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专业群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推动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通过数控技术专业群的建设,建立一个以数控技术品牌专业为核心,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支撑的具有特色的专业群体系;从数控技术专业群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内容方面来阐述专业群建设,以期达到专业群的发展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专业群;专业群建设;数控技术专业群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C-0042-04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机电工程专业群建设为重点,在“十三五”规划中还将开设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工业机器人夹具设计及制造等多个专业方向,来补充完善数控技术专业群内涵。从而为江苏省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群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利于专业群建设发展的建议,促进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品牌特色专业群建设,提高职业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建设思路
  依托苏州高新区政府的支持,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苏州2030”,同时打造一支一流的“教练型”师资队伍[1],整合数控技术专业群优质教育资源、“十三五”期间建成中小企业工业机器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形成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机制创新的典型案例,为全省职业院校同类专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二、建设目标
  在专业群建设思路的框架下,从围绕专业群建设工作的“专业群构建”“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运行”5个方面进行数控技术专业群建设,逐步实现以下建设目标。
  (一)加强合理化专业群构建
  专业群建设规划对接苏州高新区精密多轴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大型工程机械和成套特种设备、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得到进一步完善,推动主导产业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适应本行业和苏州地区经济发展需求,面向高端制造业和自动化产业。
  学校机电工程系自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完成了数控技术专业群的构建,数控技术专业群共设数控技术(省品牌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3个专业,以数控技术为核心专业专业关联度高。
  (二)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对专业群岗位调研的基础上,机电工程系制订科学、规范的专业群各方向的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以“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积极推进校企联合招生和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行校企一体化育人。在未来5年,培养方案还将进一步完善,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全面发展与多路径成才、终身发展搭建“立交桥”。
  (三)适合新兴产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在对现代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与专业群对应的岗位群调研基础上,以制造业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装备制造业技术知识为主,兼顾新兴产业的基础平台共享、核心课程独立、先进技术类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四)建立教练型教学团队
  依托学校和苏州经济发展的优势,按照“校企合作、大赛引领、国际合作、专兼职结合”的思路,加强专业群、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与引进,打造专业群教练型教学团队,形成优质的教练型教学团队。
  (五)建设先进的现代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建设技能教学、技能竞赛、过程生产、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技术服务、企业员工培训等形式实现校内、外实训基地一体化,校企互享教学资源。建立现代化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企业技术为核心内容,通过录像、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技术标准、先进企业管理理念等,形成校企、师师、师生共享教学资源平台。
  三、具体建设内容
  根据专业群建设思路及目标,重点建设以下内容:
  (一)专业群构建
  构建适应本行业和苏州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群,主要面向苏州经济产业特点的高端的现代制造业。进一步细化数控技术专业群3个专业专门化方向,开设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业机器人视觉技术、工业机器人夹具设计及制造等多个专业方向,来补充完善数控技术专业群内涵。
  加强“政、校、企”三位一体的中德职业合作培养机制,完善中德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建设。依托校企合作,与日本沓泽株式会社增建2个工业机器人技术校企联合实验室,进一步完善校企双方参与的专业群组织体系。
  信息化手段充分渗透课程教学,各门课程均建立教学资源库,信息化手段运用到技能考核、实验实训、技能大赛等环节,充分发挥专业群教学资源平台作用,进一步提高资源网络共享率,积极与同类院校实现资源互补。
  (二)培养模式改革
  建立富有特色的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专业群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在培养模式及方法中始终体现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持。依托专业群中德及中日合作的优势,建成“互联网 ”教学资源库,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数控技术专业群人才标准、优质实训资源,完善国际IHK职业资格认证、微课、慕课、数字化教材,搭建专业教学、企业培训资源库学习平台和学习环境。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名师工作室等,进一步加强技能竞赛成果的转化工作。
  (三)课程体系建设
  在体系构建上,根据职业岗位调研,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形成专业群岗位能力分析报告,构建“群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群选修课程”。[3]
  在课程开发上,建立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课程资源开发机制,超过70%的群平台课程有辅助教学资源,和企业联合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其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符合规定。建成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课程占全部群平台课程50%以上。   在课程实施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际使用资源库课程资源的课程已占学期开设本课程的教学班次比例60%以上,实际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实施教学的课程门数占学期开设专业课30%以上。
  (四)教学团队建设
  打造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为基础的“教练型”教学团队。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激励教师参加技能大赛及企业技术服务机制,提高教师技能水平。
