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子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第七自然段,描写了柳树与恶劣的生存环境的顽强抗争,表现了它坚强不屈的可贵精神。听过不少教师的执教,总感觉“柳树”的根基扎得不那么深厚。
在学习这一自然段时,课堂基本上分三步走:先对青海高原的恶劣环境进行渲染,再引导学生想象“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对柳树的种种摧毁,最后试图提炼出柳树的精神。
诚然,学生最后似乎也能说出类似于“坚强不屈”之类的词语。然而,在笔者看来,这充其量是贴贴标签而已。学生过多地关注了环境之恶劣,摧残之残酷,淡化了对柳树本身形象的感悟,难以触及柳树的精神层面,又何谈对柳树精神的体悟?这株“柳”苍白无力,又何以在学生的精神原野上植下根来?
为深栽这株柳,笔者试图抓住柳树这一主人公,引导学生在想象它与环境抗争的过程中丰盈它的形象,进而感悟它的精神。
二、实录
播放狂风呼啸、雷电交加的声音,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
师:你眼前有什么?
生:狂风拼命地摇撼柳树的身子,柳树的腰都要被折断了。
生:一个雷击,把树枝都给劈断了。
师:你是否还听到了柳树的声音呢?
生:我听到了柳树在高喊——“我决不会向你们低头的!”
生:我听到了柳树在高喊——“你们劈得断我的枝,劈不断我的根!”
生:我听到了柳树在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师:你们知道柳树的心声!教师给大家配上狂风呼啸声、雷轰电击声,请三位同学代表柳树大声呐喊!
(狂风呼啸,雷电轰鸣,“柳树”高声呐喊)
师:请用四字词语来赞美柳树!
生:勇于抗争!
生:不畏强暴!
生:顽强不屈!
生:不屈不挠!
(请学生将以上词语写在柳树图片的旁边)
师:狂风过后,雷电停后,柳树已经奄奄一息。这时,你们是否又听到了另一种声音?
生:我一定要活着!我一定要活下去!
师:这强烈的求生欲,来自哪里?
生:来自它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渴望。
师:除了这,还有别的原因吗?
(学生一时有点茫然)
师:对柳树来说,它生命的意义何在?
生:伫立在高原之上,成就高原的一番独立的风景。
生:孕育后代,争取为高原酝酿一大片的风景。
师:原来,在柳树的心中,怀揣着这么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师:请你再用上四字词语来赞美柳树。
生:热爱生命!
生:志存高远!
生:满怀希望!
师:为了心中的希望,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柳树挺过了无数次的灾难,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真是——
生:坚韧不拔!
生:百折不挠!
生:永不言败!
(请学生再将以上词语写在柳树图片的旁边)
师:此时此刻,你还觉得这仅仅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吗?
生:我觉得他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
生:我觉得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师:大家的眼里分明写着深深的敬意!请你把无限的敬意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生读得声情并茂)
学到这里,你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这柳树令人“望而生畏”呢?
生:因为这柳树让人十分敬畏。
师:你发现“望而生畏”的意思变化了吗?
生:它原本的意思是看了令人感到害怕。在课文中是说看了令人感到敬畏。
三、随感
让我们回顾这段文字——“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很显然,“冻死”与“复苏”,“被劈断”与“重新抽出新条”,“一次又一次摧毁”与“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前者只是曾经,假如重前者而轻后者,显然是本末倒置。
再看上述教学片断,我们发现,随着教学的层层铺展,一株根深叶茂的柳树跃然于我们的眼前。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柳树在狂风暴雪中、雷轰电击时呐喊的声音,并让学生代柳树高声呐喊。在狂风呼啸、雷电轰鸣中,柳树那不屈的声音更显其英勇无畏。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想象风雪、雷电过后,柳树勉励自己的话语,继而探寻柳树起死回生的动力源泉,感悟柳树珍爱生命、在逆境中仍满怀憧憬的美好品质。这样,柳树坚强不屈的精神不断得以凸显,学生心目中柳树的形象也渐趋丰满。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柳树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硬汉也好,英雄也罢,都是来自于学生水到渠成时自然而真切的感悟。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时再回首“望而生畏”中的“畏”,还有谁会理解为“害怕”呢?至此,在学生精神原野上深深栽下了一株枝繁叶茂、坚韧不拔的柳树。
在该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意恶劣环境,但更关注恶劣环境中柳树不屈的声音;教师在意恶劣环境对柳树的摧毁,更关注柳树起死回生的动力所在。教师牢牢抓住“柳树”这个本,适度地辅之以环境渲染,让这株柳树在“千磨万击”中愈显坚劲。
愿我们紧抓要害,站稳脚跟,引导学生在精神原野上深栽株株“柳树”。相信,不久的将来,学生的精神原野上定然草木葱茏。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第七自然段,描写了柳树与恶劣的生存环境的顽强抗争,表现了它坚强不屈的可贵精神。听过不少教师的执教,总感觉“柳树”的根基扎得不那么深厚。
在学习这一自然段时,课堂基本上分三步走:先对青海高原的恶劣环境进行渲染,再引导学生想象“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对柳树的种种摧毁,最后试图提炼出柳树的精神。
诚然,学生最后似乎也能说出类似于“坚强不屈”之类的词语。然而,在笔者看来,这充其量是贴贴标签而已。学生过多地关注了环境之恶劣,摧残之残酷,淡化了对柳树本身形象的感悟,难以触及柳树的精神层面,又何谈对柳树精神的体悟?这株“柳”苍白无力,又何以在学生的精神原野上植下根来?
