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乎?激昂乎?伤悲乎?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qiz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俟坐》的最后一段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为政、为人、为师之道,体现了孔子当时对弟子,对自己的遭遇禁不住发出感慨的复杂心理,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不弃追求精神。因此这段也集中体现了文章选入教材的意义。
  【关键词】《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俟坐》 仁政 礼治
  现今有很多老师在上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俟坐》时,都没有注意深入分析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有的甚至只是翻译一下而已。其实最后一段才是文章的高潮部分。它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为政、为人、为师之道,体现了孔子当时对弟子,对自己的遭遇禁不住发出感慨的复杂心理,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不弃追求精神。因此这段也集中体现了文章选入教材的意义。
  要理解最后一段,就得从了解孔子的思想开起。
  孔子是鲁国的一个史官,他主张实行“仁政”“礼治”,最后达到大同世界,天下太平。所谓“仁”即“仁爱”。是说国君要有仁爱之心,反对穷兵黩武,实行仁爱的政策。“礼治”则是指君臣之间,臣民之间言行举止的规则,有包括礼仪在内的意思,要对人民实行礼的教化,使之达到很高的境界,而要这样,“上”即为统治者的国君首先就要懂“仁”懂“礼”,才能去建立仁爱的政策,教化人民,社会才会安定,人民生活才富足,天下才太平。这种思想与今天的“以礼治国”“以人为本”“和谐”完全是一个道理,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从这点来看,本文就有了入选的时代意义。
  开始,孔子在鲁国,鲁国国君采用了他这一主张,结果鲁国达到大治。但后来由于被陷害,鲁国国君疏远了孔子。他的思想(理想)没有得到继续实现,这对于孔子无疑是一个打击。但孔子并不罢休,他的理想并不仅仅只是想在一个国家里实现,更希望在全天下实现。于是他就周游列国,到处宣传其主张,希望得到其他诸侯国的采纳。但事与愿违,他遭到冷遇与嘲笑,这对他又是一个打击。但孔子并不气馁,他在寻找别的途径。于是退而授徒,希望通过弟子去发扬,传播,实现其“仁政”“礼治”思想。他要求其弟子要时常保持远大志向,要有“仁爱”之心,有“礼仪”之举。因此有了课文中的“问志”。但并非所有的弟子都能准确理解他的初衷。在不被弟子完全理解之时,就有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俟坐》文中的“哂”“喟然叹曰”的举止神情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感慨了。
  在文中,孔子先问志,前三个弟子的回答有同异,孔子没有作太大甚至没有作出明显的评价,尤其是对子路“率尔”的回答,他只是“哂”之。这一个“哂”字,表面上只是孔子“笑”的表情而已,实质上已经作出了暗示性的回答。但此时,孔子只是作为一个老师的身份出现的,为了能让各弟子畅所欲言,以更了解他们的思想,他自然也就不马上作出评价,况且这离他的主张甚远。因此,当曾点的话说完之后,他禁不住“喟然叹曰”起来。何也?因为曾点描绘了一个太平盛世的景象,符合孔子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前三者的回答,孔子为何不作出那么大的反应,为何不“喟然叹曰”?
