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本种植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中班幼儿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针对笔者的教学经验探讨幼儿园园本种植活动的开展措施。
【关键词】幼儿园;园本种植活动;中班幼儿;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127-01
一、园本种植活动的意义
幼儿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他们普遍缺乏生命意识,对于自然界的生命缺乏必备的尊重、了解与爱护,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知,也是微乎其微。园本种植活动是当前幼儿教育中非常流行的一种活动,利用该种类型的活动,可以让幼儿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亲自动手参与,对于幼儿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十分有益。
燕子矶幼儿园的前身是陶行知先生开设的乡村幼稚园,陶行知先生认为,任何的教学活动都要与实践相结合,旨在解决问题。在陶行知看来,生活中处处有教育的意义,而社会也有着学校的育人功能,在社会这个场所中,“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同学、人人是学生”,此外,陶行知认为,教师必须要拆除传统社会和学校之间的距离,发挥出教育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园积极推广园本种植活动,致力于为中班幼儿提供更好的锻炼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实践中,幼儿学会了小锄头、洒水壶等种植工具的使用方法,在照顾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学会施肥、浇水、捉虫的方法,还长期了为植物培土、摘心、间苗、腹膜等技能。我们在开展园本课程时,根据陶行知“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从基础进行创新,不仅引导孩子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还对植物进行跟踪、深入学习,一起分享丰收的果实,取得了幼儿与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中班幼儿园本种植的开展措施分析
(一)以生活教育理念出发,确定课程目标
陶行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学家,在上世纪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他怀着崇高的目的,开展了多个教育实验,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国家教育文化的精髓,创造性的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核心内容便是“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提出:生活有着教育的意义,且是无处不在的。在园本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我们要以生活理念出发,形成教育中心。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开展种植活动,种植活动是一项典型的生活教育,在田园活动中,儿童可以养成自由、自在、自信的態度,充分的亲近自然、认识自然。在园本种植活动中,需要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因素,营造出真实的学习过程。
在“向日葵种植”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观察到向日葵的生长情况,燕子矶幼儿园为孩子们提供了棍子、筷子等,方便他们来测量高度,教育幼儿,不能将棍子、筷子对准其他的同学。加强家校联动,让幼儿家长带着幼儿去参观室外生长的向日葵,了解向日葵的生长习性与作用。
在“种生菜”的活动中,我们带领孩子们一起记录生菜生长的每一个瞬间,并引导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来,生菜幼苗移栽的有些密,随着生菜的生长,空间越来越狭窄,于是,我们带领幼儿拿着工具,将生菜苗小心翼翼的移栽到另一个容器中,在生菜丰收的时候,我们邀请家长一起,与孩子们拍下了合照,记录了这个精彩的瞬间,最后,孩子们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
(二)创设必备的心理环境,尊重幼儿需求
园本种植活动的开展需要特定的心理环境,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比起小班幼儿,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与幼儿站在同样的立场看问题,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平等相处、共同探索。在幼儿有需要时,及时给予他们一个善意的延伸和温暖的拥抱,允许幼儿犯错,从错误中突破自己。对于幼儿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要多加鼓励,鼓励幼儿主动尝试、分享。弄坏了种植工具没关系、弄脏了衣服裤子没有关系、甚至不小心把植物拔了出来,我们也不能急着否定他们的行为,而是要耐心的了解幼儿:“为什么要把植物拔出来”,当得知幼儿只是想看看根茎的颜色时,善意的摸摸他的头,鼓励幼儿将植物再次种回泥土之中,重新观察。
(三)创新记录形式,提升探究的趣味性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教育活动要鼓励幼儿用照相、绘画、做标本的方法来观察、探究、记录,丰富幼儿的经验。在园本种植活动中,需要鼓励他们用符号、图画、照片的形式猜想、探究、发现,引导幼儿自己来回顾、分析,将植物生长中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处理。在我园开展的园本种植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记录方法:
