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考试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考试改革的必要性,指出了目前高职高专英语专业课程传统考试模式的弊端,笔者通过对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与研究,探索构建了符合高职高专教育本质特征的考试模式体系。
关键词:高职 ??英语课程 ??考试模式 改革 探索
一、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辩证地看,考试是一柄双刃剑。科学合理的、改革创新的、富有活力的考试制度有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造就国家所需的创新型人才,而非科学合理的、僵化机械的、束缚学生思想的考试方式则会扼杀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英语课程传统考试模式的弊端
1.?考试方法单调,考核方式单一。目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教学一直是以理论授课为主,考试方法大都是进行理论考核。且多采用的是终结式考核形式的闭卷考试。由于考试次数少,平时又常疏忽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管理,致使学生很难把整个一学期的理论与实践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之每个学生答题的偶然性,所拟试题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一次考试,欲达到较客观地、如实地、全面地反映学生掌握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概率会很低。
2. 考试内容偏窄,命题模式程式化。在英语课程的传统考试中,一般都采用客观试题加主观试题的命题模式。且主观试题比重较大,由于采用限时的闭卷形式,加之又受到主观试题本身内容和形式的局限,而考试内容往往侧重于教材和课堂笔记,只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机械性记忆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范围,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特长得不到发挥,不但难以体现其创造性,甚至还会阻碍某些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限制其创造能力的拓展。
3.信息反馈与教学脱节。在英语课程的传统考试中,评分方法比较片面,只注重考试的评价功能,忽视考试的反馈功能,使之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由于考试是集中在学期末,尽管教师对学生的期末考试试卷做了分析,也发现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但由于通过考试发现的问题是在一个学期课程结束之后,加之平时教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了解的并非全面,而这些问题又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因而失去了分析总结试卷的意义,结果造成信息反馈置后并与教学相脱节。
三、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考试的改革模式及实践
(一)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60%)
形成性考核是现代技术条件下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反馈学习信息,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方法的重要措施;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形成性考核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强化对教师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管理,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的指导和检测。
形成性考核采用了综合性考核、实践活动考核两种基本形式(按100分计)。
1.综合性考核(三次,每次20分,共60分) 综合性考核是根据课程阶段性学习测评需要为形成性考核专门设计的综合性大作业(共3次)。主要由课外调研、书面报告、实训论文等部分组成。教师所出的题目,主要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力求能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2.实践活动考核(40分)
实践活动指学生运用知识进行理论验证的活动,是学生参与、体验、感受、操作的学习活动,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验证、实践、创新的过程。主要训练和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课堂评价、口语表述、讨论问题、课外研讨、课外实训、专业模拟洽谈等。并将各项考核内容分为阶段性的分类考核,综合评定。在完成规定考试题目的前提下,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即兴展示自己口语方面的特长,如自由对话、朗诵、演讲、演唱英文歌曲等,并作为参考分数纳入总评成绩之中。力争使考核形式及内容突出实践性、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努力创建以综合评价与过程评价为主的考试评价体系。
(二)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40%)
终结性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把握。(采用笔试、闭卷形式,卷面分数100分)。其目的是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考试命题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根据课程所涉及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笔试题的难易程度以门槛较低的、中等难度测试题为主,同时也设计一定比例的高难度测试题,通过课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贯穿、交叉,以引导学生进行跨章节、跨学科的联想及拓展能力训练。力求达到考试内容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采纳考试信息反馈,适时改进教学方式
学生考试的信息反馈与改进教学方式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信息反馈是改进教学的依据。通过信息反馈,教师会真正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困难,了解他们通过何种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从而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步入学习英语的良性循环。因此,我们每学期要在考试中获取至少三次信息反馈,这样会随时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我们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考试表现,把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地归纳、系统地分析、逐项地总结,并把这些反馈总结材料作为备课内容,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实用能力双赢的局面。
总之,我们在具体操作中要遵循考核规律。把握以下原则:其一,全面覆盖原则。在考核过程中既要在考核内容上全面覆盖整门课程知识要点,又要应用各种适合于高职教育的考核方式;其二,突出重点原则。在考核内容方面要突出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重点内容要重点考核,并且在考核成绩方面占有较大的比例;其三,难易度均衡原则。在试题的难易程度上要保证均衡,既能使学生成绩呈现正态分布,反映出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整体掌握情况,又能使学生成绩有真实的区分度,反映出个体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而达到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教师完成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过渡。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 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3] 乔玉全.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英语考试改革(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J].2005(05)
