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白世家 经史纬文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4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人故居、艺术院、纪念馆,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和传播载体,更是对名人精神与文化的延续与继承。这一期“历史名人”专栏刊发了关于范文澜故居、孙传哲纪念馆两篇文稿,旨在为我们提供深远丰厚的历史记忆的同时,让这些历史名人的生平故事永久流传,使他们的精神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绿肥红瘦时节。
  2015年5月,那天我在古城绍兴,参观完大通学堂,就沿着胜利西路漫步,很快来到锦麟桥,跨过这座小桥,拐个弯儿,就到了新近开放的范文澜故居。故居大门是新修建的,显得很气派,大门上方挂着一块匾额,上书“范文澜故居”几个大字。
  范文澜故居坐落在绍兴府山北麓,为范氏世居之地,世称“锦麟桥范家台门”。一本《范氏本支家谱》记载着范氏系北宋名相范仲淹后裔,范家是大族,范文澜属范十房中的范六房。这里与绍兴古城许多老台门不同,范文澜故居属于大院套小院的格局,建筑结构没有逼仄感。进得大门就是一个大院子,非常宽敞空旷。院子的尽头才是范文澜故居,乌瓦粉墙,显得十分质朴。
  管理员告诉我,范文澜故居原为三进三开间的平房,因历经沧桑大部分拆毁了,现仅存一进正屋和东、西两厢房及门斗,占地面积为247平方米,呈庭院式风貌。
  小小的院落很整洁,青石板铺地,几盆绿得可爱的盆景映衬着故居。1893年11月15日,史学大师范文澜就诞生在这座古老的台门里,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
  范文澜5岁时进私塾学习,他在叙述自己的童年时代时说:“我生在旧社会所谓‘诗书门第’的家庭里。父亲性格极严肃,对儿子们很少流露微笑的和蔼态度。母亲当然亲爱得多,但儿子们怕她,不比怕父亲差多少。”
  故居坐南朝北,与北岸的大通学堂隔河相望。1907年,范文澜14岁,在山阴县学堂学习。在家门口,他亲眼目睹秋瑾被捕的一幕,并有这样的描述:“大通学堂实际是一个军事学校,操场就在我家对面,中间仅隔丈把宽的小河。……我出去一看,满操场都是兵。……一忽儿,看见秋瑾穿着白汗衫,双手反缚,被一个兵推着走,前边有几个兵开路,又有几个兵紧跟在后面,他们都握着上刺刀的枪,冲锋似地奔过我家门旁的锦麟桥,向绍兴知府衙门的路上奔去。”
  来到故居小天井,迎面就是三间平屋。居中那间布置成清末中式客堂,客堂上方悬挂着反映范氏家族书香门第真实写照的“清白世家”匾额。范氏钵承家风,素称清白世家。在府山留有“清白堂”遗迹。
  东西两间厢房原为范文澜居室,现辟为范文澜生平陈列室,由“清白世家,书香传人”、“莘莘学子,负笈躬读”、“教书育人,笔耕不辍”、“精研历史,卓成大家”四部分组成。
  陈列的文字、图照显示,范文澜是在新文化运动高潮到来之前就读北大的,他师从黄侃、刘师培这些学者,由于刻苦钻研、勤奋向上而被视为高材生。1917年6月,范文澜从北大文科毕业,即任校长蔡元培私人秘书。蔡元培当北大校长后,针对校内存在的种种弊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原来一个沉闷腐败的旧北大,变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新北大。这些都对范文澜的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十而立”。1925年范文澜32岁,已成为天津南开大学教授,讲授历史、文学等课。授课内容观点鲜明,讲解生动,深受南开学生欢迎。
  范文澜后来认识了鲁迅。1932年11月,鲁迅因探望病母来北平,当天晚上,鲁迅就在范文澜家中吃便饭,与北平地下党组织和左联、社联等8位同志会晤。这年12月,蔡元培、宋庆龄、杨杏佛等在上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鲁迅当选为上海分会执行委员。次年1月,杨杏佛来京筹办北平分会,范文澜积极参加筹备工作。
  也就是那年4月23日,北平公祭李大钊。活动当天,国民党宪警在西单十字路口架起机关枪,打散了公祭的队伍,逮捕了20多人。范文澜也在公祭李大钊的行列中。
  范文澜的一系列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宪警的密切注视。1934年8月,他被北平宪兵第三团以共党嫌疑逮捕,解往南京警备司令部关押5个月,后经蔡元培等人出面营救,保释后出狱。范文澜后来参加了新四军。他1936年到河南大学任教,1940年离开河南到延安,前后共3年多的期间里,主要进行各种抗日爱国活动。
  故居陈列着范文澜生前用过的瓷制笔筒、汉白玉镇纸、范文澜祖父的纪年体自传《质言》手抄本的复印件、范文澜在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原版著作和有关范文澜的珍贵照片等。这些珍贵文物,很多是由范文澜亲友及在其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无偿捐献给绍兴市文物部门的,其中范文澜祖父的纪年体自传手抄本复印件尤为珍贵。此书上部由范文澜的父亲抄写,下部由范文澜的叔叔抄写,并由鲁迅好友许寿裳作跋。陈列的文物中还有毛泽东写给范文澜的亲笔信,非常珍贵!
