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英国酒馆的经济社会功能

来源 :历史教学·高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国的酒馆可追溯罗马占领时期,快速发展于黑死病之后。封建经济解体之后,英国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位于全国各地交通要道的酒馆为过往商旅提供住宿和饮食等服务,为英国国内市场的建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便利,成为各地商品和人员集散中心。酒馆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饮食住宿服务,减少了转型时期英国的流浪人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酒馆为大众提供了社交、娱乐空间,在一些地方还扮演着行政中心、司法中心、邮政等公共服务机构的角色。中世纪和近代,英国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酒馆。
   [关键词]英国,酒馆,经济功能,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K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18-0041-07
   作为现代英国酒吧的前身,酒馆一直是各种文献资料中常见的词汇。从乔叟故事中的朝圣之旅,到托马斯·杨对各色人等过度光顾酒吧的抱怨,再到现代人列举英国人特性的清单,无一不体现出酒馆在英国社会和文化中所处的重要位置。①黑死病之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员流动的增加,促使英国的各类酒馆数量快速增加;宗教改革驱逐了社区教堂中的世俗活动,酒馆日益成为英國社会世俗活动中心。社会转型时期,英国大众对酒馆的评价充满着矛盾,有些人曾将其视为世间邪恶力量的巢穴,视酒馆店主为流氓,盗贼、强盗、偷猎者的同伙;②而更多人却将酒馆视为“家庭之外的所有人的家”③、同教堂一样重要的社会机构、社会交往和娱乐的中心。本文试图从经济和社会两方面着重论述社会转型时期英国酒馆所承担的重要功能,揭示酒馆成为英国重要文化符号的原因。
  一、英国酒馆的产生和发展
   中世纪英国的酒馆可以分为三类,客栈(Inn)、小酒馆(Tavern)和啤酒馆(Alehouse)。英国酒馆的起源或许可以追溯到罗马占领时期。罗马人在不列颠岛上修建第一条道路时,第一家酒馆就出现了。④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法律文献中也出现了酒馆的记录。7世纪肯特国王的多项立法中都有啤酒馆数量的记录。10世纪以后,法律文献中针对啤酒馆的规定日益增多。12世纪,随着英国城市的兴起和各地之间商路的重启,商业酿酒开始在城市和乡村出现。啤酒店老板娘们(Alewife)在获得一定量的酿酒原料之后,小规模地酿造一些麦酒,⑤留下一部分供家庭成员饮用,剩余部分出售给附近的村民或者来往的路人。在城市,商业酿酒规模同样很小,而且也大多是间歇性的酿酒,售酒大多在户外。伦敦和很多城市的大街上,商贩经常沿街叫卖麦酒;每当市集来临之时,商贩们都会从周围各地赶来,在街道上摆摊售卖麦酒。1500年以前,能为旅客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往来提供住宿、马厩和休闲等服务的主要机构为客栈。客栈的主要功能是为旅客提供住宿和饮食服务,它们主要分布在城市。从乔叟的朝圣故事可知,早在11和12世纪客栈已经出现,而到了15世纪时,客栈的数量已经相当可观。①小酒馆最早出现于12世纪,数量相对较少,也主要分布在城市。
