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西北,有一种蓝紫色的马兰花,它们耐寒耐旱,对环境的适应力极强,花语是“爱的使者”。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乡村教师、2013年甘肃“巾帼十杰”荣誉获得者马兰,就是东乡最美的马兰花,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村里的孩子,给他们带来了爱和希望。
露天麦场上的课堂
1993年,17岁的马兰从东乡民族中学毕业后,受聘到赵家乡赵家小学当了一名教师,这一干就是10年。尽管很辛苦,但马兰很快爱上了教师这个岗位,并且成为教学上的“行家里手”。
马兰家所在的甘土沟村方圆10里几乎没有像样的学校,村里的孩子要上学,就得翻山爬坡到10多里以外的赵家小学,光路上就得耗费1个多小时,这让许多孩子望不着学校而却步。
甘土沟村成年人识字的很少,在这个手机信号都无法覆盖的地方,对孩子的教育成了大问题。
马兰的心里很早就萌生了建学校的想法。2003年,为了方便适龄学生就近入学,东乡在全县无校村成立了56个教学点,甘土沟村教学点是其中之一。马兰义无反顾地自愿从乡上的赵家小学来到了这个教学点任教。
“说是教学点,可眼前分明就是一块空旷的晒麦场,连一间教室都没有。”马兰说。眼看到了开学的时间,校舍还没着落,马兰一筹莫展。可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耽误孩子们按时开课,于是,打麦场就成了这里的一个露天课堂。没有桌凳,马兰把自家的小木凳拿来让学生们坐;没有黑板,她把自家的门板拿来写字;马兰的哨声就是上课下课的铃声;没有办公室,她就在校园里露天办公、备课、批阅作业、辅导学生……甘土沟的教育,就是从这没有寸草的打麦场上起步了。
“孩子们坐在露天的麦场地里上课,脸冻得发青,浑身直打哆嗦。我也是母亲,看到这些,我心里比刀割还难受。”当时露天教学的情景马兰至今记忆犹新,遇到天气不好时教学就没法正常进行。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况,什么时候才到头呢?
“捐地”出资自健学校
“一定要想办法,最起码得让孩子们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她说。可是对甘土沟这样贫苦的村子来说,建一所学校谈何容易。10个月过去了,建校舍的事情依然杳无音信。
思虑再三,马兰做出了一个令全甘土沟村民震惊的决定——捐出自家的承包地1.6亩,自筹木材、资金,修建甘土沟教学点。
土地对于甘土沟这块贫瘠土地上的村民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马兰全家5口人也不到8亩地。而马兰自己家住的还是两间土坯房、两个窑洞,她的月工资只有164元。在这种情况下既出地又出钱盖房,村民们难以理解,感到十分震惊。
让马兰感到十分欣慰的是,她的这一大胆决定获得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家里人都很开明,如果当年不是他们让我去上学,现在我也不会是一名人民教师。因此,当我决定‘捐地’建校舍的时候,他们都很支持我,尤其是大哥马成武,立即就把自己4000多元的积蓄给了我。”谈起这些,马兰言语之间满含对亲人的感激。
建学校的花销超出了马兰的预算,由于她的这1.6亩地分为两块,中间有将近4米高的落差,只能将地平整之后才可以修建校舍。而仅仅平整土地的花费,就远远超出了马兰家的经济能力。“我们找来了推土机整地,一个小时要80元,总共费用达到2万元。最后只好和平整土地的工人商量,分期付款。”马兰说,“虽然十分艰苦,但每次想到为了孩子能好好上学,就觉得值得。”
之后,马兰又聚集全家所有的财力,买来了木材,发动家人动手修建了4间简陋的小教室。孩子们终于可以坐在“温暖”的教室里上课了,朗朗的读书声响彻在大山深处。村民们无不感激这位“舍地办校”的马兰老师。
不让一个孩子辍学
看到孩子们坐在教室,手捧书本,安安心心专注学习的情景,马兰满心喜悦,她那颗悬着的心落了地。
但是,由于当地群众生活困难,一些家庭无力承担课本费、杂费等(当时还没有“两免一补”政策),学校的入学率不高。马兰就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购买了课本、作业本、铅笔等发给贫困生。
有一天,一个女学生没来上学,马兰马上去家访。原来家长不让女孩上学,而要让她在家做饭干活。马兰急了,她一边耐心地给这位家长讲述男女平等的道理,一边帮忙解决眼前的困难,终于打消了这个家长不让女孩上学的念头。