  范文澜到延安后,担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兼历史研究室主任。后因工作调动,范文澜离开了延安,到晋冀鲁豫边区,任北方大学校长。这是一所规模较大、学科专业比较齐全的高等学府,实行校长负责制,更多地接近正规的综合性大学。这些生平经历在故居陈列的文字图表中都有清晰的展示。
  给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陈列室中显著、突出地陈展着范文澜一生史学巨著—《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上册)。前者被誉为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编写的中国通史著作;后者使中国近代史研究有了重大突破。这两部巨著材料丰富,分析深刻,见解独到,曾影响中国史学研究数十年。
  那天来参观的人并不多,但陈列中的一本叫《大丈夫》的书却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一位从温州来绍兴探亲的历史老师告诉大家,在抗日战争中,范文澜以历史人物为题材,撰写了《大丈夫》这本书来唤醒民众、激起人们的抗日爱国热情。我问此书为何以“大丈夫”作为书名,这位历史老师讲孟子曾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范文澜自己解释“这本书命名为《大丈夫》,并且希望每个读者也都学做大丈夫”。范文澜从我国历代杰出人物中选取了霍去病、李广、苏武、狄青、宗泽、岳飞、文天祥、戚继光、史可法等25位著名爱国志士抗击外侮、保家卫国的事迹,激发全国人民与日寇不共戴天、誓死将其消灭的英雄气概。他在写作时注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笔流畅,形象生动,一般读者都读得懂且引人入胜。
  范文澜平易近人,他一生培养过许多人,其中包括著名历史学家刘大年。故居陈列着他写给刘大年的书信,读来令人感动。
  故居后面有一小花园。园子虽小却十分雅致,补种的紫微、芭蕉、苏铁、含笑等花木更显出故居清丽幽雅,处处透出浓浓的书香气息。
  一代名声显赫的史学宗师就从这里起步!
其他文献
武林衣秀
期刊
在晚清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进程中,音乐被视为西学体系的一部分,相对于传统音乐教育而言呈现出截然的断裂。1898年,康有为以德国学制为例,在《请开学校折》中,向光绪皇帝建议,仿效德、日,开设“算术、舆地、物理、歌乐”等课程。20世纪初,留日学生曾志忞、沈心工和李叔同等人倡导与推广“学堂乐歌”,成为近现代新式学校音乐教育的发端。  长期执教于杭州师范学校,被誉为“音乐妈妈”的南派二胡名家、音乐教育家
期刊
夕归
期刊
年年茶相似,岁岁香不同。今年杭州的茶香中夹杂着一股特别的清香—新出版不久的《杭州茶文化发展史》的翰墨书香。  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为《杭州茶文化发展史》作序,称赞该书“是中华茶文化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他表示,该书的出版发行,必将对中华茶人包括对浙江、杭州的茶人践行以茶为媒、茶和天下的精神操守和价值追求,对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实现再创世界茶叶辉
期刊
收藏人—彼得·塔姆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收藏。笔者曾为职业海员,20年间到过84个国家,对国际航海界的收藏留下最深印象的有两处,一处是中国大连贝壳博物馆,另一处是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  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是在德国人彼得·塔姆收藏的基础上创办。彼得·塔姆出生于汉堡,一生没有从事过航海,但他却以另外的方式与航海紧紧联系在一起。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1934年塔姆六岁时,母亲送给他一只船模,从
期刊
半大时读楚辞《国殇》《招魂》,知道了人们对死者的祭奠和怀念由来已久,而某些专门为之创作的诗文被当作中国文学的经典。后来读王羲之《兰亭集序》,提到古人云“生死亦大矣”,可见生死之事,早已超出祭奠和怀念的范畴。  前些天与S老师谈天,被问及国外祭奠先人的风俗习惯和文学作品,不知怎地想到英国18世纪中叶诗人托马斯·格雷的《乡村墓园挽歌》(以下简称《挽歌》)—生死事大,原是人类共同的情感。  窗外春雨连绵
期刊
2015年9月3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在北京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后,于下午抵达上海。4日上午,为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展馆更新启用剪彩。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朝鲜半岛光复70周年。在这一历史时刻,位于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经过修缮重新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朴槿惠在致词中说。她强调:“这里是韩中两国互助与友好的象征,韩中两国将共
期刊
杨丽萍是中国舞蹈的奇迹,她的《雀之灵》《月光》《两棵树》等被人们深深印记在心里,而《云南映象》和《孔雀》是她走向编导后的重要作品。这一次,她给杭州观众带来的是与过去完全不一样的作品《十面埋伏》。  杨丽萍用舞剧《十面埋伏》颠覆了自己。  之前,人们一直担心这位以民族舞见长的舞蹈皇后如何能够诠释一个引入京剧元素的现代舞实验?可是伴随着10月7日至9日《十面埋伏》在杭州剧院的演出,杭州观众再一次沸腾了
期刊
茶山烟云
期刊
在我的艺术生涯中,凌宇冰先生无疑是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  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初,我进入位于婺江之畔八咏楼旧址上修建的金华一中(原金华师范)读初中。在这里,我遇到了凌宇冰先生。那时候,他还不满30岁,风华正茂,刚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分配过来。而我因受在中国美院雕塑系任教的舅舅的影响,从小喜欢美术,绘画基础自然比同龄的孩子要好很多。我得到了凌老师的关爱,每次我卷了自己画的习作登门拜访,他都会热情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