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艺术技巧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14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样起到关键的作用。好的导入,就如同航标,指引着学生思维发展的方向。新授内容的巧妙的导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动画导入 练习设疑 谈话导入 设置悬念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近几年,我在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导课进行大胆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练习设疑,导入新课
  通过适当的练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在练习中,有意设置疑点,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倒数”一课时,可随意叫几个同学到黑板上书写任意的分数,小数,整数,教师随即在学生书写的每一个数的后面写上“×()=1”(注:括号里为学生所写数的倒数)。然后,让学生计算,学生觉得奇怪,议论纷纷。怎么设计,既复习了所有知识,又巧妙设置疑点,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把学生的注意迅速指向教学任务和教学法程序之中。
  二、动画导入法
  教育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兴趣对智力开发尤其重要。小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兴趣较浓,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一点设计有趣的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这节课时,先让学生欣赏一段动画,并且用动作把画面中物体运动的方式模仿出来,接着提问:“它们运动的方式一样吗?你能按运动方式给它们分类吗?于是学生展开讨论,并交流想法,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平移”、“旋转”。然后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物体的两种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这样的引入课题,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模仿能力。还有我在教学《加减法》这节课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小松鼠邀请它的朋友来家里为它庆祝生日,一共来了十位客人。其中小猴子第一个发现只有8张椅子就急了:”才有八张椅子,能坐得下吗?”小松鼠也不知道怎么办了,它急着向小友们请教:“聪明的朋友们,你们帮我算算还差几张椅子。”学生先被画面吸引接着积极地展开讨论方法,我就巡堂指导。有的学生很快能说出答案,有的用学具模拟摆设等,最后得出:十位客人需要坐十只椅子,还差两张椅子,算式就是10-8=2。这样有趣的卡通动画引入课题,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唤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
  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如教“循环小数”时,为了在课堂伊始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一位老师制作了一框形象逼真、彩色清晰的红绿灯投影片。上课开始时将此片映出后,老师让学生观察投影片,并让学生说出日常看到的红绿灯,学生说出了交通岗上的红绿灯,并说出了绿、黄、红灯总是依次的变化。这时老师接着说:“它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 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此现象。”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了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谈话导入,导入新课
  教师有意和学生通过谈话,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情境,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时,上课一开始,便启发诱导学生:“当你们看到精彩的文艺节目,该怎么办?”“热烈鼓掌”。“鼓掌人人都会,但你们谁知道鼓掌的艺术?”学生们顿感茫然,一双双眼镜投向老师,似乎在问:鼓掌还有艺术?这时,教师两手心相对,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发出清脆的响声,教师随即板书:同时、相对、相遇。从而巧妙地导入新课。
  五、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这是老师常用来设计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设置的悬念应具有“精”、“新”、“奇”的特点,在技巧上则应“引而不发”、“令人深思”。例如有一位教师教“三角形内角和”时,老师在投影上出示一直角三角形玻璃板(是用三块玻璃拼成的),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学生对此感到新奇,渴望得到答案。这时老师并没有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进一步引导探究。算一算:拿出自己的两个直角三角板,算算每个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量一量:让学生用量角器度量一下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折一折: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得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原正方形四个内角和的一半。然后老师打出投影把三角形玻璃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帮助学生验证一下自己的探究结果。这种方法,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把学生引入不协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一个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思维之趣、参与之乐、成功之悦。
  六、利用游戏,导入新课
  巧设游戏导入,英国教育家米桌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娱乐是孩子开发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爱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有机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利用游戏的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和减轻学生的负担,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比如教学 “找2、3、5的倍数”,在课前可设计“是2的倍数的学号”的游戏,组织学生在游戏中自由交流、自由活动、自由表达,所带来的会是兴趣、欢乐和自由,并营造了学习氛围和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形式多样。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因地制宜,静心设计科学的新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育的实施。
其他文献
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让小学生都能够在班集体中快乐地学习和成长,班主任老师就要注重打造班级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共同的价值观指导下,建设班集体,提高他们对班集体的归属
【摘 要】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语言是教师表达思想、传递情感、传授知识、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最基本的工具。它在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提高课堂用语水平,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不仅要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更要注意课堂中几个重要环节的语言使用。  【关键词】课堂语言 导入语 过渡语 提示语 评价语 结束语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而课堂教学语言是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的最重要途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
<正>今年以来,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低迷、进口废金属价格倒挂、下游需求不振、多数企业融资困难,导致企业利润微薄,项目投资活跃度不高,整个产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尽管如此,我国
通过阐述信息素质的含义,指出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图书馆在提高大学生素质增长率中的优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造就了繁荣的产品市场。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产品的品牌成为关键因素。为避免产品的同质模仿,需对企业形象进行定位,创造品牌要素,通过企业的沟通策略对品牌文化进行推广。同时,也需要建立危机管理机制,维护好品牌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品牌 定位 设计 推广 危机管理机制  近年来,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提升同行业内的产品竞争力,企业家们积极促进品牌战略,视品牌为同行
【摘 要】设问教学依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近些年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效果极为显著。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知识和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文中,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的问题设计方法就行研究和剖析,希望能对教学活动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设问教学 有效教学 方法探究  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较多,学习的难度系数也比较高,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校教育中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学习情趣、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本着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并重的原则,以认真落实“两个根本转变”(把教师转变为导师角色,把教学转变为导学行为)为抓手,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形式,积极有效地开展以独立、合作和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已经取得了广泛的认可,它具有造血重建快、易采集、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点。我科2001年7月~2008年6月应用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