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气温差相关论文
本文利用《台风年鉴》和《热带气旋年鉴》资料,选取1960-2009年在我国大陆(不包括台湾)登陆的超强台风,统计其登陆数、登陆强度与登......
本文利用气候变化趋势转折判别模型(PLFIM),分析了1982~2018年青藏高原中东部70个气象站点地表感热趋势演变特征的季节差异,并利用......
利用陕西省1958—2017年18个气象观测站逐月0 cm地温和气温数据,结合线性回归、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陕......
基于1961-2018年中国545个气象站点的月值气温和地温数据,考虑平均值和极端值,诊断了近58年来中国夏季地气温度时空格局及其差异特......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其动力和热力作用均对我国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印度洋则是印度季风的发源地和的水汽主要源地。研究高原......
摘 要:利用西昌国家基本气象站1954~2013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及逐日平均地面温度资料,建立以气温为基础的地温预测模型,并探索地气温差的......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不争的事实,区域气候条件的变化必然对该区域的植物生长与繁殖等多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热带......
1前言气温与人们的生活、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掌握各地的气温变化情况,做好气温的预报和气候区划,是气象服务......
本项研究利用绥化市春播关键期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在地温及气温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应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地气温线性关系,发现地温......
本文利用青海省西宁(36°43′N,101°45′E,2295.2m)、格尔木(36°25′N,94°54′E,280°7.6m)、玉树(33°01′N.97&#......
本文用1961-1985年共25年青藏高原60个站的地气温差资料,用季国良的回归方程计算了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并且分析了它的气候特征。结......
地气温差作为计算地面感热通量的主要指标,对地表热量平衡有重要影响。利用1961—2015年上海地区9个气象台站的地表温度、地面气温......
青藏高原和印度洋均对我国气候有重要影响,研究高原和印度洋的热力状况及其耦合关系对全面了解我国的天气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
根据1986—1987年哀牢山常绿阔叶林内外气温和地温资料,求出了他们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因此,在具有林外(或林内)长期温度资料的前......
利用青藏高原地区112个站1980-2001年和部分站点1960-2000年的气温、地温资料,采用经验正交EOF和旋转经验正交REOF等方法,对东亚夏季......
利用我国1951-2000年夏季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表明了我国夏季降水在1976年前后发生了一次明显的气候......
地气温差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地表感热通量的变化,从而影响边界层结构特征,而不同的边界层结构对空气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有不同的影响......
现在的学习记录表面的可变性在用为时期 1961-2000 的车站观察的西北中国上的理智的热流动。这被发现下午和夜间理智的热流动变化......
利用1957-2006年50年的地温、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中国区域春季地气温差的分布特征,并利用线性相关和奇异值分解方法对春季地气温......
利用2010—2014年青藏高原东部夏季雷暴资料和同时段的FY-2D、E双卫星资料,分析了初生雷暴的卫星云图特征,并讨论了午后雷暴的成因......
地表温度作为气候变化的指标,在土壤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气温、降水、地表覆盖变化等对地表温度的变化有很......
为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青藏高原地面热力性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1984-2013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常规观测站的地表温度、气温及风......
利用肃北气象观测站1980—2015年近36年逐月地面温度资料,运用折线图法、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肃北地区近36年地面温度、地......
本文利用西北干旱区92站1961~2008年逐月0cm地温和1.5m气温资料,黄河流域40站1961~2008年逐月降水资料,研究了我国西北干旱区春夏......
利用云南省130个气象站1960~2007年0cm地温和气温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云南地气温差的时空变化特征.......
利用敦煌双墩子戈壁试验站2008年12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塔站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地气温差的概率分布、日变化、日际变化、年变化......
本文利用1954~2001年中国532站的月平均0.8m层地温资料,对我国及其不同区域地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全国年平均......
利用1965—2014年辽宁省54个气象站月平均气温和地表温度观测资料、2003年45个气象站气温与地表温度的人工和自动定时观测资料,分......
利用1960~2006年我国地温、气温逐日4个时次[02:00(北京时间,下同)、08:00、14:00和20:00]的台站观测资料,计算并分析了我国东南、......
观测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连续5 a逐小时的地表温度(Ts)、气温(Ta)及其颗粒物(PM10、PM2.5)质量浓度等,分析地气温差(Ts-Ta)的变化特征及......
利用青藏高原及其临近区域的99个气象站1960 ̄2000年地表温度和气温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功率谱分析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地气温差的......
利用西北干旱区55个站1961—2000年0cm地温和气温资料,利用EOF、旋转EOF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西北干旱区地气温差的空间分布......
利用西北干旱区49个气象站1961—2000年0 cm地温和气温月平均资料,采用逐级归并法、小波分析、经验正交函数(EOF)、旋转经验正交函......
运用气象统计学和气候学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北京市海淀地面气象观测站 195 5~ 1999年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和 1981~ 1999年逐日地面温......
选取1971-2013年西藏西部、中部和东部8个气象站的浅层(5、10、20cm)地温和较深层(40、80cm)地温以及气温逐月的观测资料,采用气候......
利用1961—2010年甘肃省武威市4个气象站月平均0 cm地温、气温及年日照时数、蒸发、降水、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等观测资料,运用趋势......
利用中国825 个气象站点1961-2016 年的逐日地表温度和气温观测资料,系统分析了中国地区地气温差(地表温度减气温)的时空分布以及......
通过分析中国内陆高原西藏那曲、青海大通、甘肃中川和平凉4个不同海拔高度地区雷暴的电学特征发现,不同地区间雷暴电学特征有其共......
地气温差对大气边界层热力交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局地气候、城市边界层结构和大气污染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城市下垫面地......
利用1960-2006年我国地温、气温逐日4个时次[02:00(北京时间,下同)、08:00、14:00和20:00]的和中国降水台站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
利用1992—2011年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肖塘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尘卷风的年、月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
运用气象统计学和气象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昌吉市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04年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和逐日地面温度资料,建立了以气温为......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地温近年的变化特征及地温和气温的关系,对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27个气象观测站的1961~2009年的气温、地温数据进行......