   黑死病之后,啤酒馆的数量出现了急速的增长。根据1577年政府对啤酒馆数量的调查,历史学家估计当时全国的啤酒馆数量约为24000家,这一数字和当时全国的人口比例为1:142。从各地具体情况来看,有些城市啤酒馆的分布比例更高,例如,诺丁汉的啤酒馆和当地的人口比为1:33,约克郡为1:69。②宗教改革后,啤酒馆的数量继续呈增长趋势。根据17世纪30年代的统计,英国境内所有类型啤酒馆的数量大约在47000到55000家之间,比1577年的数字增加了一倍;1700年啤酒馆的数量增长到了58000家。虽然在这期间英国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但人均啤酒馆占有率则一直在上升:1630年左右,英国人口和啤酒馆数量的比例为平均89~104:1;到了1700年左右,这一数字变成87:1。③在某些地方啤酒馆增长的速度比全国平均数要高得多,如1665年在斯塔福德郡每16至17户中就有一户为持证的啤酒馆经营者,④1647年,兰开夏郡南部地区一些村庄,平均每12户就有一户经营啤酒馆。⑤
   与中世纪晚期英国啤酒馆大量涌现同时产生的另一个变化是专业酿酒商的出现,酿酒和售酒日益分离。1594年,约克城市公会开始禁止啤酒零售商酿酒。⑥到1699年,伦敦城所有在售的啤酒只有不到1%由零售商自己酿造。⑦黑死病到宗教改革之间的两百年间,啤酒零售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拥有固定经营场所的啤酒馆成为啤酒零售的主要形式。人们将先前在教堂中举行的各种庆祝活动逐渐转移到啤酒馆之中,教堂在社区中的中心地位逐渐让位于啤酒馆。
   17世纪末,酒吧(Public house)一词开始出现,⑧该词不仅指代啤酒馆,很多时候也指客栈,或者广义上所有类型的酒馆。客栈、小酒馆和啤酒馆在功能上相互重合。18世纪的市政官执政指南曾经规定,“如果一家客栈向公众出售啤酒,那么它也是啤酒馆,同样,如果一家啤酒馆同时为旅客提供住宿和娱乐活动,那它也是客栈”。⑨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内政局逐渐稳定,工商业加速发展,道路交通日渐繁忙,马车运输和各类酒馆都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工业革命后,英国的道路运输状况发生重大改变,马车运输日益被火车运输取代,与此同时,酒店(Hotel)业从客栈行业中分离,成为专门接待旅客住宿的行业;很多小酒馆逐渐演变成咖啡馆。客栈因无法满足火车运输所带来的住宿服务快速增长的需求,而日益依赖当地贸易。客栈同小酒馆和啤酒馆一样,日益依赖为当地和社区提供服务,成为当地人的公共活动场所。
  二、酒馆的经济功能
  中世纪以来,英国各地最初建立的各类酒馆大多位于交通要道附近,构成城市连接乡村的重要节点。14世纪之前,客栈大多位于像伦敦这样的大城市,而进出城市公路两旁则星星点点地分布着小酒馆和啤酒馆。客栈通常位于方便旅客歇脚的地方,如交通路口。在《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开头,乔叟提到的名为“战袍”的客栈,位于伦敦萨瑟克区柏罗高街的东侧,是朝圣者们去往坎特伯雷的必经之地。伦敦出城的主路上,如皮克迪里、牛津街、主教门、奥尔德盖特、柏罗高街等地,都分布着马车客栈。⑩史密斯菲尔德的客栈招待北边的商旅,赫尔本的客栈接待西部到来的旅客和车辆,主教门的客栈接待东部来自盎格利亚的客人,萨瑟克的客栈接待南边的客人。11在乡村,客栈通常位于村子中央,紧邻教堂,有些时候还会占用教堂庭院。1214世纪以后,贵族势力衰弱,很多位于乡村的庄园主住宅也转变成了悬挂其纹章图案的客栈,用来招待日益增长的来往宾客。渡口也常聚集着酒馆。伦敦泰晤士河边的沃平和沙特维的河边,曾是伦敦工作码头的一部分,那里聚集着大量16和17世纪的古老酒吧。①    中世纪和近代的法律文档揭示了位于交通要道上各类酒馆的用途。很多地方的法律文档记载了酒馆经营者向执政官申请经营许可权时所列出的理由,即服务交通要道上过往的旅客。1623年,斯塔福德郡法庭收到一份请愿,要求授权在沃特林大街的申斯通开设一家酒馆,因为那是一条货运马车、载客马车和畜群经常经过的道路。二三十年后,威尔特郡比塞特峡谷的居民们表示当地特别需要一家酒馆,以招待从此路过的乘客和旅行者,因为那里已经成为一条往西通往伦敦的公用道路。②1552年,爱德华六世制定法令,要求所有的酒馆都必须获得经营许可;第二年他又颁布法令,要求限制小酒馆的数量,每个村庄、市镇或者城市只能拥有一家只销售葡萄酒和麦酒的小酒馆。而对于啤酒馆和客栈,该法令则没有强加数量限制,因为不同于小酒馆只出售酒精饮料,它们还为那些住宿的旅客提供住宿和食物。③詹姆士一世制定的第一条法令就重申了酒馆的“真正和基本用途”在于为旅客提供饮食和住宿服务。这些法令的制定足以证明,在16、17世纪王室和议会针对酒馆的一系列立法和行政管制措施中,酒馆的基本社会功能仍然得到了社会中上层阶层的认可,这也是在國家立法措施不断强化的背景下,16和17世纪英国啤酒馆的数量不降反升的重要原因,也是当时国内市场繁荣的明证之一。