这件事让马兰了解到,比建校和教书更难的,是让村里的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入学,中途不辍学,顺利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
马兰主动找村干部寻求帮助,并一起对家长进行宣传、动员,给群众讲述学习文化的作用和好处。有一次,一个老大爷拿来一封信让马兰念,马兰便叫来他上二年级的孩子念。有些不会读的字,马兰在一旁指导。看到小孩子结结巴巴读完了信,老大爷笑了,逢人就说:“丫头、尕娃,读了书才是好娃。”
在马兰的不懈努力下,甘土沟村民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现在全村没有一个辍学的儿童,“尊师重教”的氛围日益浓厚。
她不但是一个好老师,更是一个好妈妈,每天中午,她都替孩子们烧开水,陪着孩子们一道啃干馍。她还学会理发的手艺,时常给孩子们梳头理发,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母亲般的深情和慈爱。群众说:“人家马兰一个女教师,能这么认真教书、关心孩子,我们还有啥不放心的。”
马兰的“第二课堂”和“双语教学”
对学生的爱,马兰更多体现在教学上。为了上好课,马兰经常查阅各种书籍资料,钻研教学业务,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面对面批改作业,手把手纠正错误。她还因地制宜开辟了“第二课堂”,教高年级学生如何做饭、做馍、炒菜、缝制简单的衣服,解除了许多家长“书没念好又不会干活”的后顾之忧。
由于甘土沟村是东乡族村,这里大部分的小孩只会说东乡话,不会说汉语。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马兰在课堂上坚持“双语教学”,先说一句东乡话,再翻译成汉语。如今,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汉语。
马兰的敬业爱岗,使得甘土沟教学点学生的语文、数学双科合格率在山区同类型学校中名列前茅。从教16年多来,马兰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并且荣获“陈香梅基金会优秀教师”称号,被评为“东乡族自治县优秀教师”和“东乡族自治县骨干教师”,荣获第8届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2010年,马兰还被授予“全国劳模”荣誉称号。
马兰自从中学毕业就开始做教师,到现在已经桃李满天下,提起这一点她脸上有无法掩饰的自豪:“我的学生都很用功,学习成绩都很不错,好多上了大学,还有些都已经从大学毕业,也在当老师呢!”
(责编 芳庭)
露天麦场上的课堂
1993年,17岁的马兰从东乡民族中学毕业后,受聘到赵家乡赵家小学当了一名教师,这一干就是10年。尽管很辛苦,但马兰很快爱上了教师这个岗位,并且成为教学上的“行家里手”。
马兰家所在的甘土沟村方圆10里几乎没有像样的学校,村里的孩子要上学,就得翻山爬坡到10多里以外的赵家小学,光路上就得耗费1个多小时,这让许多孩子望不着学校而却步。
甘土沟村成年人识字的很少,在这个手机信号都无法覆盖的地方,对孩子的教育成了大问题。
马兰的心里很早就萌生了建学校的想法。2003年,为了方便适龄学生就近入学,东乡在全县无校村成立了56个教学点,甘土沟村教学点是其中之一。马兰义无反顾地自愿从乡上的赵家小学来到了这个教学点任教。
“说是教学点,可眼前分明就是一块空旷的晒麦场,连一间教室都没有。”马兰说。眼看到了开学的时间,校舍还没着落,马兰一筹莫展。可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耽误孩子们按时开课,于是,打麦场就成了这里的一个露天课堂。没有桌凳,马兰把自家的小木凳拿来让学生们坐;没有黑板,她把自家的门板拿来写字;马兰的哨声就是上课下课的铃声;没有办公室,她就在校园里露天办公、备课、批阅作业、辅导学生……甘土沟的教育,就是从这没有寸草的打麦场上起步了。
“孩子们坐在露天的麦场地里上课,脸冻得发青,浑身直打哆嗦。我也是母亲,看到这些,我心里比刀割还难受。”当时露天教学的情景马兰至今记忆犹新,遇到天气不好时教学就没法正常进行。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况,什么时候才到头呢?
