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探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_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数学逐渐以一种文化的形态出现在人们面前,数学文化分为广义的数学文化和狭义的数学文化.广义的数学文化是以数学的科学体系为核心,以数学思想、精神、技术、知识、理论等为组成部分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狭义的数学文化专指观念性的成分,强调广义的数学文化对人们行为观念的影响,是一种隐性的数学文化.数学文化在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数学文化的特征及意义
  1数学文化的特征
  (1)数学文化具有理性特征.数学是一种稳定、可靠的知识,它不受外界习俗和权力的影响,只需要实践的检验,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它不断追求最简洁的理论体系,研究的内容不但包括宇宙规律,还包括自身局限.(2)数学文化具有传播性.由于数学语言具有统一性,因此数学文化能够超越民族和国家得到广泛传播.数学语言没有歧义,数学符号较为简洁,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3)数学文化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虽然数学发展的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但在每一个时期仍具有相对稳定的意义,保持着连续发展的状态.(4)数学文化具有应用性特征.数学文化已经逐渐渗透到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方法和手段,它的发展前景广阔,并且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往高科技方向发展.
  2数学文化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数学学科有文化功能,能够对人们起到科学教育和人文的教育,对高职学生来说,数学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精神品格.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精神,这种极具理性的精神能够促进人们思维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数学不但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更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的学科文化,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很强的实用性,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数学,数学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内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大提高,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3)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数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载体,数学课程就是重要的载体.数学不但能带给学生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还蕴涵着很多隐性知识,比如数学发展史、数学知识的来源与背景等,教师在授课时要结合这些隐性知识,引入数学文化思想,使数学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
  二、将数学文化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策略
  1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数学文化
  高职的学生普遍的数学基础比较差,相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也都不太浓厚,如何能够吸引学生听课,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也是我们每个高职数学教师所必须面对的现实,单纯纯粹地讲解数学的公式证明等很难将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可在教学中加入一些人文知识,将一些理论思想的发展过程、一些公式的由来告知学生,或者介绍一下著名数学家的奋斗历史、数学学科取得的辉煌成就,把知识和理论的背景告诉学生,教师可以把数学家的辉煌成就当做励志故事讲给大家,让学生们明白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并不是不劳而获的,而是辛苦的汗水换来的.在微积分的学习中,自然要提到奠基人牛顿和莱布尼兹,牛顿于1661年考上剑桥大学,1665年因为鼠疫的流行回到了家乡,但在校外的生活并没有让牛顿放弃学习,正相反,牛顿在这段时间里有了重大发现,微积分就是在这时候发现的.1667年牛顿返校后继续学习,第二年就获得了硕士学位,1669年就超越了自己的老师,成为科学史上的名人.牛顿研究积分法的时候只有23岁,在一般人看来牛顿无疑是天之骄子,但牛顿自己仍谦虚地称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看得更高更远.牛顿的故事告诉大家即使是天才,也仍需要别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2把应用价值融入到数学文化教育中去
  数学学科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各个学科和领域都有所涉及,很多学生认识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觉得实际生活中用不到这么复杂的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应试,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突显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息息相关,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比如微积分与社会经济生活之间的联系,现在社会提倡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和费用的节省,对于费用的节省问题,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想用最小的资金和最少的劳动力来换取最大的利益,那么运用导数知识就能帮助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做到费用的最小化.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运用微积分,比如切菜,我们在切黄瓜圈的时候,可以利用定积分和微元法计算黄瓜片切成的薄片的面积相加得到黄瓜片的体积,并且瓜片越薄,体积越精确,提高数值的精确度可以利用定积分.在讲授知识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和精确性,提高学习兴趣.
  3构建新型的评价机制
  合理的评价机制不仅能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作用.传统的评价机制只是对学生掌握数学专业知识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数学文化并没有要求,教师要把数学文化加入数学评价中去,并且改变以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采取多种评价方法,改变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三、总结
  文化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数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对整个文化体系和科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要促进数学文化的融入,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改革高职数学教学,促进数学文化的传播和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相信很多数学老师都这样问过自己:究竟怎样学习数学?学习数学其实就是经历一个过程——探索过程. 可以说,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 数学教学中最可贵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精神. 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主动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呢?如何让探索在数学学习中焕发生命的活力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教师的引导是探索的基础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摘要】高等数学是工科院校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不仅是学习后续课程必不可少的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重要作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如何优化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通过高等数学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新时期,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也随之改变.我校在本学期实施了新的教学方式,把由教师向学生主动的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即课堂由学生自己做主,自主讨论,教师只是引导的作用.这一教学的模式是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六人左右,学生的坐姿也和以往不同,把小组成员安排在一起,面对面设置座位,方便学生讨论交流.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高中数学;应用  一、高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贯穿于一名学生求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高中学习期间,这一科目尤为重要,在高考总成绩中所占据的较高分值以及其在理综合各科目中所发挥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普遍反映数学并不受欢迎.文科生觉得数学难懂,把枯燥繁杂的公式、定理视为他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甚至一些高考状元在回顾高中历程时都把学数学称为是“赶鸭子上架”.理科生认为数学枯燥无趣,与生活联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