  2.安排骨干教师重点参与项目课程的开发、实验室的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成果、教学竞赛、课题研究及论文发表等工作及项目,培养综合型教师团队。
  3.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校内理论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组织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横向课题。
  4.进一步加大教师出国进修比例,出国学习教师比例超过8%。
  (五)实训基地建设运行
  以信息化渗透整个实训基地建设运行。目前专业群实训基地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专业实训设备总值4000多万元,在原有的8个实验实训室(区)的基础上新增了16个实验实训室(区),专业群实训基地实验(训)室建成数字化教学环境,实现信息点全覆盖,万兆光纤主干接入,千兆到桌面,专业群全新联想品牌计算机近500台,数量满足实训教学和管理需要。有与专业群教学配套的信息化实训资源平台,能够涵盖数控技术专业群服务域要求。专业群实训基地有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
  依托政府支持及国际合作,建立先进的现代化实训基地。目前与德国bbw教育集团共建了中德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未来将引进德国KUKA机器人作为教学设备,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TIA实验室,与日本沓泽株式会社合作引入安川及发那科机器人,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建成中小企业工业机器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四、现代化专业群建设成效
  (一)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数控技术专业群建设以来,专业群师生积极开展校级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学生参赛率100%。在近三年内,学生技能大赛获得国家一等奖6个、二等奖2个,省一等奖10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12个;创新大赛中获得省一等奖1个、省三等奖3个。
  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起薪较高,就业满意度较高,毕业生就业率99.3%,对口就业率84%,本地就业率98.3%。定期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和创业相关课程,2009级数控技术1班学生金焰创建苏州弗莱姆机械有限公司,经营良好;2009级数控技术2班学生张涛创建苏州亿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获政府扶持资金10万元。
  专业群内机电技术工作室被评为“苏州市名师工作室”。此外,2015年,专业群研究的教学成果——《基于bbw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生态化构建》获得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成果大赛一等奖。
  (二)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从2013年2月开始招生并培训,开设CAD应用技术、UG数控编程师、模具设计师、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可编程控制器(PLC)设计师等技能培训课程,至2015年底,共培训15305人次,年平均5101人次,获得中级工证书人数426人、高级工证书人数172人,合计598人。每年承担专业群相关领域的社会培训人次达到在籍学生数的91%。为保障苏州高新区人力资源供给做出了贡献。
  近三年实训基地承办苏州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项目、2016年江苏省职业学校(电工电子类)技能大赛。
  (三)原汁原味的德国双元制项目教学
  2014年,苏州市新区政府引入德国bbw教育集团与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政、校、企”全面战略合作,三方共建中德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目前已开设数控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购进符合德国“双元制”项目的教学设备,初步建成具有德国标准的实训基地。每个专业现有2名德国培训师进行教学,并各配有中方教师2名,共同建立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综合性的项目课程,编写了校本教材。首批学员已毕业获得bbw培训证书,被推荐到苏州新区外资企业工作,受到了企业好评。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专业群建设,吸收消化德国职教先进课程体系,增加学员培训时长,课程与IHK证书相对接,创新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增加海外交流,到德国体验先进的职业教育。与企业深度融合,打造“教练型”中方师资队伍。与世界知名企业合作办学,输送学员到企业实习,学员毕业到世界500强企业任职人数达到5%以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技能人才。
  五、创新特色
  (一)以工业4.0为蓝本,全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构建深度融合的数控技术专业群
  工业4.0将信息化时代特征与工业化历史进程相结合,助推现代工业转型升级,这是4.0战略的核心宗旨。基于此,专业群建设以工业4.0为蓝本,对接中国制造2025,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数控技术两大传统专业基础上发展新兴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培养新型复合型技能人才。[4]
  机电工程系在多年的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动专业融合,于2015年申报五年一贯制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在工业生产中工业机器人执行机构、数控是加工单元,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两者的控制心脏。2015年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TIA实验室,构建了智能制造控制实验室,该平台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控制器。
  走国际化合作发展道路。与日本沓泽株式会社签约,建设工业机器人技术校企联合实训室。该公司提供安川工业机器人及技术和师资培训,派专业教师赴日参加培训。立足苏州工业机器人技术产业,辐射江苏,以工业4.0为蓝本、对接“中国制造2025”,实现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三大专业融合发展,实现数控技术专业群生态构建,助推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基于德国bbw平台的数控技术专业群生态化构建实践
  机电工程系建成了以苏州高新区政府、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德国bbw教育集团为主体的“政校企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创新模式。[5]项目合作的突出特点是政府作用明确具体,携相关职能部门直接提供政策、组织、资金及相关资讯支持。机电工程系负责提供引进德国教学计划所需要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教学条件、生源及后勤保障以及每专业不少于2名的中方师资等。在这基础之上,机电工程系将建立“创新精英、创业先锋、创优示范”三创英才培养,按照教育部创新创业总体要求,修订现代机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教学在校区,创新在园区,服务在社区”的“三创”氛围,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创新创业学生参与率达80%以上,培养一批创新创业人才,形成E创空间典型案例和培育一批创客,以项目教学活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通过专业群建设,提升了学校机电工程系的品牌专业优势,建成省内有影响、综合实力排名前列的数控技术专业群,培养为中小微企业智能制造服务的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玲.高职建立教练型师资队伍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
  [2]张锐忠.“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职业,2015(9).