  我们从孔子的生平可以知道,孔子不但自己努力践行着“仁爱”“礼乐”,同时也对弟子寄予了深切的厚望,可是并非所有的弟子都能准确而全面地理解他的主张与追求。因此,当子路“率尔而对”时,他不由自主地“哂之”不免感到一些伤悲与忧虑。为何?子路“可使有勇”与其“仁爱”,反对杀伐的主张相去甚远;而子路“率尔”一样地与“礼乐”中的“谦让”相悖,这自然使他伤悲了:子路自己都不懂“仁”“礼”,又怎样去教化子民!这“哂”字,既有一种对弟子不能完全理解并践行自己主张的悲伤,又有对弟子不谦让举止的善意嘲讽。求的回答“可使足民”是符合孔子为政终极目标之一部分的,《论语·子路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可他的“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却又显得过于谦虚。这种过分的谨慎也是孔子所担忧的,因为在关键时刻它会使人不敢大胆而果断地追求并实施正确的主张,最终会影响“仁爱”“礼乐”的实行,孔子带他的弟子周游列国时就有过这样的事例。赤的“愿为小相”虽也委婉恭让,也符合“礼乐”之要求,但多少也有些“志”“小”之嫌。不管如何,这三人的回答(志向)多少都与孔子的终极追求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当曾点悠闲地描绘那一幅轻松的“沂水莫春”的图景之时,孔子便不自主地发出了感叹——终于有了一个能完全理解并想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理想的人了,这于四处碰壁的孔子来说是莫大的安慰。
  至此,“喟然”的举动神情及后面说的话,应该说是很明显地对四个人的志向作出了肯定与否定的评价。至此,弟子应都理解了孔子的评价。但曾皙的追问,可以说是出乎孔子的意料。说明曾皙还没有完全地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这使得孔子不得不又伤心起来,甚至触景生情。想起自己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不被理解,不被采纳的遭遇,他不禁再次感叹,甚至忍不住激动起来,发出感慨,大评特评四个弟子的回答: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在这里,冉有、公西华是与子路对比来说的。冉有的“五六十”虽小,也是一样的治国为政,都是大事,但却比子路显得谦虚,较符合“礼乐”的规定;而公西华“宗庙会同”同样也是为政大事,而“愿为小相”更符合“礼乐”中的“为国以礼”的主张要求,由此可见,孔子对“礼乐”的追求之严格。而“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应有两层意思:连赤这样的人都只能做小事,那么不如他的人又能做些什么呢?但个个都做这些小事,又靠谁来制定,推动大的方针政策呢?所以既有对赤的赞赏,又有担心志向不大的担忧。
  读孔子这样的回答,甚至可以使人想象得到他当时的情形:说完之后禁不住地又一次“喟然长叹”“孰能为之大?”孔子疑惑而又疲惫地远望,神情凝重:出路何在?还有后来者吗?
  因为孔子极其明白地知道,虽然现实不可能,但无论如何都要让精神永存,理想不灭,追求不止。不仅自己力行践之,同时还希望后人能传播,弘扬,实现之。可现实又是残酷的,明明理想是美好的而且又并非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却不被理解采纳,甚至受驱逐,使自己如丧家之犬般的狼狈,就连自己最亲近的弟子也无法完全理解,这怎不叫人伤心,激愤。而可“恨”的还有自己又偏偏不愿放弃让天下都能大同的美好追求,还是如此地寄以希望,脚步不息。如此这般,任是铁石心肠的人都会“喟然”而叹。由此看来,孔子确实是累了,疲倦了。但无论如何累,孔子的心还是怦怦地,激愤地跳动着,似乎要蹦出一般;激情还如烈火般燃烧着,似乎要照亮一切;理想还是如泥土里的种子一样涌动,似乎明早就要萌芽;希望还是如巨浪一样,铺天盖地而来。因此,很明显地,这个感慨里有对自己理想不得实现的无奈,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自己理想不被采纳的激愤,还有对甚至弟子都不完全理解的伤悲,更有想再次抒发自己情感,描绘自己理想蓝图的激昂,甚至还有对希望弟子能继续践行自己理想的希望。可以说,这是孔子此时复杂心理的集中的淋漓尽致的体现,是其情感的集中迸发,更是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不屈追求精神的表现。
  千年前的一代宗师,实际上是借对弟子回答的评价来述说一个宏大的、古今中外都努力最求的,人人安居乐业,“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天下大同的和谐美景呢!
