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是对《苦痛与疾病的社会根源》这本书读后的知识反馈,也是对本书知识的运用和理解,试图理解凯博文如何在多层面上探讨和领悟神经衰弱,抑郁症以及躯体症状之间的关系,如何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分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国和美国对神经衰弱,抑郁症和躯体症状之间的不同界定,并且,如何帮助中国人在家庭和国家关系上的体验。因此,本文试图对现代人生存处境进行描述。运用本书的知识对现代生活中所存在的这种现象进行解释。
关键词 苦痛 躯体化 社会根源
作者简介:宋峰,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社会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9—191—02
一、内容评述
在本书中,凯博文将抑郁看作是一种以心理——生理性的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在那个时代这种疾病很普遍,在他的研究和分析下,他提出把这种疾病看作是一种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为,这种疾病不只展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揭示了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同时,个人的认知、情感、甚至生理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凯博文认为,分析任何一种障碍症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窥见社会——躯体性的网状组织,它把不同的个体联系起来,并且把个体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地方系统联系在一起。因此,某些障碍性的疾病在个体及其障碍症上得到具体体验。
另外,凯博文认为疾病症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并将这种辩证关系的分析十分具有穿透力。他认为这种关系受到宏观社会力量,即经济的、政治的、制度的安排的强烈影响,症状对于特定的权力系统中的特定人们具有特定的涵义和合法性,而这些涵义和合法性调节着社会——躯体之间的关系。另外,他还从疾病的文化涵义的角度,对社会因素如何造成了神经衰弱——抑郁与疼痛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疾病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总之,这本强有力的著作不仅属于人类学和精神医学的先锋之作,而且也展示了作者对消除人类不幸的苦难的深切关注和担当。
二、写作方法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跨学科研究的著作,内容涉及医学、人类学、社会学,我觉得还涉及到了一些历史学的知识。我认为,这本书写作方法的精髓之处在于淡化不同学问之间的界限做问题导向的研究,把基于学科划分的割裂的知识统统为研究所用。凯博文在书中提到过,人类学分析框架的两个优势:一是能够让我们审视本文化,二是在看到本文化的同时看到异文化,从而做比较研究。而社会学分析框架的优势在于能够把问题放到更宏大的社会背景中。凯博文在精通本专业——精神医学——的同时把社会学、人类学两个工具运用得非常的精通。他认为问题研究得让人感到有穿透力,所以,在叙述中不但描述问题、分析问题、而且最后在尾声部分提出了改造社会的建议。
另外,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凯博文重视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凯博文写到:“贫瘠的科学在面对本身属于多维的,互动的,辩证的现实时采取了单一维度,还原主义的观点,……,数字和统计性的相关都不足以解释社会现实,情绪驱体化之间相互关联的网络,……呈现统计学背后的真实个人和生活故事不足以解释社会网络与个体之间的联系。”(凯博文,5)他在用统计数据勾勒轮廓之后用人类学的方法深描,最后,基于个案访谈的研究推知整体的结论。
三、社会中的苦痛和疾病:躯体性表达
苦痛和疾病展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揭示了社会对个体的影响。以下就是结合在这本书中所学的知识对两个具体的案例进行的分析。
案例一:失去学业的苦痛。笔者对文革一代人的学业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而试图理解他们失去学业的苦痛和感受。
(1)宋海波,男,58岁,农民。他说了很多,也感慨很多。据他讲述,在三年级就赶上了文革,从此命运就发生了改变。原本的抱负和理想随着文革灰飞烟灭。他们开始不好好的上课,课本内容大部分删减,而只讲些与当时时局相关的政治和劳技课。老师被定成了“臭老九”的罪名。由于缺少老师,就让高年级的学生教他们,教育体制也发生了改变,九年义务教育改成了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教育质量和升学率可想而知。恢复高考后,他参加了高考,由于耽误的太多与学业无缘。注定做一辈子的农民。
