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要返璞归真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kille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可谓多姿多彩,但细细考量却又缺少语文味,课堂局限于浅尝辄止的分析,干瘪而枯燥。语文课只有返璞归真,其语文味才会更加浓郁芬芳。
  一、 文本诵读——融入生命
  要让语文课真正具有浓浓的语文味,朗读必须有滋有味。《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古代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然后可以有得尔。”都强调了朗读的作用。程翔老师在讲《将进酒》,指导学生朗读“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声音抑扬顿挫,表情悲怆,手随声动,话音未落,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程翔老师说:“朗读必须是要以生命投入的,朗读时你就是李白,李白就是你。”只有融入情感的朗读,才能真正打动别人。要使朗读动人心魄,“情感”无疑该放在第一位——在朗读的其他方面略有瑕疵,也不会影响课的精彩。因为融有生命色彩的朗读,才会使语文课堂具有灵性。
  二、鉴赏观照——心领神会
  张志公先生说“带着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强调的就是读诗文要置身于语言环境和意境中学会鉴赏,学会拼读,才能察其意、悟其情,明其神;才能真正体会语言表达的缜密和行文结构的精巧;才能够使学生主动地自我关照,从而自觉地矫正和提高。
  三、 情感熏陶——发自肺腑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语文课堂应该时时注意营造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孙志清老师在讲《散步》时,她把父母的生活照片投影给学生看,并说了这样一个细节:在孙老师三十多岁时,母亲趁她睡着了,把一条象征吉祥的红丝带系在了她的手腕上。孙老师深情的叙述极具感染力,课堂上萦绕着浓浓的亲情味。学生从这节语文课上感受的远不止教学目标上的“体会亲情,理解亲情”这么简单。
  四、 亮点打造——别具一格
  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现代文教学不外乎:“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细处研讨—比较阅读—迁移深化”;古文教学,再加一步“质疑释文”;古诗歌教学再突出“想象意境”——万变不离其宗。山东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刘霞执教的《使至塞上》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将真正的古诗文诵读巧妙地带进课堂。她在诵读体会诗意时,把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按照拼音的平仄之别标注了符号,并通过范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平仄朗读指导,旨在体验音韵。教师首先强调关于“平声之美”,平声有绵延之感,含强调之意。接着教师点拨“入声之奇”,入声字短促有力,含顿挫之意。并且教师教给学生一首古诗词朗读技法歌诀“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平声吟长仄声短,韵字平仄皆回缓”,尤其是入声字的神奇。再加上刘老师的巧妙引导,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课堂渐入佳境。这正是:语文课,不能没有亮点,深入的挖掘,走到别人走不到的地方,才会有异样的风景。
  五、歌声嘹亮——强化感染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精彩阐释,深入浅出的讲解,对社会人生的剖析——这些对学生来说是大有益处的。可是很多时候,语文教师都有一种困惑:如何将课文内容与渗透德育结合得更好?如果热爱唱歌,有时候歌声会让你的语文课堂灵动飞扬。
  我在执教公开课《乡愁》时,多媒体出现了故障,我灵机一动,对学生说:“大家会唱《大中国》这首歌吗?”“我先唱一段,大家再唱好不好?”我说。
  当我唱完,学生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惊奇。随即,学生的歌声响起——深情而充满活力。我随机导入《乡愁》,学生已被感染,所以,在课堂上,他们的朗读感情充沛,回答问题让我感到惊讶。我知道“歌声”起了多么大的作用!
  随着课的渐近尾声,在谈“收获”环节,我的设计是这样的: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式谈收获——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唱一唱。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说一说”。说的固然不错,但我感觉这算不上课堂的高潮。这么好的诗歌,正是激发他们爱国情感的好时机,播放《我的中国心》的伴奏音乐并动情歌唱:“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我在唱,学生在唱,听课的教师也在唱。
  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要让学生感受文化熏陶的魅力,感受到温馨的人文关怀;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要让学生释放跃动的心声,畅想前所未有的高远境界。
  (作者单位:宁阳第二十中学)
其他文献
他生逢乱世,家道赤贫,不仅父母、哥哥死于饥荒,为求活命,他自己也曾四处乞讨,甚至一度出家为僧。同样是为求温饱,他加入农民起义军。在军中,他历经九死一生,为主帅招募训练出
高校智库是以高校学者为主要人员构成,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协同研究,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附设在高校内部并独立于其院系的研究机构。高校智库成果可分
星海学校是苏州工业园区第一所按现代化标准兴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近10年来,学校以“人人成功、人人成星”为教育理想,以“关注主体、科学创新”为办学策略,以“让教育成为发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努力探讨如何运用多媒体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心声》是九年级上册的一篇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通过小学生李京京的故事,揭示了当前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其人物的性格命运也让我们无尽地牵挂。每次阅读时都会
文章以2013~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精准扶贫对审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精准扶贫倾向和精准扶贫水平越高,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
2016年底,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评公参程序启动,一时间,引爆了舆论的炸弹,质疑声、辩护声此起彼伏,将消停了许久的争议又摊到了公共议题的桌面上来,继续这场持续了数年的论战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消极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发挥学习主体最大的效率,才能让教与学的整个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也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我认為,转变的关键是激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有渴求,有渴求才会主动积极。  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每个人都会对他感兴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
本文提出教学"生成"是教学过程的生长和建构,生成使教学充满灵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局限于精心预设的教学框架,而应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适,关注课堂中的"质疑"、"错误"、"意
数学需要走进生活,不然学生就难以了解数学的价值;图形要走近学生,不然,他们不感兴趣。可是数学与图形怎样走进生活,走近学生?多年来,针对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探究和实践,当信息技术与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