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问题导入式学习法自引入我校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学生的一致赞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巩固了理论知识的掌握,但是在学生认知能力方面是否有所改变不得而知。本文就问题导入式学习法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了探讨。
关键词: 问题导入式学习法 生物化学课堂 教学应用
问题导入式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最初是在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的[1,2],主要思想是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带有实验操作性的课程教学中,如:临床医学、环境保护、化学、营养学、食品生产等[3]。PBL教学法将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地学转变为有目的的主动地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时能达到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更好的效果。
生物化学是大学期间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推荐使用王镜岩老师主编的《生物化学》(第三版),这门课的特点是内容繁多,囊括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概念抽象,基本概念和名词解释无法用肉眼观察或者当堂用实验进行验证;知识点零散,四大物质(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组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各有特色;关系网复杂,四大代谢(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酸代谢)之间相互转换,构成生物体内庞大的代谢网络。某些学生都认为这门课不好学,学习兴趣不大,学习效果不理想,课堂气氛沉闷。于是结合许多老师在生物化学课堂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先例[4-7],第一次在我校的生物化学课堂中引入此教学方法。
结合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以追踪社会热点话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将一系列预先设置的问题给学生布置下去,并穿插在理论教学的课堂中进行问题解答。如:三聚氰胺为什么添加在奶粉中一段时间没有被检测出来?(凯氏定氮法);为什么说烫发是一项生化工程?(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检测肉类是否新鲜主要依据什么物质的含量?(胺类)。由于我校学生基础不牢,学习能力不强,因此问题不能设置得太难,个别难一些的问题可以让班上一些爱钻研的学生完成。经过两个学期的尝试性教学,学期末对参加PBL教学法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赞同在课堂上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并且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问题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更牢固,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主动积极自我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一次走上讲台表现自我的机会,但是具体的实施方法还有待改进。比如解决问题的时间可以由45分钟课堂的前8分钟移至中间的8分钟,因为此时学生的思维进入效率低下的状态,需要转换一种学习模式,让学生再次集中精力学习;有的学生反映PBL教学法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导致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或者在传统教学内容中有所缩减。建议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中的平时成绩比例增大,加入一部分参与PBL教学的分值。还有一个比较难调整的问题是:PBL教学中设置的部分问题与生物化学传统教学的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重难点不太吻合,此时需要老师在设置问题时深思熟虑,恰当选择相关问题。
在PBL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意外情况发生,如有些学生用实验操作解答问题,此时需要花费12分钟左右的时间,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事先沟通好,提前开始上课,否则会占用太多时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有些同学解答问题的答案与听课的同学之间有很大的分歧,于是两组同学之间会发生争执不下的局面,此时需要老师出面调停,任何一个问题都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老师要客观地将解答问题的方向、提纲讲解清楚即可,但是老师不能代替同学给出一个答案,否则这个问题就失去了最初的意义。还有个别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对PBL教学法非常反对,认为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没有按照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来讲,这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传统教学方法与新型教学方法的矛盾体现。如果要改革,就要从根本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进行改革,否则任何改革如果仍然拘泥最终的期末考试分数,那么老师和学生就会被束缚住。但是任何一门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都是必须扎实掌握的,因此需要采用严格规范的考核方式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
对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参与PBL教学法的学生和参与传统教学法的学生没有明显的区别,单从试卷所涉及的考点的掌握程度看,二者之间没有差异,这是PBL教学法不太完善之处,并不能从卷面成绩上体现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变化。问卷调查涉及学生在参与PBL教学之后,自身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太确定,而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在于没有有效的方法衡量学生在认知方面是否有变化。对于学生最后的表现,也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学生在课后进行,单一通过最后的课堂呈现给学生是不全面的。PBL教学法中老师的指导作用是关键,引导学生从哪些知识点入手解决问题,课堂陈述时控制节奏和时间,有学生提问时要帮助把握提问者的方向,充分有效利用解决问题的8分钟时间,尽量让比较多的学生参与到PBL教学中。对任课老师的专业水平也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PBL教学法中问题的解决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泛,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强,需要任课老师对这些知识点准备充分,并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解答感兴趣的学生提出的更多问题。
