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死亡现象的不可知和神秘性,古今中外,人们对生离死别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和处理方式。在我国,儒家文化“不知生焉知死”传承久远,很多人对于死亡的话题讳莫如深,除了恐惧悲恸,一般对自己的身后问题大多是避而不谈的。在国外,对于生离死别的反应和处理方式却有很多不同之处,这次在新西兰的一些见闻就颇有意思。
女儿在奥克兰的邻居冯女士是东北人,来新西兰已经七八年了,经营着一家小型保洁公司,她的客户是一些当地的白人家庭。一次干完活回来,冯女士一脸悲戚,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一问才知,原来是她的一家客户的女主人玛丽去世了,患的是癌症。冯女士含着泪花,情绪仍在激动中:“才几个月不见,一个那么生气勃勃的人,才40几岁呀,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更让冯女士不解的是:“他们家也真是奇怪,哪有妈才走一天,那个女儿,还有玛丽的丈夫,一家人就啥事都没有了,说是筹备葬礼,却是欢欢喜喜地,还哼着歌呢,怎么觉着一点都不伤心呢?”说完,冯女士犹是悲痛不已:“这人哪,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无独有偶,才过了一个礼拜,女儿公司里的同事戴安娜的父亲病危,隔天,老板娘过去看望,可脱口竟是一句“怎么,还没死?”听得女儿直发愣。几天后,戴安娜的父亲在医院去世。她回来后谈给父亲做纪念卡等悼念事宜,几乎看不出一点伤痛来,倒是作为中国人的我的女儿,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说起墓地,它是中国人十分敬畏和视之为神秘的地方,一般人不会愿意与之为邻。但这里的洋人们对此似乎是不大介意的。在奥克兰西区主公路旁有一处占地数千平米的公共墓园,它的四周是车流不息的马路,路对面则和寻常地段一样是一幢幢的居民住宅。女儿的一位同事马尼就住在墓园对面。他告诉我们,当初搬往这里是刚好一位华人的媳妇嫁过来后即要求迁走,而马尼他们图的是这房子出价要比正常市价便宜了近2万新币。车过墓园时。我们曾多次遇见过葬礼,虽然气氛肃穆,但都十分安静,大家静静地纪念和追思,从来未见过呼天抢地的悲恸场面。
直到有一天,在新西兰见到了一条新闻,让我对另一种生离死别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和感动。那条新闻的标题是这样的:“在报纸上刊登自己死讯的女士。”这是一位76岁的老太太,名叫露伊丝,在癌症危重的最后10天,她住进了当地的一家收容所。她很清楚自己快要死了,于是,在死的前一天为自己寄出讣告,适时地刊登在当地的晚报上。老太太与家人约定“不举行葬礼,只要鲜花”,她在讣告里告诉大家,自己将遗体捐给奥塔古大学医学院,供学生做医学解剖。她平静地写道:“当您读到这个消息时,我已经不与大家在一起了”,她要大家为她这一生感到高兴,“虽然生活清苦,但活得高兴,活得自在……”这是一位被她的家庭爱戴,同时也赢得社会尊重的女士,她的离世尊严而安详。
其实,在国外旅居的几个月中,我也同样见识了不同种族的父母、祖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浓浓亲情。在公园里常能见到不少含饴弄孙,呵护着童车里小孙孙的祖父母;在养老院,子女前去探望坐在轮椅上的老迈父母,并与之激情拥吻:这些,也一样使人久久难忘……可以说,至爱亲情、天伦之乐、舐犊之情都是世所共有的,是人类之常情。细细想来,对于生离死别的不同反应和处理方式,除了文化背景、民族性格的差异外,科学文明才是净化精神境界的重要方面。在这一点上,那位自己刊登讣告的老太太,所选择的尊重自然规律、有尊严的生活和同样有尊严的离去,才是值得我们深深敬重和认真思索的。
(编辑 兆 文)
女儿在奥克兰的邻居冯女士是东北人,来新西兰已经七八年了,经营着一家小型保洁公司,她的客户是一些当地的白人家庭。一次干完活回来,冯女士一脸悲戚,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一问才知,原来是她的一家客户的女主人玛丽去世了,患的是癌症。冯女士含着泪花,情绪仍在激动中:“才几个月不见,一个那么生气勃勃的人,才40几岁呀,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更让冯女士不解的是:“他们家也真是奇怪,哪有妈才走一天,那个女儿,还有玛丽的丈夫,一家人就啥事都没有了,说是筹备葬礼,却是欢欢喜喜地,还哼着歌呢,怎么觉着一点都不伤心呢?”说完,冯女士犹是悲痛不已:“这人哪,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无独有偶,才过了一个礼拜,女儿公司里的同事戴安娜的父亲病危,隔天,老板娘过去看望,可脱口竟是一句“怎么,还没死?”听得女儿直发愣。几天后,戴安娜的父亲在医院去世。她回来后谈给父亲做纪念卡等悼念事宜,几乎看不出一点伤痛来,倒是作为中国人的我的女儿,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说起墓地,它是中国人十分敬畏和视之为神秘的地方,一般人不会愿意与之为邻。但这里的洋人们对此似乎是不大介意的。在奥克兰西区主公路旁有一处占地数千平米的公共墓园,它的四周是车流不息的马路,路对面则和寻常地段一样是一幢幢的居民住宅。女儿的一位同事马尼就住在墓园对面。他告诉我们,当初搬往这里是刚好一位华人的媳妇嫁过来后即要求迁走,而马尼他们图的是这房子出价要比正常市价便宜了近2万新币。车过墓园时。我们曾多次遇见过葬礼,虽然气氛肃穆,但都十分安静,大家静静地纪念和追思,从来未见过呼天抢地的悲恸场面。
直到有一天,在新西兰见到了一条新闻,让我对另一种生离死别有了更真切的理解和感动。那条新闻的标题是这样的:“在报纸上刊登自己死讯的女士。”这是一位76岁的老太太,名叫露伊丝,在癌症危重的最后10天,她住进了当地的一家收容所。她很清楚自己快要死了,于是,在死的前一天为自己寄出讣告,适时地刊登在当地的晚报上。老太太与家人约定“不举行葬礼,只要鲜花”,她在讣告里告诉大家,自己将遗体捐给奥塔古大学医学院,供学生做医学解剖。她平静地写道:“当您读到这个消息时,我已经不与大家在一起了”,她要大家为她这一生感到高兴,“虽然生活清苦,但活得高兴,活得自在……”这是一位被她的家庭爱戴,同时也赢得社会尊重的女士,她的离世尊严而安详。
其实,在国外旅居的几个月中,我也同样见识了不同种族的父母、祖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浓浓亲情。在公园里常能见到不少含饴弄孙,呵护着童车里小孙孙的祖父母;在养老院,子女前去探望坐在轮椅上的老迈父母,并与之激情拥吻:这些,也一样使人久久难忘……可以说,至爱亲情、天伦之乐、舐犊之情都是世所共有的,是人类之常情。细细想来,对于生离死别的不同反应和处理方式,除了文化背景、民族性格的差异外,科学文明才是净化精神境界的重要方面。在这一点上,那位自己刊登讣告的老太太,所选择的尊重自然规律、有尊严的生活和同样有尊严的离去,才是值得我们深深敬重和认真思索的。
(编辑 兆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