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考古相关论文
复旦大学文博系考古队连续三年参加了三峡库区的文物抢救工作.对麻柳沱遗址和石地磅墓地进行了大规模地发掘,发现了史前晚期--明清......
本文就三峡考古的原始资料整理与利用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工作心得:保证发掘、整理与报告编纂工作的连续进行,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多......
本文介绍了关于土家族起源文化的认识,考古研究表明,早期濮人与巴人无论其地域文化、考古文化,还是其生活习俗诸方面均相互影响、不断......
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由来已久,从源于地质学和生物学的地层学和类型学开始,考古学就一直在借鉴并引入自然科学技术的过程中,逐......
电子全站仪,英文名为Electronic Total Station(以下简称全站仪),在国内的田野考古工作中正在逐步推广.去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在......
三峡的鱼为三峡人打开了智慧的门,让三峡人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精彩纷呈的渔获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渔”文明。渔事,昨夕记忆鱼和......
长江三峡考古资料目录索引一、古人类与动物化石《峡地区可能揭开早期人类活动的奥秘》黄万波,《四川文物》1985年第2期.《四川发现一百八......
考古地理学这是个外来名称,它是以古代遗存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历史的演变规律。它区别于古地理和今地理。它突破了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
【正】 1984年6月下旬,湖北省博物馆三峡考古队在配合长江三峡水电工程发掘西陵峡北岸的覃家沱遗址时,抽时间对附近江边一带的山地......
利用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将文物的展示、保护全面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结合三峡考古展示的多种实际需求,给出运用数字媒体技......
自20世纪初期以来,三峡考古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既有巴、楚文化的遗存遗物,也有反映巴、楚、越民族文化关系的遗存遗物。这些考古......
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我校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于1998年10月至1999年1月历时120余天,对重庆市云阳县李家坝遗址进......
2000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峡考古队,在三峡库区重庆忠县崖脚墓地D区发掘出土了一批战国中、晚期楚文化墓葬。这是迄今为止在三......
复旦大学文博系考古队连续三年参加了三峡库区的文物抢救工作。对麻柳沱遗址和石地磅墓地进行了大规模地发掘 ,发现了史前晚期——......
大溪遗址2000~2002年发掘工作中发现了一批商周时期遗存,其文化内涵可分为三期,第一、二期巴文化因素浓厚,第三期楚文化因素占主导......
"三峡考古发现与巴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将重庆这一区域文化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与会专家就巴文化形成的生态环境及历史条件......
<正>巴国是重庆先秦历史上最著名的古国,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说,巴国先是在重庆市中心建都,以后又先后迁徙到重庆的丰都县及合......
湖北宜昌杨家嘴遗址发掘简报三峡考古队第三组杨家嘴遗址位于宜昌县莲沦区乐天溪西口,长江北岸的二级阶地上,距长江水而约15米。遗址的......
多年来,三峡地区众多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有人类在三峡地区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是世界四大......
巴蜀文化中的巴文化,至今没有发现高级别的中心遗存和文化辐射中心。夏商周时期四川盆地及邻近地区是以“蜀”为核心的“古蜀文明......
本文回顾了10年前学界对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考古的认识基础,检视了近10年来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考古取得的新......
<正> 对于“考古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每个专业的考古学家都会从理论到实践给出一套套系统的说法,并竭尽其能地论证考古学的在诸多......
2000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峡考古队,在三峡库区重庆忠县崖脚墓地D区发掘出土了一批战国中、晚期楚文化墓葬。这是迄今为止在三......
<正> 举世皆知的三峡工程将在不到十年期间,库区以上长江水位提高到175米,大量地下文物将被淹没。长江流域也是炎黄子孙的发源地之......
楠木园遗址地处巫峡东段长江南岸的二级台地上,隶属巴东县官渡口镇楠木园村,东距巴东县城约十公里。这里南北两面均为高山,北面是......
遗传基因技术是新兴起的前沿学科领域,将这一方法应用于三峡考古的实践在国内还是首次。本文通过对重庆库区石地磅汉代墓地出土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