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泛在学习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泛在学习环境下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期从转变传统教师角色,优化师生信息素养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在泛在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泛在学习;自主学习;教师角色;信息素养
【作者简介】于秀娟,陈立丽,王芳芳,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一、泛在学习与大学英语教学
泛在学习是以数字资源为依托,基于网络的一种4A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课堂从封闭单一性转变为开放多样性。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更新了其教学理念。相对于其他教师而言,英语教师在获取网络资源方面存在的语言障碍相对较小,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获取更多国内外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资源。在泛在学习环境下,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二、泛在学习环境下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
1.学习资源的繁复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以往学习资源匮乏的局面,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有一台能联网的计算机,学习者便可足不出屋尽知天下事。传统的英语课堂上,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极其有限,主要还是有赖于教师的课堂讲解。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取学习资源:一是可以随时在网上查阅并下载英文的出版物、学术论文、学习软件等最新的英语学习资源;二是可以利用网络视频、网上图书馆、慕课等多元化的学习手段获取英语学习资源;三是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或国外的英语学习网站直接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体验真正的英语学习情境,养成英语思维习惯。然而,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过于繁复化,一些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无所适从,从而影响到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学习者的盲目化。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生的确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来获取学习资源,然而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如果没有教师正确的引导和监督,以及学生自控和甄别有效信息的能力,一些学生很容易迷失在信息资源的海洋中,盲目疯狂下载英语网站上的学习资料,但实际上往往是走马观花,未能深入系统地去学习。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必须找到自己所真正需要的学习资源,要有去伪存真的能力,实现个性化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泛在学习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转变传统教师角色。在泛在学习环境下,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指导者和鉴别者。面对信息化的网络资源海洋,如果缺少了教师的指导,任由学生在网络的海洋中随意遨游,不仅费时费力还会事倍功半。因此教师要能正确引导学生来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任务完成所需的学习资源最好来自于教师之前经过甄别筛选出来的有效的优质信息,一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所需的足夠信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所需学习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当然这些学习资源的筛选和鉴别需要教师课前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同时教师要把同一学习任务完成所需的学习资源进行较难、中等、容易等不同等级的划分,这样能够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等级难度的学习资源,例如某个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选择了容易级别的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可以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等等级难度的学习资源来思考如何解决同一学习任务。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又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在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高。
2.培养师生信息素养。何为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人能否利用信息技术有效获取、准确甄别和充分吸收所需信息的一种能力。在泛在学习环境下,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我们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筛选和创造性使用信息的人,即有信息素养的人。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而信息素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来说更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培养师生信息素养对提高教学质量极其重要。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使教师高效、精准的筛选和提供学习资源,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学生迅速、有效的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结语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资源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教授和极其有限的课外学习材料。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学生的学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学生更多的是利用网络平台获取学习资源。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指导者和鉴别者。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去分析和探索学习资源,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强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信心,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俊.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其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2]刘尔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1,(4).
[3]谢家成.工具型英语网站与英语教学和自主学习[J].外语电化教学,2005,(6).
【关键词】泛在学习;自主学习;教师角色;信息素养
【作者简介】于秀娟,陈立丽,王芳芳,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一、泛在学习与大学英语教学
泛在学习是以数字资源为依托,基于网络的一种4A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课堂从封闭单一性转变为开放多样性。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更新了其教学理念。相对于其他教师而言,英语教师在获取网络资源方面存在的语言障碍相对较小,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获取更多国内外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资源。在泛在学习环境下,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二、泛在学习环境下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
1.学习资源的繁复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以往学习资源匮乏的局面,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要有一台能联网的计算机,学习者便可足不出屋尽知天下事。传统的英语课堂上,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极其有限,主要还是有赖于教师的课堂讲解。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取学习资源:一是可以随时在网上查阅并下载英文的出版物、学术论文、学习软件等最新的英语学习资源;二是可以利用网络视频、网上图书馆、慕课等多元化的学习手段获取英语学习资源;三是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或国外的英语学习网站直接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体验真正的英语学习情境,养成英语思维习惯。然而,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过于繁复化,一些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无所适从,从而影响到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学习者的盲目化。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生的确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来获取学习资源,然而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如果没有教师正确的引导和监督,以及学生自控和甄别有效信息的能力,一些学生很容易迷失在信息资源的海洋中,盲目疯狂下载英语网站上的学习资料,但实际上往往是走马观花,未能深入系统地去学习。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必须找到自己所真正需要的学习资源,要有去伪存真的能力,实现个性化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泛在学习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转变传统教师角色。在泛在学习环境下,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指导者和鉴别者。面对信息化的网络资源海洋,如果缺少了教师的指导,任由学生在网络的海洋中随意遨游,不仅费时费力还会事倍功半。因此教师要能正确引导学生来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任务完成所需的学习资源最好来自于教师之前经过甄别筛选出来的有效的优质信息,一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所需的足夠信息,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所需学习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当然这些学习资源的筛选和鉴别需要教师课前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同时教师要把同一学习任务完成所需的学习资源进行较难、中等、容易等不同等级的划分,这样能够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等级难度的学习资源,例如某个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水平选择了容易级别的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之后,可以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等等级难度的学习资源来思考如何解决同一学习任务。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又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在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高。
2.培养师生信息素养。何为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人能否利用信息技术有效获取、准确甄别和充分吸收所需信息的一种能力。在泛在学习环境下,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我们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筛选和创造性使用信息的人,即有信息素养的人。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而信息素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来说更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培养师生信息素养对提高教学质量极其重要。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使教师高效、精准的筛选和提供学习资源,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学生迅速、有效的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结语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资源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教授和极其有限的课外学习材料。在泛在学习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学生的学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学生更多的是利用网络平台获取学习资源。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指导者和鉴别者。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去分析和探索学习资源,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强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信心,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俊.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其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2]刘尔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1,(4).
[3]谢家成.工具型英语网站与英语教学和自主学习[J].外语电化教学,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