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本会计》课程是高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现行的《成本会计》教学模式、授课手段和考核方式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为了实现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成本会计人才及管理人员的教学目标,本文创新性构建了《成本会计》教学体系,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成本会计 教学体系 教学手段 考核方式
引言
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使得近年来本科教育得到蓬勃发展。专业课程是教育的基石和工具,而对教学模式、手段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成本会计》课程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互联系的,其教学应基于企业发展的需要而逐步完善。《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改革与创新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向企业输送的成本会计与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会计专业的学生只有既熟练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又同时具有实践技能,才能在将来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取胜。笔者在多年来的《成本会计》教学实践中,深感以往的教学模式、手段与考核方式方面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探索。
一、《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
《成本会计》课程是高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考试课。《成本会计》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为基础,课程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及实际应用性都较强的特点。在对成本核算及账务处理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涉及较多的核算方法,计算复杂且量大,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及定额法。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对企业所发生的各种要素费用进行归集及分配的方式方法,能够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之后,计算出各种完工产品成本。
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通过对我院及其他高校《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目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教学模式脱离实践
由于高校教学资源的缺乏和教育成本的限制,学生到企业实践的机会极少。《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及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对企业的工艺流程缺乏了解,对成本会计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更是难以想象。对成本核算的内涵,成本核算的方法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一知半解而不知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而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经常会有与车间、生产相关的内容需要理解,因为一名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会计专业的学生虽然都有比较好的会计理论基础,但却对产品生产流程一窍不通,他们在做《成本会计》练习题时,往往只能做到形似,换一种产品,换一种生产流程以后,就出现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分配方法的情况。而且学生还普遍存在着单个计算方法掌握较好,却不能对各个方法在最终产品成本信息形成中发挥的功效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可见,没有实践环节很难将理论知识系统整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二)教学手段单一
由于《成本会计》教材里有大量的计算表格,教师在分析众多表格间数据的结转关系时,容易给学生形成“照本宣科”的枯燥感觉。即使可以用PPT授课,但是为了讲解表格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多以教材为主。目前的《成本会计》课件,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直接再现,就是仅保留章节标题及少量提示。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课时和经费等的限制,使得具有现代化辅助教学作用的《成本会计》软件演示缺乏,学生只能通过手工实验进行理论知识的运用,使得教学效果欠佳。可见,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体现成本会计树状的非线性的知识结构,限制了教学容量,影响了教学明晰性和教学先进性。
(三)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僵化
目前,《成本会计》课程的考核基本上沿用了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平时作业为辅的传统形式,考核内容基本上是对书本知识的直接考察。实务题与实际操作相脱离,没有直观体现出对成本会计岗位技能水平的测试。闭卷考试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可突击性,不能起到应有的以考助学的作用。手工实验环节的评分也仅是以考查的形式体现,使得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由于相关教学环节的缺失,其考核方式也未被考虑。
三、《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
