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时期的孩子侧重于具体形象的思维,对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笔者发现,幼儿对吹泡泡活动尤为感兴趣。本研究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检验泡泡器的活动方式,达到使幼儿学会运用经验解决问题的目的,启发幼儿对科学与自然的探索兴趣。
【关键词】幼儿科学 探究能力 经验获得 启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16-02
一、活动背景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源于生活,源于兴趣”尤为重要。小班的孩子特別钟情于吹泡泡、追泡泡,而他们已有的吹泡泡工具都是千篇一律的现成品。因此,我们让幼儿尝试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自制吹泡泡工具,通过一系列富有趣味与创造性的活动,探究吹泡泡工具的多样性和可变性,从而让幼儿真正地体验科学,体会探索,感受发现的快乐,真正实现有价值、有意义地学习。
二、活动目标
在第一次的试教中,我把活动目标定位为:
1.探索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了解有小孔的工具都能吹出泡泡。
2.尝试用不同小孔形状的器具吹泡泡,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3.喜欢参与游戏,对吹泡泡的活动感兴趣。
通过分析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真研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下的核心经验,我发现原目标的第一条和第二条是并列关系,反映的幼儿能力水平在同一维度,体现不出递进和延伸。另外,缺少了情感价值的目标。因此,我重新制定了以下三点目标:
1.感知有孔的工具都能吹出泡泡,并根据这一规律自制泡泡器。
2.初步学习运用猜测、操作、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3.喜欢参与吹泡泡的活动,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核心目标有两个:一是探索各种吹泡泡的工具,了解有孔的材料都能吹出泡泡,二是尝试改变物体的形状,自制吹泡泡的工具。两者具有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二个目标的实现依赖第一个目标,是第一个目标的迁移和运用,体现的是幼儿运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在活动开场,我创设了“鱼妈妈带鱼宝宝一起吹泡泡”的游戏情境,增强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活动的趣味性。随后出示四样工具分别为;漏勺、钥匙、树叶、积木,让幼儿观察之后大胆猜测运用这四种工具是否能吹出泡泡,并对幼儿的猜测结果进行记录。
2.感知探究,分享结果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带着对这些工具能否吹出泡泡的疑惑进行操作实验。实验中,老师带领幼儿们到场地中,让幼儿们用自己选择的工具进行吹泡泡活动。观察并记录幼儿们自己选择的工具能否吹出泡泡,使幼儿们验证自己的猜测结果和实践结果是否一致,再把结果进行简单的图示记录。在这个环节中,探索过程是重点,操作记录是难点。
3.集体验证,总结规律
老师和孩子共同观察记录每个人所选择的工具是否能作泡泡器使用。根据表格的内容再次集体验证,4种工具是否能吹出泡泡,并且尝试改变物体的形状,观察是否还能吹出泡泡,给幼儿再次观察的机会,观察能吹出泡泡的工具都具有什么特征,吹出的泡泡都是什么形状的?同时追问“为什么能吹出泡泡,不同形状的物体吹出的泡泡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幼儿有了直接经验就能很快总结出规律,“有孔的东西都能吹出泡泡,不同形状的物体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带领幼儿总结以上规律,通过实践验证激发幼儿的探究能力,发展幼儿对事物规律的总结能力。
4.经验拓展,增添乐趣
在本节中,启发幼儿根据前面实验得出的结论,把树叶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幼儿可自主选择剪刀、木棍、打孔机等工具。当然,也可以不用工具,直接用卷的方法把树叶做成吹泡泡器。拓展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确保活动的安全性。
四、活动反思
1.活动凸显科学性
教师发现和保护幼儿对“泡泡”的好奇心,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引导幼儿通过实验得出科学的结果,并用简单的图示进行记录,这些都体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同时教师把这些科学知识运用于新的延伸环节,保护了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为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打下基础,凸显了科学获得的特点,体现了本次活动的理论科学性。
本次活动基于幼儿对泡泡的喜爱出发,通过实践之前对结果的预测使幼儿带着问题开始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遇到问题时向老师寻求帮助,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在活动中总结规律。这种设置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本次活动的实践科学性。
2.活动选材生活化
本次活动的亮点聚焦在吹泡泡的工具上,运用漏勺、钥匙、树叶、积木等常见物品来吹泡泡。幼儿通过操作这些材料,感知吹泡泡工具尽管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但具有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有洞洞,且无论什么形状的洞洞吹出的泡泡形状都是一样的。教师再引导幼儿把树叶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并鼓励他们去寻找生活中更多的吹泡泡工具,开展更广泛的探索和研究,保证了幼儿自然、开放的探索环境。提高了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启发幼儿探索自然,研究自然的热情。
3.活动的不足
由于小班孩子对表格的认知性不强,所以设计的记录表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影响了幼儿的操作。小班幼儿侧重具体形象思维。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设计的记录表是表格式,第一排贴工具的图片,第二排记录猜测结果,第三排记录试验结果,备注中写孩纸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具体操作时,应将笑脸贴在可以吹出泡泡的工具下面,但孩子会把代表结果的哭脸或者笑脸贴在工具的旁边。因此我尝试运用两个大圆圈来表示能吹出泡泡和不能吹出泡泡,让孩子们把笑脸分别贴在这两个圈圈中,降低了难度,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科学活动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材料和教师的支持引导,只有保证高质量的科学活动,才能激发孩子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喜欢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探究问题成为会玩爱玩的科学人。
