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已是大势所趋,这和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阅读体验替代学生的阅读感受把结论硬塞给学生相比,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从目前的教学实践看,阅读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当我们大力提倡个性化阅读的时候,很多教师慢慢忘记了最根本的一点——个性化阅读也是“阅读”,即同样是对文本的解读,可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注意了“个性化”,将阅读教学中的“阅读”二字置之脑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文本,在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则变成了脱离文本的随意发挥,甚至出现了“反文本”、“去文本”的倾向。其结果,学生不仅没有提高阅读能力,对作为“例子”的文本本身也云里雾里不甚了了。这种情形,在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尤为明显。
读者在解读文学作品时一般需注意三个层面:
1.作者是怎么想的。即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是怎么想的,他想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也就是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2.作品告诉了我们什么。作品一旦完稿,就成了被读者解读的文本,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都需要通过文本传达给读者,而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已不再重要,这就是“形象大于思想”。
3.读者看到了什么。读者能从文本发现什么除了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知识积累和人生体验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文本的认真研读披文入情才能多层次地体味文本的意蕴。
这三点尤其是第二点应该说是我们解读文本的“套子”,脱离了这个“套子”就不是真正意义上对文本的解读,而是“借题发挥”。其中最重要的套子是第二个层面,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超越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人生体验去解读文本,更深地理解文本,在“套子”之中读出更多的新体验新感受。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只能以“文”为“本”,既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又不能任由学生不顾文本传达的信息随意发挥,而应该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从而取得相对共识。
下面我以《套中人》的几个教学片断为例具体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套中人》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契诃夫的名篇,也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传统篇目,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设计的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把握人物形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社会典型意义。
为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坚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高阅读的体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层推进,利用文本中知识的构建与现实碰撞,正确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整个教学过程,既让学生自主探究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并与现实碰撞,体味其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最终实现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并获得创新发展的目的;又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忠实文本的前提下作正确解读,也就是说,解读文本必须在文本这个“套子”中进行。
别里克夫何许人也?这是文本解读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解决一切其他问题的前提。由于学生课前作了预习,问题也似乎比较简单,我以为这个问题应该很好解决。然而,虽然学生回答很踊跃,但却暴露了很大的问题。
课堂链接一:
生一:他是一个整天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希腊文教师,几乎与世隔绝。
生二:他是一个厌恶现实的人,他把自己装进套子就是为了躲避现实。
生三:他是一个对生活绝望的人,所以他拒绝一切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
生四:他是一个可怜的人,他身边没有人喜欢他,他很孤独很孤寂,是孔乙己一类的人,但又不像孔乙己那么软弱,他性格直率,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师板书:与世隔绝厌恶现实绝望可怜孤独直率
师点名第四个学生:能不能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生四:别里克夫安分守己,从不招惹别人,他按照规章制度做事有什么错?可是周围的人不理解他,嘲笑他,甚至他从楼梯翻滚下来也没人同情他,缺乏起码的人道精神,最后他在周围人的冷漠中孤寂地死去。虽然我并不喜欢这个人物,觉得他枯燥乏味,没有情趣,但是他罪不至死,他只是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如同《小公务员之死》中的小公务员一样。
很显然,学生在自读课文后对别里克夫的印象是零散的、破碎的,对人物的认识也是肤浅的,但是这是文本给学生的第一感受,有些则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深入文本产生的错觉,学生这种感受明显和作者对人物的看法大相径庭,也与教师的感受明显相悖,尤其是第四个学生的发言与文本传达出的信息相距甚远。
对学生的回答,我没有说他不对,也没有随意鼓励他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认识之所以出现较大的偏差,我以为是因为学生对文本的研读没有深入,只抓住了文本的片言只语,没有从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于是我让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试着从文本中找到根据。
课堂链接二:
师:刚才有同学谈到了《小公务员之死》,那么,小公务员是怎么死的?
生四:吓死的。
师:他不过是一个喷嚏把唾沫喷到将军的头上,将军自己也并不在意,他为什么就会吓死?
生四:有性格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沙皇黑暗统治造成了他畸形的性格。
师:说得好,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小公务员的死固然是性格的悲剧,但正是社会的黑暗形成了他的性格,说到底,是社会的悲剧。那么,我们回过头再看看课文,作者是怎么看待别里克夫的?作者对他的态度和对小公务员完全一样吗?
