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吗”还是开门见山?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iu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吗”是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上人们普遍使用的间接言语,被用来传达“求助”的信息。人们以“在吗”表达求助普遍出于礼貌考虑,认为能缓冲对对方的冒犯。本文先论证了“在吗”的合理性,且进一步根据合作原则、语用预设共知性、面子理论等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结合时代特征,更揭示出其潜在的语用失误。并且认为,导致“在吗”潜在语用失误的根源是“在吗”预示信息而又不提供信息的矛盾属性。
  关键词:在吗;语用失误;面子理论;间接言语行为;在线交际
  中图分类号:C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17-0012-02
  1 引言
  网络即时通讯,因即时、便利,迎合了时代快节奏的需要,成为人们日常沟通和工作的主要交流工具。表面上,网络即时通讯节约了交际双方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模糊双方身份,缩小了地位差。但网络交流的这种优势并不总被保持。反之,一些情况下,正是出于上述优势,人们在网络交流中反而不经意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语用失误,而在微信等网络即时通讯平台上被广泛使用的“在吗”则是最常见的网络语境下潜在的语用失误之一。
  语用学按交际目的将交际划分为互动性交际和信息性交际。前者目的为社交需求,后者目的在于提供或交换新信息。通常,人们使用“在吗”并非仅仅为了互动,更重要的是背后蕴含的“有事相求”的信息。可以说,“在吗”提示了或暗示了信息但未提供信息,正是它的这一特性使其具有语用失误的可能。本文将在语言学相关理论指导下,结合时代特征及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在吗”潜在的语用失误和原因。
  2 “在吗”存在的合理性解释
  “在吗”这一语用的普遍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本节先用语用学理论论证“在吗”属于言语行为中的间接言语行为,再用间接言语行为中解释力最强的“面子理论”解释“在吗”语用的合理存在。
  2.1 “在吗”是间接言语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由美国哲学家Searle在言语行为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是考察间接言语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与含义的推理的一般性理论。按照Searle(1975b:60),一句话是否有间接用意与相应的切适性条件有关。“在吗”的字面语旨是“提问”,但却部分违反了“提问”这一切适性条件中的准备、真诚性和基本条件,反而符合“请求”的语旨,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因此,“在吗”是间接言语。
  2.2 “在吗”与面子需求
  Searle指出,人们使用间接言语行为表达指令式的“主要动机是体现礼貌性”(Searle,1975b:74)。面子理论(Face Theory)是当今最富影响力的礼貌性理论。按照面子理论的主要倡导者Brown和Levinson,其核心概念“面子”(face)即“每个人都要争取的自我的公共形象”(Brown
其他文献
摘要: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渠道﹑以外国民众( 包括境内的各类外籍人士) 为受众对象的交际活动。翻译的本质是传播,外宣翻译更具备鲜明的传播特色。党的十九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期召开的一次重大会议,它能代表最新最强的中国,能突显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十九大报告英译为例,从传
摘要:小品是一种司空见惯而又妙趣横生的语言类娱乐节目。长期以来,不同的学者专家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小品,如修辞学,心理学,民俗学,语言学等,但是,这些研究均没能有效揭示小品的生成机制。大家往往在看过小品笑过之后,便不再深究,我们很少去思考小品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为什么小品会产生幽默的效果?本文就以2018春晚的6个小品为语料,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来分析小品的幽默是如何生成的。  关键词:语用预设;小品;幽
摘要:集多面教学优势的交互式电子白板,以一种新的教育技术,悄然地走进了学校师生中,走进了各科课堂,特别是语文课堂。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帮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能多面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还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交互式电
摘要:在日语中「的」作为结尾词,其应用非常广泛,为了更好地对「的」的连体用法进行了解,在文中以芥川龙之介作品中的「~的な N」与「~的 N」为例,就「的」的连体用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的」;连体用法;芥川龙之介;日语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21-0021-02  前言  「的」作为日语接尾词一直受到瞩目。其中,例如「人間的な性格」、
摘要:诗歌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诗歌,就需要积极地探寻诗歌解读的多角度。文中就以《涉江采芙蓉》的教学为例,探讨了诗歌解读的路径。  关键词:诗歌教学;诗歌内涵;意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2-0055-02  1 教学目标  (1)基于炼字、意象分析,对诗歌内涵展开合理想象(多角度解读);(2)了解本
摘要:“白蛇传”的改写层出不穷,刘以鬯的《蛇》以诗性的小说创作,以其形式的创新和对传统文化色彩的继承,成为众多改本中的优秀之作。“白蛇传”还会继续,但刘以鬯的改写经验值得借鉴:“白蛇传”的改写,要以现代意识,让传统复活。  关键词:“白蛇传”;《蛇》;现代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20-0011-02  “白蛇传”的传奇千年流
摘 要:本文以“万有引力定律”为例,概述如何在HPS教学模式下开发物理科学史,挖掘物理科学史教育的价值,将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融入到物理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形成尊重科学乐于探索的精神,落实育人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HPS教学模式;科学;育人  HPS是科学史(History)、科学哲学(Philosophy)和科学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ce)的简称。H
摘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渝新欧”国际铁路出发点的重庆,其区位优势明显,这给重庆市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正值我国开始大力推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时期,这对于重庆市高等教育能否在此次变革中跻身国际化行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在总结了美国和新加坡高校国际化办学的经验后,结合重庆市高校的实际情况,对其国际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
摘要:“一带一路”政策是我国发起的全球性倡议,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平台。本文旨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缺乏的根源所在,以及如何利用“一带一路”创造的机遇来打破人才瓶颈,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走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一带一路”政策;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缺乏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03-0051-02  
课程资源是指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课程资源不仅仅是教科书、实验仪器等实体,还包括实验室、图书室、体育馆以及科技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也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本文就物理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什么是物理实验资源    在丰富的物理课程资源中,物理实验资源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物理学是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