为深栽这株柳,笔者试图抓住柳树这一主人公,引导学生在想象它与环境抗争的过程中丰盈它的形象,进而感悟它的精神。
二、实录
播放狂风呼啸、雷电交加的声音,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
师:你眼前有什么?
生:狂风拼命地摇撼柳树的身子,柳树的腰都要被折断了。
生:一个雷击,把树枝都给劈断了。
师:你是否还听到了柳树的声音呢?
生:我听到了柳树在高喊——“我决不会向你们低头的!”
生:我听到了柳树在高喊——“你们劈得断我的枝,劈不断我的根!”
生:我听到了柳树在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师:你们知道柳树的心声!教师给大家配上狂风呼啸声、雷轰电击声,请三位同学代表柳树大声呐喊!
(狂风呼啸,雷电轰鸣,“柳树”高声呐喊)
师:请用四字词语来赞美柳树!
生:勇于抗争!
生:不畏强暴!
生:顽强不屈!
生:不屈不挠!
(请学生将以上词语写在柳树图片的旁边)
师:狂风过后,雷电停后,柳树已经奄奄一息。这时,你们是否又听到了另一种声音?
生:我一定要活着!我一定要活下去!
师:这强烈的求生欲,来自哪里?
生:来自它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渴望。
师:除了这,还有别的原因吗?
(学生一时有点茫然)
师:对柳树来说,它生命的意义何在?
生:伫立在高原之上,成就高原的一番独立的风景。
生:孕育后代,争取为高原酝酿一大片的风景。
师:原来,在柳树的心中,怀揣着这么美好的憧憬和希望!
师:请你再用上四字词语来赞美柳树。
生:热爱生命!
生:志存高远!
生:满怀希望!
师:为了心中的希望,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柳树挺过了无数次的灾难,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真是——
生:坚韧不拔!
生:百折不挠!
生:永不言败!
(请学生再将以上词语写在柳树图片的旁边)
师:此时此刻,你还觉得这仅仅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吗?
生:我觉得他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
生:我觉得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师:大家的眼里分明写着深深的敬意!请你把无限的敬意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生读得声情并茂)
学到这里,你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这柳树令人“望而生畏”呢?
生:因为这柳树让人十分敬畏。
师:你发现“望而生畏”的意思变化了吗?
生:它原本的意思是看了令人感到害怕。在课文中是说看了令人感到敬畏。
三、随感
让我们回顾这段文字——“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很显然,“冻死”与“复苏”,“被劈断”与“重新抽出新条”,“一次又一次摧毁”与“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前者只是曾经,假如重前者而轻后者,显然是本末倒置。
再看上述教学片断,我们发现,随着教学的层层铺展,一株根深叶茂的柳树跃然于我们的眼前。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柳树在狂风暴雪中、雷轰电击时呐喊的声音,并让学生代柳树高声呐喊。在狂风呼啸、雷电轰鸣中,柳树那不屈的声音更显其英勇无畏。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想象风雪、雷电过后,柳树勉励自己的话语,继而探寻柳树起死回生的动力源泉,感悟柳树珍爱生命、在逆境中仍满怀憧憬的美好品质。这样,柳树坚强不屈的精神不断得以凸显,学生心目中柳树的形象也渐趋丰满。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柳树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硬汉也好,英雄也罢,都是来自于学生水到渠成时自然而真切的感悟。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时再回首“望而生畏”中的“畏”,还有谁会理解为“害怕”呢?至此,在学生精神原野上深深栽下了一株枝繁叶茂、坚韧不拔的柳树。
在该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意恶劣环境,但更关注恶劣环境中柳树不屈的声音;教师在意恶劣环境对柳树的摧毁,更关注柳树起死回生的动力所在。教师牢牢抓住“柳树”这个本,适度地辅之以环境渲染,让这株柳树在“千磨万击”中愈显坚劲。
愿我们紧抓要害,站稳脚跟,引导学生在精神原野上深栽株株“柳树”。相信,不久的将来,学生的精神原野上定然草木葱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