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落实思政课教学专项检查的新要求,高职高专的思政课教学工作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 使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课堂的同时,应提倡让典型人物的分析进课堂、让重大事件的辨析进课堂、让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课堂、让学生的行动作业进课堂、让教师的人格魅力进课堂。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 方法 ; 思考
蔡丹阳结合“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践,提出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五个进课堂”:(1)让典型人物的分析进课堂。主要是指让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先进人物成为教学的内容,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生正确人生理想的导向。(2)让重大事件的辨析进课堂。核心是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思考中树立正确的“三观”。两耳不闻窗外事已不太可能,关键是闻的内容,对所闻的态度。(3)让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课堂。要让学生在联系自己的实际中感受到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关心自我成长中引发学习积极性,加强大学生讲政治、会学习、善做人、能做事的导向。(4)让学生的行动作业进课堂。教学要注重实践,给学生留日常行动作业,注意使教学内容与其他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自律意识和言行的引导。(5)让教师的人格魅力进课堂。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用他们的人格魅力促进教学,用良好的形象去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进行榜样引导。
那么,作为高职院校,如何做到这五个结合?我们的体会是:
一、 实施案例教学,把典型人物引入课堂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思政课的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多种媒体的普及,加上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各种消极负面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引导启发学生,促进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事实上,抓住教育契机,巧妙地将国内外热点新闻引用到课堂上来常常会使教学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震撼性,在讲《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时可以播放胡锦涛指示学习“郭明义先进事迹”, 在讲《坚定崇高信念》时播放“感动中国”人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对这些新闻材料的分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自觉的理论创新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为重要,没有理论创新和创造性地理解与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就无法逃脱照本宣科的教条化命运,也就无法吸引人、说服人。理论要生动、理论要创新,就必须提高对现实的参与度和关注度。把金晶事迹及时引进大学生思政课,就体现了这种精神,应该为之喝彩。二、
二、让重大事件的辨析进课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建构主义理论提倡“情境性教学”即主张在教学中创设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体验,刺激思考,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引进时事内容和重点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又能充分利用时政与教材的结合点,解决学生的现实认识问题,促使其观察社会的立场、观点和看法有所升华,从而实现教育的基本要求。
让具有现实性的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斗争、重大问题,成为教学的必有内容,在引导学生搞清楚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过程中提高分析能力,理清人生的重大原则,学会不论身处何种领域、面对何种诱惑,都能保持清醒头脑,把握自己显现出顽强意志。其方法需视情况而择,或是针对学生正在参与的重大活动、对已教过的内容再画龙点睛,或是采取专题形式开展讨论,或是教学内容结合重大纪念日、重大活动日(宣传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或是鼓励学生参与网上信息辨析。让重大事件的辨析进课堂,核心是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思考中树立正确的“三观”。两耳不闻窗外事已不太可能,关键是闻的内容,对所闻的态度。
三、让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课堂
思想道德修养是人一生的课题,它在形成人生观的大学阶段十分重要。要让学生在联系自己的实际中感受到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关心自我成长中引发学习积极性,加强大学生讲政治、会学习、善做人、能做事的导向。为此,一定要理论联系学生的实际。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可以通过讨论,调查研究,开展对话。讨论有口头书面的,定期不定期的,短期长期的。在本学期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讨论题,力求消化理论又了解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3次讨论。每次在课堂讲授之后,留一定时间,请学生进行课堂及书面力,使学生明白思想道德修养不是空洞的说教,它源于讨论,鼓励实话实说。将讨论作业集中后认真阅读,对生活又规范生活。学生关心什么想什么做什么进行分类归纳,在下一次的教学中用较短的时间将重点问题的讨论情况通报给学生,这样做效果明显不同。
四、让学生的行动作业进课堂
教学要注重实践,给学生留日常行动作业,注意使教学内容与其他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自律意识和言行的引导。引导学生从校园里每天演绎着的回避不了的各种社会关系中,体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内涵,大在小中,小中见大。可结合校团委等组织的社会实践,自觉在教学中给予理论上的指导;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在进行道德实践的同时加强“三观”教育,采取行动作业的方式,使作业不再是学生应付教师的差使,而是生动活泼、积极进取的行动。让学生的行动作业进课堂,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使学生明白思想道德修养不是空洞的说教,它源于生活又规范生活。
五、让教师的人格魅力进课堂
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用他们的人格魅力促进教学,用良好的形象去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进行榜样引导。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我们,从而喜欢我们的课。
一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以身示范。有人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师表。”也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因此教师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政治课上,我常给学生说两句话。一句话是“态度决定一切”,另一句话是“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追求的人生、奋斗的人生才是最美的。
二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精湛的业务。如果说以身示范是政治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那么精湛的业务则是体现教师人格魅力的关键。
1、精通专业知识。
2、注重语言的感召力。
3、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关爱上。
教师应当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真学真信、对德育教学和广大学生真情真爱、对德育专业知识和教学管理真才真干、对自身在社会生活各环境中的修养真追真求。德育课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有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经常地反思自己,在备课中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道德修养等。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才会有好的效果,以宽大胸怀丰富情感的人格魅力尊重人,以渊博学识奉献敬业的人格魅力引导人,以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人格魅力影响人。
参考文献
[1]陆学杰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04期
