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普通地方高校 “应用型”电子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结合全国、全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制作赛的辅导经验,规划实践教学体系,以传统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模式为基础,增加课外学分实践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提出了传统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相互补充的多元化实践培养体系。
关键词:电子类;实践教学;课外学分
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高校电子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生更是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指导下,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为“应用型”院校,培养既有技术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本科人才。本课题结合历次指导学生参加电子制作赛、设计赛的经验,从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课外实践等方面对如何提高电子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做了深入的探索。
一、改革传统的课内实践性教学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2008年开始对整个实践体系进行改革探索,在对前期毕业生的充分调研基础上,针对本专业的特点及社会的需求,对实践教学计划进行微调,并结合我院办学的实际情况,在2010年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主要体现下面几个方面:
(1)精简传统课程理论课时,增加新兴实践环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电子技术的应用实现提供了虚拟平台,将很多以前只能抽象想象的知识变成了感性的图像、语音等实现,大大提高了电子类课程的可接受程度。在学校加大对计算机设备普及的前提下,我们以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公布的专业知识结构为蓝本,在不改变总的必修学分的前提下,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进行了理论学时压缩,同时增加实践学时,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计算机编程技术。如《信号与系统》课程,把原来的64课时的纯理论课时缩减为54课时理论,增加10课时的实践课时,引入科研中常用的matlab计算机软件,将理论中难以理解的噪声、谐波、频谱、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知识以图形、语音的形式实时显示出现,大大降低了课程的难度系数。
同时,在低年级开设的基础课程中,我们尽可能的将各种的EDA软件穿插于相应的课程中,如电子类学生普遍感到难以学习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我们将proteus软件引入到相应的实践体系,学生首先要在计算机上通过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然后才能在传统的实验箱上实现相应的功能。如直流、交流信号的在三极管构成的放大电路中的放大;等效电路图的简化;反馈放大电路等,通过对仿真、实验结果的对比,绝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把握实验要点,一部分学生能自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一点在学生的各类专业课程设计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学生通过仿真可以提前介入实践,既节省了师生的大量时间,事半功倍。
(2)增加“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早期的办学环节中,由于教学硬件及师资条件的限制,很多实践性教学环节无法正常开出,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对实验室建设的不断投入,我院的实践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使得我们有能力对本专业的实践课程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施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摆脱传统的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实行“边学边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是起引导作用。
二、强化课外实践的纽带连接功能
按照培养计划培养的电子类学生,在理论知识体系上是一系列前后承接的模块,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时,特别是在进行综合项目训练时经常会发生许多问题,如理论设计、理论分析完全正确却无法实现其功能,这是因为电子实践不是书本理论知识的简单叠加,而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只是某个知识体系的主干关节,但是其联接部分却普遍没有做好,如在设计一个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时,需要一个100欧姆的电阻,在做实验时,所有的电阻元件都已经选择好,并且焊接在实验箱上,但是当让学生自己到市场上选择时,就会有问题:是选择金属电阻、碳膜电阻还是线绕电阻?其允许功率是多少?允许误差是多少等等问题都是理论知识中所不曾涉及到的,因此很多学生在毕业时候总觉得四年时间,专业知识零零碎碎学了一大堆,但好像又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针对这方面问题,我们在不改变总的课内课时及總学分的情况下,提出了课内实践与“课外学分实践”相结合的互补式培养计划:按照本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将整个课内实践体系分成四个阶段,每个时间段配合相应的课外综合实践来弥补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地方。
第一阶段,其专业知识尚未入门,对电子类的知识还处于探索阶段,则课外综合实践主要以认识常用电子元件、仪器、简单制作为主,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
第二阶段,开设《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等基础专业课程,则课外综合实践主要带领学生用数模电的知识去搭建实现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子设备,进行一些简单的常用电器维修制作。
同时为了配合“课外实践学分”的开展,我们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实践学习氛围,使学生既提高了对本专业的兴趣,又加深了对专业课程的掌握和提高。
三、总结
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电子类人才培养的关键,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完善的实践平台。借鉴于以往培训学生参加各类电子竞赛的经验,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提出了通过课内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课外实践学分相互补充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实践证明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是十分有效的,同时,也希望本方法能对兄弟院校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韦保林,段吉海等,应用型本科电子技术类课程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5):172-173