生五:我认为别里克夫是作者批判的对象,“在教务会议上,他那种顾虑重重、疑神疑鬼的作风和一套纯粹套子式的论调,把我们压得透不过气来”,“他不住地唉声叹气,老是发牢骚,苍白的小脸上架一副墨镜——您知道,那张小尖脸跟黄鼠狼的一样——他就这样逼迫我们”,这些地方都表明,他不仅是把自己装进套子里,而且要把所有人都装进套子里。
生六:我不认为他直率,他说他要把和同事的谈话报告校长只是威胁同事,这不能说是直率。
生七: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认为别里克夫虽然有可怜的一面,但是他因循守旧,对一切新生事物都看不惯,他把自己装在各种各样的套子里,同时也希望别人和他一样把自己装进套子里,使整个学校甚至全城都沉闷压抑。
生八:别里克夫和小公务员的性格都与当时的社会有关,但别里克夫更自觉地维护当时的黑暗统治,以致“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最近十到十五年间,我们全城的人都变得谨小慎微,事事都怕。怕大声说话,怕写信,怕交朋友,怕读书,怕周济穷人,怕教人识字……”,相比起来,小公务员只是可怜,而别里克夫则是可怜更可恨。
生九:我不同意其他同学的看法,我赞同××同学(生四)的看法,别里克夫只是个普通教师,他有什么能力控制全城人?他只不过有个口头禅:“哎呀,千万不要惹出什么事端!”这只能说明他胆小怕事,别人那么多的“怕”与他有关吗?他虽然说要把和同事的谈话内容报告给校长,但是课文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他告密,而且,他如果那么坏,他在学校的地位怎么那么低?我认为,他是因为性格的古怪导致别人都在排斥他、冷落他。
课堂至此进入高潮,学生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我一方面为学生思考的深入感到欣喜,一方面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研读文本,应该说,五六两个学生的发言比前几个学生的发言明显进了一步,已经开始从社会意义上认识别里克夫这个人物了。为了避免学生把对文本的不同解读变成观念的争论,我简介了小说写作的背景,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别里克夫这一人物的意义。
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学习的凭借,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语文的感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固然应当允许学生有自己个性的火花,但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让学生全面地整体地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而不能让学生对于要掌握的文本一知半解,错误地理解文本原先的创作意图和传达出来的信息。特别在教授一些离我们年代较远的文章时,由于学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已经有了脱节,节选的片断不能完全展示文本的深刻内涵,这时,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超越已有的知识积累和人生体验正确的解读文本,那种脱离文本的随意发挥事实上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而是一种观念的争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不仅是指对文学作品的再创作,更主要的是指杰出的艺术作品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但人物形象无论怎么丰富和复杂,我们读出的哈姆雷特必须是“哈姆雷特”而不应该是别的什么人,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在文本这个“套子”里解读,绝对不能脱离文本本身。正如王富仁先生所说,解读文本“必须接受作者设定的特定的空间,以及避免那种脱离开对文本作者的基本理解而进行的不着边际的思想批判和艺术挑剔”,我想,王富仁这里所说的“空间”,就是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时的“套子”。
读者在解读文学作品时一般需注意三个层面:
1.作者是怎么想的。即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是怎么想的,他想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也就是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2.作品告诉了我们什么。作品一旦完稿,就成了被读者解读的文本,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都需要通过文本传达给读者,而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已不再重要,这就是“形象大于思想”。
3.读者看到了什么。读者能从文本发现什么除了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知识积累和人生体验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文本的认真研读披文入情才能多层次地体味文本的意蕴。
这三点尤其是第二点应该说是我们解读文本的“套子”,脱离了这个“套子”就不是真正意义上对文本的解读,而是“借题发挥”。其中最重要的套子是第二个层面,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超越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人生体验去解读文本,更深地理解文本,在“套子”之中读出更多的新体验新感受。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只能以“文”为“本”,既不能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又不能任由学生不顾文本传达的信息随意发挥,而应该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从而取得相对共识。
下面我以《套中人》的几个教学片断为例具体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套中人》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契诃夫的名篇,也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传统篇目,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设计的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把握人物形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社会典型意义。
为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我坚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高阅读的体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层推进,利用文本中知识的构建与现实碰撞,正确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整个教学过程,既让学生自主探究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并与现实碰撞,体味其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最终实现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并获得创新发展的目的;又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忠实文本的前提下作正确解读,也就是说,解读文本必须在文本这个“套子”中进行。
别里克夫何许人也?这是文本解读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解决一切其他问题的前提。由于学生课前作了预习,问题也似乎比较简单,我以为这个问题应该很好解决。然而,虽然学生回答很踊跃,但却暴露了很大的问题。
课堂链接一:
生一:他是一个整天把自己装在套子里的希腊文教师,几乎与世隔绝。
生二:他是一个厌恶现实的人,他把自己装进套子就是为了躲避现实。
生三:他是一个对生活绝望的人,所以他拒绝一切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
生四:他是一个可怜的人,他身边没有人喜欢他,他很孤独很孤寂,是孔乙己一类的人,但又不像孔乙己那么软弱,他性格直率,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师板书:与世隔绝厌恶现实绝望可怜孤独直率
师点名第四个学生:能不能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生四:别里克夫安分守己,从不招惹别人,他按照规章制度做事有什么错?可是周围的人不理解他,嘲笑他,甚至他从楼梯翻滚下来也没人同情他,缺乏起码的人道精神,最后他在周围人的冷漠中孤寂地死去。虽然我并不喜欢这个人物,觉得他枯燥乏味,没有情趣,但是他罪不至死,他只是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如同《小公务员之死》中的小公务员一样。
很显然,学生在自读课文后对别里克夫的印象是零散的、破碎的,对人物的认识也是肤浅的,但是这是文本给学生的第一感受,有些则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深入文本产生的错觉,学生这种感受明显和作者对人物的看法大相径庭,也与教师的感受明显相悖,尤其是第四个学生的发言与文本传达出的信息相距甚远。
对学生的回答,我没有说他不对,也没有随意鼓励他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认识之所以出现较大的偏差,我以为是因为学生对文本的研读没有深入,只抓住了文本的片言只语,没有从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于是我让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试着从文本中找到根据。
课堂链接二:
师:刚才有同学谈到了《小公务员之死》,那么,小公务员是怎么死的?