1.绘画式记录法
对于中班的孩子而言,图画是一种非常清晰、直观的沟通工具,可以记录植物的点滴变化,在种植时,我们鼓励他们用符号、图画来分析植物的生长过程,如发芽、长虫等,都可以用稚嫩的画笔记录。有效锻炼了幼儿的研究能力,为园本种植活动增加趣味性。
2.个人与集体结合记录法
园本种植活动的完成离不开集体的努力,在种植活动中,我们采用了个人记录与园本记录相结合的形式。此外,还采用了照片的记录方式,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照片,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
(四)加强互动分享,提高园本种植质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任何学习活动,都需要同伴的参与,交流、分享对于幼儿知识与经验的丰富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园本种植活动的开展上,我们强调幼儿之间的交流、分享,促进幼儿态度、情感的全面发展,鼓励孩子们积极发表看法,与同伴一起分享探究乐趣。
此外,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我国幼儿缺乏一定的交际环境,合作意识欠缺,在3岁以前,他们是家庭的中心,在家长的呵护和关爱下长大。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很多东西需要与他人分享,很多活动需要与其他幼儿合作才能完成,导致幼儿对幼儿园产生排斥情绪,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非常不利,也影响了园本种植的效果。为此,幼儿教师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纠正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学会合作,学会分享,为孩子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就基础。
让幼儿亲自参与到园本种植活动中,可以锻炼幼儿的多种能力,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让他们的责任意识、观察能力、协调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加强家校联系,丰富活动内容,助于家园共育的开展。园本种植活动的开展,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教育启示,五彩缤纷的自然对于孩子而言,充满了神秘感与诱惑力,哪怕是一棵杂草、一片叶子,都可以给与孩子更多的刺激,激发他们不断探索,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孩子的需求和兴趣出发,接纳他们的想法,尊重孩子,鼓励他们主动尝试和探究,这样才能够不断生成全新的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海燕.走进幼儿园,探索新发展——学前教育手工教学初探[J].职业,2016(5).
[2]王剑虹.种植活动中支持幼儿探究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6(Z2).
【关键词】幼儿园;园本种植活动;中班幼儿;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127-01
一、园本种植活动的意义
幼儿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他们普遍缺乏生命意识,对于自然界的生命缺乏必备的尊重、了解与爱护,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知,也是微乎其微。园本种植活动是当前幼儿教育中非常流行的一种活动,利用该种类型的活动,可以让幼儿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亲自动手参与,对于幼儿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十分有益。
燕子矶幼儿园的前身是陶行知先生开设的乡村幼稚园,陶行知先生认为,任何的教学活动都要与实践相结合,旨在解决问题。在陶行知看来,生活中处处有教育的意义,而社会也有着学校的育人功能,在社会这个场所中,“人人是老师、人人是同学、人人是学生”,此外,陶行知认为,教师必须要拆除传统社会和学校之间的距离,发挥出教育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园积极推广园本种植活动,致力于为中班幼儿提供更好的锻炼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实践中,幼儿学会了小锄头、洒水壶等种植工具的使用方法,在照顾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学会施肥、浇水、捉虫的方法,还长期了为植物培土、摘心、间苗、腹膜等技能。我们在开展园本课程时,根据陶行知“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从基础进行创新,不仅引导孩子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还对植物进行跟踪、深入学习,一起分享丰收的果实,取得了幼儿与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中班幼儿园本种植的开展措施分析
(一)以生活教育理念出发,确定课程目标
陶行知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学家,在上世纪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他怀着崇高的目的,开展了多个教育实验,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国家教育文化的精髓,创造性的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核心内容便是“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提出:生活有着教育的意义,且是无处不在的。在园本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我们要以生活理念出发,形成教育中心。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开展种植活动,种植活动是一项典型的生活教育,在田园活动中,儿童可以养成自由、自在、自信的態度,充分的亲近自然、认识自然。在园本种植活动中,需要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因素,营造出真实的学习过程。