总之,PBL教学法在我校生物化学课堂中的初步实施是有效的,但是要长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完善和更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Barrows HS,
关键词: 问题导入式学习法 生物化学课堂 教学应用
问题导入式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最初是在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的[1,2],主要思想是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一些带有实验操作性的课程教学中,如:临床医学、环境保护、化学、营养学、食品生产等[3]。PBL教学法将传统教育中学生被动地学转变为有目的的主动地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时能达到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更好的效果。
生物化学是大学期间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大多数高等院校都推荐使用王镜岩老师主编的《生物化学》(第三版),这门课的特点是内容繁多,囊括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概念抽象,基本概念和名词解释无法用肉眼观察或者当堂用实验进行验证;知识点零散,四大物质(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组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各有特色;关系网复杂,四大代谢(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酸代谢)之间相互转换,构成生物体内庞大的代谢网络。某些学生都认为这门课不好学,学习兴趣不大,学习效果不理想,课堂气氛沉闷。于是结合许多老师在生物化学课堂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先例[4-7],第一次在我校的生物化学课堂中引入此教学方法。
结合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以追踪社会热点话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将一系列预先设置的问题给学生布置下去,并穿插在理论教学的课堂中进行问题解答。如:三聚氰胺为什么添加在奶粉中一段时间没有被检测出来?(凯氏定氮法);为什么说烫发是一项生化工程?(蛋白质的变性和复性);检测肉类是否新鲜主要依据什么物质的含量?(胺类)。由于我校学生基础不牢,学习能力不强,因此问题不能设置得太难,个别难一些的问题可以让班上一些爱钻研的学生完成。经过两个学期的尝试性教学,学期末对参加PBL教学法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赞同在课堂上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并且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问题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更牢固,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主动积极自我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一次走上讲台表现自我的机会,但是具体的实施方法还有待改进。比如解决问题的时间可以由45分钟课堂的前8分钟移至中间的8分钟,因为此时学生的思维进入效率低下的状态,需要转换一种学习模式,让学生再次集中精力学习;有的学生反映PBL教学法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导致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或者在传统教学内容中有所缩减。建议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中的平时成绩比例增大,加入一部分参与PBL教学的分值。还有一个比较难调整的问题是:PBL教学中设置的部分问题与生物化学传统教学的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重难点不太吻合,此时需要老师在设置问题时深思熟虑,恰当选择相关问题。
在PBL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意外情况发生,如有些学生用实验操作解答问题,此时需要花费12分钟左右的时间,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事先沟通好,提前开始上课,否则会占用太多时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有些同学解答问题的答案与听课的同学之间有很大的分歧,于是两组同学之间会发生争执不下的局面,此时需要老师出面调停,任何一个问题都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老师要客观地将解答问题的方向、提纲讲解清楚即可,但是老师不能代替同学给出一个答案,否则这个问题就失去了最初的意义。还有个别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对PBL教学法非常反对,认为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没有按照期末考试的重点内容来讲,这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传统教学方法与新型教学方法的矛盾体现。如果要改革,就要从根本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进行改革,否则任何改革如果仍然拘泥最终的期末考试分数,那么老师和学生就会被束缚住。但是任何一门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都是必须扎实掌握的,因此需要采用严格规范的考核方式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
对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参与PBL教学法的学生和参与传统教学法的学生没有明显的区别,单从试卷所涉及的考点的掌握程度看,二者之间没有差异,这是PBL教学法不太完善之处,并不能从卷面成绩上体现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变化。问卷调查涉及学生在参与PBL教学之后,自身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太确定,而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在于没有有效的方法衡量学生在认知方面是否有变化。对于学生最后的表现,也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学生在课后进行,单一通过最后的课堂呈现给学生是不全面的。PBL教学法中老师的指导作用是关键,引导学生从哪些知识点入手解决问题,课堂陈述时控制节奏和时间,有学生提问时要帮助把握提问者的方向,充分有效利用解决问题的8分钟时间,尽量让比较多的学生参与到PBL教学中。对任课老师的专业水平也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PBL教学法中问题的解决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泛,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强,需要任课老师对这些知识点准备充分,并且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解答感兴趣的学生提出的更多问题。
总之,PBL教学法在我校生物化学课堂中的初步实施是有效的,但是要长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需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完善和更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Barrows 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