(2)高淑玲,女,50年代出生人,也是时代的牺牲品。因为当时家里是地主成分,又赶上文革,耽误了学业和婚姻。致使四十多岁还是大姑娘。条件好了以后,嫁给了当地的一名会计。生活算是步入了正轨。但从她的讲述中,我可以体会到市区学业的痛苦。她跟我说了好多她得故事,把我当成她的倾诉对象。从她的讲述中知道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因为文革耽误了学业。她说:“如果把我放在这个时代,我也能上一所好的大学”。再访谈她时我看到,在她家的书桌上有一本字帖,和几本发了黄的历史书,是她农闲下来用来练习和阅读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她得学习态度和渴望。但是这种渴望只能在错过的时机中慢慢得寻找、弥补和体会。
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精神上的苦痛不是个体直接造成的,而是由人们无法控制的宏观社会所造成的。社会在经历快速变迁过程中,高度控制的社会系统会导致制度化压力恶化,从而,社会支持被削弱,只能容忍有关苦痛或希望性的习语。在这种无法控制的宏观社会结构下,案例(一)中的被访者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辈身上,培养出三个大学生。这也许是他欣慰的地方,但历史的创伤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永远的痕迹。假设他顺利考上大学,那他的生命历程又将会是什么样的,也许——,也许——,也许——。而案例(二)中的被访者只能将这种学习的态度和渴望寄托在精神意念上,虽然时机错过了,但是那种学习的意志没有磨灭,只能在错过的时机中慢慢的寻找和体会。正如,凯博文在书中提到的“中国的主要的社会问题都是由于严密的和广泛扩散的社会控制系统造成的,这个系统严重的限制了个人权利。中国的去道德化的社会根源来自于对个体选择的这种无情压制性的控制,来自于权力等级系统组织的重大社会运动造成的混乱。”(凯博文,196) 案例二:躯体性的表达。这个调查对象是一位老师。作为文革时期的知识分子,没有逃脱社会带来的苦痛。最后,把所有的苦痛转化成了躯体性的表达。
赵洪恩,72岁,男,大学教师。据他讲述,文革时期,因为他是知识分子,所以当时也没逃脱的了挨批斗。他所承受的相对更严重些,不仅是精神上的,而且经常承受着身体上的折磨。他曾被折磨成双膝粉碎性骨折,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却得不到很好的治疗,甚至是不能接受治疗,更得不到朋友的关心。据他讲述,在那段时间,他每天都会趴着去食堂吃饭,即使这样也得不到别人的怜悯和关心。这是让他感到最心痛的地方,他说:“仿佛整个社会都处于冷血状态,让你感到无能为力”
这种批斗给他留下了永久的躯体上的疼痛——双膝粉碎性骨折。直到现在天气一凉腿病就会犯。他说身体的疼痛他能够挺过去,但是,骨折后人们对他的冷漠和远离是另他最揪心的。他感到这是社会对他的抛弃,感到他与这个世界隔离,无人关心、无人过问他的苦痛,更不敢诉说他的苦痛。正如在书中理解到的,对于这种行为的理解未必是言词式的,而反映在躯体表现当中,当一个人无法用言词回忆自己经历的某次灾难。甚至头脑未必还记得清楚的时候,那件事的痕迹却可能深深地烙在他的躯体上,形成身体的某种习惯和疾病他的躯体仍然是回忆。身体可能是体验、解释和交流情绪和社会问题的载体,个人对身体功能的体验、解释和表达在人际关系中相互作用。苦痛的躯体性习语也指出,说身体在感受和表达在感觉和表达着社会问题并非无稽之谈(凯博文,198)。面对这些对自尊的攻击,揭露了一些苦痛的可能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精神性根源因素。
四、总结
通过本书我理解到个体的苦痛就是社会的苦痛。对于个体的苦痛,仅发现其症状和病人的陈述是不够的,必须着眼于推理,进而揭示出背后的结构性的深层原因。个体的经验绝非孤立,这种个体性是各种社会力量嵌入的场所,各种力量在身体这个场域或明或暗的角逐、博弈,结合个体的生平情境,生成开放式的独特身体样式(郑丹丹,2008)。凯博文也强调社会经历是个体苦痛的来源,他认为以往的分隔,即将个体与社会层面的分离,健康与社会问题的分离,表达与经验的分离,苦痛与干预的分离等是理解的障碍,它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痛苦何以是集体的,又是个体的;经历苦痛与创伤的模式何以可能既是地方性的,又是全球性的,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我们在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避免。最后,社会科学要能够解释社会病患的最明显的征兆,判断和理解导致病患的真实原因,这就需要人们能够意识到他们最熟悉的,最隐秘的,并且被掩盖的,各种形式的,不幸的社会根源。
参考文献:
[1]凯博文著.郭金华译.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上海:三联书店.2008.