【关键词】幼儿科学 探究能力 经验获得 启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116-02
一、活动背景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源于生活,源于兴趣”尤为重要。小班的孩子特別钟情于吹泡泡、追泡泡,而他们已有的吹泡泡工具都是千篇一律的现成品。因此,我们让幼儿尝试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自制吹泡泡工具,通过一系列富有趣味与创造性的活动,探究吹泡泡工具的多样性和可变性,从而让幼儿真正地体验科学,体会探索,感受发现的快乐,真正实现有价值、有意义地学习。
二、活动目标
在第一次的试教中,我把活动目标定位为:
1.探索用不同的材料吹泡泡,了解有小孔的工具都能吹出泡泡。
2.尝试用不同小孔形状的器具吹泡泡,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3.喜欢参与游戏,对吹泡泡的活动感兴趣。
通过分析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真研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下的核心经验,我发现原目标的第一条和第二条是并列关系,反映的幼儿能力水平在同一维度,体现不出递进和延伸。另外,缺少了情感价值的目标。因此,我重新制定了以下三点目标:
1.感知有孔的工具都能吹出泡泡,并根据这一规律自制泡泡器。
2.初步学习运用猜测、操作、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3.喜欢参与吹泡泡的活动,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核心目标有两个:一是探索各种吹泡泡的工具,了解有孔的材料都能吹出泡泡,二是尝试改变物体的形状,自制吹泡泡的工具。两者具有密切的逻辑关系,第二个目标的实现依赖第一个目标,是第一个目标的迁移和运用,体现的是幼儿运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在活动开场,我创设了“鱼妈妈带鱼宝宝一起吹泡泡”的游戏情境,增强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活动的趣味性。随后出示四样工具分别为;漏勺、钥匙、树叶、积木,让幼儿观察之后大胆猜测运用这四种工具是否能吹出泡泡,并对幼儿的猜测结果进行记录。
2.感知探究,分享结果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带着对这些工具能否吹出泡泡的疑惑进行操作实验。实验中,老师带领幼儿们到场地中,让幼儿们用自己选择的工具进行吹泡泡活动。观察并记录幼儿们自己选择的工具能否吹出泡泡,使幼儿们验证自己的猜测结果和实践结果是否一致,再把结果进行简单的图示记录。在这个环节中,探索过程是重点,操作记录是难点。
3.集体验证,总结规律
老师和孩子共同观察记录每个人所选择的工具是否能作泡泡器使用。根据表格的内容再次集体验证,4种工具是否能吹出泡泡,并且尝试改变物体的形状,观察是否还能吹出泡泡,给幼儿再次观察的机会,观察能吹出泡泡的工具都具有什么特征,吹出的泡泡都是什么形状的?同时追问“为什么能吹出泡泡,不同形状的物体吹出的泡泡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幼儿有了直接经验就能很快总结出规律,“有孔的东西都能吹出泡泡,不同形状的物体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带领幼儿总结以上规律,通过实践验证激发幼儿的探究能力,发展幼儿对事物规律的总结能力。
4.经验拓展,增添乐趣
在本节中,启发幼儿根据前面实验得出的结论,把树叶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幼儿可自主选择剪刀、木棍、打孔机等工具。当然,也可以不用工具,直接用卷的方法把树叶做成吹泡泡器。拓展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确保活动的安全性。
四、活动反思
1.活动凸显科学性
教师发现和保护幼儿对“泡泡”的好奇心,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引导幼儿通过实验得出科学的结果,并用简单的图示进行记录,这些都体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同时教师把这些科学知识运用于新的延伸环节,保护了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为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打下基础,凸显了科学获得的特点,体现了本次活动的理论科学性。
本次活动基于幼儿对泡泡的喜爱出发,通过实践之前对结果的预测使幼儿带着问题开始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遇到问题时向老师寻求帮助,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在活动中总结规律。这种设置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了本次活动的实践科学性。
2.活动选材生活化
本次活动的亮点聚焦在吹泡泡的工具上,运用漏勺、钥匙、树叶、积木等常见物品来吹泡泡。幼儿通过操作这些材料,感知吹泡泡工具尽管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但具有共同特点,那就是都有洞洞,且无论什么形状的洞洞吹出的泡泡形状都是一样的。教师再引导幼儿把树叶变成吹泡泡的工具,并鼓励他们去寻找生活中更多的吹泡泡工具,开展更广泛的探索和研究,保证了幼儿自然、开放的探索环境。提高了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启发幼儿探索自然,研究自然的热情。
3.活动的不足
由于小班孩子对表格的认知性不强,所以设计的记录表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影响了幼儿的操作。小班幼儿侧重具体形象思维。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设计的记录表是表格式,第一排贴工具的图片,第二排记录猜测结果,第三排记录试验结果,备注中写孩纸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具体操作时,应将笑脸贴在可以吹出泡泡的工具下面,但孩子会把代表结果的哭脸或者笑脸贴在工具的旁边。因此我尝试运用两个大圆圈来表示能吹出泡泡和不能吹出泡泡,让孩子们把笑脸分别贴在这两个圈圈中,降低了难度,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科学活动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材料和教师的支持引导,只有保证高质量的科学活动,才能激发孩子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喜欢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探究问题成为会玩爱玩的科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