笔者认为,目前缺失的《成本会计》的实践环节恰好是《成本会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成本会计》知识的应用性教学,应包括学校实验和企业实践两部分。学校实验应包括手工实验和软件实验。通过软件演示及实验教学,可锻炼学生对现代化成本核算及账务处理工具的使用能力,而大多数高校教师并未重视。《成本会计》教学主要以企业生产过程为例进行讲解, 但学生对企业生产过程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对成本会计职能就较为模糊,如果辅以案例进行教学,则可更加形象化。可见,实践环节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非常关键。本文面向企业创新构建了《成本会计》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一)创建企业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成本会计》课程中,有大量成本计算单、费用分配表及明细账。数据多、核算繁杂,可操作性较强。在学校《成本会计》理论课程结束且做过实验后,教师即可带领学生到企业去实践,学生可以亲身体会成本会计在现实中的工作内容。第一,学生可以了解企业的工艺过程, 对典型的生产流程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第二, 在企业相关人员和教师的指导下模拟成本会计岗位进行实际操作。例如,针对企业的某项具体经济业务,练习原材料费用的归集及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及分配、制造费用的处理、废品损失及停工损失的处理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分配,并熟悉各种原始凭证的传递、记账凭证的填制和账簿的登记过程。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为使学生对授课内容有一定的形象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可在《成本会计》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用多媒体对相关理论和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演示。案例教学是一种生动具体的教学手段,可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在教学过程中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及给出解决方案。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的探讨,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多媒体的使用应在以往只是显示文字的基础上,以文、图、声、像并茂的方式, 针对《成本会计》教学体系的结构化特点,突出强调各种成本整体核算流程,使学生对各种成本计算方法有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但有些成本计算单之间的勾稽关系也需要教师在黑板上讲解。在利用实验教材,完成手工实验结后,可在计算机房,操作模拟实务的《成本会计》实验软件,为下一步到企业实践打基础。在《成本会计》实验软件教学中,老师不必画很多表格, 学生也不用畏惧复杂的计算, 只需正确输入数据,选择好计算分配的方法,计算机就能将答案迅速准确地算出来。当前,在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中,成本核算软件已得到广泛使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对成本辅助分析核算工具的应用能力。多种教学手段的构成, 如图 2所示。
(三)综合运用考核方式
鉴于《成本会计》课程自身的特点及其教学体系的要求,对学生的考核应本着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考核方式应综合运用。 理论考核方面,可采用闭卷笔试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题型包括单选、多選、判断、计算及综合分析题等。
平时成绩方面,主要依据学生平时上课出勤、课后作业、课堂互动的情况进行打分。实验方面,主要包括手工记账和软件操作两部分。手工实验结束时,需提交记账凭证、账簿、报表及实验报告。软件实验可在计算机上提交实验成果,如提交成本报表。教师从学生实验成果的正确性、及时性、实验纪律及实验态度等方面给与评价。实践方面,可从实际操作能力、协作性和纪律方面进行评价。
课题名称:黑龙江工程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于福生,王俊生,黎文珠.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探讨[J].会计之友,2008,(23):12-13.
[2]万寿义,任月君.成本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郭秀珍.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会计之友.2009.
(作者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成本会计 教学体系 教学手段 考核方式
引言
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使得近年来本科教育得到蓬勃发展。专业课程是教育的基石和工具,而对教学模式、手段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成本会计》课程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互联系的,其教学应基于企业发展的需要而逐步完善。《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改革与创新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向企业输送的成本会计与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会计专业的学生只有既熟练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又同时具有实践技能,才能在将来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取胜。笔者在多年来的《成本会计》教学实践中,深感以往的教学模式、手段与考核方式方面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探索。
一、《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
《成本会计》课程是高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考试课。《成本会计》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为基础,课程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及实际应用性都较强的特点。在对成本核算及账务处理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涉及较多的核算方法,计算复杂且量大,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及定额法。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对企业所发生的各种要素费用进行归集及分配的方式方法,能够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之后,计算出各种完工产品成本。
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通过对我院及其他高校《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目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教学模式脱离实践