[2]郑丹丹.身体的社会形塑与性别象征——对阿文的疾病现象学分析及性别解读.学位论文.2011.
[3]苏珊·桑塔格著.程巍译.疾病的隐喻.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2009.
关键词 苦痛 躯体化 社会根源
作者简介:宋峰,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社会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9—191—02
一、内容评述
在本书中,凯博文将抑郁看作是一种以心理——生理性的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在那个时代这种疾病很普遍,在他的研究和分析下,他提出把这种疾病看作是一种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为,这种疾病不只展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揭示了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同时,个人的认知、情感、甚至生理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凯博文认为,分析任何一种障碍症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窥见社会——躯体性的网状组织,它把不同的个体联系起来,并且把个体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地方系统联系在一起。因此,某些障碍性的疾病在个体及其障碍症上得到具体体验。
另外,凯博文认为疾病症状与社会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并将这种辩证关系的分析十分具有穿透力。他认为这种关系受到宏观社会力量,即经济的、政治的、制度的安排的强烈影响,症状对于特定的权力系统中的特定人们具有特定的涵义和合法性,而这些涵义和合法性调节着社会——躯体之间的关系。另外,他还从疾病的文化涵义的角度,对社会因素如何造成了神经衰弱——抑郁与疼痛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疾病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总之,这本强有力的著作不仅属于人类学和精神医学的先锋之作,而且也展示了作者对消除人类不幸的苦难的深切关注和担当。
二、写作方法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跨学科研究的著作,内容涉及医学、人类学、社会学,我觉得还涉及到了一些历史学的知识。我认为,这本书写作方法的精髓之处在于淡化不同学问之间的界限做问题导向的研究,把基于学科划分的割裂的知识统统为研究所用。凯博文在书中提到过,人类学分析框架的两个优势:一是能够让我们审视本文化,二是在看到本文化的同时看到异文化,从而做比较研究。而社会学分析框架的优势在于能够把问题放到更宏大的社会背景中。凯博文在精通本专业——精神医学——的同时把社会学、人类学两个工具运用得非常的精通。他认为问题研究得让人感到有穿透力,所以,在叙述中不但描述问题、分析问题、而且最后在尾声部分提出了改造社会的建议。
另外,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凯博文重视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凯博文写到:“贫瘠的科学在面对本身属于多维的,互动的,辩证的现实时采取了单一维度,还原主义的观点,……,数字和统计性的相关都不足以解释社会现实,情绪驱体化之间相互关联的网络,……呈现统计学背后的真实个人和生活故事不足以解释社会网络与个体之间的联系。”(凯博文,5)他在用统计数据勾勒轮廓之后用人类学的方法深描,最后,基于个案访谈的研究推知整体的结论。
三、社会中的苦痛和疾病:躯体性表达
苦痛和疾病展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揭示了社会对个体的影响。以下就是结合在这本书中所学的知识对两个具体的案例进行的分析。
案例一:失去学业的苦痛。笔者对文革一代人的学业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而试图理解他们失去学业的苦痛和感受。
(1)宋海波,男,58岁,农民。他说了很多,也感慨很多。据他讲述,在三年级就赶上了文革,从此命运就发生了改变。原本的抱负和理想随着文革灰飞烟灭。他们开始不好好的上课,课本内容大部分删减,而只讲些与当时时局相关的政治和劳技课。老师被定成了“臭老九”的罪名。由于缺少老师,就让高年级的学生教他们,教育体制也发生了改变,九年义务教育改成了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教育质量和升学率可想而知。恢复高考后,他参加了高考,由于耽误的太多与学业无缘。注定做一辈子的农民。