   各类酒馆为商旅提供的基本服务包括饮食和住宿。在客栈和酒馆没有充分发展的时候,承担接待旅客任务的大多为教会组织。在很多宗教机构的法令和章程中,都明确规定教士必须遵循好客的礼仪。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教会组织的接待能力显然不能满足不断增长旅客的需求,客栈和啤酒馆便应运而生,承担起部分接待任务,并且日益成为接待旅客的主要力量。富有的商人通常会选择客栈获取住宿、饮食和娱乐,而小商贩、修补匠人、牲畜贩子、运输工等大多会在啤酒馆里获得食物和饮料供给。17世纪60年代,在国王的林恩和诺维奇之间奔走的公共运输工罗伯特·唐宁,路途中通常每周两次光顾比灵福德的一家啤酒馆,他和他的同伴们都会在那里购买食品和饮料。④啤酒馆起初只出售啤酒,到中世纪末期开始出售食物,食品主要以圆面包和蛋糕为主。这类食物制作简单,而且价格实惠,很适合穷人顾客。对于那些能够获得充足谷物和燃料的酿酒者来说,制作面包是他们经常从事的副业,因为经常光顾啤酒馆的穷人们通常无法自己制作食物。在埃塞克斯,爱德华·贝斯的妻子是当地的麦酒零售商,据说她经常烘烤棕色面包出售给当地的穷人。⑤客栈和啤酒馆的住宿服务,对过路的商人非常重要,特别在夜间,住宿能够保证他们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中世纪道路崎岖不平、异常难行,而且有些路段强盗横行,⑥位于道路两侧的客栈和啤酒馆除了为过路的商人提供饮食服务,还可以为夜间赶路的商人提供安全庇护。
   酒馆经营者成分非常复杂,但经营啤酒馆曾是下层社会获取收入、维持生活的重要方式。在所有类型的酒馆中,啤酒馆数量最多,下层社会生活离不开它,其经营者和顾客大多来自社会底层。1590—1619年,肯特郡季审法庭记录的啤酒馆经营者职业显示,大约有一半左右的啤酒馆经营者为劳工、农夫和小土地持有者;在埃塞克斯的特林村,60%的啤酒馆经营者为茅舍农或者劳工阶层。⑦英国革命前,很多涌入伦敦和其他城市的农夫和小手工业者都依靠啤酒零售作为生存手段。人口增长、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土地短缺以及失业等因素导致大量的农业人口涌入大小城市,期望能找到就业机会,然而由于受到城市市政管理和行会制度的制约,大量的城市移民很难融入城市已有的行业之中,于是不得不从事啤酒零售业。1590—1619年间,肯特郡市集小镇的酒馆经营者中大约1/3是劳工和农夫。⑧无论是希望改善家庭经济条件,还是纯粹为了生存的劳动者,这一行业都具有其他行业无以比拟的优势。因为经营啤酒馆不需要经过特殊的培训和学徒生涯,没有行会的限制、资金投入少、家庭经营、行业管理松懈而且社会需求量大等等各种优势,促使经营啤酒馆成为社会下层的首选职业。
   作为重要交通节点的各类酒馆,同时也是各地的货物集结地和贸易点。中世纪的乡村酒馆通常位于村子中心位置和教堂比邻,是乡村商品贸易场所。很多酒馆都以“市场”或者“市场大楼”来命名,因为它们曾是某些货物的储存地。诺顿圣菲利普的“乔治”客栈曾是当地每周市场和每年羊毛市场的交易大厅。该楼下层为旅馆,上层的大房间是羊毛和布匹展示和出售之地。①埃尔斯伯里的老“白牡鹿”客栈里有个房间名为“交易”,曾被用来从事该镇主要的商业交易。②斯图亚特王朝早期,客栈、酒馆和啤酒馆已经开始成为开放市场以外的重要商品交易中心,成为商业活动的枢纽。③规模较大的客栈不仅能为有钱的商人提供良好的住宿服务,同时还能提供大型的马厩和货物储存服务,是大宗商品的集散中心。18世纪末,位于谢菲尔德干草市场的“唐提”客栈,屋前空地面积达到12000平方英尺,拥有容纳60匹马的马厩,是当地最大的马车客栈。④
   分布于各地的啤酒馆则是下层社会商品交易的理想场地。啤酒馆经营者经常会从商贩手中购买和囤积一些物品,在市场外出售。在农村,很多啤酒馆主还会经营一家类似街头小店的商店,向不方便进城购物的村民出售各种小商品。16世纪60年代,在萨里郡,一位名为杰弗里·霍恩的啤酒馆店主,不仅向附近的穷人出售啤酒和面包,还为他们提供蜡烛、盐和其他生活必需品。⑤啤酒馆还通常会出售烟草。此外,啤酒馆的顾客,如旅行商人和小商贩等,会在啤酒馆里同店主和其他顾客做生意;埃塞克斯的贝肯曼在啤酒馆里购买牲猪,流动商贩还在啤酒馆里出售香烟、无花果等。肯特郡的谷物商等商人每天都在啤酒馆里讨价还价,服务人员也会在啤酒馆里为顾客提供服务。