在“向日葵种植”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观察到向日葵的生长情况,燕子矶幼儿园为孩子们提供了棍子、筷子等,方便他们来测量高度,教育幼儿,不能将棍子、筷子对准其他的同学。加强家校联动,让幼儿家长带着幼儿去参观室外生长的向日葵,了解向日葵的生长习性与作用。
在“种生菜”的活动中,我们带领孩子们一起记录生菜生长的每一个瞬间,并引导孩子们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来,生菜幼苗移栽的有些密,随着生菜的生长,空间越来越狭窄,于是,我们带领幼儿拿着工具,将生菜苗小心翼翼的移栽到另一个容器中,在生菜丰收的时候,我们邀请家长一起,与孩子们拍下了合照,记录了这个精彩的瞬间,最后,孩子们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
(二)创设必备的心理环境,尊重幼儿需求
园本种植活动的开展需要特定的心理环境,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比起小班幼儿,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与幼儿站在同样的立场看问题,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平等相处、共同探索。在幼儿有需要时,及时给予他们一个善意的延伸和温暖的拥抱,允许幼儿犯错,从错误中突破自己。对于幼儿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要多加鼓励,鼓励幼儿主动尝试、分享。弄坏了种植工具没关系、弄脏了衣服裤子没有关系、甚至不小心把植物拔了出来,我们也不能急着否定他们的行为,而是要耐心的了解幼儿:“为什么要把植物拔出来”,当得知幼儿只是想看看根茎的颜色时,善意的摸摸他的头,鼓励幼儿将植物再次种回泥土之中,重新观察。
(三)创新记录形式,提升探究的趣味性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教育活动要鼓励幼儿用照相、绘画、做标本的方法来观察、探究、记录,丰富幼儿的经验。在园本种植活动中,需要鼓励他们用符号、图画、照片的形式猜想、探究、发现,引导幼儿自己来回顾、分析,将植物生长中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处理。在我园开展的园本种植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记录方法:
1.绘画式记录法
对于中班的孩子而言,图画是一种非常清晰、直观的沟通工具,可以记录植物的点滴变化,在种植时,我们鼓励他们用符号、图画来分析植物的生长过程,如发芽、长虫等,都可以用稚嫩的画笔记录。有效锻炼了幼儿的研究能力,为园本种植活动增加趣味性。
2.个人与集体结合记录法
园本种植活动的完成离不开集体的努力,在种植活动中,我们采用了个人记录与园本记录相结合的形式。此外,还采用了照片的记录方式,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照片,清晰的看到自己的努力成果。
(四)加强互动分享,提高园本种植质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任何学习活动,都需要同伴的参与,交流、分享对于幼儿知识与经验的丰富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园本种植活动的开展上,我们强调幼儿之间的交流、分享,促进幼儿态度、情感的全面发展,鼓励孩子们积极发表看法,与同伴一起分享探究乐趣。
此外,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我国幼儿缺乏一定的交际环境,合作意识欠缺,在3岁以前,他们是家庭的中心,在家长的呵护和关爱下长大。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很多东西需要与他人分享,很多活动需要与其他幼儿合作才能完成,导致幼儿对幼儿园产生排斥情绪,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发展非常不利,也影响了园本种植的效果。为此,幼儿教师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纠正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学会合作,学会分享,为孩子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就基础。
让幼儿亲自参与到园本种植活动中,可以锻炼幼儿的多种能力,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让他们的责任意识、观察能力、协调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加强家校联系,丰富活动内容,助于家园共育的开展。园本种植活动的开展,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教育启示,五彩缤纷的自然对于孩子而言,充满了神秘感与诱惑力,哪怕是一棵杂草、一片叶子,都可以给与孩子更多的刺激,激发他们不断探索,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孩子的需求和兴趣出发,接纳他们的想法,尊重孩子,鼓励他们主动尝试和探究,这样才能够不断生成全新的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海燕.走进幼儿园,探索新发展——学前教育手工教学初探[J].职业,2016(5).
[2]王剑虹.种植活动中支持幼儿探究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6(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