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以来,以苹果为主的果品市场出现了近年少有的波动,价格走低、销售不畅,部分产区出现滞销。面对此种情况,一部分果农有了悲观情绪,果业人士和专家学者对果品产业及市场前景也有了不同的声音。一时间,关于果品“卖难”的报道和果品市场前景的讨论也成为媒体热点。
作为一名多年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笔者不想跟着舆论热点走,也不愿给读者情感化的东西,因为没有视角地笼统谈一个产业的市场是没有意义的。在此,笔者想从“供给侧”视角谈一下关于果品市场的前景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持续发展和数轮结构调整,目前我国的果品产业无论从规模上、供需适应上、品种优化上,还是从技术进步上、区域布局上,都已是个相对成熟的产业。因此,笔者认为2015年度市场的一些滞销情况和行情波动,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如果有影响,也可能是积极性大于消极性,比如促进果业技术的加速进步,促进标准化果园的数量增加等。
本轮果品市场的波动,虽然也与国内外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有关,但总体上暴露了我们的果品产业大而“供给能力”不强的特点:一是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出口比例很小。我国果品出口产值最大的部分是果汁,鲜果出口量不大,而且大多是以边贸形式出口到周边非发达国家,真正水果消费量较大的欧美地区,还不能成为目标市场。反而是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的“蛇果、脐橙”、日本的“世界苹果”等果品每次登陆中国都能掀起消费狂潮。二是在国内市场方面,品牌果品的生产和消费还不能成为主流。也即企业化、组织化经营运作占比不大,生产成本、流通成本相对较高,质量稳定性差,能给消费者提供的有区分度、知名度的果品,如“褚橙”、“华圣苹果”不多,大部分还停留在以区域名为品牌名的层次上。三是近年政府支持建设的许多现代化果园,不仅“示范带动”作用不好,由于运营成本较高等,有些自身的效益还不如农户果园。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供给能力落后,特别是生产技术落后、流通技术落后和经营水平落后。如鲜果出口量不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害残留检测的超标,背后的实质是农资技术的落后和生产技术的非标准化。另外,就是面向国际市场精细化和深耕经营的流通型企业或协作组织不多。而这两个方面无论哪一个改变,都会极大地促进我国果品在国际市场上份额的扩大。
农资质量不高和过量投入对果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不仅对出口不利,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人对果品的消费热情。因此,就像国家扩大内需要把“加强供给侧改革”作为突破口一样,果品市场的稳定和扩大,也要把提高生产经营技术水平作为一个重点。如怎样把农药化肥的质量提高,如何把药肥使用量降下来等。
目前,国内通过技术进步而使市场扩大或改变的也不乏事例,典型的如“褚橙”。有什么神秘的,就是先进综合技术的运用,细心标准化的绿色生产,营销过程的品牌效应。最近,陕西蒲城冒出个“梨大哥”,他也准备用他的姓氏注册果品品牌。前一段,在普通酥梨滞销的情况下,“蒲城梨大哥酥梨”在许多超市按个卖,1个5元还脱销。该梨也没有多少神秘的,实际就一个卖点:“不打农药的酥梨”,但目前全国能做到全程生产不打农药的几乎没有。原因是他拥有“果园免喷洒农药”的核心技术,而这一专利技术是他多年艰苦探索获得的。
因此,从“供给侧“视角看,果品市场问题的核心,还是一个质量问题。而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是质量升级的关键。在技术的进步中,像这样“免喷施农药的技术”毕竟是极致,但一些常规的、规范化的技术,如果能扎实执行也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诱虫剂、杀虫灯和自己熬制的石硫合剂,土壤检测和有机肥、化肥的平衡配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无病毒苗木和四季修剪,销售过程的质量分级等,只要用心到位都可以实现。但现实是,许多生产经营者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意,或者没去用心做。
在技术进步过程中,政府有没有标准化的规范引导很重要,以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主体的组织落实也非常重要,但核心是大家都要有这样的观念: “我生产的果品怎么样,是不是优等的,是不是安全的”,“如果我是消费者,对我的果品会不会一见就喜欢,一吃就爱上”。如果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果品,或者吃着不放心,那谈论市场的形势,供给的多少,还有什么意义!
