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课标极大丰富了可借力的英语资源概念
传统的英语资源就是一本英语教科书,最多外加一根上课时用的教鞭和几支粉笔,而新课标从根本上颠覆了这个概念。它明确指出更新了知识结构的教师必须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内容必须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教学内容。因此所有的教师必须善于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够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
而且普通高中课程在结构上也发生了巨变。目前的体系是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技能,而选修课程的目的则是为了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不同的要求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在不同的时间阶段达到和完成。为了完成既定的教育教学任务,不同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不同教学风格和不同学业基础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教学资源,最大优化教育质量和效益,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师提高了认识,开阔了眼界,知道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及其可控性和派生多元选择性。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观念已经从预成性资源转向生成性资源,从素材性资源转向条件性资源,从校内资源转向校外资源,从国家资源转向地方校本资源,从教师经验课程资源转向学生经验课程资源,从局限的课堂上课程资源转向更为广阔的网络课程资源。
这种全新的课程资源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英语途径,保证了新课标规定的英语学习目标达成的多元手段,为学生未来自我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而使师生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提供了许多新颖的思路和互动模式。
二、新课标提到的课程资源和本文主要探讨的课外资源概念的界定:
1.新课标提到的课程资源:新课标提到的课程资源主要指下列资源:
英语教材;英文报刊与广电节目(来自报刊杂志;来自原声录音;来自日常生活资料;来自广播电视和电影);信息技术和网络;英语教师;学生。其中每一种课程资源都包括很多具体的内容。比如教材并不是我们理解的一本教科书。它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学生课堂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活动册;挂图;卡片;音像带;多媒体光盘和配套读物。
其中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是教师和学生也被新课标视之为课程资源。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和互相生成语言情景,教师的教学幽默和学生的创新性领会语言材料都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
关于网络信息课程资源,在《高中英语标准》八级目标总体描述中是这样说的,“能有效利用网络等多种教育资源获取和处理信息,并根据需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在八级学习策略目标资源策略的描述中则要求,“能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纸、杂志、广播或电视等多渠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和材料” 。
学校的各种场所和设施包括语音室、图书馆、英语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各种场馆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力补充。它们都应该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库。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此外,校外也存在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以及社区的各种文化设施、场馆等。我们也应充分加以发掘、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内容的补充和完善,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资源财富。
2.本文主要探讨的课外资源概念的界定:
鉴于上面提到的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本文提到的课外资源概念主要指非现成的,非面前存在的,不是可以马上拿来用的课程资源,而是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生成的,或者由学生学习欲望促成的语言学习的一切素材。
从以上界定的概念可知,这种课外资源不一定必须发生在课外,它如果发生在课堂过程中,只要不是教材既定的素材,就可以被认为一种课外资源。而且它也不是指那些静态存在的课外资料网上资料和业已存在的课外学习场所。
简而言之,本文主要把英语课程资源的课外资源概念缩小到师生双方对教学过程中对语言的新的生成性理解形成的资源要素进行讨论。下面笔者具体讨论这个概念下派生的英语课外资源拓展方向和途径。
三、新课标下借力英语课外资源的拓展途径:
当我们遵循了以上的原则后,我们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广度深度上都显得更豁然开朗了,但这里还有一个具体途径的问题。我们知道在传统的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绝对权威压制了学生的话语表达权甚至削弱了学生语言的理解力。但随着新课标下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传统的教师角色和学生的角色都在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可见的教育形式来看,教育理论的研究重心流程变化如下:群体教学---个别化教学---小组合作性学习---虚拟教育学习。在这些变化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互动关系越来越不断地被强化和改良。因此,面对着瞬息万变的信息浪潮,所有的教育领域中的各要素都在共同分享,共同思索,共同进步;用教材限定教学内容,用教室限定教学对象的形式已经或至少即将不存在了。在教学过程中,所有参与其中的教育元素,都在尽可能地采用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式和时代性、科学性、拓展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英语课堂资源不断内化,课外资源不断被生成,从而形成巩固的语言知识和能力技巧的双赢,其结果必然就是课堂教学的生动有效而切实给力!
在借力拓展课程资源,不断进一步深化和生动的过程中,本身即是课程资源的教师和学生必须积极地发扬积极主动性,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强调课程资源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内在关联,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大家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同学们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想使英语课程资源真正得到科学、有效地延伸、内化、拓展、生成,关键还要求新时期教师不断学习,了解新课标的精确表述和内在要求,勇于提高自身素质,努力转化自身角色。我们要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由“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课程运作中的“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教材的“实施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借力课外资源,不断拓展开发,创造出给力的课堂教学新天地!
