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建构主义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abb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必需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放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宋心琦教授认为,真正使学生受益的化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具有化学特点的解决问题的认知论和方法论,而不是具体的化学专业知识。建构性学习是一种自我调节性的学习,它倡导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能主动建构成新的知识体系,而教师是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因此,用建构主义思想设计化学教学显得意义非凡。如何进行建构主义化学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点切入:一是课前对学生特征和教学内容的细致分析,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三是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
  一、学生特征与化学教学
  学生的特征分析与研究是中学教师组织教学顺利开展的必需活动,是教学准备的首要工作。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与上。学生的差异、身体条件、家庭背景、教育经历、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都会影响对新知识接受,故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培养个性化的学生,所以学情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学生的已有经验为下一步选择什么样的素材、采取什么样的活动及情境教学中设问的梯度均提出了必要条件。例如,盐类的水解是电解质理论的重要部分,它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其内涵和外延的解释与领会。基础好的同学一点即通,而基础相对弱一些的同学理解起来就有些难度,鉴于此,可以对基础较差的同学做一些针对性的课前辅导,以便课上顺利进行学习。通过对学生的特征分析,就可以确定学习者现有的水平与将要建构的新知识的关系,确定要建构的起点和相应的教学模式。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学生主动性与化学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者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刻苦地钻研、学习。事实证明,当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后,就会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兴趣是成功的起点和求知的动力,故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应以“趣”为指导,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活跃学生的“思”,培养学生的“智”。教师应用多种形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令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牢固知识、拓展知识。对学生最具吸引力的莫过于生活中实例,比如在铁的化合物部分,联系补血补铁剂与VC、食品中的防氧化剂还原铁粉、生活中如何保护铁制品等这些实例都会极大地提升化学的魅力。在讲授《几种重要的金属-钠》的性质时,先将2015年“8·12天津塘沽大爆炸”的相关视频展示给同学们,同学们瞬间被现场的震撼吸引,有的窃窃私语,均显惊恐之色;之后的报导更将同学们的好奇心提升到另一高度:毁灭性的爆炸发生在消防官兵常规喷水之后。水不是能灭火吗?怎么反而会助纣为孽呢?是现场集装箱内的大量化学危险品,这些危险品遇水即发生剧烈爆炸。随后引出课题——《钠》。此时教师的思维和学生的思维产生共振,能够听见学生快乐成长的声音。
  三、情境设计—建构体系形成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与学习情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少教师认为学习情境的创设就是用与新知识有关的故事、问题等引出课题、激起学生兴趣,实则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维果斯基认为,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原有的能力可能会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在教师帮助下学习者能够消除这种差异。教师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消除这种差异,自己促进知识建构,向“邻近发展区”发展,进而达到升华。情境设计的关键是要呈现给学生合适的刺激性材料信息,这些刺激性信息要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发现欲,又能诱发学生猜想质疑,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只有真实、可信、能引发问题的学习情境才能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才能促进对自身的认知框架做出调整与建构。
  例如:在必修一《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时,教师提示学生:
  同学们自然联想到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七个电子,以强氧化性为主,自然能搭建一个以氧化性为主框、分支是一类类具有还原性的物质的知识体系。而常见的金属比如钠、铁、铜自然在其氧化范围之内,H2、一些还原性的盐如:KI也必然能与之反应。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果再配加实验印象就会更深刻,但考虑到氯气的毒性和实验室的局限性,可以以多媒体和Internet为依托,将这些实验形象地展示给同学们,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整个过程教师做到了: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做到了“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特征教学。
  从实际生活入手设计学习情境也不失为一良策,生活离不开化学,环境与化学更是密不可分,以生活实例为例不但易于激发求知欲,而且能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用“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温室效应”、“化学电源在生活中的应用”、现在的焦点问题“霾”的成因及解决对策均可设计成非常好的素材,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于学生了解化学在社会中的关键作用,最终实现化学教学的三维目标。
  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教师不是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夏辉辉.历史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聂幼犁.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3]《山东教育》.2014(Z2).
  [4]齐健.走进高中教学现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赵亚夫.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刘淑萍.化学观念教学的探索.
其他文献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MMF干预UUO大鼠模型,动态观察TGF-β、p-Smad2/3、CTGF在梗阻侧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MF在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品德与社会课程是重点内容。在小学阶段学习品德与社会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应用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与生活化教学相互结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仅供有关教育人士参考。  关键词:品德与
摘 要: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具有较强的计算性,但从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对学生进行分析,能够发现他们对于解题类的学习并不感兴趣,自然此过程中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会局限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想要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解题实效性,就需要对其进行深入与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实效性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课堂教学表面十分热闹,学生也十分配合的情况,但当学生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明确,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策略  近年来,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