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可谓多姿多彩,但细细考量却又缺少语文味,课堂局限于浅尝辄止的分析,干瘪而枯燥。语文课只有返璞归真,其语文味才会更加浓郁芬芳。
一、 文本诵读——融入生命
要让语文课真正具有浓浓的语文味,朗读必须有滋有味。《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古代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然后可以有得尔。”都强调了朗读的作用。程翔老师在讲《将进酒》,指导学生朗读“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声音抑扬顿挫,表情悲怆,手随声动,话音未落,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程翔老师说:“朗读必须是要以生命投入的,朗读时你就是李白,李白就是你。”只有融入情感的朗读,才能真正打动别人。要使朗读动人心魄,“情感”无疑该放在第一位——在朗读的其他方面略有瑕疵,也不会影响课的精彩。因为融有生命色彩的朗读,才会使语文课堂具有灵性。
二、鉴赏观照——心领神会
张志公先生说“带着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强调的就是读诗文要置身于语言环境和意境中学会鉴赏,学会拼读,才能察其意、悟其情,明其神;才能真正体会语言表达的缜密和行文结构的精巧;才能够使学生主动地自我关照,从而自觉地矫正和提高。
三、 情感熏陶——发自肺腑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语文课堂应该时时注意营造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孙志清老师在讲《散步》时,她把父母的生活照片投影给学生看,并说了这样一个细节:在孙老师三十多岁时,母亲趁她睡着了,把一条象征吉祥的红丝带系在了她的手腕上。孙老师深情的叙述极具感染力,课堂上萦绕着浓浓的亲情味。学生从这节语文课上感受的远不止教学目标上的“体会亲情,理解亲情”这么简单。
四、 亮点打造——别具一格
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现代文教学不外乎:“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细处研讨—比较阅读—迁移深化”;古文教学,再加一步“质疑释文”;古诗歌教学再突出“想象意境”——万变不离其宗。山东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刘霞执教的《使至塞上》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将真正的古诗文诵读巧妙地带进课堂。她在诵读体会诗意时,把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按照拼音的平仄之别标注了符号,并通过范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平仄朗读指导,旨在体验音韵。教师首先强调关于“平声之美”,平声有绵延之感,含强调之意。接着教师点拨“入声之奇”,入声字短促有力,含顿挫之意。并且教师教给学生一首古诗词朗读技法歌诀“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平声吟长仄声短,韵字平仄皆回缓”,尤其是入声字的神奇。再加上刘老师的巧妙引导,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课堂渐入佳境。这正是:语文课,不能没有亮点,深入的挖掘,走到别人走不到的地方,才会有异样的风景。
五、歌声嘹亮——强化感染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精彩阐释,深入浅出的讲解,对社会人生的剖析——这些对学生来说是大有益处的。可是很多时候,语文教师都有一种困惑:如何将课文内容与渗透德育结合得更好?如果热爱唱歌,有时候歌声会让你的语文课堂灵动飞扬。
我在执教公开课《乡愁》时,多媒体出现了故障,我灵机一动,对学生说:“大家会唱《大中国》这首歌吗?”“我先唱一段,大家再唱好不好?”我说。
当我唱完,学生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惊奇。随即,学生的歌声响起——深情而充满活力。我随机导入《乡愁》,学生已被感染,所以,在课堂上,他们的朗读感情充沛,回答问题让我感到惊讶。我知道“歌声”起了多么大的作用!