传统的英语资源就是一本英语教科书,最多外加一根上课时用的教鞭和几支粉笔,而新课标从根本上颠覆了这个概念。它明确指出更新了知识结构的教师必须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内容必须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教学内容。因此所有的教师必须善于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够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
而且普通高中课程在结构上也发生了巨变。目前的体系是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技能,而选修课程的目的则是为了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不同的要求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在不同的时间阶段达到和完成。为了完成既定的教育教学任务,不同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不同教学风格和不同学业基础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教学资源,最大优化教育质量和效益,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师提高了认识,开阔了眼界,知道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及其可控性和派生多元选择性。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观念已经从预成性资源转向生成性资源,从素材性资源转向条件性资源,从校内资源转向校外资源,从国家资源转向地方校本资源,从教师经验课程资源转向学生经验课程资源,从局限的课堂上课程资源转向更为广阔的网络课程资源。
这种全新的课程资源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英语途径,保证了新课标规定的英语学习目标达成的多元手段,为学生未来自我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从而使师生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提供了许多新颖的思路和互动模式。
二、新课标提到的课程资源和本文主要探讨的课外资源概念的界定:
1.新课标提到的课程资源:新课标提到的课程资源主要指下列资源:
英语教材;英文报刊与广电节目(来自报刊杂志;来自原声录音;来自日常生活资料;来自广播电视和电影);信息技术和网络;英语教师;学生。其中每一种课程资源都包括很多具体的内容。比如教材并不是我们理解的一本教科书。它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学生课堂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活动册;挂图;卡片;音像带;多媒体光盘和配套读物。
其中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是教师和学生也被新课标视之为课程资源。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和互相生成语言情景,教师的教学幽默和学生的创新性领会语言材料都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
关于网络信息课程资源,在《高中英语标准》八级目标总体描述中是这样说的,“能有效利用网络等多种教育资源获取和处理信息,并根据需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在八级学习策略目标资源策略的描述中则要求,“能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纸、杂志、广播或电视等多渠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和材料” 。
学校的各种场所和设施包括语音室、图书馆、英语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各种场馆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有力补充。它们都应该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资源库。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此外,校外也存在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以及社区的各种文化设施、场馆等。我们也应充分加以发掘、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内容的补充和完善,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资源财富。
2.本文主要探讨的课外资源概念的界定:
鉴于上面提到的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本文提到的课外资源概念主要指非现成的,非面前存在的,不是可以马上拿来用的课程资源,而是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智慧生成的,或者由学生学习欲望促成的语言学习的一切素材。
从以上界定的概念可知,这种课外资源不一定必须发生在课外,它如果发生在课堂过程中,只要不是教材既定的素材,就可以被认为一种课外资源。而且它也不是指那些静态存在的课外资料网上资料和业已存在的课外学习场所。
简而言之,本文主要把英语课程资源的课外资源概念缩小到师生双方对教学过程中对语言的新的生成性理解形成的资源要素进行讨论。下面笔者具体讨论这个概念下派生的英语课外资源拓展方向和途径。
三、新课标下借力英语课外资源的拓展途径:
当我们遵循了以上的原则后,我们对课程资源的理解广度深度上都显得更豁然开朗了,但这里还有一个具体途径的问题。我们知道在传统的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绝对权威压制了学生的话语表达权甚至削弱了学生语言的理解力。但随着新课标下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传统的教师角色和学生的角色都在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可见的教育形式来看,教育理论的研究重心流程变化如下:群体教学---个别化教学---小组合作性学习---虚拟教育学习。在这些变化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互动关系越来越不断地被强化和改良。因此,面对着瞬息万变的信息浪潮,所有的教育领域中的各要素都在共同分享,共同思索,共同进步;用教材限定教学内容,用教室限定教学对象的形式已经或至少即将不存在了。在教学过程中,所有参与其中的教育元素,都在尽可能地采用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式和时代性、科学性、拓展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英语课堂资源不断内化,课外资源不断被生成,从而形成巩固的语言知识和能力技巧的双赢,其结果必然就是课堂教学的生动有效而切实给力!
在借力拓展课程资源,不断进一步深化和生动的过程中,本身即是课程资源的教师和学生必须积极地发扬积极主动性,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强调课程资源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内在关联,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大家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同学们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想使英语课程资源真正得到科学、有效地延伸、内化、拓展、生成,关键还要求新时期教师不断学习,了解新课标的精确表述和内在要求,勇于提高自身素质,努力转化自身角色。我们要由“课堂主宰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灌输者”转向“人格培育者”,由“单向传递者”转向“多向对话交往者”,由课程运作中的“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建构者”,由教材的“实施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借力课外资源,不断拓展开发,创造出给力的课堂教学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