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关注的重点从物质层次上升到了精神层次。本文从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概念入手,阐述了技工学校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累加效应、社会支持缓冲效应,以及其对学生主观幸福感预测作用的关系,最后分析了技工学校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影响。
关键词:技工学校学生 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
一、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概念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综合衡量生活状态、情感价值等方面的结果,能有效反映出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通常来说,主观幸福感越高,代表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满意,对家人、朋友和社会都有积极作用。
社会支持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支持,即社会中的个体或集体给予物质的支持或帮助。如贫困学生因家庭困难无法继续上学,社会个人捐款或协会捐款能帮助贫困学生就学;二是精神支持,它包括社会整体的认可度和尊重度等。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离不开社会支持,人与人的帮助、社会与人的帮助都支持着和谐社会更好地建设和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高,对人类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二、技工学校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1.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累加效应的关系
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离不开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积极的社会支持和消极的社交行为都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积极的社会交往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消极的社会交往会使学生产生怀疑和畏惧的情绪,降低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情感支持、物质支持和交往支持方面,学生会发生累计效应,在感受社会美好的同时,也能增进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2.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缓冲效应的关系
积极的社会支持可以缓冲消极的社会支持对学生带来的不良感受,使学生树立真诚、美好、和谐的价值观;消极的社会支持经历容易使学生产生害怕和孤单的情绪,加重学生的社会压力,使学生树立悲观的人生价值观,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社会支持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关系
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拥有情感物质的社会支持,造就了学生健康的人生观、美好的社会信仰和满意的主观幸福感;而负面的社会支持,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对未来失去自信。因此,教师应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为学生营造出积极的社会支持环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三、技工学校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影响分析
1.男女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
研究表明,男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在社会支持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为社会整体观念认为女性处于弱势,所以在社会支持上给予了较多帮助,如“女士优先”等。而传统观念要求男性担负责任和义务,维持家庭、帮助弱小等。
2.学生来源不同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
学生的来源包括城市、农村、矿区等,所以导致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不同。城市的学生自小教育程度较高,与人交往具备优势,从和谐的社会交往关系中获得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强;农村学生较内向,交往存在劣势;矿区学生交往范围窄,容易产生相对弱的主观幸福感。
3.独生子女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
独生子女受家庭关注和重视程度较多,在社会上获得的物质和精神关怀也较多,能有良好的主观幸福感;非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与兄弟姐妹相处,性格更开朗,容易产生社会交往行为,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
社会发展促使人们追求幸福,追求自我价值的提升和主观幸福的增加,技工学校的学生也是如此。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讲堂,更是增强学生心理幸福感、塑造高品质人才的场所,因此,学校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彦红.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商洛学报,2010,(12).
[2]杨凤娟,张灵聪.大学生幽默风格与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关键词:技工学校学生 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
一、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概念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综合衡量生活状态、情感价值等方面的结果,能有效反映出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通常来说,主观幸福感越高,代表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满意,对家人、朋友和社会都有积极作用。
社会支持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支持,即社会中的个体或集体给予物质的支持或帮助。如贫困学生因家庭困难无法继续上学,社会个人捐款或协会捐款能帮助贫困学生就学;二是精神支持,它包括社会整体的认可度和尊重度等。
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离不开社会支持,人与人的帮助、社会与人的帮助都支持着和谐社会更好地建设和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高,对人类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二、技工学校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1.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累加效应的关系
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离不开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积极的社会支持和消极的社交行为都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积极的社会交往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消极的社会交往会使学生产生怀疑和畏惧的情绪,降低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在情感支持、物质支持和交往支持方面,学生会发生累计效应,在感受社会美好的同时,也能增进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2.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缓冲效应的关系
积极的社会支持可以缓冲消极的社会支持对学生带来的不良感受,使学生树立真诚、美好、和谐的价值观;消极的社会支持经历容易使学生产生害怕和孤单的情绪,加重学生的社会压力,使学生树立悲观的人生价值观,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社会支持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关系
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拥有情感物质的社会支持,造就了学生健康的人生观、美好的社会信仰和满意的主观幸福感;而负面的社会支持,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对未来失去自信。因此,教师应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为学生营造出积极的社会支持环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三、技工学校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影响分析
1.男女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
研究表明,男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在社会支持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为社会整体观念认为女性处于弱势,所以在社会支持上给予了较多帮助,如“女士优先”等。而传统观念要求男性担负责任和义务,维持家庭、帮助弱小等。
2.学生来源不同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
学生的来源包括城市、农村、矿区等,所以导致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不同。城市的学生自小教育程度较高,与人交往具备优势,从和谐的社会交往关系中获得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强;农村学生较内向,交往存在劣势;矿区学生交往范围窄,容易产生相对弱的主观幸福感。
3.独生子女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
独生子女受家庭关注和重视程度较多,在社会上获得的物质和精神关怀也较多,能有良好的主观幸福感;非独生子女由于在家庭中与兄弟姐妹相处,性格更开朗,容易产生社会交往行为,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
社会发展促使人们追求幸福,追求自我价值的提升和主观幸福的增加,技工学校的学生也是如此。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讲堂,更是增强学生心理幸福感、塑造高品质人才的场所,因此,学校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彦红.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商洛学报,2010,(12).
[2]杨凤娟,张灵聪.大学生幽默风格与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