⑥理发师会在啤酒馆里为顾客理发,搬运工为顾客搬运货物,还有临时的教师教人读书识字,等等。啤酒馆店主允许各类人等免费在馆内活动,除了饮酒之外不会额外收取费用,因为买卖双方交易时,通常会以饮酒的方式才能达成。罗杰·劳(Roger Lowe)在日记中记载,当牧师伍德先生建议他少喝酒时,他告诉伍德先生有时候他不得不花上两便士购买啤酒才能做成生意。⑦因为在市场和集市上,无论多少钱的买卖,通常双方公认占便宜的一方都会请对方喝上一杯啤酒,以此达成交易。⑧    此外,酒馆的经济活动还包括信贷和金融服务。近代早期以前,英国信贷体系还处在萌芽状,啤酒馆为穷人提供的信贷服务成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的重要途径。中世纪晚期,英国社会人口不断增长,失业率高涨,基本生活物品的价格起伏不定,加上社会流通的小型货币量不足,穷人的生活状况日益恶化。啤酒馆店主是当时社会向穷人提供信贷服务主要来源之一,他们所提供的信贷不仅仅包括在酒馆里的消费欠款,还提供实物抵债、实物抵押借贷等服务。啤酒馆里记账消费现象非常普遍,店主会根据顾客的偿还能力,在一定期限范围内为他们提供一定量的信用额度,并且允许他们多次小额地偿还欠款。从当时的啤酒零售商的遗产清单可以看出,赊账消费非常普遍。1573年,罗格·马斯卡去世时,200多人欠他总计1400英镑之多的债务未还。⑨1575年牛津酿酒商曾经给一位酒馆经营者几桶啤酒,但他只支付了一部分,其余的赊账直到年底还没偿还;⑩坏账是啤酒馆店主最担心的事情,但是大多数啤酒馆还是能够从信贷活动中受益;同时小额的信贷对于穷人来说尤其重要,能够帮助他们度过最艰难的农业歉收时期,使他们不至于饥饿而死。实物典当是啤酒馆主常用的一种信贷方式;穷人在经济困难时,可以将家中的家具、衣物或者首饰等抵押在啤酒馆里换取现金或者食物等,等到有能力偿还债务时再将物品赎回。流浪途中,霍布斯太太在牛津郡亨利镇附近的一家啤酒馆,将自己的指环典当给店主以换取食物和饮料。11
   综上所述,中世纪至近代各地的酒馆为英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便利。尤其从16世纪英国统一国内市场形成到铁路运输兴起之前,英国城市和乡村的各类酒馆是水陆运输的重要环节,它们逐渐成为各地的经济活动中心,是大宗货物的集散中心和普通商品的零售场所。
  三、酒馆的社会功能
   除了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之外,酒馆还承担了多种社会功能。酒馆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以及酒馆提供的食宿等服务,在社会转型时期维护了英国社会的稳定。作为除教堂以外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酒馆为个人的社会交往等活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空间;酒馆里举行的娱乐、展览、比赛等,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形成了具有各地特色的地方文化。在很多地方,酒馆还扮演着其他公共服务机构的角色,如地方行政中心、司法机构、邮局等。
   首先,社会转型时期,酒馆在促进就业、安置流动人员,维护英国社会稳定方面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在所有类型的酒馆中啤酒馆数量最多,而啤酒馆的从业者和顾客大多来自社会底层。转型时期,酒馆业为贫困阶层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向荣分析了斯塔福德郡贫困程度与啤酒馆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1605—1640年间,贫困程度越高的地区,啤酒馆增长速度越快,①这反映了啤酒馆行业对于促进穷人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斯托克弗·雷明庄园档案记载,1384—1407年间,大约130人因酿酒而交罚金;1430—1477年,142人因酿酒受到惩罚。②酒馆业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减轻了地方政府济贫的负担,减少了流浪人员的数量。