生四:吓死的。
师:他不过是一个喷嚏把唾沫喷到将军的头上,将军自己也并不在意,他为什么就会吓死?
生四:有性格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沙皇黑暗统治造成了他畸形的性格。
师:说得好,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小公务员的死固然是性格的悲剧,但正是社会的黑暗形成了他的性格,说到底,是社会的悲剧。那么,我们回过头再看看课文,作者是怎么看待别里克夫的?作者对他的态度和对小公务员完全一样吗?
生五:我认为别里克夫是作者批判的对象,“在教务会议上,他那种顾虑重重、疑神疑鬼的作风和一套纯粹套子式的论调,把我们压得透不过气来”,“他不住地唉声叹气,老是发牢骚,苍白的小脸上架一副墨镜——您知道,那张小尖脸跟黄鼠狼的一样——他就这样逼迫我们”,这些地方都表明,他不仅是把自己装进套子里,而且要把所有人都装进套子里。
生六:我不认为他直率,他说他要把和同事的谈话报告校长只是威胁同事,这不能说是直率。
生七: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认为别里克夫虽然有可怜的一面,但是他因循守旧,对一切新生事物都看不惯,他把自己装在各种各样的套子里,同时也希望别人和他一样把自己装进套子里,使整个学校甚至全城都沉闷压抑。
生八:别里克夫和小公务员的性格都与当时的社会有关,但别里克夫更自觉地维护当时的黑暗统治,以致“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最近十到十五年间,我们全城的人都变得谨小慎微,事事都怕。怕大声说话,怕写信,怕交朋友,怕读书,怕周济穷人,怕教人识字……”,相比起来,小公务员只是可怜,而别里克夫则是可怜更可恨。
生九:我不同意其他同学的看法,我赞同××同学(生四)的看法,别里克夫只是个普通教师,他有什么能力控制全城人?他只不过有个口头禅:“哎呀,千万不要惹出什么事端!”这只能说明他胆小怕事,别人那么多的“怕”与他有关吗?他虽然说要把和同事的谈话内容报告给校长,但是课文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他告密,而且,他如果那么坏,他在学校的地位怎么那么低?我认为,他是因为性格的古怪导致别人都在排斥他、冷落他。
课堂至此进入高潮,学生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我一方面为学生思考的深入感到欣喜,一方面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研读文本,应该说,五六两个学生的发言比前几个学生的发言明显进了一步,已经开始从社会意义上认识别里克夫这个人物了。为了避免学生把对文本的不同解读变成观念的争论,我简介了小说写作的背景,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别里克夫这一人物的意义。
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学习的凭借,学生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语文的感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固然应当允许学生有自己个性的火花,但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让学生全面地整体地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而不能让学生对于要掌握的文本一知半解,错误地理解文本原先的创作意图和传达出来的信息。特别在教授一些离我们年代较远的文章时,由于学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已经有了脱节,节选的片断不能完全展示文本的深刻内涵,这时,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超越已有的知识积累和人生体验正确的解读文本,那种脱离文本的随意发挥事实上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而是一种观念的争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不仅是指对文学作品的再创作,更主要的是指杰出的艺术作品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但人物形象无论怎么丰富和复杂,我们读出的哈姆雷特必须是“哈姆雷特”而不应该是别的什么人,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在文本这个“套子”里解读,绝对不能脱离文本本身。正如王富仁先生所说,解读文本“必须接受作者设定的特定的空间,以及避免那种脱离开对文本作者的基本理解而进行的不着边际的思想批判和艺术挑剔”,我想,王富仁这里所说的“空间”,就是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时的“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