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青年,《新青年》,新文化运动,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35-05
2019年11月8日,“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龚玉玲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暨京津高中历史研讨交流活动”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举行,在研讨交流活动中笔者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孙玲玲老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讲授“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为一节典型课例,怎样的同课异构才能“构”出精彩,引导学生作真正的思考?这对探索教学策略、展示特色课堂的聚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有幸执教,现将本课的教学设计呈现并谈谈粗浅认识。
一、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意在突出历史中的“人”,以理解“青年”、尊重“青年”、发现“青年”的价值,统领全课,围绕“青年的困惑”“青年的觉醒”“青年的精神”等贴近学生经验的情境展开教学。具体言之,就是以《新青年》杂志为基本线索,再现其时代旗手的精神光辉,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史实,理解新文化运动在近代百余年历史中的发生和价值,最终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目标。
二、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1:以《中国青年》《新青年》杂志封面为切入点,导入新课。
设问1:同学们,这本杂志大家熟悉吗?《中国青年》创刊于1923年,是由恽代英主编的共青团中央的机关刊物,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红色期刊。它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青年》一脉相承,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前行,成为当时与当下的链接。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那个时代的青年,如何在困惑黑暗的年代寻找思想的光芒。
设计意图:展示《中国青年》《新青年》杂志封面,搭建今天与过去的时空连接,引入“青年”的主题,以设问引导学生形成基于全课的问题线索,使其能够产生主动探究本课的兴趣。
环节2:展示陈独秀的早年经历,理清其从革命到办刊的政治活动转变。
材料1:展示陈独秀年谱(部分)略
设问2:依据陈独秀早年经历,分析他的思想和政治活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设计意图:陈独秀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再到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革命家。陈独秀也是一位资深的杂志编辑,曾为进步刊物撰稿。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以其为警醒世人尤其是青年人的门径。人物经历与时代历程交融,特殊年代赋予历史人物以责任感和使命感,借人物经历透观历史沧桑变迁,以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为切入点,了解他从政治革命投身到文化革命的历程,通过思考设疑引出其创办的《青年杂志》,立足于青年的线索。
环节3:了解陈独秀办刊的初衷。
材料2:“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
——记者(陈独秀):《答王庸工(国体)》,
《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材料3:“介绍西方学说,改造社会,此固本志唯一之宗旨”。
——陈独秀:《答孔昭铭(介绍西学)》,
《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9年12月1日
设问3: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为何将救亡图存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设计意图: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潮流,无一不遭到传统势力的抵制,此问意在引导学生利用之前所学知识,思考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境地,引导学生思考哪个阶层是介绍西方学说的最佳接受者,何以启蒙思想,何以改造社会。通过材料及所学,学生的思考点聚焦于“新青年”。
环节4:通过文字材料和漫画、图片,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因素。
材料4:政府人物之真相(漫画)、袁世凯祭孔称帝(照片);1916年9月20日,康有为发表《致总统总理书》(提出要把孔教作为国教写入民国宪法)。
设问4:结合图片,归纳1915年36岁的陈独秀从日本流亡回到上海后,中国的政治局面。(预设答案:袁世凯专制独裁,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设问5:为什么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面貌没有得到改观?陈独秀认为原因是什么?