当然,市场和行情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但从目前情况看,质量问题仍是最关键的问题,质量背后的技术先进性和落实性也是最易被忽 视的。
从质量方面看,现在已进入到消费者很重视内在质量的“水果消费新阶段”,绿色健康消费已成为主流。如果我们不能在这方面有实质的技术进步和深入的普及,仍然停留在“色香味”上、包装上,那可能就会像奶粉市场一样,“滞销”与多少无关,也与价格无关。
在这方面,如果全面的进步不现实,至少应该有更多的合作组织和先进果农、优秀果商积极为市场提供有技术标签和显著质量区分度,特别是健康区分度的果品。如果能有更多这样的组织带动个体,大户带动小户,相信果品产业的春天永远不会过去。
作为一名多年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笔者不想跟着舆论热点走,也不愿给读者情感化的东西,因为没有视角地笼统谈一个产业的市场是没有意义的。在此,笔者想从“供给侧”视角谈一下关于果品市场的前景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持续发展和数轮结构调整,目前我国的果品产业无论从规模上、供需适应上、品种优化上,还是从技术进步上、区域布局上,都已是个相对成熟的产业。因此,笔者认为2015年度市场的一些滞销情况和行情波动,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如果有影响,也可能是积极性大于消极性,比如促进果业技术的加速进步,促进标准化果园的数量增加等。
本轮果品市场的波动,虽然也与国内外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有关,但总体上暴露了我们的果品产业大而“供给能力”不强的特点:一是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出口比例很小。我国果品出口产值最大的部分是果汁,鲜果出口量不大,而且大多是以边贸形式出口到周边非发达国家,真正水果消费量较大的欧美地区,还不能成为目标市场。反而是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的“蛇果、脐橙”、日本的“世界苹果”等果品每次登陆中国都能掀起消费狂潮。二是在国内市场方面,品牌果品的生产和消费还不能成为主流。也即企业化、组织化经营运作占比不大,生产成本、流通成本相对较高,质量稳定性差,能给消费者提供的有区分度、知名度的果品,如“褚橙”、“华圣苹果”不多,大部分还停留在以区域名为品牌名的层次上。三是近年政府支持建设的许多现代化果园,不仅“示范带动”作用不好,由于运营成本较高等,有些自身的效益还不如农户果园。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供给能力落后,特别是生产技术落后、流通技术落后和经营水平落后。如鲜果出口量不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有害残留检测的超标,背后的实质是农资技术的落后和生产技术的非标准化。另外,就是面向国际市场精细化和深耕经营的流通型企业或协作组织不多。而这两个方面无论哪一个改变,都会极大地促进我国果品在国际市场上份额的扩大。
农资质量不高和过量投入对果品质量安全的影响,不仅对出口不利,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人对果品的消费热情。因此,就像国家扩大内需要把“加强供给侧改革”作为突破口一样,果品市场的稳定和扩大,也要把提高生产经营技术水平作为一个重点。如怎样把农药化肥的质量提高,如何把药肥使用量降下来等。
目前,国内通过技术进步而使市场扩大或改变的也不乏事例,典型的如“褚橙”。有什么神秘的,就是先进综合技术的运用,细心标准化的绿色生产,营销过程的品牌效应。最近,陕西蒲城冒出个“梨大哥”,他也准备用他的姓氏注册果品品牌。前一段,在普通酥梨滞销的情况下,“蒲城梨大哥酥梨”在许多超市按个卖,1个5元还脱销。该梨也没有多少神秘的,实际就一个卖点:“不打农药的酥梨”,但目前全国能做到全程生产不打农药的几乎没有。原因是他拥有“果园免喷洒农药”的核心技术,而这一专利技术是他多年艰苦探索获得的。
因此,从“供给侧“视角看,果品市场问题的核心,还是一个质量问题。而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是质量升级的关键。在技术的进步中,像这样“免喷施农药的技术”毕竟是极致,但一些常规的、规范化的技术,如果能扎实执行也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诱虫剂、杀虫灯和自己熬制的石硫合剂,土壤检测和有机肥、化肥的平衡配施,水肥一体化技术,无病毒苗木和四季修剪,销售过程的质量分级等,只要用心到位都可以实现。但现实是,许多生产经营者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意,或者没去用心做。
在技术进步过程中,政府有没有标准化的规范引导很重要,以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主体的组织落实也非常重要,但核心是大家都要有这样的观念: “我生产的果品怎么样,是不是优等的,是不是安全的”,“如果我是消费者,对我的果品会不会一见就喜欢,一吃就爱上”。如果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果品,或者吃着不放心,那谈论市场的形势,供给的多少,还有什么意义!
当然,市场和行情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但从目前情况看,质量问题仍是最关键的问题,质量背后的技术先进性和落实性也是最易被忽 视的。
从质量方面看,现在已进入到消费者很重视内在质量的“水果消费新阶段”,绿色健康消费已成为主流。如果我们不能在这方面有实质的技术进步和深入的普及,仍然停留在“色香味”上、包装上,那可能就会像奶粉市场一样,“滞销”与多少无关,也与价格无关。
在这方面,如果全面的进步不现实,至少应该有更多的合作组织和先进果农、优秀果商积极为市场提供有技术标签和显著质量区分度,特别是健康区分度的果品。如果能有更多这样的组织带动个体,大户带动小户,相信果品产业的春天永远不会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