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lcc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三年制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设置建设的背景,分析了当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的不利因素,有针对性的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路,为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建设背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0-0170-02
  一、我院三年制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设置建设的背景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三个鲜明特征:(1)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即外部适应性;(2)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即内部适应性;(3)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即内在系统自身的协调性。明确这一系列的内涵特征将是建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育体系基本路径的重要前提。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由机械电子、液压气动、控制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组合而成,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对于整个机电设备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也更加有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为现代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机电、工程设计、机械装备等多个方面,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使用范围还会继续扩大,能够满足各个行业的不同生产需求。
  鉴于以上背景我院开设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且招生规模较大,按照“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重点突破、示范共享”的思路,几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有效的专业建设机制,逐步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2.5 0.5”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采取课证融通,强技能,重素质,不断整合教学资源,增设校内实训基地,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依托“双师”发展型教学团队的师资力量和企业资源,积极开展教学和科研项目研究,采用以就业为导向任务引领型的专业课程体系并进行建设。
  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的不利因素
  1.学制短,专业技能培养不足。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属于宽口径专业,涵盖知识多,就业面向广,主要面向制造业生产一线,是典型的机、电、仪、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在三年有限的时间里,要培养出既懂机械又懂电气,对自动控制技术也很了解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一个非常艰巨地不好完成的任务。换言之,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毕业时就能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还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练才能达到的。
  2.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师资与设备的不足。在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中,课程系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会直接影响教学成效,在全面调研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能力、技术、素质、知识需求的基础上,我们依据能力进阶规律进行三个阶段的设计:第一阶段为公共基础平台课(公共必修 公共选修课),进行技术基础能力培养;第二阶段是专业课(专业必修 专业选修课),是对专业核心能力、综合能力、拓展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是其他类教育活动课,是拓展能力及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第二阶段我们采用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学,存在生产设备更新速度很快,校内实训设备难以满足需求,同时与之相配的专业实习实训教师缺乏。
  3.校企协作的深度还需提升。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因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不仅对学生整个职业生涯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同时还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搭建了“立交桥”,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高职生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学校要与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之间制订相关的监控与考核制度,以切实保证实习学生的实习质量。
  三、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在新常态社会背景下,面对新的制造业结构、新的经济结构,高职教育面临既要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又要本著以人为本的要求满足学生对教育需求的双重任务,改革势在必行。我院在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专业建设的不利因素,探索地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
  通过入学教育使学生了解院情与专业,通过军事训练强化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1.将专升本内容纳入课程体系。按照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重点突破、示范共享”的思路,秉承职业教育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持续发展能力,而非眼前的就业思想的指导下,成立了由学校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不断探索与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不断修正与改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竞争实力。本课程体系主要依据能力进阶规律进行设计,整个方案紧紧围绕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进行考虑。
  2.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企业技术的实际相匹配。新常态经济下,技术革新与改造非常快,所以工作岗位的变换也会更加频繁,考虑到这一变化的特点,课程体系以专业核心技术技能课程为支撑,搭起整体框架,以灵活的专业选修课程与企业现行技术匹配,构建与创新任务引领型专业课程体系,同时把专业选修课与企业技术岗位的动态保持一致,以教学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为抓手,校企共同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在不断优化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中完善校企互聘、互兼的教学团队合作机制,校企共建技能培训、职业技能考证、在职培训来保障产教研融合的课程体系。
  四、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课程改革的途径
  通过对毕业生离职原因调查发现,学生希望企业所能提供的岗位是既能满足个人发展又是工资福利高的职位,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工学结合,层阶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且还要将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除了设置好综合型、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外,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1.建立校企“互聘、互兼”的专业教学队伍合作机制。近三年,我们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团队,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培养骨干教师5人,晋升教授1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2人。组成20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兼职任课教师比例达到40%以上。校企联动,内培外聘,建立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的团队合作机制,互助合作,提升教学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三项能力,满足专业发展和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打造“双高”、“双师”团队。
  2.校企协作,仿真模拟与真实工作的结合。我院加大了对实训设备的建设力度,购买专业必须的实训器材、设备,同时建立较先进的专业实验实训室,使仿真模拟与真实工作结合,组织开展相关的职业技能竞赛。聘任校外企业专家开展讲座,高级技师培训学生和教师的专业技能,拉近学校和社会的距离。加强与企业的协作,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授、校内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签订协议让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和实习岗位。
  五、结语
  在新常态现代经济下,职业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高职教育要与现代经济相匹配,才能高质量的培养出掌握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斯研究院.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党委的顶层设计和组织推动是提高育人实效的关键一环。本文结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工作,围绕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组织推动这一主题,从梯度设计、理论创新、方法优化、路径选择和制度完善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梯度设计;路径;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255-02  近
(东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9)  摘要:根据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学校建设“树梁计划”的目标引领,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实施《深化本科教学改革与创新计划——“树梁计划”》,创新并完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创建立“郎世俊”自动化实验班,通过凝练本科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模式,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搭建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
摘要:本文以韩国现行高中汉语教材《中国语I》为例,对其编写体例、词汇选取和文化部分进行考察,分析总结该教材的编写特征,并对国别化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国别化;汉语教材;编写原则;韩国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212-02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汉语教学在韩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受“汉语热”的影响,学习汉语的学生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风趣等人格修养。而语文素养的提升有赖于大量的阅读积累,而读书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所以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很重视。故此,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关键词:农村学校;课外阅读习惯;素
(沈阳化工大学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2)  摘要:为了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工程技术人才,需要我们更新教育理念,并以此引导和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本文分析了对于当前同时存在的毕业生求职难和用人企业招工荒的双向难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工程认证及成果导向教育的环境工程专业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最后,对环境工程专业体系构建内容、目标及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工程认证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160)  摘要:现代化物流的发展和国际物流的形成,港口成为国内及国际间货物流动的枢纽,现代化港口对专业人才需求紧迫,通过实验课上进行港口集装箱进口流程的模拟,对在校学生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使得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融合,更好的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将来进行相关专业的工作打好基础。  关键词:案例教学;课程实践;港口集装箱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针对当前《概论》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要提高《概论》的总体教学效果,就要以创新精神积极探索这门课的教学改革,努力突破传统和改变僵化、单一的教学模式,树立开拓启迪、关注人文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理念;通过灵活运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专题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智慧教室和网络平台资源,打造立体化教学,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课堂教学;网络学习;社会实践
摘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就业观是影响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的一项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北京联合大学在校学生进行调查,以实际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首都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就业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学生就业观的主要因素,以期对首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就业观;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摘要:高校是培养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地方,大学生毕业以后将服务于祖国的各行各业,而大学生党员则是其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高校党建工作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研究大学生对入党问题的看法,对于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有巨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本校学生进行入党问题调研,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入党问题;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摘要:我国援外短期教育培训是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展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气象短期培训实证研究,运用相关分析方法,探索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援外培训;质量;途径;气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038-02  一、培训质量评估与统计分析  学员对培训质量的认同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