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心,始终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然而,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仍然采用传统模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将其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加强对“以人为本”理念运用的研究具有现实意義。
一、“以人为本”理念在思想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
大学的学习和管理环境与之前的学生生活有很大不同。大学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没有父母、老师的严格要求,需要学生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部分学生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学校生活中沉溺于游戏、恋爱,导致学业荒废。
大学校园相当于一个小社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差距较大。另外,由于涉及到更多的利益关系,人际关系非常容易变得紧张。部分学生面临这些问题时会不知所措,进而产生自闭症、焦虑症等思想问题。
阿德勒说:“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基于自卑感。”但是沉重的自卑感可能使人心灰意冷,甚至万念俱灰,万事皆休,在这种情况下自卑感变成了阻碍个人积极成长的障碍和破坏力量,阿德勒称这种情况为自卑情结。我们可以看出,阿德勒眼中的自卑情结简单说就是一种自我否定、一种消极的心态,在很多情况下,也可能是一种自我认知的偏差,因为很多时候困难只是暂时的,但我们可能会放大痛苦,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应对,甚至完全不对自己报任何希望,故而也就放弃了任何尝试的机会,最终也只能注定会失败。
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主要是塑造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过程。环境作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信仰等方面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能够指导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还能够提高思想教育服务质量,更好地完成思想教育管理目标。
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不仅单纯的关注专业能力,还兼顾学生“德育”方面,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以人为本”理念运用其中是实现大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够确保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当中。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中应用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队伍
师资队伍作为落实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管理水平。因此,要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及工作特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建立一支既能够兼顾日常生活管理和自身具有政治素质、人格魅力的双师型队伍,为更好落实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还要注意积累工作经验,一方面,注重学生生活,将思想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思想教育对自身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要摒弃传统靠经验开展工作的模式,深入分析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升自身理论及工作能力,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二)努力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活动以及学术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把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个性教育、开放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
(三)积极实施因材施教,提高思想教育质量
由于受到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在思想观念、接受态度等方面存在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兼顾集中和个体教育两方面,不仅要关注学生共性方面的教育,更要重视个体教育,深入分析学生特点、兴趣等方面,积极实施因材施教,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思想教育效果质量。
(四)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教育
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创造了巨大的机遇,尤其是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所以高校应当掌握和合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改进传统的教育方式,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科技含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高校应当建立起专业和健全的校园网络系统,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更宽广的平台,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网络教育,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努力净化校园网络文化,利用网络来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思想教育,把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深入大学生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
三、结语
我国在经济与社会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还是教育对象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所以高校应当探索出一条适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策略与新方法,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理念渗透至教育的各个环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以人为本”理念在思想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
大学的学习和管理环境与之前的学生生活有很大不同。大学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没有父母、老师的严格要求,需要学生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部分学生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学校生活中沉溺于游戏、恋爱,导致学业荒废。
大学校园相当于一个小社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差距较大。另外,由于涉及到更多的利益关系,人际关系非常容易变得紧张。部分学生面临这些问题时会不知所措,进而产生自闭症、焦虑症等思想问题。
阿德勒说:“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基于自卑感。”但是沉重的自卑感可能使人心灰意冷,甚至万念俱灰,万事皆休,在这种情况下自卑感变成了阻碍个人积极成长的障碍和破坏力量,阿德勒称这种情况为自卑情结。我们可以看出,阿德勒眼中的自卑情结简单说就是一种自我否定、一种消极的心态,在很多情况下,也可能是一种自我认知的偏差,因为很多时候困难只是暂时的,但我们可能会放大痛苦,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应对,甚至完全不对自己报任何希望,故而也就放弃了任何尝试的机会,最终也只能注定会失败。
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主要是塑造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过程。环境作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信仰等方面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能够指导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还能够提高思想教育服务质量,更好地完成思想教育管理目标。
现代社会衡量人才的标准不仅单纯的关注专业能力,还兼顾学生“德育”方面,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将“以人为本”理念运用其中是实现大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够确保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当中。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中应用的有效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队伍
师资队伍作为落实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管理水平。因此,要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及工作特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建立一支既能够兼顾日常生活管理和自身具有政治素质、人格魅力的双师型队伍,为更好落实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还要注意积累工作经验,一方面,注重学生生活,将思想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思想教育对自身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要摒弃传统靠经验开展工作的模式,深入分析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升自身理论及工作能力,从而推动高校思想教育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二)努力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科技活动以及学术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把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个性教育、开放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
(三)积极实施因材施教,提高思想教育质量
由于受到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在思想观念、接受态度等方面存在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要兼顾集中和个体教育两方面,不仅要关注学生共性方面的教育,更要重视个体教育,深入分析学生特点、兴趣等方面,积极实施因材施教,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思想教育效果质量。
(四)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教育
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创造了巨大的机遇,尤其是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所以高校应当掌握和合理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改进传统的教育方式,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科技含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高校应当建立起专业和健全的校园网络系统,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更宽广的平台,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网络教育,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努力净化校园网络文化,利用网络来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思想教育,把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深入大学生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
三、结语
我国在经济与社会领域发生的深刻变革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论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还是教育对象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所以高校应当探索出一条适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策略与新方法,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理念渗透至教育的各个环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