“捐地”出资自健学校
“一定要想办法,最起码得让孩子们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她说。可是对甘土沟这样贫苦的村子来说,建一所学校谈何容易。10个月过去了,建校舍的事情依然杳无音信。
思虑再三,马兰做出了一个令全甘土沟村民震惊的决定——捐出自家的承包地1.6亩,自筹木材、资金,修建甘土沟教学点。
土地对于甘土沟这块贫瘠土地上的村民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马兰全家5口人也不到8亩地。而马兰自己家住的还是两间土坯房、两个窑洞,她的月工资只有164元。在这种情况下既出地又出钱盖房,村民们难以理解,感到十分震惊。
让马兰感到十分欣慰的是,她的这一大胆决定获得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家里人都很开明,如果当年不是他们让我去上学,现在我也不会是一名人民教师。因此,当我决定‘捐地’建校舍的时候,他们都很支持我,尤其是大哥马成武,立即就把自己4000多元的积蓄给了我。”谈起这些,马兰言语之间满含对亲人的感激。
建学校的花销超出了马兰的预算,由于她的这1.6亩地分为两块,中间有将近4米高的落差,只能将地平整之后才可以修建校舍。而仅仅平整土地的花费,就远远超出了马兰家的经济能力。“我们找来了推土机整地,一个小时要80元,总共费用达到2万元。最后只好和平整土地的工人商量,分期付款。”马兰说,“虽然十分艰苦,但每次想到为了孩子能好好上学,就觉得值得。”
之后,马兰又聚集全家所有的财力,买来了木材,发动家人动手修建了4间简陋的小教室。孩子们终于可以坐在“温暖”的教室里上课了,朗朗的读书声响彻在大山深处。村民们无不感激这位“舍地办校”的马兰老师。
不让一个孩子辍学
看到孩子们坐在教室,手捧书本,安安心心专注学习的情景,马兰满心喜悦,她那颗悬着的心落了地。
但是,由于当地群众生活困难,一些家庭无力承担课本费、杂费等(当时还没有“两免一补”政策),学校的入学率不高。马兰就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购买了课本、作业本、铅笔等发给贫困生。
有一天,一个女学生没来上学,马兰马上去家访。原来家长不让女孩上学,而要让她在家做饭干活。马兰急了,她一边耐心地给这位家长讲述男女平等的道理,一边帮忙解决眼前的困难,终于打消了这个家长不让女孩上学的念头。
这件事让马兰了解到,比建校和教书更难的,是让村里的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入学,中途不辍学,顺利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
马兰主动找村干部寻求帮助,并一起对家长进行宣传、动员,给群众讲述学习文化的作用和好处。有一次,一个老大爷拿来一封信让马兰念,马兰便叫来他上二年级的孩子念。有些不会读的字,马兰在一旁指导。看到小孩子结结巴巴读完了信,老大爷笑了,逢人就说:“丫头、尕娃,读了书才是好娃。”
在马兰的不懈努力下,甘土沟村民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现在全村没有一个辍学的儿童,“尊师重教”的氛围日益浓厚。
她不但是一个好老师,更是一个好妈妈,每天中午,她都替孩子们烧开水,陪着孩子们一道啃干馍。她还学会理发的手艺,时常给孩子们梳头理发,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母亲般的深情和慈爱。群众说:“人家马兰一个女教师,能这么认真教书、关心孩子,我们还有啥不放心的。”
马兰的“第二课堂”和“双语教学”
对学生的爱,马兰更多体现在教学上。为了上好课,马兰经常查阅各种书籍资料,钻研教学业务,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面对面批改作业,手把手纠正错误。她还因地制宜开辟了“第二课堂”,教高年级学生如何做饭、做馍、炒菜、缝制简单的衣服,解除了许多家长“书没念好又不会干活”的后顾之忧。
由于甘土沟村是东乡族村,这里大部分的小孩只会说东乡话,不会说汉语。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马兰在课堂上坚持“双语教学”,先说一句东乡话,再翻译成汉语。如今,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汉语。
马兰的敬业爱岗,使得甘土沟教学点学生的语文、数学双科合格率在山区同类型学校中名列前茅。从教16年多来,马兰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并且荣获“陈香梅基金会优秀教师”称号,被评为“东乡族自治县优秀教师”和“东乡族自治县骨干教师”,荣获第8届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2010年,马兰还被授予“全国劳模”荣誉称号。
马兰自从中学毕业就开始做教师,到现在已经桃李满天下,提起这一点她脸上有无法掩饰的自豪:“我的学生都很用功,学习成绩都很不错,好多上了大学,还有些都已经从大学毕业,也在当老师呢!”
(责编 芳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