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古时候,五谷与杂草同长,药材百花齐放。但哪些植物可食,何种药草可医,却无人知晓……
早在1920年前后,一批营养学家从认识和研究食物开始,开启了营养科学之旅。解放后我国中央卫生实验院成立,营养学系做的第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建立我国食物成分的分析和营养资源数据。如同神农尝遍百草一样,杨恩符、沈志平等前辈带领团队,一代代接力,他们采集食物,分析食物成分,探究营养特点,食物营养学研究由此启程。从1938年开始至今,关于食物营养表的专著,共出版了十几个版本,为营养学发展、营养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等作出特殊贡献。目前的食物营养工作涵盖了食物成分分析、食物资源、营养评价。其中营养评价又包括食物营养基因组、功能食品、食品营养标准政策、营养配餐等领域。大批医学、农业和轻工院校都是食物营养学研究工作的主力军。
专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早在1990年,中国营养学会就建立了由于守洋为主要负责人的食物资源分析委员会和由王光亚为组长的食物分析工作组。 2000年前后,在中国科协精简机构精神的指导下,为满足学科发展需求以及保健食品科学的社会需求,2002年上述两个委员会合并改名为“营养与功能食品分会”,由杨月欣任首届主任委员,于守洋,王光亚为荣誉主任委员,徐其寿、殷泰安为副主任委员。2012年分会改选由王献仁担任主任委员,杨月欣、刘小立等任副主任委员,继续在食物营养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分会每年组织年会,特别是中韩植物化合物研讨会,并积极参加国际食品声称交流,对我国保健食品的法规建设、评价标准等做了有效工作。针对营养专业人员、食品企业技术人员、监管人员组织召开食物成分分析技术、食品营养相关标准、植物化学物与健康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分会针对社区、百姓及各种职业团体,采用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的发展开展科学引导消费的观念普及、以及技术咨询服务。
另外,分会还出版了5本科普图书,并组织专家编著《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和《中国功能食品原料基本成分数据表》,参加科技著作如《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的编写,承担食物营养部分的工作,为食物营养学科建设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推动食物营养学发展
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是营养科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主要研究食物的营养特性,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措施,以及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研究。食物营养研究和营养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很大程度也基于生物学、化学学科的发展。近年来,基于农学院、轻工学院等食品相关学科纷纷成立食物和营养科学系,大大扩展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根据“植物化合物”“植物营养素”“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植物性生物活性物质”与“预防及干预慢性疾病”作用相关的研究文献或综述可以发现,2005年-2014年间预防及干预慢性疾病的植物性营养科学相关的文献和综述发文总量达到49832篇。十年间,发文量呈现显著增长的发展趋势,发文量增幅在10%左右。
除了植物化合物研究外,近年来,食物营养学研究集中在食物营养评价、筛查方法学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如食品资源评价, 食品营养与健康效应评价, 功能食品评价、食物成分分析和方法标准化研究等。杨月欣教授是我国食物营养发展和扩展的领军专家。 她说:“我国政府对营养及健康食品的发展非常重视,鼓励并支持有利于不同人群的营养与保健食品基础研究、法规建设。早年国家制定营养强化政策,后期的功能食品发展、营养标签通则等的发布,以及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等。”
杨月欣教授从事食物营养研究多年,特别是在食物成分和健康关系研究方面,从乳糖不耐受研究、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研究、功能食品研究、食物营养和功能评价方法,特别是后来的保健食品功能声称的研究都留下她的科学研究足迹,成为行业内熟知的科学家。杨月欣教授说:“食物中数以千计的营养成分、功能成分、色素、味觉成分等等,我们还知之甚少,必须更多的研究积累,才可能对人类营养得到深入认识和攀升。”
谈到未来,杨月欣教授充满信心,她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营养学的发展是必然的。目前食物营养学的技术发展有些滞后于食品安全,例如质谱、离子色谱、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等准确的、高通量的技术应用还不多,更深入地了解食物特性,包括功能成分或单体成分上的不同,需要营养学技术方面的发展与支持,必需营养素和非必需营养素的理论发展对人体健康尤为重要,也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