   都铎时期和斯图亚特早期,流浪现象成为英国的主要社会问题,给王室统治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地方行政官们不得不面临巨大的行政压力,为流动人员提供食物和救济,维持社会秩序成为他们最为头疼的事情。17世纪初,全英国大约有80000多个流浪汉在英国各条大路上流浪,很大一部分人涌向了城市。③1620年代,伦敦每年平均会接纳1500名非法流浪者,他们大部分居住在郊区的啤酒馆等地。④从都铎时期开始,法官和一些当地官员日益依赖啤酒馆为他们提供住宿服务。此时的啤酒馆虽然经营场所有限,但大部分啤酒馆都会容留顾客住宿。规模较大的啤酒馆通常能够为顾客提供几张床位,而在大部分啤酒馆,顾客要么同店主同住一张床,要么只能在屋子里的木凳或者桌子上将就一两个晚上。
   很多时候外来移民到达一个地方通常会一直居住在啤酒馆里,直到他们找到新的工作为止。1623年,住在雷丁一家啤酒馆的农夫文森特·布兰切,坦承自己在家乡没有工作而不得不外出寻找机会。⑤啤酒馆不仅为他们提供居住点,还经常帮助新移民逃避官方的抓捕。都铎时期的《济贫法》试图采取严厉的措施来消除人口迁徙问题。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制定法令,规定被定罪为窃贼和懒汉的人,将会受到严厉地鞭笞,并且在右耳上用烧红的烙铁烙上印记;二次定罪者将会被罚做两年佣人,三次被抓将会视为重罪。⑥由于政府对游民的打击,啤酒馆服务员很多时候会成为新移民到达新地方的第一份工作,从而使他们成为合法的居民。如果那些劳工不能获得工作而不得不重新踏上迁徙之路,啤酒馆还可以为他们办理通行文件,从而使他们规避政府的惩罚。从1531年开始,所有的贫困旅行者都被要求携带法官签署的通行证,表明旅行的原因和目的地,否则将被视为游手好闲者而受到鞭笞或监禁。很多穷人都会在啤酒馆里购买伪造的通行证。16世纪早期,很多流浪汉都去光顾位于埃塞克斯西蒂尔伯里的一家啤酒馆,从当地一位缺钱的牧师手中购买手写的通行证。⑦当地人有时也会长期以啤酒馆为家,特别是那些熟练工人。他们通常是已经学满出师的学徒,但还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一位名叫威廉·特里姆的熟練纺织工于1568和1569年间曾在诺维奇的四家啤酒馆里居住,每次居住两到3个月。⑧
   社会转型时期,酒馆行业提供的大量就业机会成为贫困阶层度过危机的重要途径;酒馆为流动人口提供的饮食、住宿等服务和便利,帮助政府缓解了社会流浪问题,缓和了社会阶级对立,有利于维护当时英国的社会稳定。
   其次,酒馆为英国人的日常社会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公共空间,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社交场所。转型时期,英国旧有的以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崩溃,通过酒馆的饮酒活动,人们建立并维护着新型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罗杰·劳是兰开夏郡马克菲尔德的阿斯顿镇市场上的一位呢布店学徒,他从1663年开始记录生活日记,一直持续到1674年。在其中的5年时间里,他记录了490条日记,有关饮酒的记录有170次之多。①日记中记载的饮酒经历大多为职业饮酒和娱乐饮酒,发生的场合都是在啤酒馆。从罗杰的饮酒日记,我们可以管窥当时啤酒馆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在这170次饮酒纪录中,只有13次没有提到饮酒伙伴,剩余的157次纪录罗杰都提到了饮酒伙伴的名字,总人数达到129人。和罗杰饮酒的有亲戚、朋友、商业伙伴等,大多数为男士。罗杰多次参与群体饮酒。②当外地的朋友来拜访罗杰时,罗杰通常会将朋友带到啤酒馆招待他们,反之,朋友也会在啤酒馆里招待他。1665年2月,为了招待来自伦敦的罗伯特格蕾丝·沃斯,他们一起饮酒到晚上12点。酒馆里还经常举行个人庆典仪式。例如,他曾经两次作为教父参加儿童的洗礼,并且花费了大量的金钱用于购买啤酒。在劳伦斯·彭德尔贝里的婚礼上,罗杰花费了6便士。③罗杰的日记中还记载了他参加的葬礼等其他仪式。从这些活动来看,酒馆在罗杰建立经济和人际关系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啤酒馆还是人们调解个人纠纷的理想场合。罗杰记录了3次自己在啤酒馆同他人解决纠纷的经历。1663年2月,罗杰帮助协调老约翰·詹金斯和他儿子马修之间的纠纷,当时父子之间正在打官司,闹得不可开交,在罗杰的帮助下,他们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并一同到啤酒馆饮酒,签订协议。④罗杰同他的新情人埃姆·波特在啤酒馆喝酒,被他前任情人玛丽·内勒的亲戚迪克·内勒发现,两人在啤酒馆发生激烈争吵,一周以后迪克主动要求在约翰·詹金斯的啤酒馆达成和解。⑤后来,罗杰还和情人埃姆·波特的前男友在啤酒馆里发生了争吵,两天后他们在另外一家啤酒馆里达成和解。⑥