随着课的渐近尾声,在谈“收获”环节,我的设计是这样的: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式谈收获——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唱一唱。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说一说”。说的固然不错,但我感觉这算不上课堂的高潮。这么好的诗歌,正是激发他们爱国情感的好时机,播放《我的中国心》的伴奏音乐并动情歌唱:“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我在唱,学生在唱,听课的教师也在唱。
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要让学生感受文化熏陶的魅力,感受到温馨的人文关怀;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要让学生释放跃动的心声,畅想前所未有的高远境界。
(作者单位:宁阳第二十中学)
一、 文本诵读——融入生命
要让语文课真正具有浓浓的语文味,朗读必须有滋有味。《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古代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然后可以有得尔。”都强调了朗读的作用。程翔老师在讲《将进酒》,指导学生朗读“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声音抑扬顿挫,表情悲怆,手随声动,话音未落,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程翔老师说:“朗读必须是要以生命投入的,朗读时你就是李白,李白就是你。”只有融入情感的朗读,才能真正打动别人。要使朗读动人心魄,“情感”无疑该放在第一位——在朗读的其他方面略有瑕疵,也不会影响课的精彩。因为融有生命色彩的朗读,才会使语文课堂具有灵性。
二、鉴赏观照——心领神会
张志公先生说“带着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强调的就是读诗文要置身于语言环境和意境中学会鉴赏,学会拼读,才能察其意、悟其情,明其神;才能真正体会语言表达的缜密和行文结构的精巧;才能够使学生主动地自我关照,从而自觉地矫正和提高。
三、 情感熏陶——发自肺腑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语文课堂应该时时注意营造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孙志清老师在讲《散步》时,她把父母的生活照片投影给学生看,并说了这样一个细节:在孙老师三十多岁时,母亲趁她睡着了,把一条象征吉祥的红丝带系在了她的手腕上。孙老师深情的叙述极具感染力,课堂上萦绕着浓浓的亲情味。学生从这节语文课上感受的远不止教学目标上的“体会亲情,理解亲情”这么简单。
四、 亮点打造——别具一格
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现代文教学不外乎:“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细处研讨—比较阅读—迁移深化”;古文教学,再加一步“质疑释文”;古诗歌教学再突出“想象意境”——万变不离其宗。山东省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刘霞执教的《使至塞上》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将真正的古诗文诵读巧妙地带进课堂。她在诵读体会诗意时,把诗歌中的每一个字都按照拼音的平仄之别标注了符号,并通过范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平仄朗读指导,旨在体验音韵。教师首先强调关于“平声之美”,平声有绵延之感,含强调之意。接着教师点拨“入声之奇”,入声字短促有力,含顿挫之意。并且教师教给学生一首古诗词朗读技法歌诀“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平声吟长仄声短,韵字平仄皆回缓”,尤其是入声字的神奇。再加上刘老师的巧妙引导,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课堂渐入佳境。这正是:语文课,不能没有亮点,深入的挖掘,走到别人走不到的地方,才会有异样的风景。
五、歌声嘹亮——强化感染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精彩阐释,深入浅出的讲解,对社会人生的剖析——这些对学生来说是大有益处的。可是很多时候,语文教师都有一种困惑:如何将课文内容与渗透德育结合得更好?如果热爱唱歌,有时候歌声会让你的语文课堂灵动飞扬。
我在执教公开课《乡愁》时,多媒体出现了故障,我灵机一动,对学生说:“大家会唱《大中国》这首歌吗?”“我先唱一段,大家再唱好不好?”我说。
当我唱完,学生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惊奇。随即,学生的歌声响起——深情而充满活力。我随机导入《乡愁》,学生已被感染,所以,在课堂上,他们的朗读感情充沛,回答问题让我感到惊讶。我知道“歌声”起了多么大的作用!
随着课的渐近尾声,在谈“收获”环节,我的设计是这样的:可以选择任何一种方式谈收获——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唱一唱。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说一说”。说的固然不错,但我感觉这算不上课堂的高潮。这么好的诗歌,正是激发他们爱国情感的好时机,播放《我的中国心》的伴奏音乐并动情歌唱:“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我在唱,学生在唱,听课的教师也在唱。
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要让学生感受文化熏陶的魅力,感受到温馨的人文关怀;语文课,要有浓浓的语文味,要让学生释放跃动的心声,畅想前所未有的高远境界。
(作者单位:宁阳第二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