[4] 王志瑛.?高职考试方法要服从于高职教育目标.考试周刊[J].2007(19)
[5] 焦爱梅. 学习者自主能力与TE-M成绩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
关键词:高职 ??英语课程 ??考试模式 改革 探索
一、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辩证地看,考试是一柄双刃剑。科学合理的、改革创新的、富有活力的考试制度有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造力,有利于造就国家所需的创新型人才,而非科学合理的、僵化机械的、束缚学生思想的考试方式则会扼杀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英语课程传统考试模式的弊端
1.?考试方法单调,考核方式单一。目前高职院校英语课程的教学一直是以理论授课为主,考试方法大都是进行理论考核。且多采用的是终结式考核形式的闭卷考试。由于考试次数少,平时又常疏忽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管理,致使学生很难把整个一学期的理论与实践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之每个学生答题的偶然性,所拟试题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通过一次考试,欲达到较客观地、如实地、全面地反映学生掌握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概率会很低。
2. 考试内容偏窄,命题模式程式化。在英语课程的传统考试中,一般都采用客观试题加主观试题的命题模式。且主观试题比重较大,由于采用限时的闭卷形式,加之又受到主观试题本身内容和形式的局限,而考试内容往往侧重于教材和课堂笔记,只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机械性记忆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范围,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特长得不到发挥,不但难以体现其创造性,甚至还会阻碍某些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限制其创造能力的拓展。
3.信息反馈与教学脱节。在英语课程的传统考试中,评分方法比较片面,只注重考试的评价功能,忽视考试的反馈功能,使之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由于考试是集中在学期末,尽管教师对学生的期末考试试卷做了分析,也发现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但由于通过考试发现的问题是在一个学期课程结束之后,加之平时教师对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了解的并非全面,而这些问题又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因而失去了分析总结试卷的意义,结果造成信息反馈置后并与教学相脱节。
三、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考试的改革模式及实践
(一)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60%)
形成性考核是现代技术条件下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素质教育,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反馈学习信息,改进课程考核方式方法的重要措施;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形成性考核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强化对教师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管理,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的指导和检测。
形成性考核采用了综合性考核、实践活动考核两种基本形式(按100分计)。
1.综合性考核(三次,每次20分,共60分) 综合性考核是根据课程阶段性学习测评需要为形成性考核专门设计的综合性大作业(共3次)。主要由课外调研、书面报告、实训论文等部分组成。教师所出的题目,主要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力求能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2.实践活动考核(40分)
实践活动指学生运用知识进行理论验证的活动,是学生参与、体验、感受、操作的学习活动,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理论验证、实践、创新的过程。主要训练和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课堂评价、口语表述、讨论问题、课外研讨、课外实训、专业模拟洽谈等。并将各项考核内容分为阶段性的分类考核,综合评定。在完成规定考试题目的前提下,为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即兴展示自己口语方面的特长,如自由对话、朗诵、演讲、演唱英文歌曲等,并作为参考分数纳入总评成绩之中。力争使考核形式及内容突出实践性、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努力创建以综合评价与过程评价为主的考试评价体系。
(二)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40%)
终结性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把握。(采用笔试、闭卷形式,卷面分数100分)。其目的是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考试命题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根据课程所涉及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对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细化。笔试题的难易程度以门槛较低的、中等难度测试题为主,同时也设计一定比例的高难度测试题,通过课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贯穿、交叉,以引导学生进行跨章节、跨学科的联想及拓展能力训练。力求达到考试内容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采纳考试信息反馈,适时改进教学方式
学生考试的信息反馈与改进教学方式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信息反馈是改进教学的依据。通过信息反馈,教师会真正地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困难,了解他们通过何种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从而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步入学习英语的良性循环。因此,我们每学期要在考试中获取至少三次信息反馈,这样会随时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我们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考试表现,把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地归纳、系统地分析、逐项地总结,并把这些反馈总结材料作为备课内容,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实用能力双赢的局面。
总之,我们在具体操作中要遵循考核规律。把握以下原则:其一,全面覆盖原则。在考核过程中既要在考核内容上全面覆盖整门课程知识要点,又要应用各种适合于高职教育的考核方式;其二,突出重点原则。在考核内容方面要突出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重点内容要重点考核,并且在考核成绩方面占有较大的比例;其三,难易度均衡原则。在试题的难易程度上要保证均衡,既能使学生成绩呈现正态分布,反映出学生对知识、能力的整体掌握情况,又能使学生成绩有真实的区分度,反映出个体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而达到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教师完成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过渡。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 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3] 乔玉全.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英语考试改革(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J].2005(05)
[4] 王志瑛.?高职考试方法要服从于高职教育目标.考试周刊[J].2007(19)
[5] 焦爱梅. 学习者自主能力与TE-M成绩研究.[J].疯狂英语(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