   此外,酒馆还是社区的娱乐和文化中心。中世纪的客栈大多为两层的环形建筑,中间为庭院,上层带有环形走廊。二楼的走廊不仅被商人用来展示商品,演员还将其作为演出的舞台,因此可以说,客栈是最早的剧院。⑦客栈的院子里会上演杂技和话剧,行吟诗人吟诵歌谣,音乐家演奏乐器。宗教改革以后,英国社会上层和社会主流思潮对教堂娱乐活动和旧时仪式采取了普遍的抵制态度,教堂逐渐失去了社区睦邻友好活动中心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酒馆。到斯图亚特王朝早期时,在很多教区,尤其是英国南部,酒馆已经成为社区游戏和娱乐的中心。⑧除了传统的游戏以外,新型的室内游戏在酒馆里开始流行起来,如掷骰子、十五子棋、纸牌游戏、多米诺牌、台球、弹子球等各式各样的游戏。有些酒馆的室外还有撞柱游戏球道、弹球球道、网球球场、草地保龄球球场、铁圈场地等。行吟诗人的说唱歌谣也在啤酒馆里广泛传唱。乡村的小酒馆里每周都有音乐会,现场人员自发表演节目,酒馆主或者某位常客担当主持,后来酒馆音乐会的演出人员变成职业歌手,现代的音乐会以此为滥觞。⑨
   酒馆里还经常举行各种展览和比赛,如鸟类展、鸟鸣比赛、吸烟比赛、狗和家禽展览等。有些酒馆还装饰成了当地的博物馆。温斯伯里和伯明翰都有“博物馆酒馆”,在最初开放时,酒馆墙壁上挂满了鸟儿标本和动物标本剥制者们的艺术奖杯。如萨顿科尔菲尔德有一个很棒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酒吧。这类酒馆中的佼佼者是位于英国格洛斯特郡伯德利普的“黑马”酒吧,里面陈列了化石、石器武器、旧钱币、绘画和各种令人好奇的物品。⑩
   酒馆里举行的娱乐和文化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酒馆文化,成为英国大街小巷的一道道风景线。
   最后,在近代英国各地市政机构建立起来之前,酒馆曾长期被用作地方行政机构、司法机构和邮局等公共服务机构用地。在艾尔斯伯里,老“白牡鹿”客栈的一个房间曾被用作关税征收官和其他政府官员的办公室;而在隔壁的一个房间,林肯主教大法官和副主教的执行官曾在此为教会征收税费等,时间长达三百年之久。①乡村酒馆经常被用来作为教区的议会会议室。在达拉斯顿,白狮酒馆多年来一直被用作市政厅和教区市政办公室,直到19世纪末该地建立了市政厅才搬离。②在城镇,某些酒馆曾是半官方城市中心。直到维多利亚中期,酒馆还经常被用作城镇的死因裁判法庭、教会委员法庭、自治市官员选举大厅和季审法庭等。③
   啤酒馆还是信息集散中心。近代早期,啤酒馆扮演了邮局、就业信息中心等等一系列重要角色。④16、17世纪人口的增长和社会转型产生了大量的无地和少地农民,他们迫切需要寻找就业机会。传统的就业市场很难满足如此之多待业人员的工作需求,而啤酒馆里人员密集,信息流通快捷,因此很多待业人员希冀能在啤酒馆找到工作机会,行业招工人员也会利用啤酒馆作为他们招收熟练工人的场所。运气好的人会在啤酒馆里成功地找到就业机会。1590年,来自怀特岛的普鲁内拉·考利在南安普顿郡的一家啤酒馆里遇到了法兰西·尼古拉斯,后者知道她失业后,主动提出给她一份工作,她欣然同意。⑤此外,由于当时信息交流方式原始,而且社会识字率较低,因此城市市民、村民以及流动人员之间的信息联系不畅。人们为了获得亲人、朋友或者商业信息,通常会将集市或者市场作为接头点,然而市场开放有时间限制,于是啤酒馆和客栈等便成为人们信息沟通的接头点。南安普顿郡霍尔本的搬运工约翰·汤普森经常往返伦敦和当地之间,他在客栈搬运货物时一直顺便帮他人捎带往返信件。⑥邮政官开设酒馆的例子也很常见。1635年,威廉·布里尔顿爵士在诺森伯兰旅行的时候,曾在纽卡斯尔、安尼克和莫佩思邮政官开设的酒馆里住宿或就餐。⑦这些酒馆就像是当地的邮局。
  
