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是高中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历史课堂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渠道,其科学高效的开展,对于帮助学生熟悉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需要,要求当前高中历史教师重视优化自身教育观念,学会与时俱进,以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开展以及教学方式实施,以提升新时代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
关键词:微课技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
高中时期是一个人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但同时也是学习任务最重的时期。特别是对高中历史这样一门文字性内容较多、故事情节较多的学科,学会科学利用微课技术,来开展具体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不仅能方便教师的教学,减轻教师对于课程知识点的输出压力,同时对于营造轻松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也有着积极的助益。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不断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力推行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作为教师应注重紧跟时代发展,学会将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整合,以充分发挥其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本文也将就微课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开展详尽的探讨。
一、借助微课丰富教学内容表现形式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以语言的方式,结合自制的挂图或是教材插图,为学生展开课程内容的讲解。这一教学模式下,有很多复杂且具有极强抽象性的历史知识,学生往往是一知半解,无法完全深入的掌握和理解。而微课技术的运用,则是可以将原本静态的书面知识以动态视频、图片的方式进行展示,使得知识内容由原本的二维层面转换为三维图形,以这一方式运用,来帮助学生更为印象深刻的记忆相关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西周宗法制》这一课程时,为了形象学生对于西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认知,教师可以在教学准备活动中,运用网络搜集丰富的相关教学资源,制作成短视频的形式带入到课堂,为学生进行直观的展示。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收集电视剧《封神榜》的精彩片段,剪辑进教学课件中,注意将视频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以学生熟悉的电视剧为导入,让学生观看商纣王在组织“朝会”时,对于各个官员的称呼,同时还可以以学生熟悉的人物,像是“比干”、“姬昌”等为导入,让学生思考在“宗法制”的前提下,其子嗣如果合理传承下去,分别是怎样的地位?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书面形的知识带入到趣味故事讲解中,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知识印象有着重要作用。
二、利用微课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不论是哪一课程的内容教学,其中都有着简单知识点以及重难点的区分。而对于高效历史课程教学课堂的构建,就要求教师学会以科学适当的教学方式运用,来有序的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微课技术的合理运用,则是给这一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通过微课技术来为学生详细的讲解历史中某一时间段的重点与难点,可以使学生很容易对历史中的重点与难点掌握好。
例如在教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知识点时,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难点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在课前让学生观看,并在课件的最后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探究。根据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差异,有些学生课前阅读一遍就能理解,有些学生通过阅读两三遍就能理解。在有了一定基础后,再进行具体的课程教学,此时学生的学习水平基本处于同一线,然后教师再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一起完成,学生的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效率也能进一步加快。通过这一方式,使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和学生都不必纠结于个别问题,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也能更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三、运用微课优化课程结构展现
在高中历史课本中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一节课的最后往往是学生脑海里记忆了大量琐碎的知识点,但由于缺少良好且有效总结引导,导致学生无法将知识融会贯通,这同样也使得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然而伴随着微课技术的广泛运用,其强大的可操作性以及对于信息的高效汇总整理,则是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将琐碎知识点连接在一起,使得学生可以进行学习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提升。
例如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课堂教学完成后,其中有着极大的信息量,需要学生深刻记忆的知识点也有很多,为了帮助学生将这些知识点融汇在一起,教师就可以的运用已有的微课课件,制作一个简单汇总表格。让学生先将知识点大体分为两部分,一是形成的過程,二是发展的过程,然后分别对应表格展示,将与之相关的内容填充上去,补足空白部分。除此表格制作外,教师还可以事先做好思维导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连接。通过这一方式带领学生回忆所学,既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同时也能有效锻炼学生的信息分析和汇总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作为新时代教师不能故步自封,而是应迎着改革的潮流而上,不断学习探究新式教学辅助工具的优势,将其切实的发挥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以切实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沈青.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探究[J].新校园(中旬),2018(03):57.