材料5:“吾因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陈独秀
设计意图:倘若要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建立名副其实的民主共和国,中国的出路在哪?结合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只有先有思想的解放,才能使国民彻底觉悟,民族复兴的希望在青年。引导学生在宏观层面构建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使其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是“政治黑暗、茫无所知”这种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必然,突出主要原因,着重挖掘历史认识的深度。
环节5: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概况,探究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民主”“科学”。
过渡: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从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1926年7月终刊,在近11年的时间跨度中,出版1000本杂志,引领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舆论阵地。1916年蔡元培聘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长,《新青年》从上海迁到北京,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北大成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设问6:陈独秀希望青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材料6: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
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设计意图: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向青年们提出六大标准,无一不针对彼时中国弊病,指出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追求民主与科学,是陈独秀的政治思想,也是新文化运动者的共同目标。以陈氏为代表,引领学生认识其背后的一批知识分子对当时中国问题的看法及解决方案。
材料7: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旧礼教、旧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旧艺术。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9年1月15日
材料8: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35-05
2019年11月8日,“教育部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龚玉玲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暨京津高中历史研讨交流活动”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举行,在研讨交流活动中笔者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孙玲玲老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讲授“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作为一节典型课例,怎样的同课异构才能“构”出精彩,引导学生作真正的思考?这对探索教学策略、展示特色课堂的聚焦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有幸执教,现将本课的教学设计呈现并谈谈粗浅认识。
一、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意在突出历史中的“人”,以理解“青年”、尊重“青年”、发现“青年”的价值,统领全课,围绕“青年的困惑”“青年的觉醒”“青年的精神”等贴近学生经验的情境展开教学。具体言之,就是以《新青年》杂志为基本线索,再现其时代旗手的精神光辉,引导学生客观分析史实,理解新文化运动在近代百余年历史中的发生和价值,最终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目标。
二、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1:以《中国青年》《新青年》杂志封面为切入点,导入新课。
设问1:同学们,这本杂志大家熟悉吗?《中国青年》创刊于1923年,是由恽代英主编的共青团中央的机关刊物,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红色期刊。它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青年》一脉相承,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前行,成为当时与当下的链接。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那个时代的青年,如何在困惑黑暗的年代寻找思想的光芒。
设计意图:展示《中国青年》《新青年》杂志封面,搭建今天与过去的时空连接,引入“青年”的主题,以设问引导学生形成基于全课的问题线索,使其能够产生主动探究本课的兴趣。
环节2:展示陈独秀的早年经历,理清其从革命到办刊的政治活动转变。
材料1:展示陈独秀年谱(部分)略
设问2:依据陈独秀早年经历,分析他的思想和政治活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设计意图:陈独秀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再到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革命家。陈独秀也是一位资深的杂志编辑,曾为进步刊物撰稿。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以其为警醒世人尤其是青年人的门径。人物经历与时代历程交融,特殊年代赋予历史人物以责任感和使命感,借人物经历透观历史沧桑变迁,以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为切入点,了解他从政治革命投身到文化革命的历程,通过思考设疑引出其创办的《青年杂志》,立足于青年的线索。
环节3:了解陈独秀办刊的初衷。
材料2:“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
——记者(陈独秀):《答王庸工(国体)》,
《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材料3:“介绍西方学说,改造社会,此固本志唯一之宗旨”。
——陈独秀:《答孔昭铭(介绍西学)》,
《新青年》第2卷第4号,1919年12月1日
设问3: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为何将救亡图存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
设计意图: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解放潮流,无一不遭到传统势力的抵制,此问意在引导学生利用之前所学知识,思考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境地,引导学生思考哪个阶层是介绍西方学说的最佳接受者,何以启蒙思想,何以改造社会。通过材料及所学,学生的思考点聚焦于“新青年”。
环节4:通过文字材料和漫画、图片,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因素。
材料4:政府人物之真相(漫画)、袁世凯祭孔称帝(照片);1916年9月20日,康有为发表《致总统总理书》(提出要把孔教作为国教写入民国宪法)。
设问4:结合图片,归纳1915年36岁的陈独秀从日本流亡回到上海后,中国的政治局面。(预设答案:袁世凯专制独裁,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设问5:为什么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面貌没有得到改观?陈独秀认为原因是什么?
材料5:“吾因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陈独秀
设计意图:倘若要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建立名副其实的民主共和国,中国的出路在哪?结合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只有先有思想的解放,才能使国民彻底觉悟,民族复兴的希望在青年。引导学生在宏观层面构建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使其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是“政治黑暗、茫无所知”这种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必然,突出主要原因,着重挖掘历史认识的深度。
环节5: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概况,探究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民主”“科学”。
过渡: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刊,从第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1926年7月终刊,在近11年的时间跨度中,出版1000本杂志,引领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舆论阵地。1916年蔡元培聘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长,《新青年》从上海迁到北京,新文化运动的干将汇集北大,北大成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设问6:陈独秀希望青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材料6: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
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设计意图: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向青年们提出六大标准,无一不针对彼时中国弊病,指出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追求民主与科学,是陈独秀的政治思想,也是新文化运动者的共同目标。以陈氏为代表,引领学生认识其背后的一批知识分子对当时中国问题的看法及解决方案。
材料7: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旧礼教、旧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旧艺术。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9年1月15日
材料8: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