[2]傅越千,苏树兵.应用型本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8(6):109-111
项目基金:江西省教改项目:CDIO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XJG12-17-7)2014年九江学院本科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关键词:电子类;实践教学;课外学分
随着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高校电子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生更是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指导下,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为“应用型”院校,培养既有技术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本科人才。本课题结合历次指导学生参加电子制作赛、设计赛的经验,从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课外实践等方面对如何提高电子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做了深入的探索。
一、改革传统的课内实践性教学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2008年开始对整个实践体系进行改革探索,在对前期毕业生的充分调研基础上,针对本专业的特点及社会的需求,对实践教学计划进行微调,并结合我院办学的实际情况,在2010年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主要体现下面几个方面:
(1)精简传统课程理论课时,增加新兴实践环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电子技术的应用实现提供了虚拟平台,将很多以前只能抽象想象的知识变成了感性的图像、语音等实现,大大提高了电子类课程的可接受程度。在学校加大对计算机设备普及的前提下,我们以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公布的专业知识结构为蓝本,在不改变总的必修学分的前提下,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进行了理论学时压缩,同时增加实践学时,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计算机编程技术。如《信号与系统》课程,把原来的64课时的纯理论课时缩减为54课时理论,增加10课时的实践课时,引入科研中常用的matlab计算机软件,将理论中难以理解的噪声、谐波、频谱、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知识以图形、语音的形式实时显示出现,大大降低了课程的难度系数。
同时,在低年级开设的基础课程中,我们尽可能的将各种的EDA软件穿插于相应的课程中,如电子类学生普遍感到难以学习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我们将proteus软件引入到相应的实践体系,学生首先要在计算机上通过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然后才能在传统的实验箱上实现相应的功能。如直流、交流信号的在三极管构成的放大电路中的放大;等效电路图的简化;反馈放大电路等,通过对仿真、实验结果的对比,绝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把握实验要点,一部分学生能自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一点在学生的各类专业课程设计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学生通过仿真可以提前介入实践,既节省了师生的大量时间,事半功倍。
(2)增加“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早期的办学环节中,由于教学硬件及师资条件的限制,很多实践性教学环节无法正常开出,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对实验室建设的不断投入,我院的实践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变化,使得我们有能力对本专业的实践课程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施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摆脱传统的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实行“边学边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要是起引导作用。
二、强化课外实践的纽带连接功能
按照培养计划培养的电子类学生,在理论知识体系上是一系列前后承接的模块,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时,特别是在进行综合项目训练时经常会发生许多问题,如理论设计、理论分析完全正确却无法实现其功能,这是因为电子实践不是书本理论知识的简单叠加,而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只是某个知识体系的主干关节,但是其联接部分却普遍没有做好,如在设计一个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时,需要一个100欧姆的电阻,在做实验时,所有的电阻元件都已经选择好,并且焊接在实验箱上,但是当让学生自己到市场上选择时,就会有问题:是选择金属电阻、碳膜电阻还是线绕电阻?其允许功率是多少?允许误差是多少等等问题都是理论知识中所不曾涉及到的,因此很多学生在毕业时候总觉得四年时间,专业知识零零碎碎学了一大堆,但好像又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针对这方面问题,我们在不改变总的课内课时及總学分的情况下,提出了课内实践与“课外学分实践”相结合的互补式培养计划:按照本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将整个课内实践体系分成四个阶段,每个时间段配合相应的课外综合实践来弥补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地方。
第一阶段,其专业知识尚未入门,对电子类的知识还处于探索阶段,则课外综合实践主要以认识常用电子元件、仪器、简单制作为主,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
第二阶段,开设《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等基础专业课程,则课外综合实践主要带领学生用数模电的知识去搭建实现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子设备,进行一些简单的常用电器维修制作。
同时为了配合“课外实践学分”的开展,我们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实践学习氛围,使学生既提高了对本专业的兴趣,又加深了对专业课程的掌握和提高。
三、总结
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电子类人才培养的关键,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完善的实践平台。借鉴于以往培训学生参加各类电子竞赛的经验,我们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提出了通过课内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课外实践学分相互补充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实践证明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是十分有效的,同时,也希望本方法能对兄弟院校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韦保林,段吉海等,应用型本科电子技术类课程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5):172-173
[2]傅越千,苏树兵.应用型本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8(6):109-111
项目基金:江西省教改项目:CDIO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XJG12-17-7)2014年九江学院本科专业综合改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