由于高校教学资源的缺乏和教育成本的限制,学生到企业实践的机会极少。《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及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对企业的工艺流程缺乏了解,对成本会计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更是难以想象。对成本核算的内涵,成本核算的方法只是停留在理论层次,一知半解而不知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而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经常会有与车间、生产相关的内容需要理解,因为一名成本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熟悉企业的生产流程。会计专业的学生虽然都有比较好的会计理论基础,但却对产品生产流程一窍不通,他们在做《成本会计》练习题时,往往只能做到形似,换一种产品,换一种生产流程以后,就出现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分配方法的情况。而且学生还普遍存在着单个计算方法掌握较好,却不能对各个方法在最终产品成本信息形成中发挥的功效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可见,没有实践环节很难将理论知识系统整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二)教学手段单一
由于《成本会计》教材里有大量的计算表格,教师在分析众多表格间数据的结转关系时,容易给学生形成“照本宣科”的枯燥感觉。即使可以用PPT授课,但是为了讲解表格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多以教材为主。目前的《成本会计》课件,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直接再现,就是仅保留章节标题及少量提示。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课时和经费等的限制,使得具有现代化辅助教学作用的《成本会计》软件演示缺乏,学生只能通过手工实验进行理论知识的运用,使得教学效果欠佳。可见,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体现成本会计树状的非线性的知识结构,限制了教学容量,影响了教学明晰性和教学先进性。
(三)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僵化
目前,《成本会计》课程的考核基本上沿用了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平时作业为辅的传统形式,考核内容基本上是对书本知识的直接考察。实务题与实际操作相脱离,没有直观体现出对成本会计岗位技能水平的测试。闭卷考试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可突击性,不能起到应有的以考助学的作用。手工实验环节的评分也仅是以考查的形式体现,使得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由于相关教学环节的缺失,其考核方式也未被考虑。
三、《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构建
笔者认为,目前缺失的《成本会计》的实践环节恰好是《成本会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成本会计》知识的应用性教学,应包括学校实验和企业实践两部分。学校实验应包括手工实验和软件实验。通过软件演示及实验教学,可锻炼学生对现代化成本核算及账务处理工具的使用能力,而大多数高校教师并未重视。《成本会计》教学主要以企业生产过程为例进行讲解, 但学生对企业生产过程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对成本会计职能就较为模糊,如果辅以案例进行教学,则可更加形象化。可见,实践环节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非常关键。本文面向企业创新构建了《成本会计》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一)创建企业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在《成本会计》课程中,有大量成本计算单、费用分配表及明细账。数据多、核算繁杂,可操作性较强。在学校《成本会计》理论课程结束且做过实验后,教师即可带领学生到企业去实践,学生可以亲身体会成本会计在现实中的工作内容。第一,学生可以了解企业的工艺过程, 对典型的生产流程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第二, 在企业相关人员和教师的指导下模拟成本会计岗位进行实际操作。例如,针对企业的某项具体经济业务,练习原材料费用的归集及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及分配、制造费用的处理、废品损失及停工损失的处理与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分配,并熟悉各种原始凭证的传递、记账凭证的填制和账簿的登记过程。
(二)教学手段多样化
为使学生对授课内容有一定的形象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可在《成本会计》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用多媒体对相关理论和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演示。案例教学是一种生动具体的教学手段,可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在教学过程中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及给出解决方案。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的探讨,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多媒体的使用应在以往只是显示文字的基础上,以文、图、声、像并茂的方式, 针对《成本会计》教学体系的结构化特点,突出强调各种成本整体核算流程,使学生对各种成本计算方法有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解和掌握。但有些成本计算单之间的勾稽关系也需要教师在黑板上讲解。在利用实验教材,完成手工实验结后,可在计算机房,操作模拟实务的《成本会计》实验软件,为下一步到企业实践打基础。在《成本会计》实验软件教学中,老师不必画很多表格, 学生也不用畏惧复杂的计算, 只需正确输入数据,选择好计算分配的方法,计算机就能将答案迅速准确地算出来。当前,在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中,成本核算软件已得到广泛使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对成本辅助分析核算工具的应用能力。多种教学手段的构成, 如图 2所示。
(三)综合运用考核方式
鉴于《成本会计》课程自身的特点及其教学体系的要求,对学生的考核应本着理论考试与实践技能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考核方式应综合运用。 理论考核方面,可采用闭卷笔试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题型包括单选、多選、判断、计算及综合分析题等。
平时成绩方面,主要依据学生平时上课出勤、课后作业、课堂互动的情况进行打分。实验方面,主要包括手工记账和软件操作两部分。手工实验结束时,需提交记账凭证、账簿、报表及实验报告。软件实验可在计算机上提交实验成果,如提交成本报表。教师从学生实验成果的正确性、及时性、实验纪律及实验态度等方面给与评价。实践方面,可从实际操作能力、协作性和纪律方面进行评价。
课题名称:黑龙江工程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于福生,王俊生,黎文珠.高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探讨[J].会计之友,2008,(23):12-13.
[2]万寿义,任月君.成本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郭秀珍.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会计之友.2009.
(作者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