(2)高淑玲,女,50年代出生人,也是时代的牺牲品。因为当时家里是地主成分,又赶上文革,耽误了学业和婚姻。致使四十多岁还是大姑娘。条件好了以后,嫁给了当地的一名会计。生活算是步入了正轨。但从她的讲述中,我可以体会到市区学业的痛苦。她跟我说了好多她得故事,把我当成她的倾诉对象。从她的讲述中知道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因为文革耽误了学业。她说:“如果把我放在这个时代,我也能上一所好的大学”。再访谈她时我看到,在她家的书桌上有一本字帖,和几本发了黄的历史书,是她农闲下来用来练习和阅读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她得学习态度和渴望。但是这种渴望只能在错过的时机中慢慢得寻找、弥补和体会。
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精神上的苦痛不是个体直接造成的,而是由人们无法控制的宏观社会所造成的。社会在经历快速变迁过程中,高度控制的社会系统会导致制度化压力恶化,从而,社会支持被削弱,只能容忍有关苦痛或希望性的习语。在这种无法控制的宏观社会结构下,案例(一)中的被访者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辈身上,培养出三个大学生。这也许是他欣慰的地方,但历史的创伤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留下了永远的痕迹。假设他顺利考上大学,那他的生命历程又将会是什么样的,也许——,也许——,也许——。而案例(二)中的被访者只能将这种学习的态度和渴望寄托在精神意念上,虽然时机错过了,但是那种学习的意志没有磨灭,只能在错过的时机中慢慢的寻找和体会。正如,凯博文在书中提到的“中国的主要的社会问题都是由于严密的和广泛扩散的社会控制系统造成的,这个系统严重的限制了个人权利。中国的去道德化的社会根源来自于对个体选择的这种无情压制性的控制,来自于权力等级系统组织的重大社会运动造成的混乱。”(凯博文,196) 案例二:躯体性的表达。这个调查对象是一位老师。作为文革时期的知识分子,没有逃脱社会带来的苦痛。最后,把所有的苦痛转化成了躯体性的表达。
赵洪恩,72岁,男,大学教师。据他讲述,文革时期,因为他是知识分子,所以当时也没逃脱的了挨批斗。他所承受的相对更严重些,不仅是精神上的,而且经常承受着身体上的折磨。他曾被折磨成双膝粉碎性骨折,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却得不到很好的治疗,甚至是不能接受治疗,更得不到朋友的关心。据他讲述,在那段时间,他每天都会趴着去食堂吃饭,即使这样也得不到别人的怜悯和关心。这是让他感到最心痛的地方,他说:“仿佛整个社会都处于冷血状态,让你感到无能为力”
这种批斗给他留下了永久的躯体上的疼痛——双膝粉碎性骨折。直到现在天气一凉腿病就会犯。他说身体的疼痛他能够挺过去,但是,骨折后人们对他的冷漠和远离是另他最揪心的。他感到这是社会对他的抛弃,感到他与这个世界隔离,无人关心、无人过问他的苦痛,更不敢诉说他的苦痛。正如在书中理解到的,对于这种行为的理解未必是言词式的,而反映在躯体表现当中,当一个人无法用言词回忆自己经历的某次灾难。甚至头脑未必还记得清楚的时候,那件事的痕迹却可能深深地烙在他的躯体上,形成身体的某种习惯和疾病他的躯体仍然是回忆。身体可能是体验、解释和交流情绪和社会问题的载体,个人对身体功能的体验、解释和表达在人际关系中相互作用。苦痛的躯体性习语也指出,说身体在感受和表达在感觉和表达着社会问题并非无稽之谈(凯博文,198)。面对这些对自尊的攻击,揭露了一些苦痛的可能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精神性根源因素。
四、总结
通过本书我理解到个体的苦痛就是社会的苦痛。对于个体的苦痛,仅发现其症状和病人的陈述是不够的,必须着眼于推理,进而揭示出背后的结构性的深层原因。个体的经验绝非孤立,这种个体性是各种社会力量嵌入的场所,各种力量在身体这个场域或明或暗的角逐、博弈,结合个体的生平情境,生成开放式的独特身体样式(郑丹丹,2008)。凯博文也强调社会经历是个体苦痛的来源,他认为以往的分隔,即将个体与社会层面的分离,健康与社会问题的分离,表达与经验的分离,苦痛与干预的分离等是理解的障碍,它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痛苦何以是集体的,又是个体的;经历苦痛与创伤的模式何以可能既是地方性的,又是全球性的,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所以,我们在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避免。最后,社会科学要能够解释社会病患的最明显的征兆,判断和理解导致病患的真实原因,这就需要人们能够意识到他们最熟悉的,最隐秘的,并且被掩盖的,各种形式的,不幸的社会根源。
参考文献:
[1]凯博文著.郭金华译.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上海:三联书店.2008.
[2]郑丹丹.身体的社会形塑与性别象征——对阿文的疾病现象学分析及性别解读.学位论文.2011.
[3]苏珊·桑塔格著.程巍译.疾病的隐喻.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