  仁政礼乐,天下大同;为育后继,循循善诱;四处碰壁,仍葆崇高。这,便是旷世思想家、教育家的为政、为师、为人之道。
  文中孔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提出话题,是矛盾产生的导火线;子路“率尔而对曰”,孔子忍不住“哂之”——师徒(思想)之间矛盾产生,且一开始可以说就较为激烈,是孔子的“礼”(接着问“求,尔何如”)压住了矛盾的进一步激烈;求与赤的回答——矛盾进一步缓和的同时又酝酿着新的矛盾(潜台词:孔子对求与赤性格与志向的担忧);曾点的诗性化的描绘——终于使矛盾缓和,孔子似乎可以喘一口气了;曾点“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夫子何哂由也?”的追问,是孔子始料不及的——矛盾再次趋于激烈;孔子忍无可忍,大评特评弟子的志向——矛盾剧烈冲突,达到高潮。
  矛盾的不断发展,使文本充满一种磅礴的大气。
  由此看来,如只机械地按课后的练习仅仅去分析人物的性格,或只知孔子对各人的评价,恐怕是肤浅之极了。也许会有人说,要求学生去理解孔子的礼乐教化思想的追求,似乎深了一些。对此,笔者想,假如能紧扣文本深入浅出的去分析,不也是为师者的一大本事吗?
  作者单位:广西贺州市昭平中学。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就是人们必备的一项能力。《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还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由于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锻炼,或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在阅读过
【摘 要】在高考作文的叙事文写作中,真情实感是对作文的基本要求,本文针对这类作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在考场中写出真情实感:描写要生活片断化;叙事要细节处理化;人物刻画要多角度化。  【关键词】生活片断 细节处理 人物刻画 真情实感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也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
于漪老师曾说过:“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  在我看来,初中语文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语言“粘”住学生,需要结合初中学生特定的年龄心理特征,在教学实践中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于耳” 首先是听懂,教师要使用规范的普通话进行教学,避免语言中常见的语法错误,说话大声清晰
[摘要]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演讲恰好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教学中把四者统一成一个整体,使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失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演讲作文 教学手段 素质教育    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与基础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而演讲恰好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教学中把四者统一成一个整体,使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失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
【摘 要】本文在对“促织”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该课课堂教学得失,并概括了文言教学的相关经验。  【关键词】《促织》 教学案例 分析  一、案例背景  在目前倡导个性化、多元化解读文本的趋势下,有的教师放弃了对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归纳。表面上看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得多,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却没有得到发展,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把握不深刻。因此笔者借鉴传统教法,让
【摘 要】《归去来兮辞》既写了归家的快乐,又明白无误地写明了归家后的忧愁,这是作者价值追求转型带来的人格悖论在作品中的反映。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快乐 忧愁 价值转型 人格悖论     《归去来兮辞》是陶潜的经典名作,历年来都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它是作者辞官归田时写下的作品,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迷途知返的喜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 
【摘 要】如何在文本研习的基础上开掘出本文的深意,避免将本文理解成向学生宣扬环保意识的文章?如何在传统文本解析的教学方式上力求有所创新,避免落入传统解读的窠臼?如何在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与避免对文本的过度诠释之间保持平衡?笔者结合教学体验做出总结。  【关键词】意象 数学符号 思想来源    苏教版必修一中的文章《像山那样思考》,这篇表达关注生态自然思想的文章极容易被理解为常见的有关环保的文章。其实
近来有幸听了两位老师的公开课,上的都是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个是外校钱老师上的交流观摩课,一个是我校青年教师姚老师上的公开课,两节课都很精彩,两位老师都很用心,不过也各有侧重,钱老师在预设中显示了自己的身手不凡,姚老师在生成中显现自己的教学智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因此我们要重视预设。钱老师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预设得比较好:①学习
[摘要]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今天,教师这个职业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和困惑,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追寻自己的幸福生活与专业成长,这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阐述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中,教师应有的一份执着坚守与理想情怀。  [关键词]教师 幸福人生 专业成长    在物质条件非常丰富的今天,面临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受“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对教师职业侧
秋风萧瑟,易水寒碧。多少风流韵事被历史的烟云掩去,可那两千年多年前的壮士的悲歌却穿透时空,依然在空中回荡。荆轲,荆轲,我再次轻轻唤起这个名字。  你胸怀大志,曾经用剑术游说卫元君,可惜不被任用。你曾经和盖聂谈论剑术受到盖聂的呵斥,和鲁勾践下棋受到鲁勾践的责备。对看重尊严的剑客而言,这真是奇耻大辱,当愤然还击。你没有反击,只是默默地离开。我知道你不是畏惧死亡,只是你还有所期待。大丈夫当名留青史,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