[2]何婷婷.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思考与困惑[J].教育教学论坛, 2017(33):223-224.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高中生生涯规划辅导研究”(课题编号:19PTYB118)阶段性成果。
江西省赣州中学
关键词:微课技术;高中历史;课程教学
高中时期是一个人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但同时也是学习任务最重的时期。特别是对高中历史这样一门文字性内容较多、故事情节较多的学科,学会科学利用微课技术,来开展具体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不仅能方便教师的教学,减轻教师对于课程知识点的输出压力,同时对于营造轻松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也有着积极的助益。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不断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力推行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作为教师应注重紧跟时代发展,学会将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整合,以充分发挥其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本文也将就微课技术与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整合,开展详尽的探讨。
一、借助微课丰富教学内容表现形式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以语言的方式,结合自制的挂图或是教材插图,为学生展开课程内容的讲解。这一教学模式下,有很多复杂且具有极强抽象性的历史知识,学生往往是一知半解,无法完全深入的掌握和理解。而微课技术的运用,则是可以将原本静态的书面知识以动态视频、图片的方式进行展示,使得知识内容由原本的二维层面转换为三维图形,以这一方式运用,来帮助学生更为印象深刻的记忆相关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西周宗法制》这一课程时,为了形象学生对于西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认知,教师可以在教学准备活动中,运用网络搜集丰富的相关教学资源,制作成短视频的形式带入到课堂,为学生进行直观的展示。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收集电视剧《封神榜》的精彩片段,剪辑进教学课件中,注意将视频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左右。以学生熟悉的电视剧为导入,让学生观看商纣王在组织“朝会”时,对于各个官员的称呼,同时还可以以学生熟悉的人物,像是“比干”、“姬昌”等为导入,让学生思考在“宗法制”的前提下,其子嗣如果合理传承下去,分别是怎样的地位?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书面形的知识带入到趣味故事讲解中,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知识印象有着重要作用。
二、利用微课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不论是哪一课程的内容教学,其中都有着简单知识点以及重难点的区分。而对于高效历史课程教学课堂的构建,就要求教师学会以科学适当的教学方式运用,来有序的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微课技术的合理运用,则是给这一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通过微课技术来为学生详细的讲解历史中某一时间段的重点与难点,可以使学生很容易对历史中的重点与难点掌握好。
例如在教学“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知识点时,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难点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在课前让学生观看,并在课件的最后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探究。根据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差异,有些学生课前阅读一遍就能理解,有些学生通过阅读两三遍就能理解。在有了一定基础后,再进行具体的课程教学,此时学生的学习水平基本处于同一线,然后教师再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一起完成,学生的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效率也能进一步加快。通过这一方式,使得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和学生都不必纠结于个别问题,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也能更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三、运用微课优化课程结构展现
在高中历史课本中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一节课的最后往往是学生脑海里记忆了大量琐碎的知识点,但由于缺少良好且有效总结引导,导致学生无法将知识融会贯通,这同样也使得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然而伴随着微课技术的广泛运用,其强大的可操作性以及对于信息的高效汇总整理,则是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将琐碎知识点连接在一起,使得学生可以进行学习知识的进一步巩固提升。
例如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课堂教学完成后,其中有着极大的信息量,需要学生深刻记忆的知识点也有很多,为了帮助学生将这些知识点融汇在一起,教师就可以的运用已有的微课课件,制作一个简单汇总表格。让学生先将知识点大体分为两部分,一是形成的過程,二是发展的过程,然后分别对应表格展示,将与之相关的内容填充上去,补足空白部分。除此表格制作外,教师还可以事先做好思维导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连接。通过这一方式带领学生回忆所学,既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同时也能有效锻炼学生的信息分析和汇总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作为新时代教师不能故步自封,而是应迎着改革的潮流而上,不断学习探究新式教学辅助工具的优势,将其切实的发挥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以切实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沈青.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探究[J].新校园(中旬),2018(03):57.
[2]何婷婷.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思考与困惑[J].教育教学论坛, 2017(33):223-224.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高中生生涯规划辅导研究”(课题编号:19PTYB118)阶段性成果。
江西省赣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