   由此看來,社会转型时期酒馆为英国人的政治、经济、社会交往、文化娱乐等活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公共活动空间,可以说英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酒馆。都铎和斯图亚特时期,是英国酒馆的快速发展时期;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下,英国国内以羊毛和纺织业为龙头的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统一商品市场逐渐形成,矗立在各个交通要道旁的各类酒馆为商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客栈、小酒馆和啤酒馆为不同阶级社会群体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然而宗教改革和冷酷的清教主义,却反对朴素的生活乐趣,它们剥夺了教堂在乡村生活的中心地位,将神职人员同教区居民在生活中的情感纽带剥离开来,酒馆的存在填补了这一社会真空。⑧酒馆提供的自由交流环境,吸引着人们在此从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交往等活动。在酒馆里,通过交流,人们在各自利益和民族情感等方面逐渐产生共同点,因此在英国国民性格和生活的演变中,酒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几百年来,英国各地的酒馆俨然成了经济中心、社交中心、娱乐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总之,酒馆是中世纪和近代英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社会机构。“讲述英国酒馆几乎就是在讲述英格兰自身……它就像橡树、白蜡树、乡村绿地、教堂尖顶一样熟悉的民族意识”,⑨而且“酒馆是英国特有的机构,没有什么比它更具英国性了”。⑩
  【作者简介】左志军,世界史专业博士,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责任编辑:王向阳】
其他文献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历史资料,口述史料  [中国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4—0019—02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附有“教学活动建议”。这些建议,大部分都和“过程与方法”目标密切相关。笔者试以收集资料和调查访问两种教学活动为例,以初中课标中的建议为典型,谈谈对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制定与表述的粗浅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例一 采取小组合作方式
1931年7月,宋庆龄的母亲去世,宋家的治丧过程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颜福庆。在表示过哀悼后,颜福庆提出一个请求,将各界赠送的巨额丧仪捐赠出来建造医院。  原来,身为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医学院前身)首任校长的颜福庆,为了医学院的发展,决心创办医学院的实习医院——既可为教学所用,又能培养医务工作者。在他的倡议下,上海各界名流召开会议,宣布发起中山医院筹备会,并联名签署《筹建中山医院缘起》。 
刘伯温在历史上有两种形象:在官方记载里,他是朱元璋的机密辅佐,为明朝开国做出重要贡献,虽然很牛,但还是“人”的形象;在民间传说里,他通晓天文历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还常显灵,制造了很多神迹,简直就是“神人”。  鲁迅说,诸葛亮到《三国演义》里“多智而近妖”,不是人了;相比之下,刘伯温比诸葛亮“走”得更远,不是妖或人,而是神。  其实,刘伯温在世时,已有人主动联系他,给钱给资源,要捧红他,给他
