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施工温度与裂缝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ixing0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今天,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仍然时有出现。究其原因,我们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注意不够是其中之一。
  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应力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其次,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然的影响。我们遇到的主要是施工中的温度裂缝,仅对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处理措施做一探讨。
  
  一、裂缝原因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既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
  
  二、温度应力的分析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⑴早期:从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⑵中期:从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⑶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残余应力相迭加。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⑴自生应力。⑵约束应力。
  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三、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⑴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⑵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⑶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⑷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⑸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⑹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用保温措施。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⑴合理地分缝分块。⑵避免基础过大起伏。⑶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
  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的,应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裂缝的发生为主。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
  
  四、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⑴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⑵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⑶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以上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初步探讨,虽然学术界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的,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作者单位:136200吉林省辽源市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其他文献
一些从初中升上来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很难保持其优秀,就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即时地将初中运用得熟练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转变过来,完全是将老的一套运用于新的学习环境下,老的学习方式、方法满足不了对新知识学习的需要,从而导致学习越来越差。怎样使他们继续保持原有的学习优势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试从转变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谈谈我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现状    笔者作过调查,在高中,有很
期刊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而关键的环节;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事关中学物理教学的成败。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是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怎样才能搞好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向课堂教学中的45分钟要质量?这是值得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上好每一节物理课。而要上出高质量的每一节课,就
期刊
【摘要】新课程与旧体系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注重探究,如何正确进行物理探究,是每一位学习者必须掌握的方法,在此,介绍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希望对初学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控制变量法 物理 科学 探究    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总是循序渐进的,许多物理现象的认识总是遵循猜想、论证、最后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科学理论的过程,这就是物理探究。由于影响物理量的因素较多,或在我们没有认识这些物理
期刊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少学生常常把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密度相混淆,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确物体的密度与物质的密度的区别与联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物体的密度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质量与物体体积的比值叫做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密度也可简称为体密度。物体的密度通常又称为视密度。    二、物体的密度与物质的密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物体的密度与物质的密度的相同点:⑴二者定义方法相同,都采用比值定义法
期刊
近几年生物高考非选择题得分明显偏低,尤其是实验题型,学生考完后普遍反映理综三科中生物是最难的,尤其实验题部分,题干中有效信息较隐晦,答题没有方向感。这种舆论影响在校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积极性,对后续教学必然造成严重影响。就此,笔者想对这一现状作一分析,并谈谈自己对解决此问题的一些措施。    一、造成实验题得分低的原因分析    造成实验题普遍得分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位考生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主要包
期刊
【摘要】儿童学习母语非常迅速却费力甚少,而外语学习对成年人来说却极其艰辛乏味,花费时间多收效却很低。通过对比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可以得出一些启示,以帮助成年人来学习外语。  关键词:对比 儿童母语习得 成人 外语学习     一、引言    儿童是语言学习的天才,他们高超的语言认知、卓越的交际能力和惊人的语言习得效果令成年人望尘莫及,羡慕不已。纵观儿童语言习得轻松愉快的过程,对照成年人学习外语的艰
期刊
近几年来,在研究中考物理命题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中考物理命题中,由于疏忽导致的谬误屡见不鲜。现试举如下二例加以说明。    一、由于疏忽,造成命题中的预设答案错误    【例1】(2007年红塔区)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例1选自2007年红塔区初中毕业物理试卷第1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快速普及与发展,电脑与网络正在逐渐演绎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角,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向前拓展,为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快捷。同时,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进入学生的生活,无论对学生当前的学习还是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网络既给教育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又向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当前,我们的中小学生中大部分的话题都与上网有关,“什么网站、什么游戏、和谁聊天”
期刊
细胞或生物体的代谢、生长、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规律隐蔽抽象,这些都给生物学的教与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生物教学中,培养“使用数学”的意识,既可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步伐(新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的能力目标),同时也是提高高考能力的必然要求。教学实践表明,引进数学理念,对相关问题进行定量分析,远比空洞的定性描述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运用数学方法,则可化抽象为具
期刊
中长跑运动是一项需要速度和耐力的综合性项目,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好坏,其一来自于队员的先天素质,良好的体型和心肺功能是一个运动员能否出好成绩的基础。其二,后天的专项训练是其运动成绩提高的必要手段。当一位运动员已具有很好的身体优势,这时就需要有先进的训练手段来提高其运动成绩。于是努力提高其运动成绩成了我们基层体育教师迫切的任务。中学中长跑运动员受条件、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响,他们的课余训练是非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