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是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是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战略举措,是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养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作为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阳光体育》活动内容之一的高校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阳光体育 体育艺术 “2 1”活动项目
1.引言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是整个民族健康素质的根基。体育不仅可以强健学生体魄,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而且在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坚忍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更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我们试图在不同学校联合进行实验研究,使体育学科与艺术学科相互合作交流,通过实验班实验前后的身体形态、心理机能、心理健康及学生成绩、竞技比赛成绩进行实验对比,通过完善各种大学生体育、文艺俱乐部,开展有利于学生健康的集体项目比赛,建立大学生体育文艺社团、文艺俱乐部,创建大学生快乐体育、文艺园地等多种形式,试图改变传统的文体课外活动模式,将大课间“2 1”活动项目模式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种艺术特长,并引入到教育计划中,形成制度,弥补体育教学的不足,改进课外活动传统的组织管理、物质条件、组织活动内容、师资调配等,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才能、社会适应性、情感,促进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本校本科1—3年级200名学生(男女各占50%)为实验班,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相应年级的200名学生(男女各占50%)为对照班。
2.2研究方法
2.2.1实验法:在选定实验学校的基础上,以1—3年级本科学生参加实验,根据各校的体育模式进行实验。实验前、后采用课题组制定的心理、生理、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
2.2.2调查法:通过大课间活动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单项和多个项目的普查、抽查、问卷调查
2.2.3数理统计法:对所有测得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3.实验模式与分析
两个实验学校为落实1小时的体育锻炼,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了体育课以大学生最喜爱的足球、体育艺术类项目为实验课内容,音乐选修课为课外辅导的模式,根据各校的实验模式,我们归纳为三种模式。
3.1 A模式
体育课 大课间锻炼模式的特点:(1)增强了体育课的专业性,体育课包括有大纲课和活动课,活动课又分为体能课内容和体育兴趣选项内容,实验学生在量上增加了活动时间,在质上拓展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尤其是注意到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采用了大课间锻炼的方式(时间60—90分钟),在大课间锻炼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有兴趣的课程,使得课间锻炼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锻炼效果更好。
3.2 B模式
体育课 大课间 课外体育作业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校内、校外一体化。在学校通过体育课和课间锻炼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锻炼方法。这主要是依靠学校体育教师、系里老师和教育功能来完成,在校外开始着手依靠社会力量、依靠以小团体的作用来全面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
3.3 C模式
晨练 体育课 课间锻炼 课外活动模式的特点是提高了晨练和课间锻炼的质量。晨练时间一般在1小时,课间锻炼20—30分钟,1次体育课,24次课外专项体育专项训练,注重晨练、课间锻炼、体育课、课外活动的层次和系统性。
4.实验内容的特点与分析
本研究的实验内容包括完成教学大纲体育课、发展学生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的活动课,提高学生生理和心理负荷水平的课间锻炼、课外活动,专项提高课。体育课的主要特点是突出方法和技能,以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达到“有效体育教学”要求:活动课的主要特点是突出锻炼活动因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方法和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的创造意识,逐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课间锻炼和课外活动的特点是加入了学生锻炼的质量要求和负荷要求。
5.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两年的实验研究,各校于2011年3月和10月对实验的最终结果进行了两次测试。测试结果与实验前的数据进行了比较,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参加实验学生的各项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验前、后相比,总体上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结合各实验学校的不同情况,采用新的体育学习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达到或超过1小时/天,而且对学生正常生长发育、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显著性提高是可行和有效的。
6.结语
6.1本研究探索出的两所学校体育模式均可使学生达到体育锻炼时间;在实际效果上,通过实验前、后的对比,学生的各项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均显著增强(P<O.05)。
6.2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适合各校情况和特点的新的体育模式使学生对体育课、课间锻炼、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态度有明显的变化,喜爱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学生比率大为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导致活动量加大,使学生饭量加大,体质增强,发病率和发困率下降,上课时注意力更为集中。
6.3在实验中探讨了当今条件下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几个关系,总结了四个方面的主要经验,即实验学校领导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优化课堂内容,改革课余体育活动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一体化;体育课程改革必须体现双主体的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具是本实验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些经验对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多种学校体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4在实验中暴露出了两大问题:实施素质教育亟待体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呼唤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阳光体育 体育艺术 “2 1”活动项目
