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吗”是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上人们普遍使用的间接言语,被用来传达“求助”的信息。人们以“在吗”表达求助普遍出于礼貌考虑,认为能缓冲对对方的冒犯。本文先论证了“在吗”的合理性,且进一步根据合作原则、语用预设共知性、面子理论等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结合时代特征,更揭示出其潜在的语用失误。并且认为,导致“在吗”潜在语用失误的根源是“在吗”预示信息而又不提供信息的矛盾属性。
关键词:在吗;语用失误;面子理论;间接言语行为;在线交际
中图分类号:C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17-0012-02
1 引言
网络即时通讯,因即时、便利,迎合了时代快节奏的需要,成为人们日常沟通和工作的主要交流工具。表面上,网络即时通讯节约了交际双方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模糊双方身份,缩小了地位差。但网络交流的这种优势并不总被保持。反之,一些情况下,正是出于上述优势,人们在网络交流中反而不经意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语用失误,而在微信等网络即时通讯平台上被广泛使用的“在吗”则是最常见的网络语境下潜在的语用失误之一。
语用学按交际目的将交际划分为互动性交际和信息性交际。前者目的为社交需求,后者目的在于提供或交换新信息。通常,人们使用“在吗”并非仅仅为了互动,更重要的是背后蕴含的“有事相求”的信息。可以说,“在吗”提示了或暗示了信息但未提供信息,正是它的这一特性使其具有语用失误的可能。本文将在语言学相关理论指导下,结合时代特征及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在吗”潜在的语用失误和原因。
2 “在吗”存在的合理性解释
“在吗”这一语用的普遍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本节先用语用学理论论证“在吗”属于言语行为中的间接言语行为,再用间接言语行为中解释力最强的“面子理论”解释“在吗”语用的合理存在。
2.1 “在吗”是间接言语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由美国哲学家Searle在言语行为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是考察间接言语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与含义的推理的一般性理论。按照Searle(1975b:60),一句话是否有间接用意与相应的切适性条件有关。“在吗”的字面语旨是“提问”,但却部分违反了“提问”这一切适性条件中的准备、真诚性和基本条件,反而符合“请求”的语旨,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因此,“在吗”是间接言语。
2.2 “在吗”与面子需求
Searle指出,人们使用间接言语行为表达指令式的“主要动机是体现礼貌性”(Searle,1975b:74)。面子理论(Face Theory)是当今最富影响力的礼貌性理论。按照面子理论的主要倡导者Brown和Levinson,其核心概念“面子”(face)即“每个人都要争取的自我的公共形象”(Brown
关键词:在吗;语用失误;面子理论;间接言语行为;在线交际
中图分类号:C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17-0012-02
1 引言
网络即时通讯,因即时、便利,迎合了时代快节奏的需要,成为人们日常沟通和工作的主要交流工具。表面上,网络即时通讯节约了交际双方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模糊双方身份,缩小了地位差。但网络交流的这种优势并不总被保持。反之,一些情况下,正是出于上述优势,人们在网络交流中反而不经意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语用失误,而在微信等网络即时通讯平台上被广泛使用的“在吗”则是最常见的网络语境下潜在的语用失误之一。
语用学按交际目的将交际划分为互动性交际和信息性交际。前者目的为社交需求,后者目的在于提供或交换新信息。通常,人们使用“在吗”并非仅仅为了互动,更重要的是背后蕴含的“有事相求”的信息。可以说,“在吗”提示了或暗示了信息但未提供信息,正是它的这一特性使其具有语用失误的可能。本文将在语言学相关理论指导下,结合时代特征及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在吗”潜在的语用失误和原因。
2 “在吗”存在的合理性解释
“在吗”这一语用的普遍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本节先用语用学理论论证“在吗”属于言语行为中的间接言语行为,再用间接言语行为中解释力最强的“面子理论”解释“在吗”语用的合理存在。
2.1 “在吗”是间接言语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由美国哲学家Searle在言语行为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是考察间接言语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与含义的推理的一般性理论。按照Searle(1975b:60),一句话是否有间接用意与相应的切适性条件有关。“在吗”的字面语旨是“提问”,但却部分违反了“提问”这一切适性条件中的准备、真诚性和基本条件,反而符合“请求”的语旨,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因此,“在吗”是间接言语。
2.2 “在吗”与面子需求
Searle指出,人们使用间接言语行为表达指令式的“主要动机是体现礼貌性”(Searle,1975b:74)。面子理论(Face Theory)是当今最富影响力的礼貌性理论。按照面子理论的主要倡导者Brown和Levinson,其核心概念“面子”(face)即“每个人都要争取的自我的公共形象”(Br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