  [3]胡英.专业群平台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2(23).
  [4]张永生.创新模式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J].课程教育研究,2013(25).
  [5]周欢伟.政校企三方联动下职教集团办学运作途径探索[J].成功,2012(8).
  (责任编辑:章跃一)
其他文献
绘本,也叫图画书,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者没有文字、全是图画的书籍。绘本版面一般大而精美,特别强调视觉传达的效果,加上文字的辅助表达,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针对绘本独特的用图片讲故事的方式、凝练跳跃的语言、含蓄深刻的主题等特点,如果只是单纯建立在阅读感知基础上的教学,很难使其价值最大化。我们可以沿着“发现—思辨—表达”这条途径,综合化地利用绘本,带着学生走进绘本,提升语文素养。  一、发现
摘要:区域间的合作、联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综观李吉林情境教育的发展历程,体现出鲜明的跨区域科研活动特征。以李吉林情境教育科研活动为案例,分析跨区域科研活动的组织形式及运作机制,对提升当前教育科研活动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李吉林;情境教育;教育科研活动;组织形式;运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8-0057-05 
编者按: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的教师团队阵容堪称豪华:近5年来,有14人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除正常工作调动之外,目前在岗的省特级教师21人,仅数学学科团队,先后就走出了8位特级教师;4人成为“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人被评为正高级教师,近百人次在市级以上教学或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数据的简单罗列或许有些俗套,却从某个角度为我们呈现了集团化办学背景下,学校教师团队建设高位的追求、理
摘要:我国职业院校在学习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过程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尝试,尚存在传统理念制约“双元”培养健康发展、缺少相关法规制度保障、“双师型”师资不足等问题。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在深入研究德国“双元制”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活学活用,并不断丰富其层次与内涵,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健雄联合研究院”模式、“太仓市企业研究生工作联盟”模式等逐步将“双元培养”拓展到本科
摘要:学生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学生评价与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已逐渐产生诸多脱节之处,需进行变革。思贤实验小学依托本校“贤文化”办学载体,对学生评价进行校本化改良。在评价的导向、內容、过程、主体、功能等方面进行有效实践,使学生成长得更厚实。  关键词:贤文化;贤童;评价改良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0B-0040-03  苏州市吴江
新一轮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修订(以下简称《课标》),可以说激起了识字教学研究的层层涟漪。新《课标》不仅在识字数量上作了增减,对识字先后顺序也有明确的指示,为识字教学更加科学指出了更为明确的方向。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提出了识字教学的新理念,即关注汉字的文化性,关注儿童的汉字学习规律,关注儿童汉字学习资源的生活背景。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水珠从哪里来》这课主要以水为观察对象,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变化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是在“水结冰了”“冰融化了”两节课探究了水的液态和固态之间的变化之后,引导学生以“杯子外壁上的水珠哪里来”为探究内容,经历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这是一节很好的展现学生完整探究过程的课,也是一节呈现思维训练过程、彰显思考技能培训的课例。  吴韦萍老师上的这节课是精心设计的有思想、有特点、有启发的科学课。在这节课
摘要:翻译与美学联姻是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特色之一。本文回顾和梳理了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与翻译美学的渊源,对比阐释了李清照词原文和译文的语言审美特征,并指出诗词翻译的最高境界——翻译无痕。  关键词:翻译美学;古典诗词;李清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1C-0020-03  一、引言  李清照享有婉约词之宗的美誉,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摘要:从经验思维走向实证思维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苏州市教育局以问题为中心,重视系统调研,形成多项品牌调研项目。在教育规划方面,创新政府教育目标责任考核方式,使教育规划成为基于监测的动态发展过程,并不断推动教育经费预算的科学规划、编制和执行。苏州教育提出“数字治理”思路,成立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创建平台,改革评价方式,着力提升校长、教师的数据治理能力。在教育教学中,探索信息化背景下“以学习者为中
摘要:专业群建设是学校提升内涵、获得外部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可将学校松散孤立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本文阐述了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专业群的内涵,并提出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专业群建设思路。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群、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等为重点,保证专业群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校企共建;现代化专业群;汽车维修  中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