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损伤后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及其与意识障碍的关系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en5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脑损伤昏迷和清醒患者间的脑内神经递质的差异性,以期了解不同意识状态与脑内神经递质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脑损伤患者52例,其中昏迷患者30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9分),设为昏迷组;清醒患者22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9分),设为清醒组。采集2组患者基本资料,然后提取神经递质的评估结果(使用脑涨落图评估),并对结果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递质的递质功率、递质相对功率和指数分析(指数分析包括总功率、运动指数、兴奋抑制指数和血管舒缩指数)。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2组间递质的差异性。

结果

与清醒组比较,昏迷组患者的各项脑内递质功率均显著低于清醒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的递质相对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数分析中除了总功率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指数无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内多巴胺的减少是脑损伤患者昏迷的重要危险因素(Wald=5.684, P=0.017)。

结论

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大部分脑内神经递质均显著减少,尤其是脑内多巴胺的减少是引起昏迷的一个危险因素,在临床促醒治疗中可考虑应用增强多巴胺递质效能的药物或康复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二代测序检测技术下的克隆性基因突变对第1次完全缓解(CR1)状态下接受高剂量化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强化巩固治疗)的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7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CR1状态下接受强化巩固治疗的79例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AML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Kaplan-Meier曲线、Cox
期刊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性切除术术前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患者中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6年8月间北京医院收治的70例行根治性手术且术前1个月内行18F-FDG PET/CT显像的初诊NSCLC患者资料,其中男35例,女35例,中位年龄64岁。分析患者肺癌原发灶及纵隔或肺门淋巴结的PET/CT影像学征象[原发灶大小及最大标准摄取
目的探讨18F-AV45 PET/CT脑显像中视觉分析、标准摄取值比值(SUVR)对不同认知障碍患者大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情况的评估以及临床辅助诊断价值。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共纳入47例(名)受试者,包括5名[男3名、女2名,年龄(58±13)岁]健康人对照(NC)、8例[男2例、女6例,年龄(66±10)岁]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龄(
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已成为恶性肿瘤影像学评估的参考标准。PET/MR的优势在于通过多参数影像进一步提高对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和肿瘤特征的识别;也有学者探讨了18F-FDG PET结合MRI提供的精细解剖信息是否提升了肿瘤分期和再分期的准确性。该文首先介绍了PET/MR的结构、成像参数和机器操作方面的内容,后综述现有文献,分析了PET/MR对于恶性肿瘤的评估是否具有增益价值。现
期刊
目的构建靶向整合素αvβ3诊疗一体化放射性分子177Lu-伊文思蓝(EB)-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并探讨其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来源异种移植瘤(PDX)模型显像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RGD肽与白蛋白结合基团EB相连接,构建特异性靶向整合素αvβ3的EB-RGD,并经螯合剂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偶联完成靶向分子177Lu标记。构
目的比较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4种重建算法对肺结节标准摄取值(SUV)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46例实性肺结节患者[男27例,女19例,中位年龄66(44~82)岁]的PET/CT图像,采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OSEM)、OSEM+飞行时间(TOF)、OSEM+TOF+点扩散函数(PSF
目的研究一体化PET/MR结合统计参数图(SPM)辅助11C-匹兹堡化合物B(PIB)用于β-淀粉样蛋白(Aβ)PET显像半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探索其用于认知障碍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PET中心进行11C-PIB PET/MR扫描,临床最终确诊的13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男4例,女9例;年龄(59.2±5.8)岁
目的探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18F-APN-1607 PET影像脑内tau蛋白沉积相关疾病模式(tauRDP)。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7例AD患者[男6例,女11例;年龄(61.7±12.3)岁;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17.6±7.9)分]和1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NC)者[男6名,女4名;年龄(61.2±4.7)岁]的18F-APN-1607脑影像。在体素层面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