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基础学科,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会充满好奇,并且善于学习与模仿,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可塑性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些优点,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有效进行课堂教学是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使小学生在课堂时间内,学习更多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开展
教学模式就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和达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文便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转变教师传统教学理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是最主要的主体,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又是知识的教授者。数学教师对教课方法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学生课堂效果。如果想要开展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传统教学观点,将学生当做课堂学习主体,开发引导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根据小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有选择的采用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在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梯形讲解时,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直接对小学生讲解梯形的性质与概念,应该采用疑问引导以及设计悬念的方式,指引学生自己研究图形的概念、了解图形的性质,并且可以让小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梯形存在的地方,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激发学生兴趣,带动情感
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教师,也是培养学生对学科产生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采用填鸭式教学政策,对学生进行一味的知识灌输,忽略对学生进行智慧启发以及思维养成。数学教师应当充分结合教学要求,在课堂中创设学习情境,消除课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提升学生对数学科目的亲和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喜爱数学,有主动积极学习数学的意愿,带动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保证学习过程不再艰难、乏味、枯燥,而充满探索、好奇。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有效进行学与教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保证师生之间和谐融洽交流,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注意力,提高其数学成绩。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避免学生开展涣散思维,促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思维兴奋的状态。
比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中准备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各一个,以及任意三角形多个,指引学生利用已经学会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从而对三角形面积进行有效推导,在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三角形图形以及面积公式,观察是否可以将任意形状的三角形都转换为学过的图形进行面积计算。引领学生进行思维转换、知识迁移,使学生在不断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数学。
三、构建情境模式,调节气氛
在课堂中构建情境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是最近几年十分流行的教学策略,是将教学情境作为中心点,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习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构建情境模式,可以为小学生提供真实背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熟悉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构建生活情境、活动情境以及问题情境等不同场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比如,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加减乘除法则运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超市购物时的场面,构建生活情境,让学生具体模拟超市购物状态。让学生扮演销售人员以及购买人员,对商品价钱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在这个模拟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进行利用。构建情景模式可以充分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学习兴趣。
四、倾听学生意见,提高参与度
在传统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重视,往往保持一言堂的教学状态,极少听取学生意见与质疑。这种学生与教师进行充分分离的教学课堂,使学生没有融入感,同时抑制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扼杀学生求知欲与好奇心。小学生好奇、喜欢表演,数学教师要有效利用学生这种本性,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建议要认真聆听、做出一定程度更改,提升学生认同感与存在感,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比如,教师在讲解小数计算时,部分学生因为已经掌握了整数计算,往往会在教师讲解几道题之后便说自己会了,这时教师应当适当接受学生建议,根据教学目标为小学生布置几道小数运算题,结果大部分小学生都会算错。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低估小数运算难度时,继续深入研究学习。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果,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其认识到就算数学知识之间有相似特点,但都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轻视、马虎,需要集中注意力,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五、丰富实践活动
在课堂中进行数学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效的,同时由于教学空间的有限性,容易导致小学生数学理论知识十分扎实,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等现象。如若想要改善这种现象,教师既需要开展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充分检验学生数学能力水平,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数学是一项应用性能较强的学科,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应用意识以及应用能力。教师在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时,要参考数学教材内容,巩固课堂数学知识。数学实践活动包含多种形式,比如课外活动、奥数竞赛、小组考核以及班会等,可以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结束语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极强的学科,但同时其也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师应当使用合理科学的教学策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教学手段,促使学生深入研究学习,探索知识真相,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数学成绩,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其数学成绩,同时进行相应的数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日后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理论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艳英,李晓翠.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9):100-100,101.
[2]柳叶.如何在數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198,158.
[3]周永兵.试论新课改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J].南北桥,2015,(12):83-83.DOI:10.3969/ j.issn.1672-0407.2015.12.083.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开展
教学模式就是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和达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文便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转变教师传统教学理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是最主要的主体,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又是知识的教授者。数学教师对教课方法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学生课堂效果。如果想要开展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传统教学观点,将学生当做课堂学习主体,开发引导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根据小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有选择的采用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在数学教师对学生进行梯形讲解时,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直接对小学生讲解梯形的性质与概念,应该采用疑问引导以及设计悬念的方式,指引学生自己研究图形的概念、了解图形的性质,并且可以让小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梯形存在的地方,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激发学生兴趣,带动情感
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教师,也是培养学生对学科产生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采用填鸭式教学政策,对学生进行一味的知识灌输,忽略对学生进行智慧启发以及思维养成。数学教师应当充分结合教学要求,在课堂中创设学习情境,消除课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提升学生对数学科目的亲和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喜爱数学,有主动积极学习数学的意愿,带动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保证学习过程不再艰难、乏味、枯燥,而充满探索、好奇。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有效进行学与教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保证师生之间和谐融洽交流,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注意力,提高其数学成绩。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避免学生开展涣散思维,促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思维兴奋的状态。
比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中准备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各一个,以及任意三角形多个,指引学生利用已经学会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从而对三角形面积进行有效推导,在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三角形图形以及面积公式,观察是否可以将任意形状的三角形都转换为学过的图形进行面积计算。引领学生进行思维转换、知识迁移,使学生在不断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数学。
三、构建情境模式,调节气氛
在课堂中构建情境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是最近几年十分流行的教学策略,是将教学情境作为中心点,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学习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构建情境模式,可以为小学生提供真实背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熟悉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构建生活情境、活动情境以及问题情境等不同场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比如,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加减乘除法则运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超市购物时的场面,构建生活情境,让学生具体模拟超市购物状态。让学生扮演销售人员以及购买人员,对商品价钱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在这个模拟过程中,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进行利用。构建情景模式可以充分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充满学习兴趣。
四、倾听学生意见,提高参与度
在传统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重视,往往保持一言堂的教学状态,极少听取学生意见与质疑。这种学生与教师进行充分分离的教学课堂,使学生没有融入感,同时抑制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扼杀学生求知欲与好奇心。小学生好奇、喜欢表演,数学教师要有效利用学生这种本性,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建议要认真聆听、做出一定程度更改,提升学生认同感与存在感,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比如,教师在讲解小数计算时,部分学生因为已经掌握了整数计算,往往会在教师讲解几道题之后便说自己会了,这时教师应当适当接受学生建议,根据教学目标为小学生布置几道小数运算题,结果大部分小学生都会算错。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身低估小数运算难度时,继续深入研究学习。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效果,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其认识到就算数学知识之间有相似特点,但都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轻视、马虎,需要集中注意力,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五、丰富实践活动
在课堂中进行数学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效的,同时由于教学空间的有限性,容易导致小学生数学理论知识十分扎实,但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等现象。如若想要改善这种现象,教师既需要开展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充分检验学生数学能力水平,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数学是一项应用性能较强的学科,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应用意识以及应用能力。教师在进行数学实践活动时,要参考数学教材内容,巩固课堂数学知识。数学实践活动包含多种形式,比如课外活动、奥数竞赛、小组考核以及班会等,可以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结束语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极强的学科,但同时其也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师应当使用合理科学的教学策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意识以及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教学手段,促使学生深入研究学习,探索知识真相,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数学成绩,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其数学成绩,同时进行相应的数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日后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理论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艳英,李晓翠.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9):100-100,101.
[2]柳叶.如何在數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198,158.
[3]周永兵.试论新课改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J].南北桥,2015,(12):83-83.DOI:10.3969/ j.issn.1672-0407.2015.1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