域,体裁有记叙文、说明文、小说、传记、书信、日记、诗歌、戏剧等,内容十分丰富。在教学中,教师激活学生已有图式外,还要结合教材内容,补充一些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即内容图式。
例如阅读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Anne’s Best Friend”时,可以向学生用英文介绍Anne的背景——她生于二战期间德国,1933年,因希特勒采取反犹太人政策,安妮一家不得不迁往荷兰。由于迫害日益严重,安妮一家只好躲在阿姆斯特丹的秘密住处里。再如,在阅读必修二 Unit 3 “Andy---The Android”时,同学们除了了解到足球机器人,还可以向他们介绍礼仪机器人、排爆机器人、“手推车”机器人、地面军用机器人等等。经过日积月累,学生头脑中各个知识领域的图式才会越来越丰富。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每单元话题,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有的放矢地介绍一些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范畴,为日后阅读打好基础。
3.指导学生建立形式图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形式图式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框架和主题思想。英语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一般都在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把所有段落的主题句归纳总结就是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在新闻里,其段落按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往往在第一段里提及六要素。在议论文里,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段落间的连接词快速了解语篇和段落要点。例如阅读必修四Unit 5 “Theme parks---fun and more than fun?”时,读第一遍时采用泛读形式,通过找出每段中心句了解文章结构为总——分结构,第二遍采用细读形式,找出每个主题公园的theme,location,activities,slogan。最近,让同学根据这些关键词设计一个自己的主题公园。这样,运用这些形式图式来指导阅读技巧,教师仅仅教授阅读方法,而不帮助翻译句子,使学生的阅读变得自主积极,使理解更具有层次性。
四、结束语
总之,在阅读分析研究中,图示理论有着切实可行的指导作用。在阅读课教学实践中,关注三种图式的相互作用,将阅读的文化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发挥学生阅读创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枯燥的英语阅读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这无疑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胡春洞、戴忠信. 英语阅读论[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 马艳侠.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4).
[3] 斯琴、李满亮. 从图式理论的视角看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J].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96-99.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课 图式理论
一、引言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逻辑推理判断能力,要让学生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同时强调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和背景,理解文化差异并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运用各种媒体资源拓宽阅读渠道,提高阅读兴趣。
以上这些对我国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可以说是挑战。因为英语在我国属于外语,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很多同学的英语学习都是在教室这样的小环境中进行。而且,自上世纪50年代起,英语阅读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先教单词,再分析语型、翻译课文、解释语法现象。课后要求学生们熟记单词和语法、背诵段落。这种传统的自下而上阅读模式重知识、轻能力,语言输入量偏小,忽视阅读技能的训练,忽视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忽视作者的态度情感。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养成了逐字逐句阅读习惯,熟知文章里的单词,能够分析句型,却说不出主题思想,不能进行推理、判断,不知道文章的行文结构、段落间及句子间逻辑关系,也很难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本文将用图式理论解释阅读理解过程,以及如何运用该理论来提高教学效果,以达到新课标对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二、图式理论概述
图式(schema)最早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他曾在书中写到,人对世界的认知是与个人的已知信息联系起来的。后来应用在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外语教学领域。特别是对阅读教学影响较大。图式理论认为,任何文本本身都没有意义,阅读是读者从自己先前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提取相关图式,与文本所提供的信息互动,从而建构并储存新的图式的过程。读者已知图式越多、越完善,与文本信息产生的互动就越多,理解能力就越强。由此可见,阅读是读者调用加工已知图式的积极过程,而不是仅接受文本图式的被动过程。而外语阅读存在于不同层次,包括记忆、意译、推理、应用词汇、语法、和社会文化,大脑中是否有相应的图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理解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词汇语法层面,而要深入领悟作者意图和文章主旨层面。
根据图式理论的观点,阅读理解过程中,读者需要及时调用、激活和丰富的图式被分成三类: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内容图式 (content schema)和形式图式(form schema)。语言图式指读者认知结构中与阅读材料中词汇、语法特征互动的知识模块;内容图式指有关阅读材料所涉及的各种背景知识;形式图式是指文章类型、组织结构、修辞等有关知识。阅读理解程度取决于读者大脑中这三种图式与文本的三种图式相互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基础英语教学中,教师们重视语言图式,忽视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误导学习阅读习惯,影响阅读效果。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重新认识阅读理解过程,重视三种图式的共同作用,帮助学生对阅读文本准确、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三、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课中的运用
1.阅读前联系课文,激活学生已有图式
在阅读课前,教师需要让学生课前预习,布置适当任务帮助学生激活头脑中与课文相关图式,丰富原有图式结构。可采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布置学生课前看与课文相关电影,准备在课堂上分享感想。或让学生查找课文人物背景,在课堂上介绍。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或短片,引出课堂教学的内容。如在阅读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5 “A trip on the true north”前,可以通过PPT播放带图片的测验:What language(s) do Canadians speak? What is the capital of Canada? What is the national animal of Canada? How many “Great Lakes” are there in Canada and what are they?等,使学生回忆并建构有关加拿大的城市或动物的已有图式,通过这些方法,产生与文章的互动过程。
2.丰富学生的内容图式,扩展学生知识面
高中英语教材涉及文学艺术、历史人物、科学技术、环境保护、体育卫生、政治等各个领域,体裁有记叙文、说明文、小说、传记、书信、日记、诗歌、戏剧等,内容十分丰富。在教学中,教师激活学生已有图式外,还要结合教材内容,补充一些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即内容图式。
例如阅读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Anne’s Best Friend”时,可以向学生用英文介绍Anne的背景——她生于二战期间德国,1933年,因希特勒采取反犹太人政策,安妮一家不得不迁往荷兰。由于迫害日益严重,安妮一家只好躲在阿姆斯特丹的秘密住处里。再如,在阅读必修二 Unit 3 “Andy---The Android”时,同学们除了了解到足球机器人,还可以向他们介绍礼仪机器人、排爆机器人、“手推车”机器人、地面军用机器人等等。经过日积月累,学生头脑中各个知识领域的图式才会越来越丰富。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每单元话题,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有的放矢地介绍一些相关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范畴,为日后阅读打好基础。
3.指导学生建立形式图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形式图式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框架和主题思想。英语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一般都在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把所有段落的主题句归纳总结就是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在新闻里,其段落按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往往在第一段里提及六要素。在议论文里,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段落间的连接词快速了解语篇和段落要点。例如阅读必修四Unit 5 “Theme parks---fun and more than fun?”时,读第一遍时采用泛读形式,通过找出每段中心句了解文章结构为总——分结构,第二遍采用细读形式,找出每个主题公园的theme,location,activities,slogan。最近,让同学根据这些关键词设计一个自己的主题公园。这样,运用这些形式图式来指导阅读技巧,教师仅仅教授阅读方法,而不帮助翻译句子,使学生的阅读变得自主积极,使理解更具有层次性。
四、结束语
总之,在阅读分析研究中,图示理论有着切实可行的指导作用。在阅读课教学实践中,关注三种图式的相互作用,将阅读的文化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发挥学生阅读创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枯燥的英语阅读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这无疑将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胡春洞、戴忠信. 英语阅读论[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2] 马艳侠.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4).
[3] 斯琴、李满亮. 从图式理论的视角看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J].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96-99.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