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记》中道:温柔敦厚,诗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由此可见,音乐可以拓展人的心境,是人向善的方向发展。这里强调的,是音乐作品对于人性的道德的教育功能。音乐作品可以从人的内在锻炼人的内心修养。换句话说,一个具有良好音乐素养的人,他的品行和道德也必然是有所见长的。孔子提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分别强调了礼乐对社会的美育作用和音乐的修身作用。孟子认为,艺术活动有助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社会的安定。荀子则认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孔子的礼乐思想是以人的内部修养为基础的,他认为没有仁,礼乐就失去了意义。周公制礼作禾,以礼乐施教,不仅将音乐用于祭祀,并且用于礼乐之中,赋予音乐以道德性和政治教化的作用。
众所周知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后在晋国当大夫,在一次回乡途经汉水,鼓琴时遇到钟子期,结为兄弟,并约定来年中秋再见,不料,第二年,伯牙赴约时,子期已病故。伯牙于坟前祭拜后,摔琴以谢子期知音之情。这个时候的音乐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功能性,上升到一种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来往的中介。在我看来,这得益于音乐作为沟通交流的作用。首先,音乐是一种没有文字,没有界限的表达手段。它超越了地理界限以及种族的制约,仅仅通过跳动的音符来传情达意。因此,随着时代和潮流的变迁,音乐并不会因此而被时代所淘汰,它仿佛一坛陈年的酒,历久弥香。当北京奥运会会场上响起那句熟悉的歌声“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环绕着2008年北京的夜空时,它将所有人的心都连在了一起,增加了国人的凝聚力,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
然而音乐本身的作用并不是其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依靠作曲者根据不同的心理需求或者市场需要而进行创作和再创作。因此,不同类型的音乐所具有的作用也有所不用。正如,每当国歌响起时,人们的心中必然会涌现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在抗战时期,正是有了许许多多以坚持抗战,坚持保卫国家为题材的音乐作品,成为当时引导人们走向光明,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中国东三省,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驱赶“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子,布满西安街头。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从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 。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张寒晖谱写了《松花江上》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他把自己的这首歌教给学生、群众演唱,然后,他带领群众到西安的城墙上,街头中去演唱,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广大东北军官兵的心,竟有数万名官兵听后落泪。“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迅速传遍全国。这种类型的音乐能起到鼓励人心,振奋人心的作用。
于此不同,流行音乐多是以爱情和亲情为主要题材,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余消遣作用。因为因为本身具有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作用。对于城市中快生活节奏,生活压力大的白领来说,音乐可以成为暂时摆脱工作压力的港湾。试着想一下,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一杯咖啡,一本小说,再搭配轻柔的音乐,在忙碌了一周的周末,这该是何等的惬意啊!音乐形态美的审美功能在于可以给人听觉上的愉悦、幻想力的发挥、情绪上的期待。音乐情态美的审美功能在于它对人类情感交流、体验、宣泄、调节等需要的满足,并在移情、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态流入自己的心灵,使之更纯洁、更高尚。它可以使人从现实世界中的心累、物累的紧张状态中解放出来,进入神经松弛、心境恬淡的状态。音乐意境美的审美功能则可以使人类从物质的与人为的压抑中,从异化状态中回归到人的自然状态,恢复生命本来的意义。
不得不提到,出了上述的音乐的常见的作用,音乐还具有独特的医疗作用,正在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与研究。外国一些学者,甚至通过运用莫扎特的音乐,来对一些精神障碍者进行治疗。其实,并非只有莫扎特的音乐具有如此神奇的作用,而是音乐能起到让人精神舒缓的作用, 在某种意义上,本身就是对人的精神起到了一种治疗和修复的作用。音乐可以让狂躁症患者逐渐平静下来,起到类似于镇静剂的作用;能让孤僻症的儿童心灵不再阴暗,逐渐摆脱自卑自闭的苦恼;在我国,我们也已经将音乐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手段。汶川地震中,一些幸存的孩子,在心灵上都普遍存在一些障碍。
在更大的领域中,音乐甚至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促进了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在促进世界的和谐和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音乐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其价值就在于更好地促进这种交流与共处。正如罗门所说:“艺术能够也应该被作为获得世界性理解与同情,从而获得和平与积极的文化合作的手段来加以利用。