1.引言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是整个民族健康素质的根基。体育不仅可以强健学生体魄,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而且在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坚忍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协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方面更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我们试图在不同学校联合进行实验研究,使体育学科与艺术学科相互合作交流,通过实验班实验前后的身体形态、心理机能、心理健康及学生成绩、竞技比赛成绩进行实验对比,通过完善各种大学生体育、文艺俱乐部,开展有利于学生健康的集体项目比赛,建立大学生体育文艺社团、文艺俱乐部,创建大学生快乐体育、文艺园地等多种形式,试图改变传统的文体课外活动模式,将大课间“2 1”活动项目模式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种艺术特长,并引入到教育计划中,形成制度,弥补体育教学的不足,改进课外活动传统的组织管理、物质条件、组织活动内容、师资调配等,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才能、社会适应性、情感,促进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本校本科1—3年级200名学生(男女各占50%)为实验班,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相应年级的200名学生(男女各占50%)为对照班。
2.2研究方法
2.2.1实验法:在选定实验学校的基础上,以1—3年级本科学生参加实验,根据各校的体育模式进行实验。实验前、后采用课题组制定的心理、生理、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等指标进行比较研究。
2.2.2调查法:通过大课间活动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单项和多个项目的普查、抽查、问卷调查
2.2.3数理统计法:对所有测得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3.实验模式与分析
两个实验学校为落实1小时的体育锻炼,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制定了体育课以大学生最喜爱的足球、体育艺术类项目为实验课内容,音乐选修课为课外辅导的模式,根据各校的实验模式,我们归纳为三种模式。
3.1 A模式
体育课 大课间锻炼模式的特点:(1)增强了体育课的专业性,体育课包括有大纲课和活动课,活动课又分为体能课内容和体育兴趣选项内容,实验学生在量上增加了活动时间,在质上拓展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尤其是注意到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采用了大课间锻炼的方式(时间60—90分钟),在大课间锻炼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有兴趣的课程,使得课间锻炼内容更加丰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锻炼效果更好。
3.2 B模式
体育课 大课间 课外体育作业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校内、校外一体化。在学校通过体育课和课间锻炼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锻炼方法。这主要是依靠学校体育教师、系里老师和教育功能来完成,在校外开始着手依靠社会力量、依靠以小团体的作用来全面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
3.3 C模式
晨练 体育课 课间锻炼 课外活动模式的特点是提高了晨练和课间锻炼的质量。晨练时间一般在1小时,课间锻炼20—30分钟,1次体育课,24次课外专项体育专项训练,注重晨练、课间锻炼、体育课、课外活动的层次和系统性。
4.实验内容的特点与分析
本研究的实验内容包括完成教学大纲体育课、发展学生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的活动课,提高学生生理和心理负荷水平的课间锻炼、课外活动,专项提高课。体育课的主要特点是突出方法和技能,以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达到“有效体育教学”要求:活动课的主要特点是突出锻炼活动因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方法和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活动的创造意识,逐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课间锻炼和课外活动的特点是加入了学生锻炼的质量要求和负荷要求。
5.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两年的实验研究,各校于2011年3月和10月对实验的最终结果进行了两次测试。测试结果与实验前的数据进行了比较,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参加实验学生的各项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验前、后相比,总体上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结合各实验学校的不同情况,采用新的体育学习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达到或超过1小时/天,而且对学生正常生长发育、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显著性提高是可行和有效的。
6.结语
6.1本研究探索出的两所学校体育模式均可使学生达到体育锻炼时间;在实际效果上,通过实验前、后的对比,学生的各项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均显著增强(P<O.05)。
6.2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表明,适合各校情况和特点的新的体育模式使学生对体育课、课间锻炼、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态度有明显的变化,喜爱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学生比率大为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导致活动量加大,使学生饭量加大,体质增强,发病率和发困率下降,上课时注意力更为集中。
6.3在实验中探讨了当今条件下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几个关系,总结了四个方面的主要经验,即实验学校领导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优化课堂内容,改革课余体育活动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一体化;体育课程改革必须体现双主体的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具是本实验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些经验对于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多种学校体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4在实验中暴露出了两大问题:实施素质教育亟待体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呼唤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