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冬祭拜盘王,伊十二姓子孙,摇动长鼓,吹笛笙歌,引出大男小女,托手把臂,身着花衣花裙,惊天动地,歌唱不绝。”
这段文字是瑶族民间文献《过山榜》对盘王节热闹场景的生动描述。湖南炎陵县的龙渣、龙潭、车坪3个村是瑶族同胞的聚居地,其中,以龙渣村为主体,包括新开、龙凤、双奎三个村在内的龙渣瑶族乡是长株潭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龙渣瑶族乡都要以各种方式隆重庆祝盘王节。
盘王,是瑶族、苗族和畲族共同的始祖。盘王节,又叫“吊盘王”“还盘王愿”。“吊盘王”,就是“凭吊、追念盘王”的意思。传说,农历十月十六是盘王的祭日。几千年前的这一天,他上山打猎,不慎被一只岩羊撞下悬崖。儿女闻讯赶来,在一棵梓树上找到他的尸体。他们追杀岩羊,砍倒梓树,掏空树身,剥下岩羊皮蒙住梓树的两端,做成长鼓,边用力敲打长鼓,边跳跃呐喊,为亡父盘王招魂并表达报仇之志。从此,每年农历十月十六就成了瑶族同胞的盘王节,并有了盘王节跳长鼓舞的习俗。
“还盘王愿”则起源于另一个传说:相传,瑶家有十二兄妹被官府打散,在逃生渡海途中,狂风大作,巨浪滔天,面临灭顶之灾。危急关头,十二兄妹在船头顶礼叩拜,祈祷盘王保佑平安,并许愿只要平安度过这一劫难,日后当年年祭祀,世代感恩。稍后,果然风平浪静,十二兄妹得以平安登岸。于是,“还盘王愿”成为瑶族习俗,世代相传。其实,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曲折而真实地反映了瑶族先民创业的艰难,以及瑶族裔孙对祖先的感恩缅怀之情。
据瑶族老人赵光辉介绍,龙渣的瑶族属于“过山瑶”,最初是在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由湖南桃源洞及桂东北一带迁徙而来的,后在明万历十八年(1590)迁出,最后,在清顺治元年(1644)回迁龙渣。龙渣瑶族同胞称盘王节为“跳王”,习俗从古沿袭至今,清同治十二年(1873)版《酃县志》(酃县因“邑有圣陵”,1994年更名为“炎陵县”)对龙渣瑶族的盘王节有这样的记载:“瑶俗好跳神,家饶者频赛会,聚集族类,宰牲设祭,男女欢跳歌舞,三五日乃散。”
盘王节这一天,龙渣瑶族乡及附近村寨的瑶族同胞,会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举行祭祀盘王、庆祝丰收等活动。祭祀活动由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依次向盘王祀像供奉香烛,敬献五谷、三牲,然后行叩拜礼,恭读祭文,演唱《盘王大歌》,跳长鼓舞。整个祭祀活动融文祭、歌祭、舞祭为一体,充满悲壮的史诗风格,表达瑶族裔孙对先祖盘王的缅怀、景仰之情。其中长鼓舞分“大打”“中打”“小打”3种套式,大打72套,中打36套,小打24套,由男女青年结对而舞。男青年手击长鼓,女青年手持彩帕,成双成对,翩翩起舞,男的动作刚劲有力、豪迈奔放,女的动作轻柔婉转、含蓄内敛。舞蹈动作多模拟开荒、伐木、造屋、舂米、砻谷、狩猎等生产生活场景。其中,一组有20多个动作专门表现造屋,从寻屋地开始,到找树、砍树、锯树,直到上梁、盖屋,真实而又形象地反映了瑶族人民过去频繁迁徙,在山区过着“游耕”生活的历史。祭祀活动结束后,在铿锵鼓韵中,瑶族同胞踩着鼓点自由歌舞,整个广场成了一片歌的海洋、舞的世界。瑶族同胞在尽情的狂欢中,表达五谷丰登的喜悦和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祈祷。
龙渣瑶族同胞不仅能歌善舞,而且不畏艰难、敢于斗争,“龙渣小子不怕穷,一台狮子一台龙,三十晚上冇米煮,临时过坳挑谷砻”,就是其民族性格的真实写照。瑶族先民在与凶禽猛兽的搏斗和抵御外族欺侮的过程中,摸索并形成了一套以刚猛、剽悍为主要特点的拳术,并有正月在盘王庙或家族庭院、广场聚族习武的风俗。但在过去,瑶拳是不向汉人传授的,族内也有“传男不传女”的规定。现在,瑶拳不仅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戒律,而且以开放的姿态,通过学校的普及,在瑶、汉同胞中得以推广。如今,表演拳术也与对唱山歌、舞布龙、耍狮子等一道成了龙渣瑶族盘王节的重要内容。
对于远道而来的嘉宾,好客的龍渣瑶族同胞会热情邀请去家里“撵南”“服丢”(瑶语,“吃饭”“喝酒”的意思),但是,满桌的美味佳肴中,“狗肉”是绝对没有的,因为瑶族忌食狗肉。传说,盘王前身盘瓠()是瑶山评王身边的神犬,当时评王与高王争夺天下,盘瓠智取高王首级,保住了评王江山,得配评王三公主,并被封为盘王,后蜕变成人。其实,这只是瑶族与狗亲密关系的神话诠释。在中华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瑶族是一个“登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密”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魅力的梯田文化、狩猎文化、饮食文化。狗在瑶族同胞的生产生活中,担负着狩猎、看门护院等重要职责,长期相依为命的家庭亲情,使得瑶族同胞对狗有一种割舍不去的崇敬、感恩之情。