正如一句话说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音乐,才能更好地促进世界人民的沟通,让整个地球村更加和谐和美好。因此我们不仅仅需要了解音乐的作用,更应该积极运用音乐所具有的独特的作用,来为人类造福,为世界创造奇迹。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众所周知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后在晋国当大夫,在一次回乡途经汉水,鼓琴时遇到钟子期,结为兄弟,并约定来年中秋再见,不料,第二年,伯牙赴约时,子期已病故。伯牙于坟前祭拜后,摔琴以谢子期知音之情。这个时候的音乐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功能性,上升到一种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来往的中介。在我看来,这得益于音乐作为沟通交流的作用。首先,音乐是一种没有文字,没有界限的表达手段。它超越了地理界限以及种族的制约,仅仅通过跳动的音符来传情达意。因此,随着时代和潮流的变迁,音乐并不会因此而被时代所淘汰,它仿佛一坛陈年的酒,历久弥香。当北京奥运会会场上响起那句熟悉的歌声“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环绕着2008年北京的夜空时,它将所有人的心都连在了一起,增加了国人的凝聚力,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
然而音乐本身的作用并不是其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依靠作曲者根据不同的心理需求或者市场需要而进行创作和再创作。因此,不同类型的音乐所具有的作用也有所不用。正如,每当国歌响起时,人们的心中必然会涌现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在抗战时期,正是有了许许多多以坚持抗战,坚持保卫国家为题材的音乐作品,成为当时引导人们走向光明,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中国东三省,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驱赶“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子,布满西安街头。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从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 。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张寒晖谱写了《松花江上》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他把自己的这首歌教给学生、群众演唱,然后,他带领群众到西安的城墙上,街头中去演唱,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广大东北军官兵的心,竟有数万名官兵听后落泪。“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迅速传遍全国。这种类型的音乐能起到鼓励人心,振奋人心的作用。
于此不同,流行音乐多是以爱情和亲情为主要题材,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余消遣作用。因为因为本身具有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作用。对于城市中快生活节奏,生活压力大的白领来说,音乐可以成为暂时摆脱工作压力的港湾。试着想一下,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午后,一杯咖啡,一本小说,再搭配轻柔的音乐,在忙碌了一周的周末,这该是何等的惬意啊!音乐形态美的审美功能在于可以给人听觉上的愉悦、幻想力的发挥、情绪上的期待。音乐情态美的审美功能在于它对人类情感交流、体验、宣泄、调节等需要的满足,并在移情、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态流入自己的心灵,使之更纯洁、更高尚。它可以使人从现实世界中的心累、物累的紧张状态中解放出来,进入神经松弛、心境恬淡的状态。音乐意境美的审美功能则可以使人类从物质的与人为的压抑中,从异化状态中回归到人的自然状态,恢复生命本来的意义。
不得不提到,出了上述的音乐的常见的作用,音乐还具有独特的医疗作用,正在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与研究。外国一些学者,甚至通过运用莫扎特的音乐,来对一些精神障碍者进行治疗。其实,并非只有莫扎特的音乐具有如此神奇的作用,而是音乐能起到让人精神舒缓的作用, 在某种意义上,本身就是对人的精神起到了一种治疗和修复的作用。音乐可以让狂躁症患者逐渐平静下来,起到类似于镇静剂的作用;能让孤僻症的儿童心灵不再阴暗,逐渐摆脱自卑自闭的苦恼;在我国,我们也已经将音乐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手段。汶川地震中,一些幸存的孩子,在心灵上都普遍存在一些障碍。
在更大的领域中,音乐甚至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促进了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在促进世界的和谐和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音乐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其价值就在于更好地促进这种交流与共处。正如罗门所说:“艺术能够也应该被作为获得世界性理解与同情,从而获得和平与积极的文化合作的手段来加以利用。
正如一句话说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音乐,才能更好地促进世界人民的沟通,让整个地球村更加和谐和美好。因此我们不仅仅需要了解音乐的作用,更应该积极运用音乐所具有的独特的作用,来为人类造福,为世界创造奇迹。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