[关键词]“一战期间”,民族工业,“黄金时代”  [中图分类]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1—0019—03    华东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中有一读图思考,要求学生看下图后,说说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线索。    这幅图主要是培养学生依据图示,提取有效信息、读图思考的能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民族工业在20世纪前30年的发展趋势是,由上升、
[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18-0003-08   采访时间:2020年1月   采访地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峰   问:江老师,您好!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学人,都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也有一种适逢转折期的历史责任感。您是怎么看的呢?   答:生于60年代、在80年代成长起
采访时间:2019年12月   采访地点:清华大学历史系   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吴羚靖   问:您通过多年的探索、积累,在2016年策划、主持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环境史及其对史学的创新研究”。您能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策划、研究的目标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吗?   答:2018年,这个项目顺利通过中期检查,并得到了进一步的资助。这一次的资助主要是用来研发环境史数据库的,我们已经与
安徒生是享誉世界的童话大师,然而其几段爱情都是以悲剧结尾,以致终身未娶。对此,安徒生给出的解释是,为了童话,自己牺牲了所有,包括爱情。但是,真实原因和他童年的一段经历有关。  小时候的安徒生活泼爱动,对所有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祖母工作的收容所是安徒生最喜欢去的地方,因为收容所里住着一群精神失常但很和蔼的精神病患者,他们的心理世界是安徒生一直好奇并想探索的。那天,在安徒生的央求下,祖母答应带他走进
自从大明建立,朱元璋就是三十年如一日的忙。但他30年来一直狠办的一桩冷门事是:抓基建。大明开国时,坦白说就是一个烂摊子: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乡间全是荒地白骨,以前几万人的城市,就剩几百人。对于这穷困现实,朱元璋也动了简单粗暴的大招:满眼悲惨?那就给我重新建。  于是,就在朱元璋年间的各类恩怨里,大明悄然完成了一个奇迹:到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朝疏通河道5018处,整治塘堰40987处,修
从古到今,因工作不顺心而辞职的大有人在。刘知畿和吴兢是唐代官方修史机构中的杰出公务员,曾合作修撰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三朝实录。两个热爱史学的青年未来可期,但彼时史馆的风气不怎么样,高层政治斗争蔓延其中,领导又是外行,要求修史者为当权者隐恶扬善。乌烟瘴气中,二人愤然交上辞职信。  这么不可多得的人才辞职,朝廷当然不会批准。可刘知畿在辞职信中的吐槽伤害了同事和领导的利益,日子愈加不好过,索性选择“创
电视剧《风筝》第一集中,郑耀先审讯打入军统但已经暴露的中共卧底曾墨怡——在这么小的一个场景里,就有两名成功打入军统的卧底,难道军统这么容易被渗透吗?  在目前已经披露的史料中,成功打入军统的卧底几乎没有。戴笠能把軍统发展为国民党最大的情报机构,说明他确实有过人之处,尤其是在对内部人员的监管上。  首先,利用各种途径灌输团体精神,强化思想控制。其次,既有公开的督察室,还有不公开身份和定期轮换的秘密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