(责任编辑:叶筱)
这段文字是瑶族民间文献《过山榜》对盘王节热闹场景的生动描述。湖南炎陵县的龙渣、龙潭、车坪3个村是瑶族同胞的聚居地,其中,以龙渣村为主体,包括新开、龙凤、双奎三个村在内的龙渣瑶族乡是长株潭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龙渣瑶族乡都要以各种方式隆重庆祝盘王节。
盘王,是瑶族、苗族和畲族共同的始祖。盘王节,又叫“吊盘王”“还盘王愿”。“吊盘王”,就是“凭吊、追念盘王”的意思。传说,农历十月十六是盘王的祭日。几千年前的这一天,他上山打猎,不慎被一只岩羊撞下悬崖。儿女闻讯赶来,在一棵梓树上找到他的尸体。他们追杀岩羊,砍倒梓树,掏空树身,剥下岩羊皮蒙住梓树的两端,做成长鼓,边用力敲打长鼓,边跳跃呐喊,为亡父盘王招魂并表达报仇之志。从此,每年农历十月十六就成了瑶族同胞的盘王节,并有了盘王节跳长鼓舞的习俗。
“还盘王愿”则起源于另一个传说:相传,瑶家有十二兄妹被官府打散,在逃生渡海途中,狂风大作,巨浪滔天,面临灭顶之灾。危急关头,十二兄妹在船头顶礼叩拜,祈祷盘王保佑平安,并许愿只要平安度过这一劫难,日后当年年祭祀,世代感恩。稍后,果然风平浪静,十二兄妹得以平安登岸。于是,“还盘王愿”成为瑶族习俗,世代相传。其实,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曲折而真实地反映了瑶族先民创业的艰难,以及瑶族裔孙对祖先的感恩缅怀之情。
据瑶族老人赵光辉介绍,龙渣的瑶族属于“过山瑶”,最初是在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由湖南桃源洞及桂东北一带迁徙而来的,后在明万历十八年(1590)迁出,最后,在清顺治元年(1644)回迁龙渣。龙渣瑶族同胞称盘王节为“跳王”,习俗从古沿袭至今,清同治十二年(1873)版《酃县志》(酃县因“邑有圣陵”,1994年更名为“炎陵县”)对龙渣瑶族的盘王节有这样的记载:“瑶俗好跳神,家饶者频赛会,聚集族类,宰牲设祭,男女欢跳歌舞,三五日乃散。”
盘王节这一天,龙渣瑶族乡及附近村寨的瑶族同胞,会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举行祭祀盘王、庆祝丰收等活动。祭祀活动由族内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依次向盘王祀像供奉香烛,敬献五谷、三牲,然后行叩拜礼,恭读祭文,演唱《盘王大歌》,跳长鼓舞。整个祭祀活动融文祭、歌祭、舞祭为一体,充满悲壮的史诗风格,表达瑶族裔孙对先祖盘王的缅怀、景仰之情。其中长鼓舞分“大打”“中打”“小打”3种套式,大打72套,中打36套,小打24套,由男女青年结对而舞。男青年手击长鼓,女青年手持彩帕,成双成对,翩翩起舞,男的动作刚劲有力、豪迈奔放,女的动作轻柔婉转、含蓄内敛。舞蹈动作多模拟开荒、伐木、造屋、舂米、砻谷、狩猎等生产生活场景。其中,一组有20多个动作专门表现造屋,从寻屋地开始,到找树、砍树、锯树,直到上梁、盖屋,真实而又形象地反映了瑶族人民过去频繁迁徙,在山区过着“游耕”生活的历史。祭祀活动结束后,在铿锵鼓韵中,瑶族同胞踩着鼓点自由歌舞,整个广场成了一片歌的海洋、舞的世界。瑶族同胞在尽情的狂欢中,表达五谷丰登的喜悦和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祈祷。
龙渣瑶族同胞不仅能歌善舞,而且不畏艰难、敢于斗争,“龙渣小子不怕穷,一台狮子一台龙,三十晚上冇米煮,临时过坳挑谷砻”,就是其民族性格的真实写照。瑶族先民在与凶禽猛兽的搏斗和抵御外族欺侮的过程中,摸索并形成了一套以刚猛、剽悍为主要特点的拳术,并有正月在盘王庙或家族庭院、广场聚族习武的风俗。但在过去,瑶拳是不向汉人传授的,族内也有“传男不传女”的规定。现在,瑶拳不仅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戒律,而且以开放的姿态,通过学校的普及,在瑶、汉同胞中得以推广。如今,表演拳术也与对唱山歌、舞布龙、耍狮子等一道成了龙渣瑶族盘王节的重要内容。
对于远道而来的嘉宾,好客的龍渣瑶族同胞会热情邀请去家里“撵南”“服丢”(瑶语,“吃饭”“喝酒”的意思),但是,满桌的美味佳肴中,“狗肉”是绝对没有的,因为瑶族忌食狗肉。传说,盘王前身盘瓠()是瑶山评王身边的神犬,当时评王与高王争夺天下,盘瓠智取高王首级,保住了评王江山,得配评王三公主,并被封为盘王,后蜕变成人。其实,这只是瑶族与狗亲密关系的神话诠释。在中华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瑶族是一个“登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密”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魅力的梯田文化、狩猎文化、饮食文化。狗在瑶族同胞的生产生活中,担负着狩猎、看门护院等重要职责,长期相依为命的家庭亲情,使得瑶族同胞对狗有一种割舍不去的崇敬、感恩之情。
(责任编辑:叶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