杨月欣教授在谈话中流露出对工作的热情和热爱。她说:“我们预祝在一批批营养科学家的努力下,食物营养科学给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美好。”
早在1920年前后,一批营养学家从认识和研究食物开始,开启了营养科学之旅。解放后我国中央卫生实验院成立,营养学系做的第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建立我国食物成分的分析和营养资源数据。如同神农尝遍百草一样,杨恩符、沈志平等前辈带领团队,一代代接力,他们采集食物,分析食物成分,探究营养特点,食物营养学研究由此启程。从1938年开始至今,关于食物营养表的专著,共出版了十几个版本,为营养学发展、营养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等作出特殊贡献。目前的食物营养工作涵盖了食物成分分析、食物资源、营养评价。其中营养评价又包括食物营养基因组、功能食品、食品营养标准政策、营养配餐等领域。大批医学、农业和轻工院校都是食物营养学研究工作的主力军。
专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早在1990年,中国营养学会就建立了由于守洋为主要负责人的食物资源分析委员会和由王光亚为组长的食物分析工作组。 2000年前后,在中国科协精简机构精神的指导下,为满足学科发展需求以及保健食品科学的社会需求,2002年上述两个委员会合并改名为“营养与功能食品分会”,由杨月欣任首届主任委员,于守洋,王光亚为荣誉主任委员,徐其寿、殷泰安为副主任委员。2012年分会改选由王献仁担任主任委员,杨月欣、刘小立等任副主任委员,继续在食物营养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分会每年组织年会,特别是中韩植物化合物研讨会,并积极参加国际食品声称交流,对我国保健食品的法规建设、评价标准等做了有效工作。针对营养专业人员、食品企业技术人员、监管人员组织召开食物成分分析技术、食品营养相关标准、植物化学物与健康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分会针对社区、百姓及各种职业团体,采用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的发展开展科学引导消费的观念普及、以及技术咨询服务。
另外,分会还出版了5本科普图书,并组织专家编著《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和《中国功能食品原料基本成分数据表》,参加科技著作如《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的编写,承担食物营养部分的工作,为食物营养学科建设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推动食物营养学发展
食品营养学(food nutrition)是营养科学的一个主要分支,主要研究食物的营养特性,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措施,以及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研究。食物营养研究和营养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很大程度也基于生物学、化学学科的发展。近年来,基于农学院、轻工学院等食品相关学科纷纷成立食物和营养科学系,大大扩展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根据“植物化合物”“植物营养素”“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植物性生物活性物质”与“预防及干预慢性疾病”作用相关的研究文献或综述可以发现,2005年-2014年间预防及干预慢性疾病的植物性营养科学相关的文献和综述发文总量达到49832篇。十年间,发文量呈现显著增长的发展趋势,发文量增幅在10%左右。
除了植物化合物研究外,近年来,食物营养学研究集中在食物营养评价、筛查方法学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 如食品资源评价, 食品营养与健康效应评价, 功能食品评价、食物成分分析和方法标准化研究等。杨月欣教授是我国食物营养发展和扩展的领军专家。 她说:“我国政府对营养及健康食品的发展非常重视,鼓励并支持有利于不同人群的营养与保健食品基础研究、法规建设。早年国家制定营养强化政策,后期的功能食品发展、营养标签通则等的发布,以及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等。”
杨月欣教授从事食物营养研究多年,特别是在食物成分和健康关系研究方面,从乳糖不耐受研究、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研究、功能食品研究、食物营养和功能评价方法,特别是后来的保健食品功能声称的研究都留下她的科学研究足迹,成为行业内熟知的科学家。杨月欣教授说:“食物中数以千计的营养成分、功能成分、色素、味觉成分等等,我们还知之甚少,必须更多的研究积累,才可能对人类营养得到深入认识和攀升。”
谈到未来,杨月欣教授充满信心,她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营养学的发展是必然的。目前食物营养学的技术发展有些滞后于食品安全,例如质谱、离子色谱、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等准确的、高通量的技术应用还不多,更深入地了解食物特性,包括功能成分或单体成分上的不同,需要营养学技术方面的发展与支持,必需营养素和非必需营养素的理论发展对人体健康尤为重要,也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
杨月欣教授在谈话中流露出对工作的热情和热爱。她说:“我们预祝在一批批营养科学家的努力下,食物营养科学给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