[2]李慧. 教学提高的动力和源泉——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J].文教资料,2010(8).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 方法 ; 思考
蔡丹阳结合“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实践,提出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五个进课堂”:(1)让典型人物的分析进课堂。主要是指让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先进人物成为教学的内容,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学生正确人生理想的导向。(2)让重大事件的辨析进课堂。核心是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思考中树立正确的“三观”。两耳不闻窗外事已不太可能,关键是闻的内容,对所闻的态度。(3)让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课堂。要让学生在联系自己的实际中感受到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关心自我成长中引发学习积极性,加强大学生讲政治、会学习、善做人、能做事的导向。(4)让学生的行动作业进课堂。教学要注重实践,给学生留日常行动作业,注意使教学内容与其他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自律意识和言行的引导。(5)让教师的人格魅力进课堂。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用他们的人格魅力促进教学,用良好的形象去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进行榜样引导。
那么,作为高职院校,如何做到这五个结合?我们的体会是:
一、 实施案例教学,把典型人物引入课堂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思政课的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多种媒体的普及,加上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越来越广,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各种消极负面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引导启发学生,促进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事实上,抓住教育契机,巧妙地将国内外热点新闻引用到课堂上来常常会使教学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震撼性,在讲《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时可以播放胡锦涛指示学习“郭明义先进事迹”, 在讲《坚定崇高信念》时播放“感动中国”人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对这些新闻材料的分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自觉的理论创新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尤为重要,没有理论创新和创造性地理解与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就无法逃脱照本宣科的教条化命运,也就无法吸引人、说服人。理论要生动、理论要创新,就必须提高对现实的参与度和关注度。把金晶事迹及时引进大学生思政课,就体现了这种精神,应该为之喝彩。二、
二、让重大事件的辨析进课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建构主义理论提倡“情境性教学”即主张在教学中创设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感体验,刺激思考,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引进时事内容和重点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又能充分利用时政与教材的结合点,解决学生的现实认识问题,促使其观察社会的立场、观点和看法有所升华,从而实现教育的基本要求。
让具有现实性的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斗争、重大问题,成为教学的必有内容,在引导学生搞清楚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的过程中提高分析能力,理清人生的重大原则,学会不论身处何种领域、面对何种诱惑,都能保持清醒头脑,把握自己显现出顽强意志。其方法需视情况而择,或是针对学生正在参与的重大活动、对已教过的内容再画龙点睛,或是采取专题形式开展讨论,或是教学内容结合重大纪念日、重大活动日(宣传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或是鼓励学生参与网上信息辨析。让重大事件的辨析进课堂,核心是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思考中树立正确的“三观”。两耳不闻窗外事已不太可能,关键是闻的内容,对所闻的态度。
三、让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课堂
思想道德修养是人一生的课题,它在形成人生观的大学阶段十分重要。要让学生在联系自己的实际中感受到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关心自我成长中引发学习积极性,加强大学生讲政治、会学习、善做人、能做事的导向。为此,一定要理论联系学生的实际。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可以通过讨论,调查研究,开展对话。讨论有口头书面的,定期不定期的,短期长期的。在本学期的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讨论题,力求消化理论又了解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3次讨论。每次在课堂讲授之后,留一定时间,请学生进行课堂及书面力,使学生明白思想道德修养不是空洞的说教,它源于讨论,鼓励实话实说。将讨论作业集中后认真阅读,对生活又规范生活。学生关心什么想什么做什么进行分类归纳,在下一次的教学中用较短的时间将重点问题的讨论情况通报给学生,这样做效果明显不同。
四、让学生的行动作业进课堂
教学要注重实践,给学生留日常行动作业,注意使教学内容与其他部门组织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自律意识和言行的引导。引导学生从校园里每天演绎着的回避不了的各种社会关系中,体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内涵,大在小中,小中见大。可结合校团委等组织的社会实践,自觉在教学中给予理论上的指导;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在进行道德实践的同时加强“三观”教育,采取行动作业的方式,使作业不再是学生应付教师的差使,而是生动活泼、积极进取的行动。让学生的行动作业进课堂,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使学生明白思想道德修养不是空洞的说教,它源于生活又规范生活。
五、让教师的人格魅力进课堂
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用他们的人格魅力促进教学,用良好的形象去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进行榜样引导。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我们,从而喜欢我们的课。
一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以身示范。有人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师表。”也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因此教师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政治课上,我常给学生说两句话。一句话是“态度决定一切”,另一句话是“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追求的人生、奋斗的人生才是最美的。
二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精湛的业务。如果说以身示范是政治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那么精湛的业务则是体现教师人格魅力的关键。
1、精通专业知识。
2、注重语言的感召力。
3、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关爱上。
教师应当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真学真信、对德育教学和广大学生真情真爱、对德育专业知识和教学管理真才真干、对自身在社会生活各环境中的修养真追真求。德育课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有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经常地反思自己,在备课中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道德修养等。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才会有好的效果,以宽大胸怀丰富情感的人格魅力尊重人,以渊博学识奉献敬业的人格魅力引导人,以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人格魅力影响人。
参考文献
[1]陆学杰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04期
[2]李慧. 教学提高的动力和源泉——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J].文教资料,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